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我以我血濺軒轅”,顧名思義,寓意為以我的滿腔熱血來爆笑國家。


    而這話不是別人說的,正是民國時期著名的作家魯迅先生所言。


    賀雲這次所寫的文章以此為標題,其用意不可謂不明顯。


    沒錯!


    他就是想用這樣醒目直白的標題來提醒國人,提醒全世界,米國的霸權主義不容忽視,要隨時應對霸權行為的出現。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作為一名知名的作家,作為青年一代,他理應做出表率。


    而這篇文章,甚至接下來的數篇文章就是他的所戰鬥的“武器”。


    此時此刻,韓鬆接過賀雲遞來的文稿之後,也急忙認真查看了起來。


    而看著看著,他眉頭頓然間蜷縮成了一團。


    很顯然,他似乎想到了什麽,十分震驚。


    作為的工作人員,他自然有著自己的判斷能力。


    賀雲所寫的這篇文章寫的非常好,文筆犀利不說,最重要的是言簡意賅,有理有據,而且所分析的更是世界的大環境與對科索沃戰爭的影響。


    要知道,科索沃問題一直是國際上的大“熱點”之一。


    他平時也會經常收到這一類的文章,賀雲的這篇《我以我血濺軒轅》立意很高,很適合放在《世界軍事》這本雜誌上刊登。


    “咳咳……賀老師,你放心,我回去之後立刻就去找我們總編,將你的這篇文稿交給他!”韓鬆輕輕咳嗽了一下,隨即就對賀雲說道。


    而此刻,賀雲聽到韓鬆的這般承諾之後,不禁笑了笑,隨即點了點頭。


    有了韓鬆這番話,賀雲頓時暗暗鬆了口氣。


    雖然韓鬆不能決定文稿的發表,但是有熟人幫忙至少成功率高一些。


    於是,賀雲在和韓鬆見麵返回家中之後,便連夜開始撰寫第二篇關於國際政治形勢的文章。


    隻不過這一次,賀雲並未從軍事的角度去分析,而是從政治的角度去分析。


    畢竟他不是軍事專家,不可能分析的那般透徹。


    他的這幾篇文章其實就一個論點,米國會,而且是,咱們國家需要。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輕”,即使這幾篇文章發表了,也很難改變一個國家的決定,可是賀雲卻並沒有就此放棄。


    這可不是一件急,即使隻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賀雲也會盡最大努力的。


    …………


    三天之後,韓鬆通過賀雲留下的聯係方式打電話給了賀雲。


    他在電話當中十分肯定的通知賀雲,他所撰寫的文章,《世界軍事》雜誌已經通過審核了。


    他們覺得賀雲這篇文章分析的有理有據十分到位,很有價值。


    再加上《世界軍事》雜誌原本就有出一期特刊的想法,因而在收到賀雲的這篇文章之後,很爽快的就接納了。


    不僅如此,他們在聽說賀雲還在繼續撰寫一係列的文章時,當即就明確表示,隻要文章質量上乘,他們將會一並發表在這一期的特刊與下一期的《世界軍事》雜誌之上。


    賀雲在得到這番承諾之後,心中自然極為高興。


    他沒有再考慮其他,連夜就開始撰寫第三篇。


    他的計劃是四篇,大約兩萬字左右,創作時間大約十天左右。


    …………


    十天很快就過去了,黑賀雲也順利完成了四篇同類文章的創作。


    一晃又是兩天過去了。


    韓鬆再次給賀雲打來電話,他說四篇文章質量都很高,雜誌社的主編很滿意,他說將會一字不改的登載在下一期的特刊之上。


    得到這樣的回複之後,賀雲不由得暗暗鬆了口氣。


    說真的,他本以為這次雜誌社那邊還會讓他修改文稿的,沒想到這次居然一次性就通過了。


    然而賀雲卻哪裏知道,這事韓鬆幫了很大的忙。


    因為需要修改的地方,韓鬆已經幫賀雲改好了。


    原來韓鬆在拜讀了賀雲的四篇文章之後,覺得賀雲所言很有可能會發生,於是他就暗地裏再次幫了賀雲一把。


    而對於這些,此時的賀雲自然不知道。


    這會的他正看著一封邀請信有些出神。


    “這……這是讓我去擔任複賽的評委嗎?”賀雲暗地裏呢喃了一聲卻是若有所思起來。


    …………


    時間倒回到一個小時前。


    正當賀雲轉身進入書房之後不久,外麵就傳來了郵遞員的聲音。


    賀雲趕忙走了出去,從郵遞員手中接過了一封信。


    “《萌芽》雜誌社寄來的?”


    賀雲拿著信,卻是有些奇怪。


    畢竟這幾年,他收到的信件是很少很少的。


    一來許多雜誌社、報社都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向賀雲邀稿了,畢竟賀雲如今已經是大作家了,再加上他現在忙著教書與其他事情,很少會主動配合邀稿,所以許多雜誌社就放棄了向賀雲邀稿。


    不過雙方並未完全斷了聯係,偶爾賀雲還是會和他們通過信件聊一聊的。


    除此之外,每年全國作協開會的時候,也會遇上,賀雲也會與一些作家以及各雜誌社的主編一起聊一聊。


    而對於《萌芽》雜誌社,他自然十分熟悉。


    要知道前幾年,他可是有不少作品就是從這本雜誌開始連載的。


    而現任的趙長天主編,他也剛好認識,兩人算是多年好友了。


    原來,這位主編以前是魔都作協的,曾經還在文聯擔任過副主席,而其本人也是不可多得的大作家,曾經在各個報紙、雜誌社發表過許多文學作品,甚至還包括了劇本、詩集等。


    可以說,他這位全國作協成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賀雲的前輩。


    不過因為兩人關係很不錯,所以兩人現在的關係又可以算是好友。


    而作為第三任《萌芽》雜誌社主編的他,給賀雲寄這封信的目的,也十分簡單。


    他想要邀請賀雲去擔任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複賽評委。


    說起這“新概念作文大賽”,賀雲自然十分熟悉。


    因為這個全國性的作文比賽在後世太有名了。


    其中又以韓寒、以及某位導演還有一位被特招進北大的女孩最為有名。


    而事實上,“新概念作文大賽”是萌芽雜誌社舉辦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作文大賽。


    第一屆則由《萌芽》雜誌社與京都大學等大學合辦,大賽的理念分為:“新思維”——創造性、發散型思維,打破舊觀念、舊規範的束縛,打破僵化保守,提倡無拘無束。


    “新表達”——不受題材、體裁限製,使用屬於自己的充滿個性的語言,反對套話,反對千人一麵、眾口一詞。


    “真體驗”——真實、真切、真誠、真摯地關注、感受、體察生活。


    等三大要素。


    最初是七家大學一起和《萌芽》雜誌社創辦,後來又有幾所頂級大學加入了進來。


    也因此,不少獲獎的作家,因此而被特招進入了這些頂級的名校之中。


    至於為何《萌芽》雜誌社會萌生想要創辦這個全國性的作文大賽,這事情就得追溯到前年,也就是1997年了。


    當時自1997年年末肇始,國內的輿論界就對中學語文教育投以了極大的關注。


    而到了1998年,以廣大青年學生作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文學刊物《萌芽》,也以《教育怎麽辦》為主題,組織了一組文章。


    從這一係列文章可以看出,中學語文教育已經麵臨巨大危機,它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


    可以說,對於中學語文教育的種種問題,是將充滿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語文變成機械枯燥的應試訓練。


    關於這個論點,當時許多作家都曾經在各大雜誌社上探討過,賀雲記得當時他也寫過一篇係列文章在《萌芽》雜誌商發表過。


    隻不過因為並沒有掀起什麽波瀾而已。


    也是,當時,加入到這個問題探討當中的人有許多都是教育界與文學界的“大佬”,賀雲的文章自然就沒有引起多大反響。


    不過,最終不少人都一致覺得“唯理性教學模式”這種縱橫貫穿於語文教學領域的模式,雖然崇尚抽象、概括、提煉、邏輯等思維能力,但卻忽略了情感、意誌和審美情趣的介入,


    換而言之,這種思維模式的培養隻是重視將一切語文知識加以解構和量化,卻完全忽略了從文本和人本的整體角度高屋建瓴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這種隻是實行標準化考試而進一步,這對教育界與文學界都有極大的影響。


    要知道這些孩子都是祖國的未來。


    也正是在這種全國大探討的背景之下,


    “新概念作文大賽”應運而生了。


    按照《萌芽》雜誌社與合作大學的初衷,他們就是想通過這次的作文大賽,探索出一條語文教學以應有的人文性和審美性之路,讓充滿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滿創造力、想象力的語文學科,真正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學科。


    事實上說了這麽多,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萌芽雜誌社》與眾多名校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喜歡思考,不拘泥於形式化、標準化的創作型人才。


    而後世證明,這種設想,在國內其實是的。


    原因很簡單,國內人口基數太大了,再加上國人的以及父母老師等的,因而這條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了,這個作文大賽也不是完全沒有一點作用。


    文學特招的模式還是讓不少偏科的學生進了大學,甚至是京都大學這樣的名校的。


    隻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因為各種緣故,“新概念作文大賽”最終走向了衰落。


    而且國家也不再允許獲獎者能夠保送進入京都大學這樣的名校了。


    甚至因為這個大賽出現了許多負麵新聞,以至於國家都考慮要停辦。


    …………


    當然這些都扯遠了,此刻暫且不提。


    再說此刻,賀雲看完這份複賽邀請信之後,他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準備答應下來。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他和趙長天的私人關係很要好,這個麵子還是要給他的。


    而且這信中還提到,與他同為評委的還有“餘華”等一眾作家,並不是隻有他一個人是作家。


    除此之外,賀雲這次決定應下這事,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他想要見一見那位與某導齊名的“作家”――韓寒。


    他依稀記得自己似乎之前就見過對方。


    但一時之間,他還真想不起來自己在哪裏見過他了。


    不過,據後世網上所言,這次複賽,他似乎遲到了,也因此他的作文大賽題目還是當時的評委現場給編的一個。


    盡管這個傳言不知道是真還是假,但這事賀雲覺得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故而,賀雲想要親眼見一見對方,以求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


    可實際上,以上所述那都不是賀雲最終想要去參加這次“全國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的主要原因。


    其實最主要原因就一個,,他再次接到了另外一個電話,這個電話是京都師大那位陳院長的打來的。


    他在電話當中說了許多好話,還說這次京都師大也加入到了這次的大賽之中。


    沒錯,和《萌芽雜誌社》合作的頂級高校當中,就有一所大學正是京都師大。


    現在既然陳院長都主動打電話給他了,難道他還能不給這個麵子不成?


    很顯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家領導都已經發話了,你還能不去?


    自然得去!


    再說,複賽的時間跨度並不比初賽。


    初賽去年就已經舉辦過了,當時有四千多人參賽,而現在已經刷掉了九成之多。


    這剩下的一層參賽者,將會被分為abc三組來評獎。


    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以及優勝入圍獎。


    後者自然不用細說,而前者尤其是一等獎,那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複賽的參賽人員無不翹首以盼自己能夠斬獲一等獎。


    然而,這種事情是很難強求的,有運氣的成分,還有綜合實力的成分,更有評委老師的因素在其中。


    賀雲覺得自己要想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其實還是非常困難的,這其中原因也十分簡單。


    隻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著喜好,偏差也會隨之出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5當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要長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要長久並收藏重生1985當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