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蕊的帖子?”阿九與白芷玩耍,本也是為了打消所有人的疑慮。聽聞茗雲之語,阿九不由立刻抬頭,眼眸之中竟是疑惑:“不是說她受了驚嚇,近期連床都下不來嗎,怎會給我下帖子?”


    接過茗雲遞過來的帖子,阿九皺著眉打開了封條,看著扉頁就是汪明蕊的筆跡,麵上更加狐疑,阿九手上的動作不免又快了幾分。畢竟昨日出門還見到明蕊身邊的愛玉從回春堂拎了藥包出門呢,雖然當時阿九在馬車上不便前去詢問,但是也是十分的明顯了。更何況,憑著明蕊在汪家的地位,如此規格的拜帖,又豈是她能用得的。


    汪明蕊是阿九少有的看得過眼的官宦之女,畢竟性子直爽,不像旁人一般總是刻意的追捧著自己,是以,兩人也就成了手帕之交。隻是明蕊並非嫡出,在汪家也並不怎麽受到重視,兩人見麵也不多。其實,鮮少有人知曉阿九與汪明蕊之間的交情,畢竟兩人同時出現的機會實在不多,雖然每次遇上了,阿九不免會與汪明蕊多說幾句,多坐一會兒,卻也無人多想。


    平素汪明蕊與阿九也有聯係,不過多是書信往來,今日得了一首好詩,明日見到一副美景,都是彼此私底下的聯係。汪家人知道不知道阿九不曉得,畢竟汪明蕊從未提起過,但是阿九能夠確定,至少其他閨秀不知道她們這一層關係。


    是以,此刻這麽正式的下了一份帖子,阿九眉宇之間慢慢的就皺了起來。雖然筆跡是阿九熟悉的,遣詞造句也是阿九熟悉的,但是心底莫名的就生出了些許擔心。畢竟愛玉從回春堂裏出來的身影,手上拎的藥包的厚度,都在阿九眼前一一閃現。


    “姑娘不願去嗎?”茗雲雖然還未看過汪明蕊專程給阿九下的帖子,但是原因為何她卻是知曉。看到阿九緊鎖的眉頭,茗雲適時問道:“若是姑娘不願意,回了便是!夫人說這一次與汪家走得近了些,她是推脫不掉了,畢竟是汪老太太七十大壽,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夫人是打算上門慶賀的。”


    “老太太壽辰,要去的,該去的。”阿九輕輕搖頭,看著茗雲皺眉說道:“我隻是覺得奇怪,為何我的帖子是明蕊來下的。便是我們小姑娘家,照著慣例,也該是明芩姐姐寫這封請帖才對,何以是明蕊?便不說她身份,以她如今的身體,也不足以支撐她做這些事情罷!”


    茗雲原還不知阿九在想些什麽,眉頭皺成那副模樣,眼下聽了阿九的話,這才輕笑出聲:“若是姑娘願意前往,旁的都不要想,隻管安心前去赴宴即可。至於為何不是汪大姑娘,誰都知曉您不喜歡她,她自己沒道理不知。既然知曉此事,必然也不會自討沒趣兒,三姑娘想必也是囿於壓力,便是病中也不得不應的。”


    其實茗雲並未明說,這段時間汪家夫人又明裏暗裏與陸夫人說些自家女兒的情況,雖然語氣含蓄,但是即便是茗雲,都看出了汪夫人的意圖。相中了陸家大公子而已,想著在秋闈之前將嘉瑜與明芩定了親。畢竟嘉瑜這樣的孩子,秋闈之後,便不是汪家能夠求得到的女婿了。這些年,卻是汪夫人一直在暗中使勁兒,隻是陸夫人從不鬆口,也就拖到了這個關口。


    眼看著離秋闈也沒有幾個月了,若是這親事再定不下來,那便徹底沒有機會了。是以,這些日子,汪夫人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想著最後再爭取一番。


    因為事關女兒家名聲,陸夫人不光自己不說,便是身邊知曉此事的丫頭們,也是令其三緘其口,以免誤了小姑娘姻緣。雖然,越到後頭,汪夫人便越加的不顧了,甚至還大有一副宣之於人的意圖。不過就是身為女家,做不得這般舉動,才強自忍耐。


    是以,此事除了兩家女眷知曉,倒是少有人知的。茗雲知曉不能拿女兒家清白玩笑,是以並不對阿九說明,盡管茗雲心中對汪家母女的印象實在算不得好。但是言談之間,雖然不說,難免還是有了幾分輕視。向來兒女姻緣,都是男家求著女家的,以示誠心。若是女家無意,也不會強求,畢竟誰家都要臉。


    便是尋常人家亦是如此,是以茗雲心頭存了不屑,言語之間也就展露了些許。畢竟兒女婚事便是兩家之好,既是好,便沒有汪夫人這般做派的道理,求親不成倒有逼迫之勢了。所幸陸家不論哪方麵都比汪家要高些的,如若不然,汪夫人說不定便會以勢壓人了。隻是,即便再如何看重女婿,男家不點頭,丈母娘也沒有這般不要臉的,茗雲等人與陸夫人私下也有討論,一來二去就有了結論,汪夫人如此態度,必然跟汪大姑娘有扯不開的關係。


    若是愛女看中了嘉瑜,汪夫人這般作態,陸夫人便能夠理解了,畢竟汪夫人就汪明芩這麽一個獨女,百依百順再正常不過。隻是陸夫人理解,茗雲卻是理解無能,畢竟汪夫人越發的胡攪蠻纏了。


    “茗雲姐姐不喜歡汪夫人?”茗雲眼中頗有些瞧不上的意味,阿九心中不免有些驚異,看著茗雲笑問:“我瞧著汪夫人倒是極為親切,每每待我也是熱情備至。雖然她對明荃哥哥與明蕊的態度著實不甚親近,但是到底她們也非她所出,算不上她的孩子,照管不到也是情有可原,何以茗雲姐姐會如此不喜呢?”


    阿九敏感又聰慧,織造府的人都知曉,隻是茗雲自認表現十分內斂,不該被人覺察才是。隻是卻不想自己的表現竟然如此外放,連一向不多問這些的阿九都出口詢問了。因為一般情況下,阿九對這邊不感興趣的人或者事,總是抱著一股無謂的態度,是以便是聽到了看到了些什麽,也隻是當做視而不見。


    是以,一旦阿九開口詢問不相幹的人或事,勢必是因為與自己的印象發生了極大的偏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願久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靳文韜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靳文韜韜並收藏唯願久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