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無私事。


    楊定在宮中的任何一句話,都可能造成前所未有的動蕩。


    這就是東方封建體製之下,最令人頭疼的一點。


    當楊定稱讚大兒子類己的時候,哪怕他隻是單純的稱讚一句,但對於外邊的人來說,他們必然會胡思亂想起來。


    皇帝這話裏,是不是已經有打算立太子的意思?


    這個世界永遠不缺乏聰明人,但也不會缺乏蠢人。


    在情況尚不明朗的時候,居然又在打三月初一的大朝會上,上前奏報。


    “臣有奏。”


    楊定看著這個小官,從文班內走出來,官居六品。


    本來按照明朝的規矩上朝的人隻有四品才有資格進殿,但楊定改了一下,從四品以下,正五品、從五品、正六品的官在初一和十五的大朝會分作六班輪流上殿。


    總之是給足了中等官吏們麵子。


    也為了防止四品壟斷朝局,導致言路阻塞。


    看到這個六品的禮部的員外郎跑出來,楊定還以為有什麽大事,就讓他奏了。


    結果——此人上前拱手說道:“啟稟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儲君,此乃根本,眼下幾位殿下年歲也到了開蒙時刻。也是該訂立君臣名分的時候了!”


    現場一片死寂,幾個打成更是眼觀鼻,鼻觀心,裝作什麽都聽不到。


    楊定則是皺眉片刻,緊接著一臉好奇的問道:“那卿以為,立誰為太子最好?”


    此言一出,現場文武表情都是一變。


    本來以為皇帝打算訓斥這個家夥,怎麽還順著往下說了?


    難道皇帝真的要立儲了?


    幾個大官眼神相互交織,像是在快速的進行交流。


    皇帝究竟有什麽想法,大家其實也不清楚。


    至於皇帝誇大皇子的事情,眾人也是有所耳聞。


    所以,現在站隊還是不站隊呢?


    之前那個挑起事端的小官繼續說道:“此乃天下大事,陛下理當慎重考慮,臣等隻能出言參考。”


    楊定聽完之後,一臉淡漠的看著下邊:“你們是什麽想法?”


    沒有幾個上前,但上前的人無一不是各個勢力的代言人。


    他們出現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皇帝究竟是什麽想法。


    比如,靖國朝堂之上的曜族人,一個竹林曜辛部落,跟辛超一個部族出身,去年剛剛考中了進士,因為處理幾個曜族部落多的縣域疆界劃分有功,從而提拔入朝,為戶部藩事院令史,官拜六品。


    藩事院主要是處理少數民族的事宜。


    哪怕現在國內不興族群分化,統一稱為華夏族,可是還有一些部落不願意加入,楊定也想了想也沒拒絕,於是就在戶部下邊設立了藩事院,專門來處理少數民族的區劃和收稅,總之盡可能的完成語言文字的統一。


    用意自然不用多說,反正你喜歡叫自己曜族,那是你的事,朝廷這裏就是要你們通婚,說官話,進入學院進行學習,然後找你課重稅。


    直到完成文化的滲透。


    因此能妥善處理曜族的官吏,就是曜族人。


    順道提一嘴,辛子豐跟辛超支持的對象不是同一個。


    辛子豐所在的辛部也開始兩頭下注了,一頭辛超投注皇帝,暫時不去摻和皇子的事情;辛子豐則利用曜族的身份,跟三皇子派係勾勾搭搭。


    這就是現在的靖國朝堂上曜族的絕大部分效忠對象。


    他們,很希望三皇子能登基。


    於是辛子豐上前言道:“啟稟陛下,大皇子恭順仁德,有雄君之相。”


    一句話,捧殺。


    辛子豐是喜歡三皇子登基,但是作為曜族人,他的身份十分敏感。


    如果明確戰隊三皇子,隻會讓三皇子徹底陷入不利。


    畢竟三皇子的母族,還有一個曜國。


    若是將來皇位真的到了爭奪的地步,曜國若是出兵,隻怕他們這些曜族人會第一時間被處理幹淨。


    因此辛子豐率先把大皇子推出來,讓二皇子開始攻擊。


    兩者都是華夏血脈,同時大皇子背後是宇文家,二皇子背後則是遲家。


    宇文家如今正在軍事學院教授學生,有大量的香火情在,時間日久,隻會導致軍隊之中的人更多的投效在大皇子身上。


    遲家絕對不會想看到這一幕,因為對他們不利!


    果然如辛子豐所料,邊上遲家派係的小官上前說:“啟稟陛下,立儲之事還是慎重為妙。眼下,皇子開蒙乃是國之大事,因此臣以為,不如等皇子年歲漸長,再議。”


    現在的局勢對二皇子不利。


    若是皇帝真的立太子了,絕對會選擇大皇子,而不是二皇子。


    因為大皇子穩。


    他是嫡出,皇帝喜歡,母族勢力還很強盛,若是按照太子來培養,未來的皇長子楊夏必然穩如泰山。


    根本無人可以撼動他的未來。


    所以延後再議,對二皇子更有利。


    楊定看著他們有人主張現在立嗣,也有人主張大皇子,更有人主張二皇子,想來如果不處理好這件事情,未來隻怕還會引起這群人的政治投機。


    想到這裏,楊定開口說道:“朕之前下過旨意吧!四十之前,不會立嗣。可現在,總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借著立嗣,進行政治投機,是真的將朕的旨意當做耳旁風?還是覺得朕軟弱可欺?你們可以抗旨欺君?”


    楊定此言一出,方才挑頭的那個小官猛地就跪在了地上:“陛下……陛下!臣隻是……”


    “隻是什麽?”楊定看著這個小官,緩緩的挑起眉頭,“皇子年幼,你們卻處心積慮的用儲君之位,挑起他們兄弟之間的鬥爭,離間天家,該當何罪?”


    “啊……我……”小官嚇得腦袋嗡嗡響,皇帝這頂帽子扣得太他媽令人難受了,小官絞盡了腦汁,“曆代立儲,多是開蒙就立,臣隻是按照慣例!”


    “慣例?”楊定冷笑,“看來你是奉行了別國的禮法!不管我國禮法?心懷異國?”


    “臣沒有二心!沒有……陛下……”


    小官更傻眼了,對楊定這一通帽子亂扣,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辦。


    “行了,再廢話也沒有用。你抗旨欺君,離間天家,心懷異國,誠乃十惡不赦。拖下去,夷三族,徙六族往新開地,三代不得抬入副冊,五代不得從軍科舉,再有人膽敢抗旨言立儲之事,如上處置。”


    楊定剛說完看向辛子豐和另外一個說話的小官淡淡說:“看你二人也是為了維護朝堂正義,冒死諫言,那朕就不追究爾等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饒,貶往新開地為官,三年不得升官,五年內不得入朝。”


    辛子豐和遲家的官愣了一下,接著同時領旨謝恩,至於剛才那個挑頭的小官,直接被拖走了。


    人都昏了,也說不出話來。


    一時間,朝堂死寂。


    “還有事嗎?無事的話,就退朝了。”楊定看向死寂的朝堂,淡淡的起身。


    “退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從替身成為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