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玠?想到此處低聲呼喊九安名字的孩子不由得立刻住了嘴,自己竟然在著急之間連元玠的本名都喚了出來嗎?這是何等的危險!三兩步之間跑到了破敗的窗邊,看著空無一人的滿園荒草半點動靜都無,輕輕地鬆了口氣,沒有來過人,又是何等的幸運!
鬆懈了一口氣的同時,不由得又回望著還是一動不動的九安,若非小肚子還有些微的起伏,誰又能相信這個人還活著?眼見著呼喚已經無濟於事,連本名都被人喚了出來都沒有反應,那八九歲的孩子已是急出了一身的汗。著急忙慌之間,到底缺乏照顧人的經驗,又迅速折返,自然而然的就蹲在了破氈布上蜷縮著的小人兒身邊,伸手用力地推搡著想要將他從人事不省之中帶回。
到底從前都是被人伺候著的主兒,盡管也見過病人,也見過家中仆人照顧病人,但是真的到了自己經曆的時候,著急之間便忘記了一切。盡管九安眼下的情況實在算不得好,怎麽叫都叫不醒的確十分危險,但是九安眼下的情況到底不同。若隻是尋常的風寒感冒引起的體力不支以致暈厥,稍微推一推將人喚醒本是應該,但是九安這一次,卻是一身傷導致高熱不下,這一推便是處於深度昏迷之中的九安也不由得抽了一口氣。
看到九安幹到皸裂的嘴唇,與已經瘦得不成樣子的臉頰都在抽搐著,那孩子知曉自己的力道過於重了。隻是到底還是個孩子啊,半年之前還是被家人捧在掌心的掌中寶,一夕之間家破人亡,剩下孤零零的一個在這世間苟延殘喘。許多事情,他都不明白,此前受寵的公子哥兒,日常最大的煩惱便是如何才能在族學之中拔得頭籌,畢竟都是一群養尊處優的孩子們,得到誇獎本不在其心上,但是若是比旁人弱了,便會拚了命的努力想要得到。
然而,他還沒能等到先生的誇獎,便先在一夜之間流離失所,亡命天涯。盡管兩個月逃命生活,已經改變了這位公子哥兒的許多毛病,得以迅速成長。但是到底還是有限,畢竟人生那樣的長,兩個月實在短暫到不值一提。是以,哪怕他被迫學會了麵對離別逃亡與殺戮,但是當他有一日突發奇想折返金陵,見到了舊時夥伴,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歡欣。
兩個孩子膽兒真的不知道有多大,明明出身都是不俗,相貌氣度更是哪怕置身人群也與普通百姓全不相同,兼之金陵又是王城舊都,各方勢力糾葛本就盤根錯雜。他們留在金陵,若是被人瞧見,生命幾不可保。但是到底倆個孩子運氣好,早在正式遷都之前,他們便潛進了沁園之中,正所謂大淫隱於市,隱姓埋名在宮牆之內,危機四伏卻又叫他們活到了今日。
自然,一開始兩個孩子都格外謹慎,盡管他們或許還不明白在自己家中到底發生了些什麽,但是貓著別出現在人前,躲在一個絕對安全的宮殿之中,卻是他們本能的選擇。後來,隨著熙帝漸漸北遷,許多世族也跟著離開,直到金陵城徹底安靜下來,倆孩子終於才敢在宮中活動。
盡管自從宮中貴人們離開,宮牆之內的宮人便跟著少了許多,而沁園本來便是人多的時候都無人願意踏足的一方宮殿,更不必說現在隻剩下了一成人的舊宮。但是人跡罕至,從來不代表著沒有人跡,是以縱然他們小心他們謹慎,卻也免不了被人發現的結局。
被人發現了之後,宮人們倒也不曾將他們與逆臣之子聯係在一起,畢竟兩個髒兮兮的小老鼠一般的孩子,衣衫襤褸,低眉垂首,哪裏會是之前那些個宛如神隻一般的貴人們呢?人們心中都懷有惻隱之心,麵對兩個孩子,宮人們隻當是沒人管的小太監,遷宮也好留守舊宮也罷,無人運作無人幫忙機會從來與他們就不相幹。是以給一口飯吃給一件衣穿,雖然不常有卻也偶有發生。
隻是與人的交流稍微多了些,便也有那好事者湊上前來。當然對於兩個小太監來說,湊上前自然不是被巴結的,不過就是大的使喚小的想要躲些懶罷了!然而對上兩個孩子冷漠到了骨子裏的眼眸,原本有多頤指氣使,看過了那兩雙如同看著死人一般的眼眸便會有多驚懼。這樣的目光,本就是威懾力十足的,更何況還是出現在了兩個孩子眼中。
是以,看到的當下,他們立刻就軟了腿腳,宛如無根的浮萍一般漂浮在水麵一樣匍匐在地,不住磕頭討饒。然而也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反應,待到回過神來,反倒是惹惱了這些個好事之徒。而後,廚房裏的膳食沒有他們的份倒也無濟於事,畢竟從前躲在沁園之中晝伏夜出的日子使得兩個小的也習慣了在夜深人靜之中摸到廚房偷些能吃到填飽肚子。最為難捱的還是那些個惱羞成怒的小人記恨。
小心眼兒的人睚眥必報,尤其是這些沒本事離開舊宮隻得留下看顧舊宮的宮人們,比之旁的心眼兒小的人還多了個欺軟怕硬的毛病。他們受不住別人看不上他們的目光,但是對方若是身份地位高於他,或是身強力壯,他們倒也不敢造次生事,隻能將一切不甘盡數咽回去。縱然心有不甘,能做的最大限度,也不過就是背過身惡狠狠地啐一口。然而,當他們麵對的是老弱病殘之時,卻是在轉瞬之間換了一副嘴臉。
自幼受了宮刑一輩子如臭魚爛蝦一般長出來的太監,心裏總是變態。但是強的惹不起,滿腔的變態心理隻能轉向弱者,而那孩子與九安兩個,便是他們逞威泄憤最完美的對象。無法麵對地位高身體強的大人,但是比自己年紀小了許多,還這般孱弱的孩子卻是任由成年人揉圓搓扁的存在。而這,便是九安倒在氈布之上人事不省的緣由。
這一次,又是一次無事生非,起因那孩子都記不清了,畢竟他們挨的打也太多了。
鬆懈了一口氣的同時,不由得又回望著還是一動不動的九安,若非小肚子還有些微的起伏,誰又能相信這個人還活著?眼見著呼喚已經無濟於事,連本名都被人喚了出來都沒有反應,那八九歲的孩子已是急出了一身的汗。著急忙慌之間,到底缺乏照顧人的經驗,又迅速折返,自然而然的就蹲在了破氈布上蜷縮著的小人兒身邊,伸手用力地推搡著想要將他從人事不省之中帶回。
到底從前都是被人伺候著的主兒,盡管也見過病人,也見過家中仆人照顧病人,但是真的到了自己經曆的時候,著急之間便忘記了一切。盡管九安眼下的情況實在算不得好,怎麽叫都叫不醒的確十分危險,但是九安眼下的情況到底不同。若隻是尋常的風寒感冒引起的體力不支以致暈厥,稍微推一推將人喚醒本是應該,但是九安這一次,卻是一身傷導致高熱不下,這一推便是處於深度昏迷之中的九安也不由得抽了一口氣。
看到九安幹到皸裂的嘴唇,與已經瘦得不成樣子的臉頰都在抽搐著,那孩子知曉自己的力道過於重了。隻是到底還是個孩子啊,半年之前還是被家人捧在掌心的掌中寶,一夕之間家破人亡,剩下孤零零的一個在這世間苟延殘喘。許多事情,他都不明白,此前受寵的公子哥兒,日常最大的煩惱便是如何才能在族學之中拔得頭籌,畢竟都是一群養尊處優的孩子們,得到誇獎本不在其心上,但是若是比旁人弱了,便會拚了命的努力想要得到。
然而,他還沒能等到先生的誇獎,便先在一夜之間流離失所,亡命天涯。盡管兩個月逃命生活,已經改變了這位公子哥兒的許多毛病,得以迅速成長。但是到底還是有限,畢竟人生那樣的長,兩個月實在短暫到不值一提。是以,哪怕他被迫學會了麵對離別逃亡與殺戮,但是當他有一日突發奇想折返金陵,見到了舊時夥伴,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歡欣。
兩個孩子膽兒真的不知道有多大,明明出身都是不俗,相貌氣度更是哪怕置身人群也與普通百姓全不相同,兼之金陵又是王城舊都,各方勢力糾葛本就盤根錯雜。他們留在金陵,若是被人瞧見,生命幾不可保。但是到底倆個孩子運氣好,早在正式遷都之前,他們便潛進了沁園之中,正所謂大淫隱於市,隱姓埋名在宮牆之內,危機四伏卻又叫他們活到了今日。
自然,一開始兩個孩子都格外謹慎,盡管他們或許還不明白在自己家中到底發生了些什麽,但是貓著別出現在人前,躲在一個絕對安全的宮殿之中,卻是他們本能的選擇。後來,隨著熙帝漸漸北遷,許多世族也跟著離開,直到金陵城徹底安靜下來,倆孩子終於才敢在宮中活動。
盡管自從宮中貴人們離開,宮牆之內的宮人便跟著少了許多,而沁園本來便是人多的時候都無人願意踏足的一方宮殿,更不必說現在隻剩下了一成人的舊宮。但是人跡罕至,從來不代表著沒有人跡,是以縱然他們小心他們謹慎,卻也免不了被人發現的結局。
被人發現了之後,宮人們倒也不曾將他們與逆臣之子聯係在一起,畢竟兩個髒兮兮的小老鼠一般的孩子,衣衫襤褸,低眉垂首,哪裏會是之前那些個宛如神隻一般的貴人們呢?人們心中都懷有惻隱之心,麵對兩個孩子,宮人們隻當是沒人管的小太監,遷宮也好留守舊宮也罷,無人運作無人幫忙機會從來與他們就不相幹。是以給一口飯吃給一件衣穿,雖然不常有卻也偶有發生。
隻是與人的交流稍微多了些,便也有那好事者湊上前來。當然對於兩個小太監來說,湊上前自然不是被巴結的,不過就是大的使喚小的想要躲些懶罷了!然而對上兩個孩子冷漠到了骨子裏的眼眸,原本有多頤指氣使,看過了那兩雙如同看著死人一般的眼眸便會有多驚懼。這樣的目光,本就是威懾力十足的,更何況還是出現在了兩個孩子眼中。
是以,看到的當下,他們立刻就軟了腿腳,宛如無根的浮萍一般漂浮在水麵一樣匍匐在地,不住磕頭討饒。然而也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反應,待到回過神來,反倒是惹惱了這些個好事之徒。而後,廚房裏的膳食沒有他們的份倒也無濟於事,畢竟從前躲在沁園之中晝伏夜出的日子使得兩個小的也習慣了在夜深人靜之中摸到廚房偷些能吃到填飽肚子。最為難捱的還是那些個惱羞成怒的小人記恨。
小心眼兒的人睚眥必報,尤其是這些沒本事離開舊宮隻得留下看顧舊宮的宮人們,比之旁的心眼兒小的人還多了個欺軟怕硬的毛病。他們受不住別人看不上他們的目光,但是對方若是身份地位高於他,或是身強力壯,他們倒也不敢造次生事,隻能將一切不甘盡數咽回去。縱然心有不甘,能做的最大限度,也不過就是背過身惡狠狠地啐一口。然而,當他們麵對的是老弱病殘之時,卻是在轉瞬之間換了一副嘴臉。
自幼受了宮刑一輩子如臭魚爛蝦一般長出來的太監,心裏總是變態。但是強的惹不起,滿腔的變態心理隻能轉向弱者,而那孩子與九安兩個,便是他們逞威泄憤最完美的對象。無法麵對地位高身體強的大人,但是比自己年紀小了許多,還這般孱弱的孩子卻是任由成年人揉圓搓扁的存在。而這,便是九安倒在氈布之上人事不省的緣由。
這一次,又是一次無事生非,起因那孩子都記不清了,畢竟他們挨的打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