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長,客氣了不是?咱們算起來可是合作夥伴哦,有些場麵上的事情就免了吧。”


    蕭白和王所長談笑風生,隨即進了辦公大樓。


    一群人來到會議室坐下,王所長又和蕭白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話,才正式進入了正題。


    “韋教授,你是物鏡係統的研發負責人,就由你向蕭董做了一個匯報,說說你們的項目研發情況。”


    “好的,王所長,蕭董,我們目前的研發工作遇到了難題。具體來說,就是高清晰度的光學鏡片不達標,從而影響了整個係統的精度。”


    韋國光說起技術上的問題,滔滔不絕,和之前沉默寡言的形象大不相同。


    他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蕭白總結下來就一句話:項目進展不大。


    “韋教授,高清晰度鏡頭能否用進口產品代替?阿斯麥的光刻設備就是使用的蔡司鏡頭,我們在私底下做做工作呢?”


    蕭白也知道進口的希望不大,但他還是提了出來。


    韋國光一聽,就連忙搖頭。


    王所長接過話頭說道:“有些產品咱們一直都是買不到的,也不見得就是因為這個項目。”


    蕭白點了點頭,韋國光才停止了子項目的進展情況說明。


    “韋教授說的很詳細,我再補充一點。目前項目停滯不前,不僅僅是因為經費的投入問題,我們更需要時間。


    蕭董,在科學研究上沒有捷徑可走,我們之前的積累不足,現在必須要把欠債補上。你要是問我項目何時能成功,我不好說的太明確,但隻要一直做下去就有希望。”


    王所長能理解所有人對這個項目期望,物鏡係統不解決,euv光刻機的前置技術就缺了一大塊。


    但是技術研究有其自身的規律,盲目樂觀和盲目悲觀都是不可取的。當然,在不計成本砸錢的前提下,項目的研發有可能會加速。隻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這其中也有那麽一點點運氣的成分在裏麵。


    “謝謝王所長、韋教授的解惑,我祝願你們能早一天取得成功,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的。”


    蕭白沒有多說什麽,隻是象征性的表了態。


    王所長見狀,就示意其他人可以散去。隨後他還要陪同蕭白去所裏轉轉,重點自然是“物鏡係統”項目組。


    蕭白對於現場考察很用心,多數時候都會詳細詢問各種的問題,並和相關人員進行細致的交流。


    在“物鏡係統”項目組,蕭白關心的問題已經觸及到了技術細節。有聽不明白的地方,他也很謙虛的請教,不會因為麵子就不懂裝懂。


    不知不覺,蕭白在光機所就呆了一整天。


    午飯都是在員工食堂吃的。


    晚上。


    蕭白宴請了王所長、韋國光等人。


    “王所長,在相關領域,你們是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的。對於項目本身我也給你們幫不上什麽忙,但凡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情開口。”


    酒過三巡,蕭白和王所長單獨碰了一杯。


    然後他很真誠的向對方說道。


    “蕭董,多謝你的美意!我還真有點事想和你說說。時代科技研究院在光刻技術方麵,有著很強的技術實力。再加上周院長的手頭上不缺經費,我希望能和他們進行合作。”


    王所長自然知道誰才是時代係的掌門人,在“物鏡係統”項目上,和周思毅合作現在看來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時代科技研究院和浦東微電設備還不一樣,浦東微電子設備在研發上偏重於商業化,而研究院沒有業績的壓力,其研發方向很寬泛,甚至包含很多基礎研究。


    這是光機所和時代科技研究院合作的技術基石。


    另外,時代科技研究院真的很有錢。之前蕭白一次性就給周思毅撥付了上千億元的研究經費,這次又追加了700億港元的款項。說實在的,整個光機所五到十年的經費都不見得有這麽多。


    王所長很清楚現在的研發(物鏡係統)遇到了瓶頸,想要快速突破,就必須要引入外援。


    這個外援要有一定的技術實力,還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


    目前國內符合條件的機構隻有一家,就是時代科技研究院。


    “王所長,我想,周院長一定會很願意和貴方進行合作的。這件事我可以做決定,沒什麽問題,回頭你可以和周院長直接進行接洽。”


    蕭白聽完王所長的話,馬上欣然答應了下來。


    他原本心裏就有這個意思,隻不過他不好主動開口,還想著回頭讓周思毅和對方談談呢。


    現在好了,不用再麻煩,直接就敲定了合作意向。


    當然,合作條件蕭白不會和對方談。王所長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大家心照不宣的接著喝酒。


    接下來幾天。


    蕭白就呆在了光機所。


    光機所除了保密項目,其他的項目都對蕭白開放。蕭白本著學習的心態,很詳細的了解了一下光機所的情況。


    不了解不知道,這一了解他才發現,光機所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都是實力很強大的存在。


    之所以在物鏡係統這個項目上卡了殼,主要還是以前沒往這個方向上努力過,技術積累不足、研發經費的投入也不足。


    第三天。


    周思毅帶著幾個人來到了光機所。


    “周院長,你和王所長他們好好談談吧。隻要對方的條件不過分,咱們要錢出錢要人出人,務必及早把物鏡係統這個項目搞定。”


    周思毅對於和光機所的合作並不排斥,但雙方要談的細節可不少。包括後續的科研成果、技術專利、利益分配等等,都需要拿出來一個雙方認可的方案來。


    蕭白自然不會親自參與談判,周思毅來了也就意味著他該走了。臨走前,他給周思毅又特意交代了幾句。


    “蕭董,你放心吧。我們和對方之前有過合作,合作模式很成熟,套用到這個項目上完全可行。”


    周思毅明白老板的心思,就笑著解釋了一番。


    他估計談判會很順利,沒什麽意外的話,最多一周左右的時間就能簽約。


    “嗯,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那就辛苦你了,我明天一大早就會離開,回頭咱們深城再見。”


    蕭白已經達到了目的,沒必要繼續耗在光機所這邊。


    他打算明天一早飛往深城,家裏還有一大堆事兒等著他呢。


    “蕭董,你可回來了。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的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簡直賣到了爆。


    尤其是混合動力車,客戶提車基本上都要等待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我這邊恐怕又要擴充產能,另外車用芯片的供貨也有點吃緊。”


    蕭白回來後頭一天上班,嶽桐就找上門來。


    bod汽車之前發布的幾款新車型,大大超出了預期,結果就出現了客戶排隊等著提貨的現象。


    銷售火爆是個好事,但同時也暴露出bod汽車的產能短板。


    bod汽車一直都是高負債經營,擴張速度令同行望而生畏。但即便是這樣,產能的提升依然趕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


    嶽桐最近著急上火,王川富忙著推出新一代車用電池,因此,蕭白剛回來他就跑來了。


    “我覺得你們應該再建一個生產基地,要擴產能就一步到位,不要總是采用添油戰術,趕不上趟。


    另外,今年你們可以考慮在二級市場上再融資。目前公司的股價高企,這兩年的業績也挺好,再融資應該沒問題。”


    蕭白和嶽桐走進了小會客室,坐下來之後就開始探討相關的問題。


    由於王川富今兒沒來,蕭白就提了一些建議,讓嶽桐回頭和王川富好好商量商量。具體采取什麽措施,由他們自己決定,然後按照流程寫好方案上報即可。


    “好的,你這麽說我心裏就有底了。蕭董,那你忙,我現在去bod電池技術公司找王總,盡快拿出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嶽桐也沒坐多久,說完正事就離開了蕭白的辦公室。


    蕭白等對方走了之後,馬上給徐長青、魏小樓、魏建軍等人打了電話,問了問車用芯片的事情。


    反饋回來的信息的顯示,由於世界各國目前都開始重視新能源汽車,從而導致純電動車、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大增。相應的,車用芯片的需求量也是大增。


    蕭白結束了和幾人的通話之後,心裏有了想法。


    他覺得未來車用芯片的需求量會對ic製造形成壓力,雖然目前時代ic製造的28nm產能夠用,但再過一兩年就不好說了。


    同樣看到這個趨勢的還有徐長青,兩人的觀點都差不多,就是時代ic製造應該繼續投資興建28nm生產線。作為成熟工藝的代表,未來車用芯片基本上都會采用28nm製程來製造。


    蕭白隨後就召開了遠程會議,決定由時代ic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集團公司,分別投資興建一條28nm生產線。


    時代ic製造重組之後,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技術水平趨同。二者在先進製程工藝和成熟製程工藝上,逐漸拉平。


    不過,雙方還是保持了各自的風格。


    集團公司在特色工藝上獨樹一幟,上市公司在雙重曝光技術上一騎絕塵......當然,現在集團公司下屬的深城工廠在模擬ic、功率放大器、分立器件等方麵,依然保持著優勢地位。


    上市公司新投資的28nm生產線,將會建在蓉城。集團公司的28nm生產線,將會建在羊城。


    資金來源以自有資金為主,缺口部分由銀行貸款作為補充。


    實際上集團公司的資金肯定是夠用的,之前他們才進賬了200億美元,建設四五條生產線都沒問題。


    上市公司的資金略緊一點,但資金缺口也不會太大。


    項目由魏建軍負責,梁勁鬆、孟孔亮等人也都沒閑著。


    蕭白仿佛又看到了當年時代光電的影子,連續巨額的投資終於砸出了一個世界第一。


    積極擴大規模的,除了時代ic製造之外還有bod集團。


    準確說,就是bod汽車和bod電池技術都在瘋狂的進行擴張。隻不過bod集團的事情由王川富和嶽桐等人在負責,蕭白基本上很少過問。


    他現在心心念念的就隻有一件事。


    那就是時代ic製造能不能擺脫逆境、脫胎換骨,支撐起時代係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乃至於支撐起整個行業。


    魔都。


    魏建軍一下飛機,就來到了國產化14nm生產線的建設工地,梁勁鬆和一群人正在等候他。


    今天是生產線設備安裝調試的最後一天,如果沒什麽問題,這條生產線很快就會進入到試生產階段。接下來就是風險量產、大規模量產......每一個階段都不容易。


    順利的話,從各階段到最終實現量產會很快。不順利的話,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從魏建軍親臨現場就可以看出來,時代ic製造的所有人對這件事都非常重視。


    這一條月產3萬片的14nm(國產化)生產線,具有實驗性質。成功的經驗將會複製到其他的生產線上,意義重大。


    “梁總,咱們去看看吧。”


    魏建軍顧不上和梁勁鬆寒暄,一群人就去換了衣服,走進了廠房。


    此時,設備的安裝調試差不多已經結束,魏建軍和梁勁鬆等人很快就拿到了所有的測試數據。


    “比預想的要差一些,不過也算是達標了。”


    梁勁鬆看完了各個數據,衝著魏建軍笑了笑。國產設備的磨合時間還是有點短,需要改進的小地方有不少,隻能在今後的生產中不斷的完善。


    “梁總,你可能有些樂觀了。我有種預感,試生產階段的技術指標,特別是良品率指標可能會有問題。”


    魏建軍也看了看數據,不禁皺了皺眉。


    和梁勁鬆的謹慎樂觀不同,魏建軍覺得試生產環節不會很順利。


    這是他的經驗,沒什麽直觀的依據,所以梁勁鬆的心裏有些不以為然,隻是嘴上不好反駁對方罷了。


    魏建軍一看對方的神色,就知道梁勁鬆在想啥。


    不過他也沒吱聲,誰對誰錯很快就會有答案。說真的,他還真希望是自己判斷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資本江湖的最後一個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山棄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山棄徒並收藏資本江湖的最後一個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