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
大家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台上那捧著名單的教育部某領導身上。
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雖然這名單跟他們沒有多大的利益關係,甚至不少人在這之前都並不是很在意自己的作品能夠入選。
可是此時此刻,大家的心還是紛紛被揪了起來。
人群之中,賀雲自然也不例外。
這會的他,滿臉期待,眼神之中透露著一絲光亮。
也就這這時候,台上那位領導開始公布最後被選入“三十部推薦作品”了。
“現在我宣布最後的入選名單,它們是……”
“科幻小說《後羿奔月》,出版社……”
台下,賀雲萬萬沒想到,第一宣布的竟然是自己的作品。
說實話,這時候的他心中無比的平靜,但平靜沒一會,他的心就“跳”了起來,十分的激動,激動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就算是很早之前獲得“茅盾文學獎”時,他也未曾有如此激動過。
當然,雖然他很激動,但是他還是忍住了激動心情沒有表露出來,臉上僅僅露出了一絲笑容,目光直視著台上方向,眼神之中透露著一股堅毅。
而此刻,台上的那名領導還在繼續宣布著剩下的作品名單。
賀雲自然也耐著性子,認認真真聽著。
五分鍾過後,三十部作品連帶著其作者以及出版的出版社皆都宣布完畢了。
而這個結果也將就此對外公布,並發放給全國的中小學,有學校與老師進行推薦。
雖然這隻是一些推薦的書籍,學生們會不會看還不一定,但這足以說明,國家對於這一部分的重視。
從這三十部作品當中,甚至還可以看出,教育部在選擇相關推薦書籍時,遵循了均衡的原則,而不是單純的隻推薦某一類型的書籍。
尤其是賀雲的科幻小說,能夠入選這次的推選名單,有一個人不得不提。
沒錯!正是作協主席巴金先生。
也正是因為他的“仗義執言”讓教育部專家組做出了改變。
對此,賀雲自然十分感謝。
隻可惜,當賀雲在會後準備去找巴金先生時,卻發現他早已不在會場了。
“咳咳……賀雲同誌,你還沒走呀?要不咱們一起走吧!”而就在賀雲站在會場門口,左右為難之際,一個人從他背後追了上來。
“原來原來是餘華同誌呀!怎麽?找我有事?””賀雲回頭一看背後來人,瞬間一愣,但很快就回過神來,笑著打招呼道。
餘華這人,賀雲自然是認識的。
不僅認識,兩人嚴格來說算是“同學校友”。
此前賀雲去魯迅文學院進修培訓的時候,就與這位接觸過,當時人家也在魯迅文學院。
後來,兩人還在幾次作協會議上聊過,算是作家圈當中,比較聊的來的朋友。
不過這幾年因為各種緣故,並沒有見過幾次,所以就有些生疏了。
倒是聽說他來了京都,現在已經定居京都開始職業創作了。
什麽是職業創作,說白了就是一心一意在家裏搞創作,而不是向賀雲這樣,既當大學老師又文學創作。
可以說,他是真正的職業作家。
“沒什麽大事,就是恭喜一下你!你的科幻小說進入了推選名單之中。”
“客氣了!客氣了!餘華同誌的《活著》不也進入了備選名單之中嗎?”
“那怎麽能比,我的《活著》隻是進入了百部備選名單,而你的科幻小說可是進入了最後的三十部推選名單,兩者怎麽能相比了。”這時候,餘華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沒錯。
這一次,餘華的幾部作品雖然都入選了,可最後還是因為各種緣故,沒有進入那三十部推選書籍名單之中。
對此,賀雲覺得之所以會沒有入選,恐怕是餘華的作品過於沉重的緣故。
不管是《活著》還是《許三觀賣血記》,都是如此。
文字壓抑、劇情壓抑!整個主線都是壓抑悲觀的,盡管不失是一部好作品,但這畢竟是給學生們看的。
而學生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
餘華的這些作品給他們看似乎有些不太合適。
當然,這隻是賀雲的一點個人看法。
具體為何他的作品沒有入選,他就不清楚了。
而餘華自己似乎知道點什麽,此時的他欲言欲止了一會,又接著問出了另外一個問題:“賀雲同誌,我能問問你,關於你那影視製作公司的情況嗎?”
“影視製作公司?你是說雲逸影視呀?行啊!”
賀雲點了點頭,即刻看向餘華道:“要不咱們找個僻靜的地方好好聊一聊去?”
“沒有問題!正好這時候到飯點了,我請客!怎麽樣?”餘華也沒有拒絕,當場就衝著賀雲點了點頭,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
半個小時後。某飯店,包廂。
賀雲與餘華剛坐下,服務人員就拿著菜單走了進來。
“賀雲同誌,還是由你點菜吧?”餘華一臉微笑,將手中的菜單看了看便遞了過來。
賀雲卻是當即擺了擺手:“還是你點吧!或者隨便點幾個菜就行了!”
“那行!服務員,給我們上個魚香肉絲,還有弄一個湯,番茄紫菜蛋湯吧!”
餘華也不矯情,立刻就對服務員說了兩個菜。
他點完菜後,立刻就看向賀雲,繼續說道:“其實我主要是想問問這個影視公司好不好開,我呢,有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就來我,說是和我合作,想要將我的作品進行改編,改編成電視劇或者電影,他說想和我一起開這個公司,共同來運營我的文學作品,我就想向你討教一下,我知道賀雲同誌你好像是開了一家影視公司的……”
“呃……這個嗎?怎麽說了,如果你真想開,倒是可以聯合懂行的人一起開,隻不過,作為外行人,我勸你還是別參與公司的管理,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做好了,還有,要是合作的話,可以去蘇杭地區,那裏應該機會更多一些,對了我記得餘華同誌你是嘉興的吧!正好那是你的家鄉呀!”
“對!嘉興是我的家鄉,我那朋友也是,他應該你也認識,就是範小天範總!”
“哦……我記得他好像是在《鍾山》雜誌當編輯吧?”賀雲一聽餘華這麽一說,倒是記起這麽一個人來。
這個人在後世還是比較出名的,曾經創立了福納影視公司,公司位於蘇杭地區。
而他最為出名的自然得屬《春光燦爛豬八戒》了。
而且,這位不僅是一位作家,他還有其他的身份,比如編劇、導演。
可以說,在南方二十一世紀初,他算是比較有名的。
當然,賀雲所不知道的是,其實他不僅僅在二十一世紀初出名,事實上早在九十年代他就名聲在外了。
號稱是北“王溯,南範小天”,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也不得不說這位的真才實學。
更加巧合的是,這位與他還是校友。
他們都是京都師大畢業的。
隻是,兩人接觸次數並不是很多,所以就關係而言,並不算是很密切。
但他這個人還是知道的。
“對!他以前確實是在《鍾山》雜誌社,不過現在,他打算辭職自己單幹了,這之前,聽他說他還找了其他幾個合作夥伴,現在隻差資金與合適的本子了。”
“你說,我和他合作怎麽樣?”餘華一臉期待的看向了賀雲。
可此時的賀雲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
這樣的問題問他純粹是問錯了人。
他哪知道這個呀!
他那雲逸影視都是張萊在幫忙管理,根本就不懂這些東西。
“餘華同誌,你這個問題,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如果你真想要個答案,我建議你還是先和範總好好聊過之後,再找律師去談吧!我真沒法子給你什麽好的建議。”
賀雲此刻真的不能說什麽,畢竟人家範小天那也是作協成員,和他也認識,他那人脾性如何,他也不是很清楚,自然不好回答。
再說了,這事他是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推辭了。
可他沒有想到,餘華並未就此罷休。
而是繼續向賀雲詢問道:“那好吧,不過賀雲同誌,我能再問你一個問題嗎?”
“呃……問吧!隻要我知道的,我盡全力回答你。”
“你說我把《活著》的電視影視版權賣給範小天怎麽樣?”
“範總要買!他出多少錢”賀雲一聽他這話,不免好奇問道。
“這個數吧”餘華伸出了三根手指頭。
“三萬?便宜了!”賀雲微微搖了搖頭。
三萬確實便宜了,至少得十萬。
要知道《活著》可是餘華的經典之作,拿過許多大獎,觀眾基礎比較牢固,人數也眾多,隻要改編的好,不愁收視率不高。
何況,現在雖然是九十年代,但早已不是八十年代萬元戶稱雄的時代了,三萬改編費用,還是太少了。
至少配不上餘華的身份。
“不是三萬,是三十萬!”餘華對於賀雲的話,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啥!三十萬!範總願意出這麽多?”賀雲也是一驚。
這個範小天還真是有魄力呀!
若是放到後世,別說是三十萬,三百萬都沒問題,但現在有這膽量與氣魄的人可不多。
“三十萬還算不錯了,要是你不和範總合夥開公司的話,倒是可以選擇考慮賣了電視劇版權,但不能讓他買斷了。”
“買斷自然不會,不過我覺得三十萬還是有些低了,我心目中的目標是四十五萬。”
餘華搖了搖頭回了一句後,他接下來的話就太卷了點。
四十五萬,虧他想得出來。
這麽多錢,足可以開一家小型公司了。
他要是有這麽多錢,怎麽會打餘華的作品注意了。
…………
餘華和賀雲聊了許多,最後兩人這頓飯更是吃了三個多小時,直到晚上八點多,賀雲才返回了家中。
他一回來,老爸賀冬雷就告訴了他一個消息,說是讓他趕緊收拾收拾,明天一大早就趕回鄉裏去。
原因嗎,自然很簡單。
兩個字!祭祖!
老賀家很早之前是從銀城某地山區搬到原本的地方的。
這次也許是賀冬雷一家發達了,所以一些原本的老賀家族人就集資修了一座祠堂。
當然,主要還是賀雲老爸賀冬雷出的錢。
最為一個愛麵子的人,他這次可是捐了好幾千,這一度讓母親龔玥沒說說他。
不過祠堂對於賀冬雷而言,地位毋容置疑,所以這祠堂一完工,消息就通知到京都這邊來了。
賀雲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事,所以很是好奇。
要知道,前世可沒有建祠堂這事,就連那些親戚,他爸都很少帶他去看他們。
而這一世不同,賀雲現在這麽高的地位,自然會與前世有所不同。
事實上,村子裏的變化多多少少和賀雲是緊密分不開的。
光是這瓷磚廠,每年都有好大幾萬的收入,自然引得不少人惦記。
好在,每一次自己老爸賀冬雷非常小心,資金也從未出過差錯。
這一次,賀雲和他爸回到了湘省的家中。
而氣氛也很是熱鬧,祭祖的人,都是賀家子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銀城赤山地方趕來的。
這裏有一個叫賀家灣的寨子,生活的人大都都是姓賀。
今日,賀雲剛下車,各方親戚更是提著禮物上門了趕來參加祭祖儀式。
此時此刻,賀雲也跟著自己老爸來到了新的祠堂之前。
作為“衣錦還鄉”,的人賀雲一點都沒有特權,他看著眼前的一切,很不適應。
“行了!還杵在那幹嘛!趕緊回來,都要祭祖了,你站在幾位叔公後麵去!”
老爸賀冬雷即刻對著賀雲說了一句。
賀雲聞言,也不敢怠慢,立馬就跟了上去。
說真的,對於他而言,這樣的祭祖儀式,還是第一次參加。
但如果讓他再參加一次,他寧願不回來。
實在是太繁瑣太麻煩了。
而且大家看他的眼神,他總覺得都有些怪怪的。
大家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台上那捧著名單的教育部某領導身上。
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雖然這名單跟他們沒有多大的利益關係,甚至不少人在這之前都並不是很在意自己的作品能夠入選。
可是此時此刻,大家的心還是紛紛被揪了起來。
人群之中,賀雲自然也不例外。
這會的他,滿臉期待,眼神之中透露著一絲光亮。
也就這這時候,台上那位領導開始公布最後被選入“三十部推薦作品”了。
“現在我宣布最後的入選名單,它們是……”
“科幻小說《後羿奔月》,出版社……”
台下,賀雲萬萬沒想到,第一宣布的竟然是自己的作品。
說實話,這時候的他心中無比的平靜,但平靜沒一會,他的心就“跳”了起來,十分的激動,激動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就算是很早之前獲得“茅盾文學獎”時,他也未曾有如此激動過。
當然,雖然他很激動,但是他還是忍住了激動心情沒有表露出來,臉上僅僅露出了一絲笑容,目光直視著台上方向,眼神之中透露著一股堅毅。
而此刻,台上的那名領導還在繼續宣布著剩下的作品名單。
賀雲自然也耐著性子,認認真真聽著。
五分鍾過後,三十部作品連帶著其作者以及出版的出版社皆都宣布完畢了。
而這個結果也將就此對外公布,並發放給全國的中小學,有學校與老師進行推薦。
雖然這隻是一些推薦的書籍,學生們會不會看還不一定,但這足以說明,國家對於這一部分的重視。
從這三十部作品當中,甚至還可以看出,教育部在選擇相關推薦書籍時,遵循了均衡的原則,而不是單純的隻推薦某一類型的書籍。
尤其是賀雲的科幻小說,能夠入選這次的推選名單,有一個人不得不提。
沒錯!正是作協主席巴金先生。
也正是因為他的“仗義執言”讓教育部專家組做出了改變。
對此,賀雲自然十分感謝。
隻可惜,當賀雲在會後準備去找巴金先生時,卻發現他早已不在會場了。
“咳咳……賀雲同誌,你還沒走呀?要不咱們一起走吧!”而就在賀雲站在會場門口,左右為難之際,一個人從他背後追了上來。
“原來原來是餘華同誌呀!怎麽?找我有事?””賀雲回頭一看背後來人,瞬間一愣,但很快就回過神來,笑著打招呼道。
餘華這人,賀雲自然是認識的。
不僅認識,兩人嚴格來說算是“同學校友”。
此前賀雲去魯迅文學院進修培訓的時候,就與這位接觸過,當時人家也在魯迅文學院。
後來,兩人還在幾次作協會議上聊過,算是作家圈當中,比較聊的來的朋友。
不過這幾年因為各種緣故,並沒有見過幾次,所以就有些生疏了。
倒是聽說他來了京都,現在已經定居京都開始職業創作了。
什麽是職業創作,說白了就是一心一意在家裏搞創作,而不是向賀雲這樣,既當大學老師又文學創作。
可以說,他是真正的職業作家。
“沒什麽大事,就是恭喜一下你!你的科幻小說進入了推選名單之中。”
“客氣了!客氣了!餘華同誌的《活著》不也進入了備選名單之中嗎?”
“那怎麽能比,我的《活著》隻是進入了百部備選名單,而你的科幻小說可是進入了最後的三十部推選名單,兩者怎麽能相比了。”這時候,餘華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沒錯。
這一次,餘華的幾部作品雖然都入選了,可最後還是因為各種緣故,沒有進入那三十部推選書籍名單之中。
對此,賀雲覺得之所以會沒有入選,恐怕是餘華的作品過於沉重的緣故。
不管是《活著》還是《許三觀賣血記》,都是如此。
文字壓抑、劇情壓抑!整個主線都是壓抑悲觀的,盡管不失是一部好作品,但這畢竟是給學生們看的。
而學生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
餘華的這些作品給他們看似乎有些不太合適。
當然,這隻是賀雲的一點個人看法。
具體為何他的作品沒有入選,他就不清楚了。
而餘華自己似乎知道點什麽,此時的他欲言欲止了一會,又接著問出了另外一個問題:“賀雲同誌,我能問問你,關於你那影視製作公司的情況嗎?”
“影視製作公司?你是說雲逸影視呀?行啊!”
賀雲點了點頭,即刻看向餘華道:“要不咱們找個僻靜的地方好好聊一聊去?”
“沒有問題!正好這時候到飯點了,我請客!怎麽樣?”餘華也沒有拒絕,當場就衝著賀雲點了點頭,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
半個小時後。某飯店,包廂。
賀雲與餘華剛坐下,服務人員就拿著菜單走了進來。
“賀雲同誌,還是由你點菜吧?”餘華一臉微笑,將手中的菜單看了看便遞了過來。
賀雲卻是當即擺了擺手:“還是你點吧!或者隨便點幾個菜就行了!”
“那行!服務員,給我們上個魚香肉絲,還有弄一個湯,番茄紫菜蛋湯吧!”
餘華也不矯情,立刻就對服務員說了兩個菜。
他點完菜後,立刻就看向賀雲,繼續說道:“其實我主要是想問問這個影視公司好不好開,我呢,有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就來我,說是和我合作,想要將我的作品進行改編,改編成電視劇或者電影,他說想和我一起開這個公司,共同來運營我的文學作品,我就想向你討教一下,我知道賀雲同誌你好像是開了一家影視公司的……”
“呃……這個嗎?怎麽說了,如果你真想開,倒是可以聯合懂行的人一起開,隻不過,作為外行人,我勸你還是別參與公司的管理,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做好了,還有,要是合作的話,可以去蘇杭地區,那裏應該機會更多一些,對了我記得餘華同誌你是嘉興的吧!正好那是你的家鄉呀!”
“對!嘉興是我的家鄉,我那朋友也是,他應該你也認識,就是範小天範總!”
“哦……我記得他好像是在《鍾山》雜誌當編輯吧?”賀雲一聽餘華這麽一說,倒是記起這麽一個人來。
這個人在後世還是比較出名的,曾經創立了福納影視公司,公司位於蘇杭地區。
而他最為出名的自然得屬《春光燦爛豬八戒》了。
而且,這位不僅是一位作家,他還有其他的身份,比如編劇、導演。
可以說,在南方二十一世紀初,他算是比較有名的。
當然,賀雲所不知道的是,其實他不僅僅在二十一世紀初出名,事實上早在九十年代他就名聲在外了。
號稱是北“王溯,南範小天”,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也不得不說這位的真才實學。
更加巧合的是,這位與他還是校友。
他們都是京都師大畢業的。
隻是,兩人接觸次數並不是很多,所以就關係而言,並不算是很密切。
但他這個人還是知道的。
“對!他以前確實是在《鍾山》雜誌社,不過現在,他打算辭職自己單幹了,這之前,聽他說他還找了其他幾個合作夥伴,現在隻差資金與合適的本子了。”
“你說,我和他合作怎麽樣?”餘華一臉期待的看向了賀雲。
可此時的賀雲卻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
這樣的問題問他純粹是問錯了人。
他哪知道這個呀!
他那雲逸影視都是張萊在幫忙管理,根本就不懂這些東西。
“餘華同誌,你這個問題,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如果你真想要個答案,我建議你還是先和範總好好聊過之後,再找律師去談吧!我真沒法子給你什麽好的建議。”
賀雲此刻真的不能說什麽,畢竟人家範小天那也是作協成員,和他也認識,他那人脾性如何,他也不是很清楚,自然不好回答。
再說了,這事他是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推辭了。
可他沒有想到,餘華並未就此罷休。
而是繼續向賀雲詢問道:“那好吧,不過賀雲同誌,我能再問你一個問題嗎?”
“呃……問吧!隻要我知道的,我盡全力回答你。”
“你說我把《活著》的電視影視版權賣給範小天怎麽樣?”
“範總要買!他出多少錢”賀雲一聽他這話,不免好奇問道。
“這個數吧”餘華伸出了三根手指頭。
“三萬?便宜了!”賀雲微微搖了搖頭。
三萬確實便宜了,至少得十萬。
要知道《活著》可是餘華的經典之作,拿過許多大獎,觀眾基礎比較牢固,人數也眾多,隻要改編的好,不愁收視率不高。
何況,現在雖然是九十年代,但早已不是八十年代萬元戶稱雄的時代了,三萬改編費用,還是太少了。
至少配不上餘華的身份。
“不是三萬,是三十萬!”餘華對於賀雲的話,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啥!三十萬!範總願意出這麽多?”賀雲也是一驚。
這個範小天還真是有魄力呀!
若是放到後世,別說是三十萬,三百萬都沒問題,但現在有這膽量與氣魄的人可不多。
“三十萬還算不錯了,要是你不和範總合夥開公司的話,倒是可以選擇考慮賣了電視劇版權,但不能讓他買斷了。”
“買斷自然不會,不過我覺得三十萬還是有些低了,我心目中的目標是四十五萬。”
餘華搖了搖頭回了一句後,他接下來的話就太卷了點。
四十五萬,虧他想得出來。
這麽多錢,足可以開一家小型公司了。
他要是有這麽多錢,怎麽會打餘華的作品注意了。
…………
餘華和賀雲聊了許多,最後兩人這頓飯更是吃了三個多小時,直到晚上八點多,賀雲才返回了家中。
他一回來,老爸賀冬雷就告訴了他一個消息,說是讓他趕緊收拾收拾,明天一大早就趕回鄉裏去。
原因嗎,自然很簡單。
兩個字!祭祖!
老賀家很早之前是從銀城某地山區搬到原本的地方的。
這次也許是賀冬雷一家發達了,所以一些原本的老賀家族人就集資修了一座祠堂。
當然,主要還是賀雲老爸賀冬雷出的錢。
最為一個愛麵子的人,他這次可是捐了好幾千,這一度讓母親龔玥沒說說他。
不過祠堂對於賀冬雷而言,地位毋容置疑,所以這祠堂一完工,消息就通知到京都這邊來了。
賀雲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事,所以很是好奇。
要知道,前世可沒有建祠堂這事,就連那些親戚,他爸都很少帶他去看他們。
而這一世不同,賀雲現在這麽高的地位,自然會與前世有所不同。
事實上,村子裏的變化多多少少和賀雲是緊密分不開的。
光是這瓷磚廠,每年都有好大幾萬的收入,自然引得不少人惦記。
好在,每一次自己老爸賀冬雷非常小心,資金也從未出過差錯。
這一次,賀雲和他爸回到了湘省的家中。
而氣氛也很是熱鬧,祭祖的人,都是賀家子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銀城赤山地方趕來的。
這裏有一個叫賀家灣的寨子,生活的人大都都是姓賀。
今日,賀雲剛下車,各方親戚更是提著禮物上門了趕來參加祭祖儀式。
此時此刻,賀雲也跟著自己老爸來到了新的祠堂之前。
作為“衣錦還鄉”,的人賀雲一點都沒有特權,他看著眼前的一切,很不適應。
“行了!還杵在那幹嘛!趕緊回來,都要祭祖了,你站在幾位叔公後麵去!”
老爸賀冬雷即刻對著賀雲說了一句。
賀雲聞言,也不敢怠慢,立馬就跟了上去。
說真的,對於他而言,這樣的祭祖儀式,還是第一次參加。
但如果讓他再參加一次,他寧願不回來。
實在是太繁瑣太麻煩了。
而且大家看他的眼神,他總覺得都有些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