其樂融融的場麵,看得陸老夫人眼角微熱。孩子們在打鬧,大人們在歡笑,如陸老夫人這樣的老人,正在看著眼前的歲月靜好微笑。盡管夜已經深了,但是即便是年紀漸長,心事頗多的老人家,卻也不見困意。衣食無憂,人丁興旺,便能少了許多煩惱,對於陸家來說如今的日子,上兩代甚至想都不敢想。
當人們歡聚一堂之時,歡樂之餘難免也會神傷,畢竟憶苦思甜總是人之常情。陸老夫人自然也不意外,看著孩子們大大小小,解釋麵容姣好眉目靈動的模樣,心底感動眼角也不免熱淚盈眶。縱然離真正的大團圓還有些距離,但是今年總是比往年還有些不同的。旁的不說,自出生到現在才初見的小阿珩,往常就不在帝京。
盡管二老膝下兒孫環繞隻多不少,但是人人心中向往的還是圓滿與美好。兒子們各有各的前程與理想,天各一方也是無可奈何,但是孫兒們,卻是要整整齊齊才好。然而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漸漸也就離家,想著十個孩子都在跟前,卻是成了老人家的奢望。又尤其是今年,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離家,太傅府竟是前所未有的空蕩了起來。
好男兒誌在四方,這道理陸老夫人明白,所以即便每一次如何不舍,終歸也是含淚放任孩子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畢竟他們的一生,不該被老人絆住腳。然而,每到闔家團圓之際,看著比之往年又多空出來了的幾個位置,心底不免酸澀,而後便是擔憂。到底兒行千裏母擔憂,祖母亦然。
但是今年,隨著小老十千裏迢迢的北上,盡管隻是多了這麽一個,陸老夫人心底卻也還是少了許多空落落。畢竟阿珩一個需要操心的,確實不少。即便是今年這一年經曆的前所未有的多,家中人員變動也異常的大,然而因為一個嘉珩,全家人的心思便都轉移到了她的身子骨之上。如此一來,倒是緩解了許多因為嘉璃嘉珀將要前往西南,而嘉琅嘉玟兄弟鬧著前去川蜀的揪心。
嘉璃嘉珀的西南行,縱是陸老夫人再如何也阻擋不得,畢竟加入了軍營之後的兄弟倆,行動也好決策也罷,都不能由著自己的心意走。此前能夠應下兄弟兩個的軟磨硬泡,更多的還是因為大曆這兩年邊境是前所未有的平和,即便是從戎,若是無戰事便也隻是身體之上疲乏些,倒也沒有什麽旁的問題了。
然而始料未及的,卻是烏斯藏居然敢起兵,突兀的,來勢洶洶。即便是陸老夫人身為當場太傅的夫人,在得知烏斯藏起兵這一消息之時,也是驚愕了半晌。自然,驚愕的從來也不止是陸老夫人,即便是許多朝廷官員,也是半天都緩不過來甚。這一年的大曆,處處都透著艱難。
先是夏季的幹旱,而後又是秋季的洪澇,好不容易將這些自然災難漸漸處理得當,甚至都還未能完全解決,緊接著明月大長公主離世,而後便是烏斯藏興兵,壞事幾乎是接踵而至。然而不過短短半個月的功夫,烏喀爾全程被屠直接傳遍了整個帝京,塵囂日上。這個年底,幾乎就沒有過一天的太平日子,然而這一切或許還不是最壞的時候。
畢竟對於許多普通人來說,太平盛世已經過了太久,盡管其實邊境之上小打小鬧時有發生,但是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戰爭確實已經有了些歲月了。然而,如今烏斯藏高調興兵,從西邊兒高山之上一路東進,與往常隻是要金銀錢糧的勢頭全不相同,鎮守西南的平南侯當即便一封急報回帝京,請求援助。
西南軍固然鎮守西南多年,早已經有了自己獨到的經驗,但是這一回麵對的是烏斯藏,卻是與主要麵對著雲南境內的邊民又有不用。光隻是身體素質,便勝過了大曆人許多,更不必說這一回的架勢,竟像是暗地裏準備了多年,與往年大不相同。自然,訓練有素尚且能夠理解,但是裝備精良糧草豐沛,卻是叫平南侯當即驚了。
自然,內情什麽的卻不是第一要務,憑著高原之上矯健的勇士,與後備充足的情況下,任何其他的事情都得往後靠,守住了大門才是緊要。不然,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無辜的亡魂蕩悠悠回不去家鄉。是以,對於普通的底層百姓而言,遠赴戰場,保家衛國甚至以身殉國,便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守衛河山,保護家國,本是至高無上的壯舉。畢竟以血肉之軀換太平盛世歲月靜好,何其偉大。然而,人們會歌頌偉大,並不代表願意成為被歌頌的偉大,畢竟那是要以命相搏的。所以,這一役後,不論勝敗,注定會有無數悲劇上演。而陸家,原本是無需體驗這些的,畢竟家中的這些孩子們,自小便定下了科舉之路。
然而,因為嘉璃嘉珀的意外之選,陸家也不得不承受這宛如錐心般的疼痛。偏偏,嘉琅嘉玟又緊隨其後,放棄了帝京光明的前程,一意孤行定是要前去蜀地尋找一條與旁人不同的道路。嘉玟便也罷了,至少嘉瑾嘉瓊兄弟都還在原定的軌道之上,而嘉琅嘉璃與嘉珀,三房的三個孩子竟是都投身到了最危險的地方,陸家上下任誰都不免歎上一口氣。
盡管因為戰事一起,嘉璃嘉珀自然是軍令如山倒了,饒是家中如何,倒是都無法阻止其西行的腳步。但是令陸家人震驚的,還是嘉琅的選擇,明明嫡親的兩個弟弟已經上路,兼之年關在即,卻是如何都等不得了。連嘉玟都不懂其內心的焦慮,隻是盡力配合四處找關係希望能夠早日拿到入蜀的文牒與調派,竟是希望即刻就能走馬上任的。
嘉玟不明白,但是卻也配合。不過家人們卻是快要瘋掉了,因為嘉琅這孩子的想法,到底是怎樣也無法被堪破的。嘉琅去意已決,原本還打算在家中過年也不再,嘉璃嘉珀出發的西行的第二日,嘉琅便獨自踏上了入蜀地的征途。
當人們歡聚一堂之時,歡樂之餘難免也會神傷,畢竟憶苦思甜總是人之常情。陸老夫人自然也不意外,看著孩子們大大小小,解釋麵容姣好眉目靈動的模樣,心底感動眼角也不免熱淚盈眶。縱然離真正的大團圓還有些距離,但是今年總是比往年還有些不同的。旁的不說,自出生到現在才初見的小阿珩,往常就不在帝京。
盡管二老膝下兒孫環繞隻多不少,但是人人心中向往的還是圓滿與美好。兒子們各有各的前程與理想,天各一方也是無可奈何,但是孫兒們,卻是要整整齊齊才好。然而隨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漸漸也就離家,想著十個孩子都在跟前,卻是成了老人家的奢望。又尤其是今年,孩子們一個接著一個離家,太傅府竟是前所未有的空蕩了起來。
好男兒誌在四方,這道理陸老夫人明白,所以即便每一次如何不舍,終歸也是含淚放任孩子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畢竟他們的一生,不該被老人絆住腳。然而,每到闔家團圓之際,看著比之往年又多空出來了的幾個位置,心底不免酸澀,而後便是擔憂。到底兒行千裏母擔憂,祖母亦然。
但是今年,隨著小老十千裏迢迢的北上,盡管隻是多了這麽一個,陸老夫人心底卻也還是少了許多空落落。畢竟阿珩一個需要操心的,確實不少。即便是今年這一年經曆的前所未有的多,家中人員變動也異常的大,然而因為一個嘉珩,全家人的心思便都轉移到了她的身子骨之上。如此一來,倒是緩解了許多因為嘉璃嘉珀將要前往西南,而嘉琅嘉玟兄弟鬧著前去川蜀的揪心。
嘉璃嘉珀的西南行,縱是陸老夫人再如何也阻擋不得,畢竟加入了軍營之後的兄弟倆,行動也好決策也罷,都不能由著自己的心意走。此前能夠應下兄弟兩個的軟磨硬泡,更多的還是因為大曆這兩年邊境是前所未有的平和,即便是從戎,若是無戰事便也隻是身體之上疲乏些,倒也沒有什麽旁的問題了。
然而始料未及的,卻是烏斯藏居然敢起兵,突兀的,來勢洶洶。即便是陸老夫人身為當場太傅的夫人,在得知烏斯藏起兵這一消息之時,也是驚愕了半晌。自然,驚愕的從來也不止是陸老夫人,即便是許多朝廷官員,也是半天都緩不過來甚。這一年的大曆,處處都透著艱難。
先是夏季的幹旱,而後又是秋季的洪澇,好不容易將這些自然災難漸漸處理得當,甚至都還未能完全解決,緊接著明月大長公主離世,而後便是烏斯藏興兵,壞事幾乎是接踵而至。然而不過短短半個月的功夫,烏喀爾全程被屠直接傳遍了整個帝京,塵囂日上。這個年底,幾乎就沒有過一天的太平日子,然而這一切或許還不是最壞的時候。
畢竟對於許多普通人來說,太平盛世已經過了太久,盡管其實邊境之上小打小鬧時有發生,但是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戰爭確實已經有了些歲月了。然而,如今烏斯藏高調興兵,從西邊兒高山之上一路東進,與往常隻是要金銀錢糧的勢頭全不相同,鎮守西南的平南侯當即便一封急報回帝京,請求援助。
西南軍固然鎮守西南多年,早已經有了自己獨到的經驗,但是這一回麵對的是烏斯藏,卻是與主要麵對著雲南境內的邊民又有不用。光隻是身體素質,便勝過了大曆人許多,更不必說這一回的架勢,竟像是暗地裏準備了多年,與往年大不相同。自然,訓練有素尚且能夠理解,但是裝備精良糧草豐沛,卻是叫平南侯當即驚了。
自然,內情什麽的卻不是第一要務,憑著高原之上矯健的勇士,與後備充足的情況下,任何其他的事情都得往後靠,守住了大門才是緊要。不然,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無辜的亡魂蕩悠悠回不去家鄉。是以,對於普通的底層百姓而言,遠赴戰場,保家衛國甚至以身殉國,便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守衛河山,保護家國,本是至高無上的壯舉。畢竟以血肉之軀換太平盛世歲月靜好,何其偉大。然而,人們會歌頌偉大,並不代表願意成為被歌頌的偉大,畢竟那是要以命相搏的。所以,這一役後,不論勝敗,注定會有無數悲劇上演。而陸家,原本是無需體驗這些的,畢竟家中的這些孩子們,自小便定下了科舉之路。
然而,因為嘉璃嘉珀的意外之選,陸家也不得不承受這宛如錐心般的疼痛。偏偏,嘉琅嘉玟又緊隨其後,放棄了帝京光明的前程,一意孤行定是要前去蜀地尋找一條與旁人不同的道路。嘉玟便也罷了,至少嘉瑾嘉瓊兄弟都還在原定的軌道之上,而嘉琅嘉璃與嘉珀,三房的三個孩子竟是都投身到了最危險的地方,陸家上下任誰都不免歎上一口氣。
盡管因為戰事一起,嘉璃嘉珀自然是軍令如山倒了,饒是家中如何,倒是都無法阻止其西行的腳步。但是令陸家人震驚的,還是嘉琅的選擇,明明嫡親的兩個弟弟已經上路,兼之年關在即,卻是如何都等不得了。連嘉玟都不懂其內心的焦慮,隻是盡力配合四處找關係希望能夠早日拿到入蜀的文牒與調派,竟是希望即刻就能走馬上任的。
嘉玟不明白,但是卻也配合。不過家人們卻是快要瘋掉了,因為嘉琅這孩子的想法,到底是怎樣也無法被堪破的。嘉琅去意已決,原本還打算在家中過年也不再,嘉璃嘉珀出發的西行的第二日,嘉琅便獨自踏上了入蜀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