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高雲燕母親的談話中,賀雲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她真的變了!
變得更加平易近人了!
或許一場大病確實能夠改變一個人吧!
“小賀,你們在這休息一下,阿姨先去菜市場買點菜,晚上,你們在阿姨這吃完了飯再走,啊……!”
說著,高雲燕的母親笑了笑,隨即站了起來,打算去買些菜回來。
不過就在這時,賀雲卻馬上跟著站了起來說道:“阿姨,我和你一起去吧?您的身體……”
“沒事,菜市場離這又不遠,就幾步路而已,你們先坐,我去去就來。”
對於賀雲的好心,高雲燕的母親頓時連連擺手,當即就給拒絕了。
她拿了點錢,帶上了一個竹製的菜籃子就出門了。
待她離開後,賀雲連忙瞟了一眼坐在自己身邊的高雲燕,卻是開口笑著道:“雲燕,你先坐著,我去附近轉轉。”
“啊……那我也跟你一起去吧?”一聽賀雲這話,高雲燕顯然還未回過神來。
不過,賀雲卻看得出,此刻,她的內心肯定是無比混亂糾結的,不然,她也不會表現出這樣一副心不在焉的表情。
“唉……”見此,賀雲不禁暗暗歎了口氣說道:“那還是算了,我們還是坐一會吧。”
說到這,賀雲本想再說點什麽緩解一下兩人尷尬的,可一想到怕刺激到高雲燕,他便把想說的話全都給咽了回去。
就這樣,兩人坐了一會,沒多久,高雲燕的母親便回來了。
晚上的時候,賀雲二人圍在桌邊,高雲燕的母親則一邊給賀雲和高雲燕二人夾著菜,一邊跟二人閑聊著。
而此時的高雲燕,也顯然放鬆了許多,偶爾也會回上一兩句話。
溫馨和諧的氛圍一直持續到晚飯結束。
直到晚上七點半,天已經全黑了,賀雲與高雲燕這才離開。
而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賀雲明顯感覺到高雲燕整個人輕鬆了許多,似乎心結已解。
對此,他自然非常高興,畢竟這種事越早解決越好,別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
魔都。
最新一期的《故事會》總算是發行上市了。
讓不少《故事會》的忠實讀者為之欣喜的是,這一期《故事會》“怪異奇談”欄目,居然有了“熟悉”的味道。
“《考古筆記之真假曹操墓》?滿江紅又有新作啦?這難道是《考古筆記之夜郎王墓》的續作?”
這一刻,眾人的腦海當中瞬間閃過了這樣一個相似的念頭。
果然,當他們一點點沉入到故事情節之中時,那“娓娓道來”的講故事方式,讓大家頓時眼前一亮。
這……!
這絕對是“滿江紅”實打實的新作,而且新作的質量肯定不比前作差。
果然,當大家一口氣把整個“考古探險”故事看完之後,大家的心中,都不禁湧現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暢快感!
這種感覺讓他們猶如身臨其境一般,總覺得這些事就發生自己身邊,甚至是自己經曆過一般。
而羅昌明老師便是這其中之一。
作為某中學的班主任,此時此刻,辦公室內,他的辦公桌前,幾位老師正圍在一本最新一期的《故事會》前,顯得意猶未盡。
羅昌明對此更是一臉遺憾的說道:“這小說寫的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了,就是可惜短了點,一到關鍵時刻,居然就沒有了。”
“羅老師,這上邊不是寫著上篇嗎?結尾處也有未完待續的字樣,下一期的《故事會》肯定會有後續的。”一旁,教曆史的徐老師笑著說道。
“那不是得等上一兩個月?這雜誌社,怎麽不一次性全部刊登完呀?真是吊胃口!”說這話的是一位帶著眼鏡的老師,他看上去年歲不大,說話卻是有些直。
他叫鄭誌學,也是教曆史的,不過才剛分配到學校不久。
而此刻與鄭誌學有同樣想法的其實還有劉衛東。
這會,他也一臉氣憤,拿著手中的《故事會》,氣的差點一把給撕了。
“這破雜誌,怎麽沒刊登完呀,後麵到底怎麽樣啦?這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呀?還有那摸金符,真的在那墓裏麵嗎?”
“就是,還寫個未完待續,真是氣死我了,不行……我得給他們雜誌社寫信,讓他們盡快把這小說一次性刊載完。”
“李梁說道對!我也寫!”
“我也寫!”
“我也寫……!”
…………
《故事會》雜誌社編輯部。
主編室。
老編輯陸詹與編輯肖士元敲門走了進來。
“老陸、老肖,你們來了,坐坐坐……!”見到來人,主編何偉非常高興。
他邀請二人坐下後,又看向一旁的老編輯陸詹,笑著道:“老陸,咱們這麽做,讀者不會狠狠罵我們一頓吧?”
“哈哈哈……主編,我敢說這事百分之一百,讀者會罵我們,畢竟我跟老陸可是廢了好一番心思這才找準了這個斷章的點。”肖士元隨之一笑,不由說道。
“主編,罵咱們,我倒是不介意,反倒不罵我們,我才會介意呢!”老編輯陸詹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鏡,也跟著說道。
“哈哈哈……你們說得對!不罵咱們,我倒反而會擔心,罵咱們,這說明我們的雜誌更受大家喜愛了!”
“那是,我估摸著,這次的單期銷量隻怕會比上一期銷量的增加百分之十,甚至更多也不一定。”
“什麽百分之十呀?至少是百分之二十!”
正當三人聊著這事的時候,突然間,一個人推門走了進來,他打量了三人一眼,隨即就把一張紙遞給了主編何偉。
“主編,你還是看看這個吧,這才幾天呀,各大銷售點就已經銷售一空了,而且全國各地預訂的冊數都已經達到三十萬冊了。”
“三十萬冊?這麽多?這好像才四天呀?”何偉拿著那張紙反複看了兩遍,不可置信的說道。
“主編,這還沒有包括各鐵路局的銷售情況,我估計最近幾天,預訂的冊數還會更多,至少也得增加五萬冊。就跟上次咱們刊載《考古筆記之夜郎王墓》那般,銷售火爆!”
“讀者信呢?有沒有統計一下,是不是因為賀雲同誌的那篇小說的緣故?”何偉想了想,又抬頭看向了來人,詢問道。
“這個……主編,現在時間尚短,讀者信,我們隻收到了魔都市範圍內的,其他地區的信件隻怕都還在路上了。”來人一臉苦笑,不禁回答道。
“那倒也是,咱們就先等等吧,不過,老鄧,你通知一下印刷廠那邊,讓他們盡快印刷更多的最新一期《故事會》。”
“那主編,您看具體再印刷多少呢?”
“先再印三十萬……不!三十五萬吧!”何偉想了想,立刻改口道。
“好,那我馬上就去通知。”
來人對著何偉應了一聲,便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
另一邊,考古界的動靜一點也不比讀者們弱。
畢竟這是“滿江紅”這位作家,第二次“冒犯”考古界了。
好在,這一次,不少考古學者都比較冷靜,他們在看完賀雲寫的這篇小說後,紛紛開始研究起這篇小說來。
或許他們是想找出其中的“荒繆”之處,以便在報紙上撰寫文章進行反駁吧。
總之,考古界盡管不平靜,但大家都顯得比較克製。
而此時,錦城,某考古研究所內。
作為西南考古的“領頭人”之一,著名的考古學家、作家,童文正童老正在桌前,拿著放大鏡研究著一塊從“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細小金箔。
而在他桌上右上角,還放著一個大木盒,木盒之中墊著柔軟的絲綢,裏邊則放著一件器形碩大且十分怪異的青銅器。
自從廣漢地區“三星堆”遺址被發掘之後,童老就一直在研究著這些東西。
“童教授!童教授!”
“是小杜呀?怎麽呢?找我有事?”看到來人是自己的研究生杜華,童文正咧嘴一笑,問了一句後,又繼續低頭拿著放大鏡研究起那塊金箔來。
“童教授,您知道嗎?滿江紅又出新作了,這次他居然寫了曹操墓!他一個外行居然說曹操墓就在安陽,真是笑死人啦!”杜華說到這,不僅哈哈大笑起來,他似乎對賀雲寫的這篇小說不屑一顧。
“曹操墓本來就在安陽,史書上可是有確切記載的,小杜,你這種思想可要不得,人家外行怎麽啦?咱們幹考古的,也是普通人,在曆史麵前,我們也都是外行,不要在沒有弄清事實之前,去嘲笑任何人,你明白嗎?”童文正卻是瞬間嚴肅了起來。
他對著杜華說教了一番後,又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鏡,抬起頭道:“你剛剛說那個年輕作家又寫了一篇考古小說?還是關於曹操墓的?”
“嗯……教授,他的小說標題就叫《考古筆記之真假曹操墓》,雖然還沒有刊登完,但的確是關於曹操墓的,他在小說之中是這樣描繪的,安陽高陵,壽陵也,西門豹祠西原上三十裏,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這是曹操去世前一年留下的作品《終令》其中一段,看來這個小年輕的確有點東西。”童文正不等杜華把話說完,便點了點頭,接著他的話說道。
對於賀雲,童文正自然有些印象,隻不過,在此之前,他以為賀雲隻是一位科幻小說家。
可後來,隨著《考古筆記之夜郎王墓》在考古界引起的爭論,讓他逐漸開始正視這位年輕的作家。
於是,他在閑暇時就托朋友打聽了一下這個年輕作家,這不打聽不要緊,這一打聽,這個小年輕豐“開掛”的經曆,讓他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高中畢業,上過戰場,打過仗,退役後當了家鄉的一名中學老師,不到一年,就寫了好幾篇優秀文學作品,僅僅兩年時間,就拿了三項文學大獎,還“順便”成為了湘省作協成員。
好家夥!
這完全就是“作了弊”的人生經曆呀!
如今,這個小年輕居然又寫了一篇關於曹操墓的“考古小說”,還寫的如此的“專業”,這不禁讓他有了“收徒”的念頭。
他想了想,隨即再次看向了杜華問道:“小杜,雜誌呢?拿來讓我看看?”
“呃……童教授,您難道真的相信曹操墓就在安陽?他那是小說,怎麽可能是真的。”
杜華顯然是不信的,作為曆史專業的研究生,他跟隨童文正教授也參加過許多考古發掘工作,在西南古文明考古研究上,有著一定的見解。
盡管曹操墓屬於中原地區的著名墓葬,可對於他來說,考古就是考古,小說就是小說,一個外行怎能對此“指手畫腳”。
“叫你拿你就去拿!囉嗦什麽!”見杜華還是一副不願相信的表情,童文正不由得提高了音調。
這下,杜華隻得迅速離開了辦公室。
一會後,他又折了回來,而手上則多了一本雜誌。
那正是最新一期的《故事會》。
“童教授,給!”杜華將手中的雜誌遞給了童文正後,主動退到了一旁。
其實這時候,他本想再解釋點什麽的,可是他一見童文正教授認認真真看起這本《故事會》來,他便把想說的話又重新咽了下去。
就這樣,大概一刻鍾後,童文正頓然間皺起了眉頭。
見此一幕,一旁站著的杜華頓時一喜。
然而接下來,他又見童教授眉頭舒展開來,臉上也瞬間有了笑容。
這不禁讓他頓感不妙起來。
果然,童文正教授將手中的雜誌緩緩放下後,隨即說道:“真沒想到這個小年輕居然有這般深度的見解,依照他這小說之中所描述的,或許還真……這小子不會真去了一趟曹操墓內吧?”
盡管童文正自己都覺得這個想法有些可笑,當不得真,不過,他還是不禁感歎道:“不曾學過考古,卻居然懂得這麽多考古門道,而且竟然還將東漢墓葬葬俗與各種機關巧妙結合在了一起,實屬難得呀!這小子還真是一個人才!”
“要不,我給安陽的幾位老朋友發幾封電報,讓他們順著這小說當中所描繪的查一查這個西高穴村?”
童文正教授小聲呢喃了一句,隨即起身站了起來……。
變得更加平易近人了!
或許一場大病確實能夠改變一個人吧!
“小賀,你們在這休息一下,阿姨先去菜市場買點菜,晚上,你們在阿姨這吃完了飯再走,啊……!”
說著,高雲燕的母親笑了笑,隨即站了起來,打算去買些菜回來。
不過就在這時,賀雲卻馬上跟著站了起來說道:“阿姨,我和你一起去吧?您的身體……”
“沒事,菜市場離這又不遠,就幾步路而已,你們先坐,我去去就來。”
對於賀雲的好心,高雲燕的母親頓時連連擺手,當即就給拒絕了。
她拿了點錢,帶上了一個竹製的菜籃子就出門了。
待她離開後,賀雲連忙瞟了一眼坐在自己身邊的高雲燕,卻是開口笑著道:“雲燕,你先坐著,我去附近轉轉。”
“啊……那我也跟你一起去吧?”一聽賀雲這話,高雲燕顯然還未回過神來。
不過,賀雲卻看得出,此刻,她的內心肯定是無比混亂糾結的,不然,她也不會表現出這樣一副心不在焉的表情。
“唉……”見此,賀雲不禁暗暗歎了口氣說道:“那還是算了,我們還是坐一會吧。”
說到這,賀雲本想再說點什麽緩解一下兩人尷尬的,可一想到怕刺激到高雲燕,他便把想說的話全都給咽了回去。
就這樣,兩人坐了一會,沒多久,高雲燕的母親便回來了。
晚上的時候,賀雲二人圍在桌邊,高雲燕的母親則一邊給賀雲和高雲燕二人夾著菜,一邊跟二人閑聊著。
而此時的高雲燕,也顯然放鬆了許多,偶爾也會回上一兩句話。
溫馨和諧的氛圍一直持續到晚飯結束。
直到晚上七點半,天已經全黑了,賀雲與高雲燕這才離開。
而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賀雲明顯感覺到高雲燕整個人輕鬆了許多,似乎心結已解。
對此,他自然非常高興,畢竟這種事越早解決越好,別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
魔都。
最新一期的《故事會》總算是發行上市了。
讓不少《故事會》的忠實讀者為之欣喜的是,這一期《故事會》“怪異奇談”欄目,居然有了“熟悉”的味道。
“《考古筆記之真假曹操墓》?滿江紅又有新作啦?這難道是《考古筆記之夜郎王墓》的續作?”
這一刻,眾人的腦海當中瞬間閃過了這樣一個相似的念頭。
果然,當他們一點點沉入到故事情節之中時,那“娓娓道來”的講故事方式,讓大家頓時眼前一亮。
這……!
這絕對是“滿江紅”實打實的新作,而且新作的質量肯定不比前作差。
果然,當大家一口氣把整個“考古探險”故事看完之後,大家的心中,都不禁湧現出一股前所未有的暢快感!
這種感覺讓他們猶如身臨其境一般,總覺得這些事就發生自己身邊,甚至是自己經曆過一般。
而羅昌明老師便是這其中之一。
作為某中學的班主任,此時此刻,辦公室內,他的辦公桌前,幾位老師正圍在一本最新一期的《故事會》前,顯得意猶未盡。
羅昌明對此更是一臉遺憾的說道:“這小說寫的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了,就是可惜短了點,一到關鍵時刻,居然就沒有了。”
“羅老師,這上邊不是寫著上篇嗎?結尾處也有未完待續的字樣,下一期的《故事會》肯定會有後續的。”一旁,教曆史的徐老師笑著說道。
“那不是得等上一兩個月?這雜誌社,怎麽不一次性全部刊登完呀?真是吊胃口!”說這話的是一位帶著眼鏡的老師,他看上去年歲不大,說話卻是有些直。
他叫鄭誌學,也是教曆史的,不過才剛分配到學校不久。
而此刻與鄭誌學有同樣想法的其實還有劉衛東。
這會,他也一臉氣憤,拿著手中的《故事會》,氣的差點一把給撕了。
“這破雜誌,怎麽沒刊登完呀,後麵到底怎麽樣啦?這曹操墓到底是不是真的呀?還有那摸金符,真的在那墓裏麵嗎?”
“就是,還寫個未完待續,真是氣死我了,不行……我得給他們雜誌社寫信,讓他們盡快把這小說一次性刊載完。”
“李梁說道對!我也寫!”
“我也寫!”
“我也寫……!”
…………
《故事會》雜誌社編輯部。
主編室。
老編輯陸詹與編輯肖士元敲門走了進來。
“老陸、老肖,你們來了,坐坐坐……!”見到來人,主編何偉非常高興。
他邀請二人坐下後,又看向一旁的老編輯陸詹,笑著道:“老陸,咱們這麽做,讀者不會狠狠罵我們一頓吧?”
“哈哈哈……主編,我敢說這事百分之一百,讀者會罵我們,畢竟我跟老陸可是廢了好一番心思這才找準了這個斷章的點。”肖士元隨之一笑,不由說道。
“主編,罵咱們,我倒是不介意,反倒不罵我們,我才會介意呢!”老編輯陸詹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鏡,也跟著說道。
“哈哈哈……你們說得對!不罵咱們,我倒反而會擔心,罵咱們,這說明我們的雜誌更受大家喜愛了!”
“那是,我估摸著,這次的單期銷量隻怕會比上一期銷量的增加百分之十,甚至更多也不一定。”
“什麽百分之十呀?至少是百分之二十!”
正當三人聊著這事的時候,突然間,一個人推門走了進來,他打量了三人一眼,隨即就把一張紙遞給了主編何偉。
“主編,你還是看看這個吧,這才幾天呀,各大銷售點就已經銷售一空了,而且全國各地預訂的冊數都已經達到三十萬冊了。”
“三十萬冊?這麽多?這好像才四天呀?”何偉拿著那張紙反複看了兩遍,不可置信的說道。
“主編,這還沒有包括各鐵路局的銷售情況,我估計最近幾天,預訂的冊數還會更多,至少也得增加五萬冊。就跟上次咱們刊載《考古筆記之夜郎王墓》那般,銷售火爆!”
“讀者信呢?有沒有統計一下,是不是因為賀雲同誌的那篇小說的緣故?”何偉想了想,又抬頭看向了來人,詢問道。
“這個……主編,現在時間尚短,讀者信,我們隻收到了魔都市範圍內的,其他地區的信件隻怕都還在路上了。”來人一臉苦笑,不禁回答道。
“那倒也是,咱們就先等等吧,不過,老鄧,你通知一下印刷廠那邊,讓他們盡快印刷更多的最新一期《故事會》。”
“那主編,您看具體再印刷多少呢?”
“先再印三十萬……不!三十五萬吧!”何偉想了想,立刻改口道。
“好,那我馬上就去通知。”
來人對著何偉應了一聲,便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
另一邊,考古界的動靜一點也不比讀者們弱。
畢竟這是“滿江紅”這位作家,第二次“冒犯”考古界了。
好在,這一次,不少考古學者都比較冷靜,他們在看完賀雲寫的這篇小說後,紛紛開始研究起這篇小說來。
或許他們是想找出其中的“荒繆”之處,以便在報紙上撰寫文章進行反駁吧。
總之,考古界盡管不平靜,但大家都顯得比較克製。
而此時,錦城,某考古研究所內。
作為西南考古的“領頭人”之一,著名的考古學家、作家,童文正童老正在桌前,拿著放大鏡研究著一塊從“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細小金箔。
而在他桌上右上角,還放著一個大木盒,木盒之中墊著柔軟的絲綢,裏邊則放著一件器形碩大且十分怪異的青銅器。
自從廣漢地區“三星堆”遺址被發掘之後,童老就一直在研究著這些東西。
“童教授!童教授!”
“是小杜呀?怎麽呢?找我有事?”看到來人是自己的研究生杜華,童文正咧嘴一笑,問了一句後,又繼續低頭拿著放大鏡研究起那塊金箔來。
“童教授,您知道嗎?滿江紅又出新作了,這次他居然寫了曹操墓!他一個外行居然說曹操墓就在安陽,真是笑死人啦!”杜華說到這,不僅哈哈大笑起來,他似乎對賀雲寫的這篇小說不屑一顧。
“曹操墓本來就在安陽,史書上可是有確切記載的,小杜,你這種思想可要不得,人家外行怎麽啦?咱們幹考古的,也是普通人,在曆史麵前,我們也都是外行,不要在沒有弄清事實之前,去嘲笑任何人,你明白嗎?”童文正卻是瞬間嚴肅了起來。
他對著杜華說教了一番後,又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鏡,抬起頭道:“你剛剛說那個年輕作家又寫了一篇考古小說?還是關於曹操墓的?”
“嗯……教授,他的小說標題就叫《考古筆記之真假曹操墓》,雖然還沒有刊登完,但的確是關於曹操墓的,他在小說之中是這樣描繪的,安陽高陵,壽陵也,西門豹祠西原上三十裏,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這是曹操去世前一年留下的作品《終令》其中一段,看來這個小年輕的確有點東西。”童文正不等杜華把話說完,便點了點頭,接著他的話說道。
對於賀雲,童文正自然有些印象,隻不過,在此之前,他以為賀雲隻是一位科幻小說家。
可後來,隨著《考古筆記之夜郎王墓》在考古界引起的爭論,讓他逐漸開始正視這位年輕的作家。
於是,他在閑暇時就托朋友打聽了一下這個年輕作家,這不打聽不要緊,這一打聽,這個小年輕豐“開掛”的經曆,讓他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高中畢業,上過戰場,打過仗,退役後當了家鄉的一名中學老師,不到一年,就寫了好幾篇優秀文學作品,僅僅兩年時間,就拿了三項文學大獎,還“順便”成為了湘省作協成員。
好家夥!
這完全就是“作了弊”的人生經曆呀!
如今,這個小年輕居然又寫了一篇關於曹操墓的“考古小說”,還寫的如此的“專業”,這不禁讓他有了“收徒”的念頭。
他想了想,隨即再次看向了杜華問道:“小杜,雜誌呢?拿來讓我看看?”
“呃……童教授,您難道真的相信曹操墓就在安陽?他那是小說,怎麽可能是真的。”
杜華顯然是不信的,作為曆史專業的研究生,他跟隨童文正教授也參加過許多考古發掘工作,在西南古文明考古研究上,有著一定的見解。
盡管曹操墓屬於中原地區的著名墓葬,可對於他來說,考古就是考古,小說就是小說,一個外行怎能對此“指手畫腳”。
“叫你拿你就去拿!囉嗦什麽!”見杜華還是一副不願相信的表情,童文正不由得提高了音調。
這下,杜華隻得迅速離開了辦公室。
一會後,他又折了回來,而手上則多了一本雜誌。
那正是最新一期的《故事會》。
“童教授,給!”杜華將手中的雜誌遞給了童文正後,主動退到了一旁。
其實這時候,他本想再解釋點什麽的,可是他一見童文正教授認認真真看起這本《故事會》來,他便把想說的話又重新咽了下去。
就這樣,大概一刻鍾後,童文正頓然間皺起了眉頭。
見此一幕,一旁站著的杜華頓時一喜。
然而接下來,他又見童教授眉頭舒展開來,臉上也瞬間有了笑容。
這不禁讓他頓感不妙起來。
果然,童文正教授將手中的雜誌緩緩放下後,隨即說道:“真沒想到這個小年輕居然有這般深度的見解,依照他這小說之中所描述的,或許還真……這小子不會真去了一趟曹操墓內吧?”
盡管童文正自己都覺得這個想法有些可笑,當不得真,不過,他還是不禁感歎道:“不曾學過考古,卻居然懂得這麽多考古門道,而且竟然還將東漢墓葬葬俗與各種機關巧妙結合在了一起,實屬難得呀!這小子還真是一個人才!”
“要不,我給安陽的幾位老朋友發幾封電報,讓他們順著這小說當中所描繪的查一查這個西高穴村?”
童文正教授小聲呢喃了一句,隨即起身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