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在話出口的一瞬便知失言,尤其是杜仲這一番頗為嚴厲的訓斥過後,更是瞬間紅了眼圈。倒也不是委屈,不過是自責於這些日子以來自己的忘形。
“不怪杜若,你們自小一處長大,感情本就親厚。成婚這樣的大事兒,缺席了便是我都覺得遺憾。”阿九看了一眼杜若,輕輕地歎了口氣,隨即又看向杜仲:“若是可以,也不是做不得。這些所謂的名啊固然重要,但是卻也不是十分的要緊。若是真的到了這一步,隻要能夠為我所用,那便是一切皆可,聲名又算得什麽?杜仲說得也有道理,隻是不曾說到點上。”
阿九能夠此間杜仲杜若的失落,即便是杜仲那樣言辭鋒利的批評杜若,阿九也深知那是因為無從掩飾的關心。隻有真的關切,才會這般說話全無忌憚。不過也是,白芷白術,杜仲杜若四個,本就是一同被鈴娘和楊媽媽帶在身邊調教,一同隨著自己北上帝京,自然,到了帝京也是一起隨著自己入宮常伴身邊的心腹。是以,即便白芷白術是親姐妹,但是與杜仲杜若也早已經彼此交融。四個人並著阿九,本就是一同出生入死,曆經磨難的生死之交了。
若說與阿九尚且還有身份之別,主仆之分,便是再如何親密總還是有一道鴻溝無法逾越。但是她們四個卻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樣的出身一樣的經曆,早已經叫她們密不可分。是以,阿九能夠理解杜若的口不擇言,也能夠明白杜仲的良苦用心。輕輕地歎了口氣,看著杜仲杜若眼中是如出一轍的疑惑,阿九停下了腳步,笑著說道:“不說我好不好跟信王尋求幫助,便是我求了,他又憑什麽幫我?”
阿九見杜仲嘴唇翕動,知曉有話要說。輕輕地搖了搖頭,阿九繼續說道:“你們可別忘記了雲昭儀,信王與貴妃之間,還有得磨呢,咱們這麽大剌剌的上去,可不就是碰一鼻子灰的後果?”
見阿九果真不曾發現,杜仲無奈,隨後便是一聲長歎,阿九狐疑,隻是杜仲也隻是抿唇笑笑:“既然貴妃還有傳召,那我們便先回去罷!就這麽在外頭等著,也不是個法子。”杜若跟著點頭,畢竟一時犯傻不代表她真的口無遮攔。尤其是在杜仲的歎息過後,更是感激杜仲方才攔得快。若是自己一個不小心將信王心事道出,雖然也不是什麽壞事而,到底還是不比自家姑娘自行發現。
更何況,即便自己不曾說出,若是在自己的慫恿之下姑娘當真應下了,那便是更大的罪過了,畢竟女兒家何其矜貴,哪裏能以那樣低的姿態尋求幫助。若是當真乃是事出有因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那自然是兩說。但是白芷的婚事,雖然錯過了著實遺憾,但是卻也不是無法彌補。畢竟也不是從此往後便見不到了,白芷嫁的,本就是嘉玟身邊的阿章,不過是換了個身份,日後還是能夠時常見麵的。
是以,此時的杜若,腦中隻餘慶幸。畢竟一旦自家姑娘向信王開了口,勢必眼下會生出諸多變化。兩情相悅固然可喜,但是楊媽媽鈴娘耳提麵命的諸多內容中,除了將大家調教得更好,也有對她們自己的教育。鈴娘說得最多的,便是女兒家要自己尊重自己這一點。世間男兒皆薄幸,便如詩經所說,士之耽兮與女之耽兮的關係。
一時的心動與長足的陪伴的區別,固然在於兩個人共同的努力,但是在前期還是更考驗男子多些。女孩兒高傲些,並不對他們的表現作出太大的反應,更能顯示其驕矜,叫人認識到得到她的不易,才知道珍惜。有道是好事多磨,兩個人畢竟是要相攜相伴走上一輩子的。自家姑娘的終身大事,不該因為自己這些人的一些小事而耽誤。
盡管,在杜若看來,她還並不懂得鈴娘與她們說起這番話時的認真從何而來,但是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實在有些太多了些。既然鈴娘如此說,楊媽媽也點頭表示讚同,那便照著兩位的意思去做就是。是以。杜若麵懷感恩地笑笑,隨即看著阿九附和道:“姑娘說的是,是奴婢大意犯傻了,好在姑娘沒聽了奴婢的慫恿。”
說話間,杜若低頭吐舌笑笑,慶幸與僥幸並存。一時間,倒是少了許多對於缺席白芷婚事的遺憾,轉而是對於張貴妃目的的猜測。隻是這些,杜若卻是格外醒神,畢竟宮裏頭的這些個貴人,還是少做評價的好。即便是需要,那也得是到了安全的地界兒方才可以。
“前方的可是陸姑娘?姑娘請留步!”
就在主仆三人不急不緩地往流雲殿的方向而去時,突然有一道略顯急切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三人本就有些怏怏,畢竟回不得家去,哪怕是有諸多緣由,還是不能叫人開懷。隻是這個時候,突然聽得身後傳來著急又急促的聲音,更是疑惑不解。宮裏頭處處都講究規矩,這樣的高聲喧嘩絕不能允許,何以說話人竟是如此莽撞?
到底是有著怎樣急切的事兒,連規矩都被忘在了腦後!
因為此舉並不常見,是以阿九幾乎是瞬間便回轉過身,不論如何,別人冒著受罰的危險上前來,總該稍微體諒些他們的不易。是以,當入目的乃是一個陌生的小太監時,阿九稍稍皺眉。
畢竟杜若並不十分喜歡太監,總覺得別扭。雖然此事算不得人盡皆知,阿九也多處維護,是以外人知道的少,但是後宮的太監們也消息最是靈通,或是口口相傳或是添油加醋,杜若的形象竟是在這樣的傳遞之中漸漸變得可怖。是以若非要事在身,太監們也並不與宛如透明人一般的阿九走動。撈不著什麽好處,還平白受人冷臉,任誰也不肯幹。
更不必說,當初還因著杜若的不喜,白術的不適,與阿九對她們的全心全意的維護,得罪了不少身居高位的大太監。若非有公事在身,這些公公們並不會主動找上阿九。
“不怪杜若,你們自小一處長大,感情本就親厚。成婚這樣的大事兒,缺席了便是我都覺得遺憾。”阿九看了一眼杜若,輕輕地歎了口氣,隨即又看向杜仲:“若是可以,也不是做不得。這些所謂的名啊固然重要,但是卻也不是十分的要緊。若是真的到了這一步,隻要能夠為我所用,那便是一切皆可,聲名又算得什麽?杜仲說得也有道理,隻是不曾說到點上。”
阿九能夠此間杜仲杜若的失落,即便是杜仲那樣言辭鋒利的批評杜若,阿九也深知那是因為無從掩飾的關心。隻有真的關切,才會這般說話全無忌憚。不過也是,白芷白術,杜仲杜若四個,本就是一同被鈴娘和楊媽媽帶在身邊調教,一同隨著自己北上帝京,自然,到了帝京也是一起隨著自己入宮常伴身邊的心腹。是以,即便白芷白術是親姐妹,但是與杜仲杜若也早已經彼此交融。四個人並著阿九,本就是一同出生入死,曆經磨難的生死之交了。
若說與阿九尚且還有身份之別,主仆之分,便是再如何親密總還是有一道鴻溝無法逾越。但是她們四個卻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一樣的出身一樣的經曆,早已經叫她們密不可分。是以,阿九能夠理解杜若的口不擇言,也能夠明白杜仲的良苦用心。輕輕地歎了口氣,看著杜仲杜若眼中是如出一轍的疑惑,阿九停下了腳步,笑著說道:“不說我好不好跟信王尋求幫助,便是我求了,他又憑什麽幫我?”
阿九見杜仲嘴唇翕動,知曉有話要說。輕輕地搖了搖頭,阿九繼續說道:“你們可別忘記了雲昭儀,信王與貴妃之間,還有得磨呢,咱們這麽大剌剌的上去,可不就是碰一鼻子灰的後果?”
見阿九果真不曾發現,杜仲無奈,隨後便是一聲長歎,阿九狐疑,隻是杜仲也隻是抿唇笑笑:“既然貴妃還有傳召,那我們便先回去罷!就這麽在外頭等著,也不是個法子。”杜若跟著點頭,畢竟一時犯傻不代表她真的口無遮攔。尤其是在杜仲的歎息過後,更是感激杜仲方才攔得快。若是自己一個不小心將信王心事道出,雖然也不是什麽壞事而,到底還是不比自家姑娘自行發現。
更何況,即便自己不曾說出,若是在自己的慫恿之下姑娘當真應下了,那便是更大的罪過了,畢竟女兒家何其矜貴,哪裏能以那樣低的姿態尋求幫助。若是當真乃是事出有因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那自然是兩說。但是白芷的婚事,雖然錯過了著實遺憾,但是卻也不是無法彌補。畢竟也不是從此往後便見不到了,白芷嫁的,本就是嘉玟身邊的阿章,不過是換了個身份,日後還是能夠時常見麵的。
是以,此時的杜若,腦中隻餘慶幸。畢竟一旦自家姑娘向信王開了口,勢必眼下會生出諸多變化。兩情相悅固然可喜,但是楊媽媽鈴娘耳提麵命的諸多內容中,除了將大家調教得更好,也有對她們自己的教育。鈴娘說得最多的,便是女兒家要自己尊重自己這一點。世間男兒皆薄幸,便如詩經所說,士之耽兮與女之耽兮的關係。
一時的心動與長足的陪伴的區別,固然在於兩個人共同的努力,但是在前期還是更考驗男子多些。女孩兒高傲些,並不對他們的表現作出太大的反應,更能顯示其驕矜,叫人認識到得到她的不易,才知道珍惜。有道是好事多磨,兩個人畢竟是要相攜相伴走上一輩子的。自家姑娘的終身大事,不該因為自己這些人的一些小事而耽誤。
盡管,在杜若看來,她還並不懂得鈴娘與她們說起這番話時的認真從何而來,但是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實在有些太多了些。既然鈴娘如此說,楊媽媽也點頭表示讚同,那便照著兩位的意思去做就是。是以。杜若麵懷感恩地笑笑,隨即看著阿九附和道:“姑娘說的是,是奴婢大意犯傻了,好在姑娘沒聽了奴婢的慫恿。”
說話間,杜若低頭吐舌笑笑,慶幸與僥幸並存。一時間,倒是少了許多對於缺席白芷婚事的遺憾,轉而是對於張貴妃目的的猜測。隻是這些,杜若卻是格外醒神,畢竟宮裏頭的這些個貴人,還是少做評價的好。即便是需要,那也得是到了安全的地界兒方才可以。
“前方的可是陸姑娘?姑娘請留步!”
就在主仆三人不急不緩地往流雲殿的方向而去時,突然有一道略顯急切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三人本就有些怏怏,畢竟回不得家去,哪怕是有諸多緣由,還是不能叫人開懷。隻是這個時候,突然聽得身後傳來著急又急促的聲音,更是疑惑不解。宮裏頭處處都講究規矩,這樣的高聲喧嘩絕不能允許,何以說話人竟是如此莽撞?
到底是有著怎樣急切的事兒,連規矩都被忘在了腦後!
因為此舉並不常見,是以阿九幾乎是瞬間便回轉過身,不論如何,別人冒著受罰的危險上前來,總該稍微體諒些他們的不易。是以,當入目的乃是一個陌生的小太監時,阿九稍稍皺眉。
畢竟杜若並不十分喜歡太監,總覺得別扭。雖然此事算不得人盡皆知,阿九也多處維護,是以外人知道的少,但是後宮的太監們也消息最是靈通,或是口口相傳或是添油加醋,杜若的形象竟是在這樣的傳遞之中漸漸變得可怖。是以若非要事在身,太監們也並不與宛如透明人一般的阿九走動。撈不著什麽好處,還平白受人冷臉,任誰也不肯幹。
更不必說,當初還因著杜若的不喜,白術的不適,與阿九對她們的全心全意的維護,得罪了不少身居高位的大太監。若非有公事在身,這些公公們並不會主動找上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