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當真?”盡管許七太太與陸夫人兩個月間儼然成了新的閨中密友,但是關於這一段,陸夫人還是頭次聽聞。對上許七太太肯定地眼眸,陸夫人不免又是一陣訝異,看著依舊精神的阿九,喃喃低語:“大師不愧是大師,連你的心思都算得精準,明明那一日都未曾久留的。隻是我們阿九到底是怎樣的未來,竟引得雲空大師那般托付。”


    許七太太笑,隨後看著阿九柔聲說道:“不管是什麽樣的未來,阿九注定非凡就是了!所以熙雯姐姐你也不必過於擔心,一切都是命呢!早已經寫定了的,咱們這些人順應其發展就是了,倒也不必過於憂心本就不該憂心的事情。”許七太太這一番話倒是說得真心且自然,少了尋常見人三分笑的虛偽過後,麵上的認真倒是叫人格外意外。也是因為這種意外,反倒是將陸夫人的心徹底的靜了下來,畢竟命中注定四個字實在無從抗拒。


    隻是有一種無力感悄悄地拖拽著陸夫人,盡管當下她隻覺身心暢快,但是命中注定有時候卻是桎梏是枷鎖,隻是眼下還未顯現。自然,陸夫人也掩下了心間最後一絲絲的不安,隻是看著許七太太感激地笑笑:“是我想岔了,多謝妹妹開解。”許七太太搖頭笑了笑,正欲說話,卻是見到了楊媽媽與孫嬤嬤聯袂而來的身影,到了嘴邊的話瞬間放下,轉而便是告辭之語:“熙雯姐姐這裏還有事,我便先回去了吧!”


    陸夫人抬頭看著楊媽媽與孫嬤嬤麵上的欣喜之色,想到交給她們共同負責的便是阿九奶娘的事情,眼下都是歡喜的模樣,想來是有不錯的消息傳來。這些倒也算不得什麽隱秘,注意到許七太太受了孫嬤嬤楊媽媽的禮後立刻起身就要離開的模樣,陸夫人輕輕地搖了搖頭,溫聲說道:“應該是阿九的奶娘有了著落,妹妹不必刻意避嫌。”


    一聽是關於阿九的奶娘,許七太太倒也歇了離開的心,當即就坐了下來笑著說道:“也不知這小阿九竟是如此挑嘴,姐姐這兩個月,前前後後的,找乳娘這上頭怎麽也該有十幾個了罷,還是不順阿九的意嗎?”說罷,有偏頭看著陸夫人懷中的阿九,見她睜著一雙大眼睛無比抗拒地看向陸夫人,不由得又是一陣莞爾:“看來小阿九還是不願啊,連見都還未見到。”


    經過許七太太的提醒,陸夫人立刻低下頭去看,果真迎上了阿九抗拒的眼神,心內不由又是一歎,知曉這一切並非巧合。隻是到底要怎麽樣的乳娘,阿九才能滿意呢?陸夫人終究是一籌莫展,畢竟阿九又還不會說話,隻能一個一個的找來試。隻是從陳娘子到現在,阿九隻要醒著就不肯直接喝奶,倒也是叫織造府裏一眾頭疼不已。


    要怎麽喂養這個挑嘴的小阿九呢?這不止是陸夫人腦中的疑問,便是遠在西山的陸奉卿陸老爺子心中也是時常掛念。隻是麵對奶娃娃的抗拒,除了替換再想不出任何法子,是以便也就有了三五日織造府便要找新奶娘的消息。原本,阿九的飲食問題隻是陸家人頭疼不已,但是隨著十幾個被替換下去的乳娘,漸漸也就成了蘇城裏人盡皆知的笑談。


    盡管蘇州富庶,百姓安居樂業之下,比起北邊的許多城鎮要更明理許多。兼之陸家人在蘇州名聲大好,但是麵對陸家姑娘挑剔到三個月換了十五個乳娘的消息,人們不免有些唏噓。心中多多少少的除了豔羨,也還有了些不滿,盡管陸家姑娘的誕生能夠引得蘇城上下同慶,但是這樣驕縱的養育之法,難免會引人非議。


    畢竟陸家從前是那樣的低調,從未有過顯山露水的炫耀,更何況前麵八位公子更是靜悄悄的一路長大,直到進了學堂各個都是書院裏拔得頭籌的那一個,才引起滿城誇讚。如今的小阿九,不過三個月大,便換下來了十五個乳娘之多,足以引人側目。尤其是第一位陳娘子被換下之後,眾人心間還在猜測是不是陳娘子有什麽問題,不然憑著大戶人家挑選乳娘的精心程度,小主子才一個月就能被換掉,問題顯然是在陳娘子身上的。


    是以,但是在蘇城裏也是有過小小的議論大的。甚至還有不理智的,竟是找到了陳娘子家中,極盡苛責之語嘲諷一番,似乎是想透過這般舉動以達到替織造府報仇的意味。然而,隨著一位又一位進去,再一個又一個的出門,總算是叫大家心生悔意,或許並非乳娘之錯。畢竟一個人被換掉,顯然是那個人的問題,兩個人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一連十多個,那麽問題顯然就不在這些被換掉的奶娘們身上了。


    如此一來,風向便轉到了織造府。然而織造府在蘇州這些年的表現,人人都是有目共睹的,無人願意苛責織造府上眾人,自然便隻能在笑談之中,感歎陸家姑娘的奇怪。盡管這般說一個孩子總是不妥,但是誰也不願給織造府戴上以勢壓人的帽子,但是孩子卻不一樣。畢竟有少不知事可以做擋箭牌,便是有什麽問題也隻是年少之因,等到懂事便一切都好了。


    而身處後院的許七太太與陸夫人,顯然是不知道外頭的這些傳聞的。尤其是陸夫人,看著阿九一日日的消瘦下去,隻是在抗拒乳娘的喂奶還是一如往常的堅決,一日日下去,陸夫人越發的著急了起來。身邊的孫嬤嬤自然更加不敢與陸夫人說起外頭的流言,自然也就囑咐了茗雲茗風幾個,決不能在陸夫人跟前說破此事。隻是與楊媽媽尋找合適的乳娘的動作,在不斷的加快。


    原本孫嬤嬤見到了阿九的抗拒之後,對陳娘子再如何滿意都隻能辭退。隻是再找新人,楊媽媽與孫嬤嬤的意見倒也一致,須得是各方麵條件都好的才可以。隻是隨著阿九的反應,漸漸地也就放寬了標準,然而便是如此,阿九還是不願,進展一度艱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願久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靳文韜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靳文韜韜並收藏唯願久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