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歹說,總算是將難得崩一回的杜仲哄好,阿九也自覺輕鬆了許多。隨著自己年歲越來越大,遇到的事情也越來越多,阿九無法再像小時候一般,什麽都能與人說。看著最後杜若笑著說一句少女懷春,才將杜仲的情緒帶回,阿九隻覺尷尬地想捂臉。隻是,的確自己這樣上趕著前去,在她們不知內情的情況之下,的確也顯得十分的不矜持。
哪怕麵對的是張貴妃,本也沒什麽矜持的空間。但是身為女兒家,又是談婚論嫁這樣的大事兒,無論如何,都該由長輩出麵的。即便麵對身份再高之人,也不該女兒家親自上場商議這些。但是阿九當然不能說出自己當下對婚事落定的渴望,畢竟一想到前天回宮的種種,阿九便覺得後背生寒。
信王不是一個好的人選,阿九知曉。但是此刻,當下,對於阿九而言,她比誰都要更加期盼板上釘釘的那天。身為帝王,尤其是在張貴妃即將倒下,身邊勢必少了佳人陪伴的帝王,阿九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相信自己能夠逃過一劫。隻有成了婚,嫁作信王妃,早早地去了蜀地,阿九才能徹底地放心。
天高路遠,自己也不是什麽絕色佳人,還是兒媳,當今聖上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對自己動上心思。雖然,阿九自己都不知道,相貌也隻是一般好看,不過是身材稍微火辣了一點的自己,何以就會引來那樣的目光。無論如何,都無從理解,當然,阿九也不會試圖去理解。有些事情,本就不該被刨根問底。
“姑娘不開心?”鈴娘陪著阿九,走到喜盈宮外頭,突然出聲:“姑娘這兩日心事重重,但是什麽也不肯對我們說。瞞了兩日,今兒個就要主動前往喜盈宮,姑娘,不論貴妃娘娘說些什麽,姑娘隻管微笑就是了,萬不可做出承諾。雖然婚事上主動權從不在我們這一邊,但是家中總是能做些安排的。姑娘要穩住了,不可被貴妃的胡攪蠻纏嚇住。”
鈴娘說話的聲音不算高,但是絕對算不得低。終究還是不滿的,哪有這樣大剌剌地將人家姑娘叫到麵前說婚事的。即便是身份不對等的情況之下,必要的尊重還是要給的。畢竟求親求親,自古最為看中的,便是一個求字。即便是平民之女為王妃,皇家禮儀之下,也得求一回的。這是禮數,偏生張貴妃這樣的人,竟是半點不顧,直接將人叫了去,任誰脾氣也不會好。
是以,鈴娘不懂阿九因何要應,隻是阿九性子雖然軟和,但是一旦有了決定,那麽勢必是怎麽也不可能回頭的。是以,當鈴娘與楊媽媽進屋的時候,覺出室內氣氛不對,一問才知阿九竟是要自己前去同張貴妃商議自己的婚事,著實是叫鈴娘與楊媽媽雙雙為之一驚。
隻是沒人再比她們更了解阿九了,是以,並不像杜仲反應那樣大,也不像杜若那般哀愁。鈴娘與楊媽媽,不過是對視了一眼,心中便想到了另一種可能。雖然阿九一向表現得極其順從,尤其還有那一夜信王夜探香閨的孟浪舉動,無論是楊媽媽還是鈴娘,都隻當阿九與其兩情相悅。但是,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到底阿九也從未親口說過,對這一樁婚事的看法,反而楊媽媽還曾見過她在嘉瓏麵前的哭訴。
說不定,阿九此番應下,當真就是在拿張貴妃倒台與這一樁婚事作賭。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若是阿九知曉鈴娘與楊媽媽不過彼此一個眼神的交流,便能想到自己心間最為隱秘的期盼,那麽必會如此感歎。隻是她不知曉,自然也就隻是驚詫於她們兩位不過是怔了一下,而後便恢複了常態。楊媽媽因為最近還在考察信王新近送來的懂拳腳功夫的丫頭,順便也要親自教導許多東西,因為想要盡早派上用場,是以楊媽媽見鈴娘朝著自己點頭,自然也就囑咐了兩句之後,便自行離去。
直到此時,一路沉默著的鈴娘,終是開口說出了今日在阿九跟前的第一句話。雖然言語間什麽都不曾被提及,但是阿九還是不由得驚愕地看著鈴娘。對上阿九溜圓的眼睛,鈴娘無奈地歎了口氣:“姑娘如今心事多了,也不肯與我們說。其實,這一樁婚事本就是皇家的安排,咱們雖然作為女家,的確也做不得主,但是即便如此,貴妃也不該這般行事。如此荒唐行徑,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陸家沒人了呢!是以姑娘一會兒進去,萬不可事事都順著貴妃娘娘的意思走。”
此處乃是喜盈宮門口,鈴娘不高不低的嗓音,剛好是能叫身邊幾個忙碌著的宮娥聽清的程度。鈴娘目光,特地轉了一圈,而後便在那些動作稍作停頓的人身上停了許久。而後對上阿九有些無奈地神情,鈴娘衝其安撫地笑笑,而後才低聲說道:“左不過就是一頓責罰,姑娘不必擔心。”
阿九當然知曉鈴娘因何要在此處說上這一番話,不過就是氣惱皇室的隨意。雖然先叫自己前去商議,已經是於禮不合,是以,鈴娘此番硬氣甚至還帶了幾分諷刺的言論,也算不得什麽。是以,阿九一向在宮裏都是一個與人為善,萬事不在意的性子,就鈴娘這一番話,也不曾說出什麽製止之言。
因為阿九明白,即便自己抱著兩手的打算,但是擺在自己麵前的,還有陸家的情麵。是以,鈴娘說什麽,自己都沒有立場去阻攔。而這,的確也是阿九所需要的。雖然張貴妃的不講道理乃是人盡皆知,但是總不能叫人以為自己是上趕著,更不能完全無人知曉今日進喜盈宮的大門,乃是皇家有了與陸家商議信王和陸家姑娘婚事的打算。
是以,阿九輕輕地點了頭,而後看著鈴娘的眸子滿是濡慕之色,笑著說道:“您是阿九的乳娘,算得半個母親。宮裏也沒有其他長輩在阿九身邊,不如您陪我一起進去吧,正好也能叫我少些忐忑,淡然應對。”
哪怕麵對的是張貴妃,本也沒什麽矜持的空間。但是身為女兒家,又是談婚論嫁這樣的大事兒,無論如何,都該由長輩出麵的。即便麵對身份再高之人,也不該女兒家親自上場商議這些。但是阿九當然不能說出自己當下對婚事落定的渴望,畢竟一想到前天回宮的種種,阿九便覺得後背生寒。
信王不是一個好的人選,阿九知曉。但是此刻,當下,對於阿九而言,她比誰都要更加期盼板上釘釘的那天。身為帝王,尤其是在張貴妃即將倒下,身邊勢必少了佳人陪伴的帝王,阿九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相信自己能夠逃過一劫。隻有成了婚,嫁作信王妃,早早地去了蜀地,阿九才能徹底地放心。
天高路遠,自己也不是什麽絕色佳人,還是兒媳,當今聖上無論如何都不會再對自己動上心思。雖然,阿九自己都不知道,相貌也隻是一般好看,不過是身材稍微火辣了一點的自己,何以就會引來那樣的目光。無論如何,都無從理解,當然,阿九也不會試圖去理解。有些事情,本就不該被刨根問底。
“姑娘不開心?”鈴娘陪著阿九,走到喜盈宮外頭,突然出聲:“姑娘這兩日心事重重,但是什麽也不肯對我們說。瞞了兩日,今兒個就要主動前往喜盈宮,姑娘,不論貴妃娘娘說些什麽,姑娘隻管微笑就是了,萬不可做出承諾。雖然婚事上主動權從不在我們這一邊,但是家中總是能做些安排的。姑娘要穩住了,不可被貴妃的胡攪蠻纏嚇住。”
鈴娘說話的聲音不算高,但是絕對算不得低。終究還是不滿的,哪有這樣大剌剌地將人家姑娘叫到麵前說婚事的。即便是身份不對等的情況之下,必要的尊重還是要給的。畢竟求親求親,自古最為看中的,便是一個求字。即便是平民之女為王妃,皇家禮儀之下,也得求一回的。這是禮數,偏生張貴妃這樣的人,竟是半點不顧,直接將人叫了去,任誰脾氣也不會好。
是以,鈴娘不懂阿九因何要應,隻是阿九性子雖然軟和,但是一旦有了決定,那麽勢必是怎麽也不可能回頭的。是以,當鈴娘與楊媽媽進屋的時候,覺出室內氣氛不對,一問才知阿九竟是要自己前去同張貴妃商議自己的婚事,著實是叫鈴娘與楊媽媽雙雙為之一驚。
隻是沒人再比她們更了解阿九了,是以,並不像杜仲反應那樣大,也不像杜若那般哀愁。鈴娘與楊媽媽,不過是對視了一眼,心中便想到了另一種可能。雖然阿九一向表現得極其順從,尤其還有那一夜信王夜探香閨的孟浪舉動,無論是楊媽媽還是鈴娘,都隻當阿九與其兩情相悅。但是,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到底阿九也從未親口說過,對這一樁婚事的看法,反而楊媽媽還曾見過她在嘉瓏麵前的哭訴。
說不定,阿九此番應下,當真就是在拿張貴妃倒台與這一樁婚事作賭。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若是阿九知曉鈴娘與楊媽媽不過彼此一個眼神的交流,便能想到自己心間最為隱秘的期盼,那麽必會如此感歎。隻是她不知曉,自然也就隻是驚詫於她們兩位不過是怔了一下,而後便恢複了常態。楊媽媽因為最近還在考察信王新近送來的懂拳腳功夫的丫頭,順便也要親自教導許多東西,因為想要盡早派上用場,是以楊媽媽見鈴娘朝著自己點頭,自然也就囑咐了兩句之後,便自行離去。
直到此時,一路沉默著的鈴娘,終是開口說出了今日在阿九跟前的第一句話。雖然言語間什麽都不曾被提及,但是阿九還是不由得驚愕地看著鈴娘。對上阿九溜圓的眼睛,鈴娘無奈地歎了口氣:“姑娘如今心事多了,也不肯與我們說。其實,這一樁婚事本就是皇家的安排,咱們雖然作為女家,的確也做不得主,但是即便如此,貴妃也不該這般行事。如此荒唐行徑,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陸家沒人了呢!是以姑娘一會兒進去,萬不可事事都順著貴妃娘娘的意思走。”
此處乃是喜盈宮門口,鈴娘不高不低的嗓音,剛好是能叫身邊幾個忙碌著的宮娥聽清的程度。鈴娘目光,特地轉了一圈,而後便在那些動作稍作停頓的人身上停了許久。而後對上阿九有些無奈地神情,鈴娘衝其安撫地笑笑,而後才低聲說道:“左不過就是一頓責罰,姑娘不必擔心。”
阿九當然知曉鈴娘因何要在此處說上這一番話,不過就是氣惱皇室的隨意。雖然先叫自己前去商議,已經是於禮不合,是以,鈴娘此番硬氣甚至還帶了幾分諷刺的言論,也算不得什麽。是以,阿九一向在宮裏都是一個與人為善,萬事不在意的性子,就鈴娘這一番話,也不曾說出什麽製止之言。
因為阿九明白,即便自己抱著兩手的打算,但是擺在自己麵前的,還有陸家的情麵。是以,鈴娘說什麽,自己都沒有立場去阻攔。而這,的確也是阿九所需要的。雖然張貴妃的不講道理乃是人盡皆知,但是總不能叫人以為自己是上趕著,更不能完全無人知曉今日進喜盈宮的大門,乃是皇家有了與陸家商議信王和陸家姑娘婚事的打算。
是以,阿九輕輕地點了頭,而後看著鈴娘的眸子滿是濡慕之色,笑著說道:“您是阿九的乳娘,算得半個母親。宮裏也沒有其他長輩在阿九身邊,不如您陪我一起進去吧,正好也能叫我少些忐忑,淡然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