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許姑娘約你去譚慶寺,當真還是不去嗎?”
自從宮裏頭回來之後,阿九便一日日地沉默了下去。盡管在家人們跟前,阿九還是愛說愛笑的模樣,但是一回到自己的荔香院裏,便瞬間褪去了麵對家中長輩兄長們時的嬌憨快樂,取而代之的,是格外嚇人的沉鬱之色縈繞眸間麵上。
身邊的人自然看得心顫,也不是沒有勸過,然而,與從前的任何一次情況都不一樣,哪怕是楊媽媽與鈴娘出馬,也不曾換得阿九麵露喜色。甚至於連她們,都未曾問出阿九藏在了心間的秘密。縱然,荔香院的人,都看得出來阿九心中存了事兒,但是隻要阿九抵死不開口,那便隻能是個秘密。
杜仲隔著珠簾看著阿九又是一副隔窗發呆的模樣,不免輕輕地長歎了一口氣。到阿九身邊已經多年了,但是如此模樣的阿九,卻是杜仲頭一次見到。尤其是,看著杜若衝著自己緩緩搖頭,滿麵無奈之色,知曉連杜若白術她們這樣最會玩鬧逗趣兒的,都不能轉變阿九的態度,不免又有些心焦。
想著昨日樂遙送來的消息,杜仲不由得又在心間為自己默默打氣,掀了珠簾而後便是笑容滿麵地開口說道:“雲石姑娘昨兒個親自過來傳信,說是寧海侯府舉家奉旨北上,如今也在皇城邊兒上安頓了下來。許姑娘說,想約周三姑娘看看帝京熱鬧,正好姑娘對周三姑娘也好奇,對帝京各處也比她更為了解,想請姑娘作陪。”
說到此,杜仲已經走到了阿九身邊,看著她隻是托腮發呆,似乎當真不曾聽見自己說話。一時間也是有些頹唐,若有用,哪裏還需要等到現在來說。明明昨兒個,阿九便搖頭拒絕了樂遙的邀約。
隻是杜仲到底不死心,昨天不願,興許今天就願意了呢?懷著如此想法,方才還頹了片刻的情緒,又升了最高。揚起一張明媚的笑顏,杜仲輕輕地將阿九手肘下放了半日也不曾翻動過的書卷收了起來,而後看著阿九:“姑娘當真不想去嗎?許姑娘可說了,周三姑娘可是個美豔不可方物的絕色美人,性子又頂好,算得秒人一個。姑娘當真便不想結識嗎?”
因為杜仲抽出了阿九壓著的書卷,是以發著呆的阿九也隻能回神。隻是見杜仲她們又是在想著讓自己出門好散散心,阿九便覺得有些無力。她們出於關心,又不知曉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麽,會想盡各種方法逗自己開懷,阿九都知曉。也明白,這些日子自己的情緒,給她們帶去了多少不安。
但是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便是阿九永遠也道不出口,也難以遣懷的心結。道理都明白,身邊人的擔心與關愛阿九也看在眼中。隻有自己放下或是將原委道出,才能叫她們不必胡思亂想,但是阿九卻是深知,經曆了宮裏種種之後,放下或是道出,自己都做不到。
是以,看著杜仲與杜若麵上如出一轍的關心,尤其是杜若,甚至恨不能替自己點頭,阿九不免一陣苦笑,而後便輕輕地搖了搖頭:“人家故友重逢,我沒得湊上去做什麽?還是叫她們好生敘舊吧!與周三姑娘,本也不是一個世界之人,那樣耀眼璀璨的明珠,出身又那樣的高貴,我又何必沒臉沒皮地湊上前去,也不必刻意去結識,隨緣即可。”
“可是姑娘,您也不能一直這般,到底發生了什麽,從宮裏回來十日了,姑娘卻是始終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誰問也不說。”
杜若卻是按捺不住了,這些日子始終哄著阿九,也不見她展顏,杜若終歸還是急了。一想到楊媽媽與鈴娘雙雙掩不去的鬱色,杜若不免更加急切了幾分。阿九的話音才剛落下,便如鞭炮一般劈裏啪啦的開了口:“不論發生了什麽,姑娘為何一定要咬死不開口,有什麽是一定不能道出口的?都說一人智短,雖然奴婢們也算不得聰慧,到底人多力量大,總能想到法子的。姑娘總是這般憋著,便是原本有解決之道,也該在姑娘的緘口不言之中貽誤最佳時機。”
阿九還從未見過身邊的人對自己發脾氣,因為自己為主她們為奴,向來都是縱著自己的。平日裏,都是能哄則哄,能順便順,即便有什麽意見相左之時,也多是由著自己。哪怕是楊媽媽與鈴娘,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之中,犯的許多錯誤之下,也隻有嚴肅嚴厲,卻不見她們氣急敗壞之色。然而今日,阿九卻是在杜若這裏,體驗了一回,一時間卻也有些呆愣。
杜若怎會這樣大火氣?
盡管阿九心間的煩惱還是未曾放下,許多疑問也未能得到解答,但是這一刻,杜若情緒上頭這一刻,阿九還是將那些疑問疑惑盡數放在了一旁,隻是驚詫著欣賞杜若麵上難能一見的火氣。
雖然都說杜若姑娘是個爆炭脾氣,但是阿九卻是頭一回見到。
“杜若還是別氣了吧!”阿九愣了許久,見杜仲也未曾上前幫腔,不免有些尷尬地幹咳一聲,而後看著杜若不知是激動還是生氣而紅了的臉頰:“若是能說,我又何必瞞著你們?你說是不是。這樣大的事情,若是憑著三五個人商議著便能扭轉結局,我又何須連日惆悵。”
“可是姑娘,這麽多年來,您遇上什麽事兒不是與我們有商有量的?”杜仲雖然不認同杜若的語氣,到底還是與她一個意思。想著這些日子,阿九與從前的輕鬆閑適活潑自在再無相同之處,不免也看了一眼杜若,示意她住嘴,而後自己才開口說道:“其實不止是回家之後這十日,連帶著在宮裏頭,姑娘也是時常憂心忡忡的模樣。奴婢們當然沒有資格過問姑娘之事,隻是姑娘也該透些底,以免咱們給姑娘拖後腿。”
阿九明白杜仲杜若的意思,也不生氣,隻是愣愣地想了一會兒,才看著杜仲:“你們實在想聽,我便與你們說說。杜仲去把媽媽和鈴娘並白術,都叫進來吧!”
自從宮裏頭回來之後,阿九便一日日地沉默了下去。盡管在家人們跟前,阿九還是愛說愛笑的模樣,但是一回到自己的荔香院裏,便瞬間褪去了麵對家中長輩兄長們時的嬌憨快樂,取而代之的,是格外嚇人的沉鬱之色縈繞眸間麵上。
身邊的人自然看得心顫,也不是沒有勸過,然而,與從前的任何一次情況都不一樣,哪怕是楊媽媽與鈴娘出馬,也不曾換得阿九麵露喜色。甚至於連她們,都未曾問出阿九藏在了心間的秘密。縱然,荔香院的人,都看得出來阿九心中存了事兒,但是隻要阿九抵死不開口,那便隻能是個秘密。
杜仲隔著珠簾看著阿九又是一副隔窗發呆的模樣,不免輕輕地長歎了一口氣。到阿九身邊已經多年了,但是如此模樣的阿九,卻是杜仲頭一次見到。尤其是,看著杜若衝著自己緩緩搖頭,滿麵無奈之色,知曉連杜若白術她們這樣最會玩鬧逗趣兒的,都不能轉變阿九的態度,不免又有些心焦。
想著昨日樂遙送來的消息,杜仲不由得又在心間為自己默默打氣,掀了珠簾而後便是笑容滿麵地開口說道:“雲石姑娘昨兒個親自過來傳信,說是寧海侯府舉家奉旨北上,如今也在皇城邊兒上安頓了下來。許姑娘說,想約周三姑娘看看帝京熱鬧,正好姑娘對周三姑娘也好奇,對帝京各處也比她更為了解,想請姑娘作陪。”
說到此,杜仲已經走到了阿九身邊,看著她隻是托腮發呆,似乎當真不曾聽見自己說話。一時間也是有些頹唐,若有用,哪裏還需要等到現在來說。明明昨兒個,阿九便搖頭拒絕了樂遙的邀約。
隻是杜仲到底不死心,昨天不願,興許今天就願意了呢?懷著如此想法,方才還頹了片刻的情緒,又升了最高。揚起一張明媚的笑顏,杜仲輕輕地將阿九手肘下放了半日也不曾翻動過的書卷收了起來,而後看著阿九:“姑娘當真不想去嗎?許姑娘可說了,周三姑娘可是個美豔不可方物的絕色美人,性子又頂好,算得秒人一個。姑娘當真便不想結識嗎?”
因為杜仲抽出了阿九壓著的書卷,是以發著呆的阿九也隻能回神。隻是見杜仲她們又是在想著讓自己出門好散散心,阿九便覺得有些無力。她們出於關心,又不知曉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麽,會想盡各種方法逗自己開懷,阿九都知曉。也明白,這些日子自己的情緒,給她們帶去了多少不安。
但是有些事情,一旦發生了,便是阿九永遠也道不出口,也難以遣懷的心結。道理都明白,身邊人的擔心與關愛阿九也看在眼中。隻有自己放下或是將原委道出,才能叫她們不必胡思亂想,但是阿九卻是深知,經曆了宮裏種種之後,放下或是道出,自己都做不到。
是以,看著杜仲與杜若麵上如出一轍的關心,尤其是杜若,甚至恨不能替自己點頭,阿九不免一陣苦笑,而後便輕輕地搖了搖頭:“人家故友重逢,我沒得湊上去做什麽?還是叫她們好生敘舊吧!與周三姑娘,本也不是一個世界之人,那樣耀眼璀璨的明珠,出身又那樣的高貴,我又何必沒臉沒皮地湊上前去,也不必刻意去結識,隨緣即可。”
“可是姑娘,您也不能一直這般,到底發生了什麽,從宮裏回來十日了,姑娘卻是始終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誰問也不說。”
杜若卻是按捺不住了,這些日子始終哄著阿九,也不見她展顏,杜若終歸還是急了。一想到楊媽媽與鈴娘雙雙掩不去的鬱色,杜若不免更加急切了幾分。阿九的話音才剛落下,便如鞭炮一般劈裏啪啦的開了口:“不論發生了什麽,姑娘為何一定要咬死不開口,有什麽是一定不能道出口的?都說一人智短,雖然奴婢們也算不得聰慧,到底人多力量大,總能想到法子的。姑娘總是這般憋著,便是原本有解決之道,也該在姑娘的緘口不言之中貽誤最佳時機。”
阿九還從未見過身邊的人對自己發脾氣,因為自己為主她們為奴,向來都是縱著自己的。平日裏,都是能哄則哄,能順便順,即便有什麽意見相左之時,也多是由著自己。哪怕是楊媽媽與鈴娘,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之中,犯的許多錯誤之下,也隻有嚴肅嚴厲,卻不見她們氣急敗壞之色。然而今日,阿九卻是在杜若這裏,體驗了一回,一時間卻也有些呆愣。
杜若怎會這樣大火氣?
盡管阿九心間的煩惱還是未曾放下,許多疑問也未能得到解答,但是這一刻,杜若情緒上頭這一刻,阿九還是將那些疑問疑惑盡數放在了一旁,隻是驚詫著欣賞杜若麵上難能一見的火氣。
雖然都說杜若姑娘是個爆炭脾氣,但是阿九卻是頭一回見到。
“杜若還是別氣了吧!”阿九愣了許久,見杜仲也未曾上前幫腔,不免有些尷尬地幹咳一聲,而後看著杜若不知是激動還是生氣而紅了的臉頰:“若是能說,我又何必瞞著你們?你說是不是。這樣大的事情,若是憑著三五個人商議著便能扭轉結局,我又何須連日惆悵。”
“可是姑娘,這麽多年來,您遇上什麽事兒不是與我們有商有量的?”杜仲雖然不認同杜若的語氣,到底還是與她一個意思。想著這些日子,阿九與從前的輕鬆閑適活潑自在再無相同之處,不免也看了一眼杜若,示意她住嘴,而後自己才開口說道:“其實不止是回家之後這十日,連帶著在宮裏頭,姑娘也是時常憂心忡忡的模樣。奴婢們當然沒有資格過問姑娘之事,隻是姑娘也該透些底,以免咱們給姑娘拖後腿。”
阿九明白杜仲杜若的意思,也不生氣,隻是愣愣地想了一會兒,才看著杜仲:“你們實在想聽,我便與你們說說。杜仲去把媽媽和鈴娘並白術,都叫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