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樣的反應,落在樂遙眼中,已經是肯定的回答無疑。畢竟唐時的風,大曆人無論如何也是感受不到的,更何況這麽一句本就不甚有名的詩句。阿九那樣自然地說了出口,半點不覺有何不對,樂遙心頭卻是止不住的狂跳,先前就總覺得與阿九的來往中,真摯的同時總是隔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原來竟是這一層。
樂遙望著陡然間淚落了滿麵的阿九,心知她此刻心頭的無措。阿九想要盡力隱瞞,但是卻是無意間露了行跡,且還被人牢牢地攥在了手中,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也是正常。便是樂遙,此刻都有些不知該說些什麽,隻是握著阿九的雙手無意識地顫抖。
隻是比起阿九盡是慌亂無措,樂遙到底還是欣喜更多一些的。畢竟是人生四喜之一的他鄉遇故知啊,哪裏又能不欣喜若狂呢?因為知曉阿九此刻已經徹底失控了,樂遙極力忍住了自己的顫抖,輕輕地拍打著阿九的後背,又哭又笑:“不必害怕,我們都是一樣的,來自同一個地方,我知道了你的秘密,你也知曉了我的,不用害怕啊!”
樂遙說的溫柔,但是此刻阿九卻是什麽都聽不進去,隻是驚恐地看著樂遙,心頭依舊還是被巨大的不真實籠罩。從未想過的可能,就在這一刻發生,且這還不是夢境,這要讓阿九如何消化這一切呢!隻是就這麽僵著也不是個法子,努力想要控製住自己有些不能自主的身體,回想樂遙方才嘴唇開合之間,到底說了些什麽。
見阿九眼中茫然一片,樂遙知曉方才的話,她全沒有聽進去。雖然此刻樂遙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但是到底還是耐住了性子,看著阿九再一次寬慰著阿九,好讓她盡快恢複鎮定。也不知到底過了多久,樂遙反複說了多少遍,阿九總算是從自己的桎梏之中逃脫,抹了一把滿麵的淚水,啞著聲音不無委屈地說道:“那句詩,可能告訴我是哪個年代的?”
樂遙不料,阿九回過神來之後的第一句,竟是這個,一時之間倒還有些錯愕。愣了片刻,看著阿九確實是在等著答案,也要不由笑了開來:“怎麽還真就跟個孩子一般,想知道便隻有這個嗎?”
見阿九如搗蒜一般用力地點著頭,樂遙頗為無奈地歎了口氣:“唐時武元衡的《贈佳人》,難道你不知道嗎?看來不是大意了啊!”知曉不解了阿九心頭的疑問,她心頭便一直記掛著不肯罷休,隻是見阿九說得那樣順口,不曾想竟是連原作者是誰都不知,她又怎會在自己跟前露了痕跡?
“我鮮少接觸國文,除了那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名章絕句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知的。”阿九紅著臉低了頭,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樂遙,隻是悶聲說道:“說起來,即便你說了作者與詩名,我也是一無所知的。”
樂遙微微有些汗顏,見阿九已經將頭要垂到被子裏去了,不免鬆開了阿九的手,率先躺下,隨即繼笑言:“國文?你從前不是中國人嗎?”樂遙盡管好奇,但是卻也似乎並不怎麽著急得到答案,隻是笑了笑隨即繼續說道:“其實這一首也實在偏得很,我也是上大學的時候在圖書館找中國古代史中關於香露記載的時候,隨手翻到了,心中覺得這一句有趣便也記下了。不曾想今日發現,竟也是靠著這一首無意識記下的詩句。”
若說方才的阿九還有些緊繃,但是隨著樂遙放鬆的動作與聲音,漸漸的,阿九也跟著放鬆了許多。隻是待到阿九徹底放下心間重壓之時,卻是發現樂遙口中的話越發的聽不明白。偏頭看著樂遙,見她一臉恬淡與懷念的神情,知曉這些都是她隨口說出的過往,隻是這些過往,怎麽那樣的叫人費解呢?
大學?四書五經之中的《大學》嗎?顯然不是,雖然阿九不甚明白此為何物,但是卻也知曉這絕非書卷;何為中國?中原之國嗎?阿九聽得更是莫名,中原的國家不就是大清國?何以會有如此稱謂?
久等不到回應的樂遙,笑著轉過臉看著阿九,隻是看她滿麵狐疑地看著自己,樂遙麵上的懷念瞬間不見,轉而是疑惑發問:“怎麽了,可有何處不對嗎?”
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些什麽,樂遙眼睛不由一亮,1隨後便看著阿九笑問:“阿九從前叫什麽,家鄉何處,怎麽到的這裏啊?其實我一直都在想著若是能夠回去多好,在這裏的每一日都是煎熬,從前便利的生活再不見,且從此與至親好友生離。尤其是我的小笨呼嚕,不知道沒有我它要如何生活。那樣多的牽掛,那樣多的不舍,阿九你也有吧!不如我們彼此對一對,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麽共同點,興許就能想到回去的方法。當然,若是能找出來自然是好,但是若是不能也算是徹底死了這顆心,好好的在這裏生活下去。”
阿九聽了自己這番話後的反應,雖然樂遙狀似無意地說出,但是卻是在心間想了無數阿九可能的反應。畢竟世界之大,世人之多,雖然才認識阿九不過幾日,但是也要卻也能夠發現自己與她地不同。或許覺得煎熬的隻有自己,畢竟阿九在這裏的生活顯然是樂在其中的。
隻是樂遙卻未曾想到,自己想的這無數可能之中,卻是沒有一個能夠出來解釋阿九此刻的迷惑的神情。就像是聽不懂自己在說什麽一般,阿九就這麽看著自己,歪著頭眯著眼,似乎完全不能理解方才所說。
“不是有哪裏不對,隻是覺得你方才的措辭之中有很多我聽不懂的詞。”阿九斟酌了許久,才下定了決心看著樂遙說出心間想法:“而你前一段話,這怪異的口音更是,卻不是我熟悉的任何一種。樂遙,你究竟......”
阿九並未把話說完,因為看著樂遙也驟然瞪圓的眼睛,阿九知曉她也是被自己的話驚著了。是以,她不再言語,隻是等著樂遙。
樂遙望著陡然間淚落了滿麵的阿九,心知她此刻心頭的無措。阿九想要盡力隱瞞,但是卻是無意間露了行跡,且還被人牢牢地攥在了手中,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也是正常。便是樂遙,此刻都有些不知該說些什麽,隻是握著阿九的雙手無意識地顫抖。
隻是比起阿九盡是慌亂無措,樂遙到底還是欣喜更多一些的。畢竟是人生四喜之一的他鄉遇故知啊,哪裏又能不欣喜若狂呢?因為知曉阿九此刻已經徹底失控了,樂遙極力忍住了自己的顫抖,輕輕地拍打著阿九的後背,又哭又笑:“不必害怕,我們都是一樣的,來自同一個地方,我知道了你的秘密,你也知曉了我的,不用害怕啊!”
樂遙說的溫柔,但是此刻阿九卻是什麽都聽不進去,隻是驚恐地看著樂遙,心頭依舊還是被巨大的不真實籠罩。從未想過的可能,就在這一刻發生,且這還不是夢境,這要讓阿九如何消化這一切呢!隻是就這麽僵著也不是個法子,努力想要控製住自己有些不能自主的身體,回想樂遙方才嘴唇開合之間,到底說了些什麽。
見阿九眼中茫然一片,樂遙知曉方才的話,她全沒有聽進去。雖然此刻樂遙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但是到底還是耐住了性子,看著阿九再一次寬慰著阿九,好讓她盡快恢複鎮定。也不知到底過了多久,樂遙反複說了多少遍,阿九總算是從自己的桎梏之中逃脫,抹了一把滿麵的淚水,啞著聲音不無委屈地說道:“那句詩,可能告訴我是哪個年代的?”
樂遙不料,阿九回過神來之後的第一句,竟是這個,一時之間倒還有些錯愕。愣了片刻,看著阿九確實是在等著答案,也要不由笑了開來:“怎麽還真就跟個孩子一般,想知道便隻有這個嗎?”
見阿九如搗蒜一般用力地點著頭,樂遙頗為無奈地歎了口氣:“唐時武元衡的《贈佳人》,難道你不知道嗎?看來不是大意了啊!”知曉不解了阿九心頭的疑問,她心頭便一直記掛著不肯罷休,隻是見阿九說得那樣順口,不曾想竟是連原作者是誰都不知,她又怎會在自己跟前露了痕跡?
“我鮮少接觸國文,除了那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名章絕句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知的。”阿九紅著臉低了頭,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樂遙,隻是悶聲說道:“說起來,即便你說了作者與詩名,我也是一無所知的。”
樂遙微微有些汗顏,見阿九已經將頭要垂到被子裏去了,不免鬆開了阿九的手,率先躺下,隨即繼笑言:“國文?你從前不是中國人嗎?”樂遙盡管好奇,但是卻也似乎並不怎麽著急得到答案,隻是笑了笑隨即繼續說道:“其實這一首也實在偏得很,我也是上大學的時候在圖書館找中國古代史中關於香露記載的時候,隨手翻到了,心中覺得這一句有趣便也記下了。不曾想今日發現,竟也是靠著這一首無意識記下的詩句。”
若說方才的阿九還有些緊繃,但是隨著樂遙放鬆的動作與聲音,漸漸的,阿九也跟著放鬆了許多。隻是待到阿九徹底放下心間重壓之時,卻是發現樂遙口中的話越發的聽不明白。偏頭看著樂遙,見她一臉恬淡與懷念的神情,知曉這些都是她隨口說出的過往,隻是這些過往,怎麽那樣的叫人費解呢?
大學?四書五經之中的《大學》嗎?顯然不是,雖然阿九不甚明白此為何物,但是卻也知曉這絕非書卷;何為中國?中原之國嗎?阿九聽得更是莫名,中原的國家不就是大清國?何以會有如此稱謂?
久等不到回應的樂遙,笑著轉過臉看著阿九,隻是看她滿麵狐疑地看著自己,樂遙麵上的懷念瞬間不見,轉而是疑惑發問:“怎麽了,可有何處不對嗎?”
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些什麽,樂遙眼睛不由一亮,1隨後便看著阿九笑問:“阿九從前叫什麽,家鄉何處,怎麽到的這裏啊?其實我一直都在想著若是能夠回去多好,在這裏的每一日都是煎熬,從前便利的生活再不見,且從此與至親好友生離。尤其是我的小笨呼嚕,不知道沒有我它要如何生活。那樣多的牽掛,那樣多的不舍,阿九你也有吧!不如我們彼此對一對,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麽共同點,興許就能想到回去的方法。當然,若是能找出來自然是好,但是若是不能也算是徹底死了這顆心,好好的在這裏生活下去。”
阿九聽了自己這番話後的反應,雖然樂遙狀似無意地說出,但是卻是在心間想了無數阿九可能的反應。畢竟世界之大,世人之多,雖然才認識阿九不過幾日,但是也要卻也能夠發現自己與她地不同。或許覺得煎熬的隻有自己,畢竟阿九在這裏的生活顯然是樂在其中的。
隻是樂遙卻未曾想到,自己想的這無數可能之中,卻是沒有一個能夠出來解釋阿九此刻的迷惑的神情。就像是聽不懂自己在說什麽一般,阿九就這麽看著自己,歪著頭眯著眼,似乎完全不能理解方才所說。
“不是有哪裏不對,隻是覺得你方才的措辭之中有很多我聽不懂的詞。”阿九斟酌了許久,才下定了決心看著樂遙說出心間想法:“而你前一段話,這怪異的口音更是,卻不是我熟悉的任何一種。樂遙,你究竟......”
阿九並未把話說完,因為看著樂遙也驟然瞪圓的眼睛,阿九知曉她也是被自己的話驚著了。是以,她不再言語,隻是等著樂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