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曆信王年紀雖小,脾氣也好,雖然各方麵實在平庸得很,但是卻也不算什麽壞事。本該是一個泯然眾人的普通人,不過是因著會投胎,命好,才落到了皇家,有一個寵冠六宮的姨母,當然後來也在不知不覺間,成了母子。挑不出來什麽大錯,但是論及優點之時,也不過是些尋常人都有的敦厚老實聽話一類的話。非要多說一句,便是這信王小小年紀卻有一顆極其寬廣的心胸,從不與人爭執。


    然而這樣的胸懷之下,信王卻是唯有一樣不能忍,佛學僧眾什麽的,是出了名的厭惡。盡管大曆朝滿朝上下都崇尚佛學,甚至於皇子們幼年上學時,都要修習些佛理禪經。但是自小就是聽話懂事兒的老實孩子,卻是跟了張貴妃過後,自小也是跟著皇家課程學習的十五皇子,卻是突然地對佛學這一門課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抗拒之態。


    明明,雲昭儀,是最為虔誠的信徒,宮裏頭寶相閣中,是除了雲昭儀自己的住所之外,待得最長的處所。


    自然年幼的皇子不願學習晦澀難懂的佛學,又是跟著寵妃身邊,也沒有強他學習之態,自然而然地,信王也就不必再學這一科。若隻是對佛學極其厭惡也就罷了,連尋常見了僧道,身為天家子,都要自行避讓開去,連看都不肯看的。


    隻是阿九此間隻是覺得一切荒謬都得到了解釋,自然也不會去深究這裏頭的蹊蹺之處。更何況,阿九與鏡中的豆蔻少女對視一眼,隨即又展開了小小的信箋,笑了。身為雲昭儀之子,雖然他們已經好些年沒有了往來,但是阿九卻是不信,親母子當真能夠做到全無來往。雖然雲昭儀這幾年到自己院裏來得極其頻繁,但是話裏話外卻是為兒子好的委曲求全。


    阿九相信嗎?也不盡然。畢竟張貴妃不信僧道,卻是少有人知。阿九能知曉這些,自然少不得楊媽媽的幫助,對於許多尋常人不知道或是不注意的點,阿九這邊都有一定的了解。是以,哪怕是信王不喜僧道又如何?這張紙上的佛香,並不能說明些什麽。或是,隻能說明信王絕非麵上表現的那樣老實聽話。


    但是這有什麽不好嗎?


    阿九笑著將手上的信箋放下,隨即便看著楊媽媽手裏握著一枚金簪滿麵狐疑的時候,笑出了聲:“昨夜我但是有歹人,取了這簪子來防身。誰曾想竟是沒能用上不說,居然都忘記放回去了,媽媽從何處找來的?我都忘了掉在了哪一處。不過既然如此,媽媽就給我用這一支吧!也不能叫它一直這麽新。”


    “往後姑娘屋裏,還是留個伺候的睡腳榻上吧!”楊媽媽聞言,一時間也覺得驚險,想是昨夜被嚇怕了,不然何至於用這麽一支金簪便想著傷人?後怕之下,楊媽媽都不由自主地顫抖了身子,隻是一個激靈過後,楊媽媽心間就有了決斷。以不容置喙的語氣,強硬開口:“一回生二回熟,誰知道下一回是個什麽光景?姑娘可不能拗了,這一次聽媽媽的。”


    雖然昨夜的情況與楊媽媽的想象出入極大,但是阿九卻也深以為然。身邊是得要有個人陪著才好,幸而昨夜來的是信王,不曾出岔子。若是歹人?阿九都不敢多想。盡管夜裏能陪著自己,也都是女子,當真遇上強人,也無濟於事,但是終歸比一個人要來得安全。是以,雖然楊媽媽語氣強硬,但是阿九卻是宛如小雞啄米一般的點著頭,口中還不忘感歎:“若是有個會拳腳功夫的,就好了。”


    阿九不過是隨口感慨一回,楊媽媽聞言,卻是將這話聽進了心裏去。現如今,有不少世家貴女身邊,都跟著個能夠保護閨閣姑娘的丫頭,因為如今姑娘家出門也自由,但是出去了難免不太安全,是以有不少牙行現如今買進去的小丫頭,都要練習拳腳功夫。為的,就是將來能夠保護好那些個貼身伺候的貴人們。


    陸家阿九算不得什麽貴人,至少如今的陸家,是沒必要花了大價錢去買一個比尋常丫頭貴了十數倍的丫頭在身邊。陸家並非沒錢,也不是舍不得,不過是都是世家專供,便是想要明麵上卻是買不到的。而這,便體現了沒必要的原因,因為家中女兒的安危固然可以跟世家找些關係,但是現如今能馬上派上用場的丫頭少之又少。說到底,阿九也不會遇上什麽大的危險,陸家若有如此舉動,實用價值便大打折扣。


    但是,楊媽媽心動的,也不是借著陸家人的名義要人。既然信王如此孟浪,那麽隻跟他要人即是。既能夠護住了阿九的安危,也能叫陸家摘在一邊,更是一種提醒與敲打,少年郎還是少爬些牆,這才是楊媽媽的真正所願。


    隻是想到昨日杜仲都感歎,自家姑娘出宮這樣的事兒不肯去求信王,偏生對方如此體貼入微,楊媽媽看了一眼阿九,隨即心中便有了自己的打算。若是將此事明著說與阿九知曉,她必是不肯的。不如自己得了閑,想辦法將這些說與信王聽,屆時將人送到阿九身邊即可,也能更加加深彼此的情感。


    雖然楊媽媽也並不看好這一樁婚事,但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隻能想著如何將這不好變成好。隻要兩個孩子彼此有意,那麽即便信王普通了點又如何?各花入各眼,如人飲水一般,冷暖與否,全憑個人的體驗。隻要阿九能夠快樂,那便是一樁好的婚事。從前隻是因為阿九對這樁婚事的態度冷淡,楊媽媽心間也少不得感歎,但是如今,低頭看了一眼唇角含笑的阿九,楊媽媽微微一笑,少女心事啊,最是變幻不定捉摸不透,興許轉機到了呢!


    “姑娘,好了!”阿九還在思索自己一會兒要如何與樂遙介紹自家那個八哥哥之時,楊媽媽輕輕地拍了拍肩,笑著說道:“可是與許姑娘約了在德聚齋用早膳的,姑娘該出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願久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靳文韜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靳文韜韜並收藏唯願久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