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去買菜,晚上給你們露一手。”


    對做菜上癮的張漠,立馬擔起了做晚飯的重任,說著張漠也出了門。


    “老馬,小漠淘了件寶貝,快給看看。”


    張恒急衝衝的走進藏寶軒,將泡沫盒放在桌上,拿起桌上的茶杯就灌了一口。


    這個莽漢。


    馬運章搖了搖頭,重新倒了一杯,愜意的端起來,輕呡了一口,才慢條斯理的說道。


    “老張,坐下說。”


    張恒拉開椅子,大咧咧的坐下,打開盒子,對著馬運章說道:


    “雍正瓷器你拿手,我看著像真品,你幫著掌掌眼。”


    “哦,雍正瓷器,這可是好東西。”


    馬運章來了些興趣,不算新手的老張,也有一定的鑒賞能力,能讓他這麽興奮,想來就算不是真品,也是仿製的精品。


    將報紙揭開,馬運章的眼前一亮,他能感受到瓷瓶上濃鬱的曆史氣息,沒有絲毫的煙火氣。


    有戲!


    輕輕的拿起瓷瓶,仔細的觀察了一會,馬運章又找來放大鏡,看了許久,才輕輕放下盤瓷片,麵上露出笑容與驚訝。


    “老張,這是真品,學名叫做大清雍正祭紅釉玉壺春瓶。”


    “老馬,給說說看。”張恒嘴咧的很大。


    “行,咱先說這玉壺春瓶,玉壺春瓶又名“玉壺春壺”,其造型由唐代寺院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定型在北宋時期,在清代雍正年間多有燒造,且多出自官窯,用於宮廷陳設。


    你看這件瓷器,整器造型秉承宋代式樣,外形雋秀,線條柔和,典雅優美;頸部中央微微收束,然後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舒緩,圈足大於瓶口,顯得支撐穩固,纖秀柔美,具有玉壺春瓶的典型特征。”


    “那什麽是霽紅釉?”


    “霽紅釉是一種極富特色的彩釉,是景德鎮禦窯陶工在明宣德時期創燒的著名紅釉品種,亦是明清兩代燒造工藝難度較大的顏色釉品種之一。


    當時陶工在配製霽紅釉料時不惜工本,往往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碾成粉末摻入釉料中,但要燒出上等的成品難度很大,民間稱其“千窯一寶”。


    這個瓷器具有霽紅釉的典型特點,釉色為血紅色,色澤深沉,釉麵不垂流,不開片,失透不光亮,有橘皮紋。胎體輕,釉層較薄,不及郎窯紅的三分之一。”


    “老張這是一件難道雍正官窯精品啊!”馬運章說這話的時候有些羨慕。


    傍晚,張漠拎著各種食材回到家,與自己在帝都的房子相比,這裏顯得老舊了些,但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一進門就是一個大魚缸,與店裏不同,這裏養了一條將近50cm的紅龍魚。


    老爸養金龍魚的技術,比他養錦鯉的技術差了許多,這條紅龍魚,明顯少了幾分精氣神,而且鱗片的光澤也有些暗淡。


    這頭蔫頭龍,父親已經養了快兩年了,剛來的時候隻有15cm的幼魚,據說是純種的辣椒紅龍,花了老爸一萬大元,因為這事老媽沒少嘮叨老爸。


    這條辣椒紅龍算是被老爸養廢了,個頭到是長的不小,但身上的顏色暗淡,一點都不紅,簡直墮了它紅龍的名頭。


    關鍵還是太懶,遊動的時候有氣無力的,沒有一絲的美感,張漠平時都叫它蔫頭龍。


    想起遊絲對小雞仔的作用,張漠就想試試對魚的作用,新的靈液今天已經形成了。


    他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將靈液化成遊絲,畢竟遊絲隻能保存一天。


    想了想,張漠還是決定將靈液化成遊絲,現在並沒有特殊的事情,必須使用靈液。


    從空間中的取出水桶,倒滿水,將靈液化為遊絲,從中舀出一根遊絲,倒入魚缸。


    這條蔫頭龍立馬來了精神,飛快的將遊絲吞了進去。


    吞了遊絲的蔫頭龍,鱗片漸漸有了一絲光澤,顏色紅了一些,也變得活潑了,舒展著身軀,努力將最美的身姿展現在張漠麵前。


    父母回來的時候,張漠已經利落的,做好了一桌子香噴噴的晚飯。


    “小漠,你這瓷瓶是真的,學名叫大清雍正祭紅釉玉壺春瓶…”


    落座後的張父在那興奮的說著,根本沒有注意到魚缸中紅龍魚的變化。


    “好了,別嘮叨了,孩子做的菜都涼了。”


    秦淑英夾了一塊魚肉送進嘴裏。


    “嗯,小漠,你這魚哪買的,肉質結實,口感嫩滑,真不錯,比我以前買的好吃多了!”


    沒待張漠說話,張父就也夾起一塊魚肉,大口的吞下去,稱讚的對著秦淑英說道。


    “不錯,兒子買的強多了,老婆以後你就去那家買。”


    這條魚,張漠買的是一條活鱸魚,見遊絲對紅龍的改變,他就突發奇想,將一根遊絲喂給了這條魚,最後做了這道清蒸鱸魚。


    做好之後,張漠就直接端了出來,他還沒有嚐過。


    夾起一塊魚肉,蒸熟的魚肉晶瑩剔透,放入嘴中,牙齒輕咬,魚肉q彈,一股淡淡的魚香味,回蕩在唇齒之間。


    真是人間美味,遊絲以後的作用更多了。


    吃過遊絲的鱸魚,原來肥胖的魚身也變的瘦長了些,確實像是野生鱸魚。


    用遊絲改造過的魚就這麽好吃,那被自己用遊絲改造過的小雞仔,長大後味道會什麽樣呢。


    這還僅僅是遊絲強化過的鱸魚,如果是更強大靈液,那該多麽美味呢頓時張漠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口味變得挑剔的張漠,又連著夾了幾筷子。


    “別光顧著吃了,快說是哪家買的?”


    賢妻良母的秦淑英喜歡上了這種味道。


    張漠組織了下語言,找了一個合適理由。


    “老媽,這是野生的鱸魚,比普通的養殖鱸魚貴好幾倍呢,這條魚花了我200塊錢呢!可以不可求呢。”


    “唉,那可惜了。”


    不一會,桌上的飯菜就被三人一掃而光,吃完飯的張父來到魚缸前,給紅龍魚喂著食。


    被遊絲強化過的紅龍魚,此時正是饑餓的時候,飛快的捕食著張父投喂的小蝦。


    “咦。”


    張父終於異常活躍的紅龍魚的變化,興奮的朝張漠喊道。


    “兒子快來,紅龍魚發色了!”


    “發色”是養殖龍魚的一個專用名詞,指的是龍魚的顏色由淺變深的,色素逐漸沉澱的過程。


    “爸,蔫頭龍怎麽了。”張漠故作不知的問道。


    “我就說我這是極品辣椒紅龍,吧,你看它的紅色是不是正了些,厚了些,看著很有質感啊,還有些反光的,以後你可不能再叫它蔫頭龍了,哈哈,看,現在它吃的多歡!”


    看著高興的父親,張漠微微的一笑,頗有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感覺。


    “好了,別在看你的魚了,嚐嚐兒子帶回來的大棗,可好吃了。”


    秦淑英將一盤洗好的雲紋大棗,放在茶幾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沙漠種綠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斷五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斷五弦並收藏我在沙漠種綠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