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瓊終究年幼,寧淵的一個和煦的微笑,便足以叫他相信他口中說的所有。果然,聽過了寧淵口稱不必敬稱,嘉瓊投桃報李一般朗聲說道:“十三皇子喚我陸六或是小六即可,不必口稱公子了。”


    話音落下,感覺自己衣角被人拽著,轉眸一看,卻是嘉瓏不住看向廣陽郡王幾人方向的提醒,嘉瓊這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時興奮,音量過大了。看著祖父不過淡淡一瞥,倒也未曾多言,嘉瓊這才輕輕地鬆了口氣,好在是不追究的。


    雖然年幼,嘉瓊到底也是進了書院念起了初級學堂了,並非尋常人家還未開蒙的五歲稚子。成日在書院裏,同在初級學堂的便不少人了,還有中級和高級學堂裏,清一色的具是官家子弟,有些東西隨著時移世易,一點一點地被融進了骨血之中。


    嘉瓊並不愚鈍,性格又極好,兼之在蘇州陸家也算得數得上的人家,是以嘉瓊身邊的人當真不少。畢竟念書嘛,倒也不是死讀書,少不得要與人接觸,自然而言地也就嘉瓏嘉瓊也懂得了許多。


    寧淵與嘉瓊的對話,嘉瓏盡數聽在耳中,心中雖也開懷於十三皇子的平易近人,但是外在表現也不過隻是紅著一張小臉兒與眼中藏不住的興奮。畢竟平日在書院裏,下了學休了課,同學們一處伴著玩耍之時,難免也會閑談些近來大事。


    自然,去年的大事便是遷都了,蘇州與金陵毗鄰,驟然聽聞卻是滿城悲慟。畢竟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江南一帶的人們來說,悲痛的都是在於王都北遷。一想到就此與都城山高水長遠隔一方,心中便是陣陣酸楚。百餘年來的金陵王都一朝更替,這樣的大事兒便是初級學堂的孩子們也是感歎連連。


    而夾雜在遷都這樣的大新聞裏的,自然也有部分悲憫的聲音:


    “據說皇室所有成員都要搬到帝京呢,就十三皇子一個,被孤零零地落在了金陵舊宮之中。”


    “要我說這也算不得什麽壞事,畢竟北方苦寒窮困,不比我們江南溫暖富庶,十三皇子雖被落下了,但是在金陵自自在在的有何不好。”


    “話是如此說不錯,但是景七你好生想一想,你阿爹升了京兆尹,帶著你阿娘阿姐阿兄阿弟北上帝京定居,並你叔伯嬸娘也一齊搬家到了帝京,獨留你一人在你現在的家中,這自在你要還是不要!”


    嘉瓏記得,當時說這話的便是雲家小六,也記得此言一出,眾人具是沉默,便是景家小七也是默不作聲。那樣的局麵,誰也不想要,畢竟沒有了家人在身邊怎樣的自由都多了分被遺忘被落下的心酸。是以,嘉瓏自今日一見到寧淵開始,心間便是忍不住的悲憫,雖說是天家貴胄,生活卻是比之他們這些庶族都還多有不及,便是嘉瓏知曉自己年歲小了許多,心中總是忍不住的心疼。


    是以,當嘉瓊忘形出聲,嘉瓏除卻下意識地想要維護陸家形象的同時,心底到底還是存了一分保護十三皇子的心。畢竟,廣陽郡王對十三皇子的無視,連嘉瓏都看在了眼中。盡管寧淵表現出來的是不在意,但是在嘉瓏眼中,終歸多了幾分苦澀。


    同學們口中的皇室成員,那是何等的自若,何等的驕傲,哪裏容得旁人如此不敬。盡管嘉瓏知曉廣陽郡王也算是皇室成員,畢竟他還是當今熙帝的七弟,也是現下主坐之上的寧淵的七叔。但是嘉瓏就是知道,有些時候這個世界的道理並不總是在常人覺得對的一方,就像這一次廣陽郡王府那樣的無賴,終歸也沒有人敢多加指摘。


    由此,小小的嘉瓏心中,模模糊糊的有了些自己的規劃。麵對廣陽郡王,身為皇子的寧淵尚且需要隱忍,想必也是分量多有不及,那麽若是能夠為這位平易近人的皇子增加些被人看重的分量呢?


    嘉瓏驟然間想起,這一次祖父祖母回來,全家人都是愁雲慘淡的模樣,唯有二老含笑淡然地問道:


    “你們可想改變眼下的局麵,並非自己有錯在先非但等不來一句道歉,反倒是需要自己咽下所有苦楚?”


    “祖父知曉你們都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不明白咱們為什麽不打上門去為你們大哥討個說法,蓋因世道如此,你們雖然年紀都還不大,這一點卻是要謹記。自然也不是叫你們從此卑躬屈膝,斂去一身鋒芒錚錚傲骨,隻是或許你們這一輩兒,可以想一想該怎麽改變這一困局。”


    “知曉你們現在還沒有答案,但是不要緊,你們年紀還小,還有的是時間去想這個問題的答案。等你們想到答案了,便是真的長大了。”


    嘉瓏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長大了,但是他卻是清楚地知道一點,自己或許已經知道那個答案了。


    思及此,嘉瓏下意識地便朝著陸奉卿望去,眸光深沉眼神堅定,一眼看去卻是比往日那個害羞怯懦的小嘉瓏判若兩人。陸奉卿畢竟為官多年,有目光停駐在自己身上,他立時就感覺到了。憑著感覺回望過去,卻是直直地望向了嘉瓏眼眸深處。


    見此情形,陸奉卿濃黑淩厲的眉毛不由自主的一挑,這孩子是明白了些什麽嗎?陸奉卿並不敢確定,畢竟嘉瓏年紀小又羞怯,雖然並不常見到這些孫兒們,陸奉卿卻是對他們各個的性子摸得極為透徹。是以,對上嘉瓏似是承諾又像是打氣一般的目光,陸奉卿知曉這個孩子在這樣的場合有所領悟了。


    心中雖然尚不清楚嘉瓏因何發生變化,但是一想到嘉瓏心性本就敏感,陸奉卿頃刻之間便有了帶嘉瓏前往帝京由自己親自教導的決定。是的,是決定,大家族之所以能夠百代興盛,便是每一代繼承人都是精心培養的。


    陸奉卿雖有三子,但是當年還年輕的時候需要奮鬥,兒子們的教導上終歸是顧不上有些疏忽了。但是若想陸家躋身上流,或許第三代繼承人自己是應該多花些心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願久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靳文韜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靳文韜韜並收藏唯願久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