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斯美好,終究也隻是建立在對外事外物少有了解之上。一旦得知了分毫,關於這世界的苦難,關於旁人的苦痛,便在頃刻之間四分五裂。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便是印證了阿九此間所能感受到的一切美好。而這樣的美好,終是在杜仲的話裏被打破,甚至都無需旁人多做什麽,隻消一句話幾個表情,便能將置身事外的美好消弭於無形。
不論是楊媽媽還是杜若,看向杜仲的目光都是帶了責備之意的。畢竟這些事情也並不是阿九必須要知道的,所以甚至很多時候都算不得隱瞞,隻是與我無關。無關的人和事,何須事事了解,人本來也隻有有限的精力。但是杜仲終究還是同阿九說了,因為在杜仲的認知裏,成都洪水泛濫或許與阿九不相幹,但是作為當初在乾豐殿前大膽吟誦《摽有梅》的自家姑娘,縱然自己知曉為何會有如此舉動,但是外人不知啊!
在世人的眼中,此事才堪堪過去了幾個月,那個勇敢到有些離經叛道,但是卻備受世人推崇的陸家姑娘,居然如此冷情。屆時兩相對比之下,自家姑娘的聲名終究也為其所累。是以,即便楊媽媽與鈴娘對自己幾個是千叮嚀萬囑咐,但是杜仲思來想去,一夜輾轉,還是做不到不叫自家姑娘知曉。
不論作何決定,隻要是阿九做下的,那麽杜仲都會遵從。但是如若自家姑娘是因為身邊人對外麵發生的事情對其隱瞞,從而導致了不好的聲名需要其負擔,杜仲便覺得不公。是以,在聽說宮裏就要來人,杜仲猶豫了片刻,終是在最後時刻將這兩個消息和盤托出。或許趕在烏公公到之前,趁著婚約在身的最後一點時間,自家姑娘該去看看信王的。
甚至都不是真的關心信王,而是為了擋住未來可能會有的莫須有罪名。世人最愛的不就是旁人的八卦嗎?杜仲一心想著自家姑娘不該成為旁人說嘴的對象,是以有些舉動做一做也無妨。更何況,了解其中內情的杜仲來說,信王的確是有些受了無妄之災的意味。盡管命數這種東西,凡人也左右不得。但是如若沒有自家姑娘當初的示愛,如若姑娘一直與其保持距離,興許不至於在得了消息過後口吐鮮血驚厥不起。
“這些事情與姑娘又有何關係,杜仲淨瞎說!”杜若迅速地打著圓場,見阿九麵露難色,立刻看著阿九笑嘻嘻地說道:“姑娘不必管這些的,救災治災是朝廷的事兒,信王生病也有禦醫接手,莫說是姑娘本不知情,即便是知道了也跟姑娘關係不大。更何況姑娘與信王殿下命格不合,雲慧大師專程從譚慶寺過來凡塵俗世之中,為的便是斬斷這不該有的姻緣,姑娘當然無需前去探望的。畢竟事關國家氣運,咱們姑娘怎能再與信王往來?”
楊媽媽聞言輕輕點頭,麵上也帶了動容。盡管第一反應乃是責備,但是再看向杜仲之時,眼眸之中卻也是慈愛居多。看著杜仲隻是雙目定定地看著阿九,任憑杜若說了些什麽都不在意,立刻也明白了杜仲的擔憂。隻是比起世人探究而玩味的目光落在阿九身上,雲慧大師的推算顯然是更具警示作用。
無奈地長歎一氣,楊媽媽看著杜仲:“你一向穩重自持,少有被情緒左右的時候,怎的這一回倒是對信王殿下生了憐惜之意?”見杜仲聞言眸子猛地一縮,楊媽媽知曉事情果然便如自己心中所想。不等杜仲有所表示,楊媽媽就搖搖頭:“此事不怪你,本來姑娘對信王殿下便無意。而且我也知曉,思來想去一夜,必然也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是擔心姑娘將來被聲名所累罷,擔心姑娘擔了冷漠的名頭。隻是杜仲啊,杜若都時時謹記的事情,你怎能忘了,信王的確無辜,姑娘的確也利用過殿下,但是命數這事兒乃是雲慧大師的測算,咱們家姑娘啊,勢必要承了所有的一切。”
“沒有婚約在身,我再去探望必然是逾矩。”楊媽媽的話後,室內頓時一陣沉默,連帶著阿九都有些詫異了。隻是看著杜仲頹然低下了的頭,與此刻正站在門邊看著杜仲滿眼心疼的鈴娘,阿九知曉楊媽媽的猜測的確不虛。盡管驚詫,盡管震驚,但是阿九還是迅速地平複,收拾好自己的情緒,轉而看著杜若,笑道:“但是若是沒個人去看看,的確也說不過去。”
看著杜仲羞慚不已的神情,甚至都不敢看向自己愧疚,阿九知曉短時間內杜仲怕是沒辦法過她自己心裏的那一關了。雖然心疼她的感受,但是阿九也知曉這些事情終究也隻能靠著自己想通,更何況,注定沒有任何可能的事情,還不如成全她一次。雖然,阿九著實不知道杜仲怎麽會對信王......
盡管不解,但是阿九還是看了一眼杜仲,溫和地說道:“我這就去找祖母,殿下病了我不好上門但是咱們家卻是要去看看的。畢竟這些年咱們家與殿下的來往也著實密切,沒有了婚約但是卻還有人情,不如就杜仲你前去看看吧!”看了一眼窗邊如注的雨簾,一聲不知是誰的無聲歎息落到了眾人耳畔。
“走吧!”盡管外頭的雨不小,但是阿九還是笑著看向了眾人:“鈴娘,您幫著杜仲備禮,咱們總不好空著手上門,杜若你隨我前去祖母那邊。”盡管都看得出杜仲有些不安,但是誰也不曾幫腔出言阻攔。各自照著吩咐行事。
輕雲站在廊下,遠遠地看著阿九興致盎然地伸手接雨的臉頰,盡管她如今年歲尚小,但是看著阿九眉眼之間那不知世事的天真,心底便生出了許多羨慕。這樣大的雨啊,自己這些日子和萸連岫玉,暗地裏總是免不了長籲短歎。籲天公不遂人願,歎家中生活生計。
忽然間輕雲便記起,鈴娘曾經的感歎,歎這世間眾生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痛,然而各自的悲喜卻不能與共。
不論是楊媽媽還是杜若,看向杜仲的目光都是帶了責備之意的。畢竟這些事情也並不是阿九必須要知道的,所以甚至很多時候都算不得隱瞞,隻是與我無關。無關的人和事,何須事事了解,人本來也隻有有限的精力。但是杜仲終究還是同阿九說了,因為在杜仲的認知裏,成都洪水泛濫或許與阿九不相幹,但是作為當初在乾豐殿前大膽吟誦《摽有梅》的自家姑娘,縱然自己知曉為何會有如此舉動,但是外人不知啊!
在世人的眼中,此事才堪堪過去了幾個月,那個勇敢到有些離經叛道,但是卻備受世人推崇的陸家姑娘,居然如此冷情。屆時兩相對比之下,自家姑娘的聲名終究也為其所累。是以,即便楊媽媽與鈴娘對自己幾個是千叮嚀萬囑咐,但是杜仲思來想去,一夜輾轉,還是做不到不叫自家姑娘知曉。
不論作何決定,隻要是阿九做下的,那麽杜仲都會遵從。但是如若自家姑娘是因為身邊人對外麵發生的事情對其隱瞞,從而導致了不好的聲名需要其負擔,杜仲便覺得不公。是以,在聽說宮裏就要來人,杜仲猶豫了片刻,終是在最後時刻將這兩個消息和盤托出。或許趕在烏公公到之前,趁著婚約在身的最後一點時間,自家姑娘該去看看信王的。
甚至都不是真的關心信王,而是為了擋住未來可能會有的莫須有罪名。世人最愛的不就是旁人的八卦嗎?杜仲一心想著自家姑娘不該成為旁人說嘴的對象,是以有些舉動做一做也無妨。更何況,了解其中內情的杜仲來說,信王的確是有些受了無妄之災的意味。盡管命數這種東西,凡人也左右不得。但是如若沒有自家姑娘當初的示愛,如若姑娘一直與其保持距離,興許不至於在得了消息過後口吐鮮血驚厥不起。
“這些事情與姑娘又有何關係,杜仲淨瞎說!”杜若迅速地打著圓場,見阿九麵露難色,立刻看著阿九笑嘻嘻地說道:“姑娘不必管這些的,救災治災是朝廷的事兒,信王生病也有禦醫接手,莫說是姑娘本不知情,即便是知道了也跟姑娘關係不大。更何況姑娘與信王殿下命格不合,雲慧大師專程從譚慶寺過來凡塵俗世之中,為的便是斬斷這不該有的姻緣,姑娘當然無需前去探望的。畢竟事關國家氣運,咱們姑娘怎能再與信王往來?”
楊媽媽聞言輕輕點頭,麵上也帶了動容。盡管第一反應乃是責備,但是再看向杜仲之時,眼眸之中卻也是慈愛居多。看著杜仲隻是雙目定定地看著阿九,任憑杜若說了些什麽都不在意,立刻也明白了杜仲的擔憂。隻是比起世人探究而玩味的目光落在阿九身上,雲慧大師的推算顯然是更具警示作用。
無奈地長歎一氣,楊媽媽看著杜仲:“你一向穩重自持,少有被情緒左右的時候,怎的這一回倒是對信王殿下生了憐惜之意?”見杜仲聞言眸子猛地一縮,楊媽媽知曉事情果然便如自己心中所想。不等杜仲有所表示,楊媽媽就搖搖頭:“此事不怪你,本來姑娘對信王殿下便無意。而且我也知曉,思來想去一夜,必然也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是擔心姑娘將來被聲名所累罷,擔心姑娘擔了冷漠的名頭。隻是杜仲啊,杜若都時時謹記的事情,你怎能忘了,信王的確無辜,姑娘的確也利用過殿下,但是命數這事兒乃是雲慧大師的測算,咱們家姑娘啊,勢必要承了所有的一切。”
“沒有婚約在身,我再去探望必然是逾矩。”楊媽媽的話後,室內頓時一陣沉默,連帶著阿九都有些詫異了。隻是看著杜仲頹然低下了的頭,與此刻正站在門邊看著杜仲滿眼心疼的鈴娘,阿九知曉楊媽媽的猜測的確不虛。盡管驚詫,盡管震驚,但是阿九還是迅速地平複,收拾好自己的情緒,轉而看著杜若,笑道:“但是若是沒個人去看看,的確也說不過去。”
看著杜仲羞慚不已的神情,甚至都不敢看向自己愧疚,阿九知曉短時間內杜仲怕是沒辦法過她自己心裏的那一關了。雖然心疼她的感受,但是阿九也知曉這些事情終究也隻能靠著自己想通,更何況,注定沒有任何可能的事情,還不如成全她一次。雖然,阿九著實不知道杜仲怎麽會對信王......
盡管不解,但是阿九還是看了一眼杜仲,溫和地說道:“我這就去找祖母,殿下病了我不好上門但是咱們家卻是要去看看的。畢竟這些年咱們家與殿下的來往也著實密切,沒有了婚約但是卻還有人情,不如就杜仲你前去看看吧!”看了一眼窗邊如注的雨簾,一聲不知是誰的無聲歎息落到了眾人耳畔。
“走吧!”盡管外頭的雨不小,但是阿九還是笑著看向了眾人:“鈴娘,您幫著杜仲備禮,咱們總不好空著手上門,杜若你隨我前去祖母那邊。”盡管都看得出杜仲有些不安,但是誰也不曾幫腔出言阻攔。各自照著吩咐行事。
輕雲站在廊下,遠遠地看著阿九興致盎然地伸手接雨的臉頰,盡管她如今年歲尚小,但是看著阿九眉眼之間那不知世事的天真,心底便生出了許多羨慕。這樣大的雨啊,自己這些日子和萸連岫玉,暗地裏總是免不了長籲短歎。籲天公不遂人願,歎家中生活生計。
忽然間輕雲便記起,鈴娘曾經的感歎,歎這世間眾生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痛,然而各自的悲喜卻不能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