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九十三年的最後一個季度。


    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季度。


    因為這個季度,靖國誕生了報紙,也誕生了軍校,更是誕生了未來!


    “陛下,報紙的銷量居高不下,並且廣告商的投入不菲,尤以帝國日報,版中報價七十萬文一期,劉氏布坊直接訂購了一個月。”


    “還有民間的銷量,已經突破十萬份了。”


    禮部尚書陳丹跟在楊定後邊,興奮的介紹著這段時間的報紙銷量。


    從十一月初一開始到十一月初六,不過六天時間,十萬份報紙就銷售一空!


    這對於禮部的宣傳和教化而言,堪稱名留青史的一筆。


    雖然一開始朝臣對於報紙更多的抵觸,可執行之後,不少人也能從帝國日報的文章,看出皇帝到底在想什麽,也能更加好的糾正施政錯誤,仿佛報紙成了地方官和朝廷之間的重要聯係。


    從此,上下貫通,俱為一體,真的用起來很爽。


    楊定穿著軍用禮服,用帆布打造,類窄袖漢服的服裝,雙肩遊龍。


    不過這隻是禮服,等到時候軍中使用,必然不是這樣穿戴。


    要是這麽穿,還打個屁仗。


    現在楊定要去軍校主持開校大典,同時進行授勳,所以該穿的一點都不能少。


    “很好!接下來你應該繼續保持如今的銷量優勢,然後將報紙遠銷他國。”


    楊定站定看向陳丹:“不管用什麽辦法,哪怕不要錢,也撒出去!朕就是要世界看到,隻有朕的靖國,才是所有底層百姓的希望!隻有靖國,才有一統天下的能力!讓百姓們知道,靖國大軍所到之處,就該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一番話,陳丹被說得是熱血沸騰,恭敬的鞠躬行禮:“臣明白!”


    楊定頷首,帶上了烏紗帽,提起天子劍,推開聯通校場的木門。


    轟!


    一千員層層選拔上來,交割完任務的將官們,紛紛將目光投向楊定。


    他們當中,有人是常備軍的師級要員,也有人是地方軍的指揮使,但他們身上沒有一個不是通過戰爭,層層選拔上來的。


    楊定站在場中,按著劍,目光逡巡過一張張麵孔,有認識的,又不認識的。


    有同他一起經曆過生死的,也有曾經想要幹掉他的。


    “今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朕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將會在這裏與你們共同渡過。”


    “同時,今日之後,你們將會在此地進行一年的培訓。培訓什麽?統兵打仗的本事!”


    “或許你們想說,你們每個人都是從千軍萬馬之中殺出來的人!甚至有些還是自小培養,胸有韜略,手握千軍的帥才!還需要學習?”


    “但是朕想說,你們當中又有多少人知道我靖國的軍法,又有多少人明晰我靖國的軍政?”


    “又有多少人知道,仗應該怎麽打?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你們當中,有人出身世家,亦有人出身貧寒。”


    “出身世家的人,自小優渥,能文能武,自詡熟讀通史,瞧不起貧寒的人。”


    “出身貧寒的人,大字不識,但能爬上來都是聰明的人,你們瞧不起世家的人,覺得他們是靠手下親族賣命,才有了如今的地位,遠不如你們一刀一槍博出來的優秀。”


    “但是朕想說,你們都錯了。出身不是決定你們終點的人,軍校隻是讓你們的自我修養得到培養的地方!無論你出身高貴還是低賤,你都要熟悉你的每個同僚,知道他的打仗手法,脾氣秉性。等將來走上戰場,踏平辰國之後,我們的目標將不再是一個國家,而是整座大陸。”


    “你們都得相互依靠,將來統帥一方,才能博取功勳,再造乾坤。”


    “還記得朕說的嗎?”


    “男爵開始,非大功不可封,而你們當中應該有人已經到頭了吧?想要在往上嗎?”


    楊定看著你不少渴望的麵龐,嘴角微微上揚:“那麽軍校一年期之後,你們當眾會有人留在樞密院,常備軍,地方軍,但都不要氣餒。因為很快我們將會北伐辰國,那麽第一輪的滅國之功,就是你們向上的階梯。”


    “明日開始,大家同吃同喝同睡,有早操,有早課,有午睡,有武課,有晚操,有晚課,然後睡覺。這一年將會是魔鬼的一年,但是挨過了這一年,朕相信你們會綻放別樣的光芒,會在接下來的帝國崛起之路上,添磚加瓦的!”


    “好了!朕的演講結束!接下來,準備授勳!”


    楊定一揮手,後方的就有人開始擺開紅布,抬上一整麵的勳章木牆:“軍人,除了傷疤,還有榮譽。自朕開二十級軍功爵開始就在想,除了爵位,還有什麽能讓世人銘記?能讓子孫後代一提起,就引以為豪的東西。”


    “想了許久,朕想到了——勳章!”


    “這上邊每一枚勳章,都代表了持有者參與過的戰役。當然,這些勳章,隻獎勵在戰爭中有優異表現的人!”


    “從五羊城之戰開始,到鎮南關爭奪戰,再到收複韶關,以及平靖四方重開我靖國南北十三州疆域的戰役,朕統稱為光複南疆戰役。而這一場戰役當中,無論是現場的你們,還是地方上的將士,隻要表現優異的人,朕都會頒發。”


    “不過由於時間有限,之前朝廷內部不穩,導致不少人無法光榮授勳,也沒法來到朕麵前親自授予。但是朕一個都不會落下他們!除了你們,早在之前,朕已經委派內官要員作為欽差,抵達地方,接下來他們會和朕,在午時三刻同時向表現英勇之人授予四個樣式的勳章。”


    “一等金,二等銀,三等銅,四等鐵。”


    楊定舉著一塊金勳章,正麵是戰役發生的時間,到戰役結束的時間,還有南疆大致的地圖和州名作為圖案。


    背麵則是授勳的人名字和功績。


    每一塊的背後,都是楊定花了心思花了時間讓工匠手工雕刻出來的。


    而麵前他隻要發一千人的勳章,但是地方上,卻需要發放將近十萬。


    有很多已經殘疾或者死亡的,則由子嗣或親屬領取。


    楊定就是要所有人知道,給他打工,生能發財,死能留名,並且這些人的名單必然會寫進靖國的史書,甚至有些還會有神位。


    畢竟楊定學明朝學得不錯,大封城隍,收買人心很好用的!


    當午時三刻的鍾聲敲響,楊定看向下邊,朗聲道:“懷遠元帥,宇文昊!懷義元帥,何靜!都尉,朱慈浪!上前授勳!”


    這種授勳,讓不少人都感到了震驚。


    但仔細一想,似乎也說得過去。


    如果是封賞何靜是為了收買北方的降將,那麽朱慈浪有什麽功績呢?


    他憑什麽?


    是啊,朱慈浪憑什麽?


    就連朱慈浪自己都有點懵,按說授勳不該給他吧?隨便混個三等銅也就差不多了,怎麽還給一等金?


    難道我的才華被皇帝盯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從替身成為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從替身成為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