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邊也有幾個人站出來表示支持石橋的觀點。
其中一人昂首挺胸,義正言辭地向柳徹進言道:“回皇上,石大人所言極是!周亞服平日裏就目無尊上,對待聖上更是傲慢無禮,如此行徑實在難以容忍,還請皇上重重責罰,以儆效尤!”
周亞服冷眼掃過那些彈劾自己的人,心中不禁暗罵:哼!這群平日裏與我針鋒相對的老頑固,總是想方設法給老夫下絆子,處處刁難,真當老夫怕了你們不成!且待日後,定要讓你們好看。
然而此刻,當務之急乃是盡快擺脫這不利局麵,徹底撇清自身關聯。
於是乎,周亞服毫不猶豫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麵向高高在上的柳徹,誠惶誠恐地說道:“啟稟皇上,微臣實在是天大的冤枉!那石大人純屬信口胡謅、惡意誣陷微臣,請皇上明察秋毫,務必查清事實真相,還微臣一個清白呀!”
刹那間,朝堂之上猶如炸開了鍋一般,喧鬧聲此起彼伏,眾人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吵嚷不休。
柳徹被這亂哄哄的場景攪得心煩意亂,隻覺得腦袋都快炸了開來。隻見他眉頭緊皺,臉色陰沉得嚇人,淩厲的目光狠狠地掃視了一圈在場諸人,怒喝道:“爾等在這莊嚴的朝堂之上如此喧嘩爭吵,成何體統!難道將朕的朝堂當作市井街頭了?”
此言一出,原本鬧哄哄的朝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眾人皆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出一口。誰都知道此時的柳徹已然動怒,若是不小心觸怒龍顏,後果不堪設想。
稍稍沉默片刻之後,柳徹再度開口,他將視線投向石橋,沉聲道:“既然石橋你膽敢指控周將軍有藐視天威、輕視朕之嫌,那麽好,你便想盡一切辦法去搜集周家犯錯的證據來。倘若拿不出有力證據,休怪朕治你誣告之罪!諸位愛卿,可有其他要事稟報?若無要事,今日便就此退朝罷!”
眾眾人察覺到柳徹心煩意亂之後,皆被嚇得噤若寒蟬,一個個呆立當場,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一不小心就觸怒了這位心情不佳的皇帝陛下。
待到小李子高聲宣布退朝之後,群臣這才如蒙大赦一般,開始陸陸續續地退出養心殿。他們或三五成群、交頭接耳;或形單影隻、步履匆匆。
周亞服緩緩從人群之中走出,其身旁緊跟著自家的兒子。父子二人皆是一臉凝重之色,仿佛心中正思忖著什麽重要之事。
正當此時,石橋邁著沉穩的步伐來到了周亞服的身邊。隻見周亞服抬起頭來,目光淩厲地盯著石橋,冷冷地道:“石禦史,莫非你當真想要與我周家為敵不成?”
石橋麵不改色,不卑不亢地回應道:“大人此言差矣!石橋身為禦史大夫,所坐之位乃是為了維護江山社稷的安穩,而非出於個人的私欲。”
周亞服聽聞此言,不禁冷哼一聲,心中暗自咒罵道:“好一個道貌岸然的老家夥!別以為本將軍不清楚你那點小心思。”然而,盡管心中惱怒不已,但礙於身份和場合,周亞服終究還是沒有發作出來。
石橋與其他大臣一同離開了皇宮之後,卻並未直接返回家中。而是趁著四下無人之際,悄悄地折回了禦書房。原來,柳徹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石橋見到柳徹之後,連忙躬身行禮,並憂心忡忡地說道:“皇上,今日朝堂之上的情形想必您也已經親眼目睹。如今周家在朝中的勢力可謂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微臣即便有心與之抗衡,也是力不從心!”
柳徹穩穩地端坐在那張雕刻精美的檀木椅上,麵沉似水,一言不發。他那深邃如淵的目光,靜靜地落在石橋身上。石橋隻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排山倒海般朝自己湧來,瞬間令他呼吸一滯,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
石橋雙腿一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顫抖著說道:“皇上,微臣知罪了!懇請皇上開恩饒恕微臣!”
聽到石橋惶恐的求饒聲,柳徹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些許,但依舊透著幾分威嚴。
他微微眯起雙眼,凝視著眼前這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臣子,緩聲道:“起來吧,朕心裏清楚,此事並非全是你的過錯。周家在朝中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根基深厚無比,想要在短時間內動搖他們的地位,確實並非易事。此乃情有可原之事,你先起身說話。至於如何應對周家,咱們需得從長計議才行。”
得到皇帝的寬恕之語,石橋高懸的心總算落回了肚子裏。他感激涕零地叩頭謝恩後,緩緩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垂手立於一旁。
柳徹輕咳一聲,打破了短暫的沉默,開口問道:“石愛卿,方才你提及周亞服對朕派遣前去的使者態度傲慢無禮,甚至公然拒絕接收聖旨,此事究竟是否屬實?”
石橋連忙躬身抱拳,低頭回應道:“回皇上的話,微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然而,微臣慚愧,雖明知周亞服此舉乃是大逆不道之舉,卻未能尋得確鑿的證據證明周家有蔑視君威之意,還望皇上降罪責罰。”
柳徹靜靜地凝視著石橋那低頭不語、仿佛若有所思的模樣,微微皺起眉頭,緩聲道:“石大人,盡管你未能查出任何確鑿的證據,但朕卻聽到了一些風聲。”
石橋聞言,猛地抬起頭來,滿臉渴求之色溢於言表,目光急切地望向柳徹,聲音略帶顫抖地道:“皇上,您究竟聽聞了何事?還望陛下明示!”
柳徹臉上露出一絲恨鐵不成鋼的神情,無奈而又氣惱地瞪著石橋,沉聲道:“石大人呐,有些事情隻需你親自到燕赤民間稍作打聽便能一清二楚,難道連這點小事都要朕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去做嗎?”
石橋一聽,頓時惶恐萬分,趕忙雙膝跪地,不住地叩頭求饒道:“微臣有罪,請皇上恕罪!微臣這就立刻前往民間查探,定當不辱使命!”
說罷,石橋不敢再有絲毫耽擱,匆匆起身離開了禦書房,馬不停蹄地去打聽有關周家之事。
其中一人昂首挺胸,義正言辭地向柳徹進言道:“回皇上,石大人所言極是!周亞服平日裏就目無尊上,對待聖上更是傲慢無禮,如此行徑實在難以容忍,還請皇上重重責罰,以儆效尤!”
周亞服冷眼掃過那些彈劾自己的人,心中不禁暗罵:哼!這群平日裏與我針鋒相對的老頑固,總是想方設法給老夫下絆子,處處刁難,真當老夫怕了你們不成!且待日後,定要讓你們好看。
然而此刻,當務之急乃是盡快擺脫這不利局麵,徹底撇清自身關聯。
於是乎,周亞服毫不猶豫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麵向高高在上的柳徹,誠惶誠恐地說道:“啟稟皇上,微臣實在是天大的冤枉!那石大人純屬信口胡謅、惡意誣陷微臣,請皇上明察秋毫,務必查清事實真相,還微臣一個清白呀!”
刹那間,朝堂之上猶如炸開了鍋一般,喧鬧聲此起彼伏,眾人各執一詞,爭得麵紅耳赤,吵嚷不休。
柳徹被這亂哄哄的場景攪得心煩意亂,隻覺得腦袋都快炸了開來。隻見他眉頭緊皺,臉色陰沉得嚇人,淩厲的目光狠狠地掃視了一圈在場諸人,怒喝道:“爾等在這莊嚴的朝堂之上如此喧嘩爭吵,成何體統!難道將朕的朝堂當作市井街頭了?”
此言一出,原本鬧哄哄的朝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眾人皆噤若寒蟬,大氣也不敢出一口。誰都知道此時的柳徹已然動怒,若是不小心觸怒龍顏,後果不堪設想。
稍稍沉默片刻之後,柳徹再度開口,他將視線投向石橋,沉聲道:“既然石橋你膽敢指控周將軍有藐視天威、輕視朕之嫌,那麽好,你便想盡一切辦法去搜集周家犯錯的證據來。倘若拿不出有力證據,休怪朕治你誣告之罪!諸位愛卿,可有其他要事稟報?若無要事,今日便就此退朝罷!”
眾眾人察覺到柳徹心煩意亂之後,皆被嚇得噤若寒蟬,一個個呆立當場,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生怕一不小心就觸怒了這位心情不佳的皇帝陛下。
待到小李子高聲宣布退朝之後,群臣這才如蒙大赦一般,開始陸陸續續地退出養心殿。他們或三五成群、交頭接耳;或形單影隻、步履匆匆。
周亞服緩緩從人群之中走出,其身旁緊跟著自家的兒子。父子二人皆是一臉凝重之色,仿佛心中正思忖著什麽重要之事。
正當此時,石橋邁著沉穩的步伐來到了周亞服的身邊。隻見周亞服抬起頭來,目光淩厲地盯著石橋,冷冷地道:“石禦史,莫非你當真想要與我周家為敵不成?”
石橋麵不改色,不卑不亢地回應道:“大人此言差矣!石橋身為禦史大夫,所坐之位乃是為了維護江山社稷的安穩,而非出於個人的私欲。”
周亞服聽聞此言,不禁冷哼一聲,心中暗自咒罵道:“好一個道貌岸然的老家夥!別以為本將軍不清楚你那點小心思。”然而,盡管心中惱怒不已,但礙於身份和場合,周亞服終究還是沒有發作出來。
石橋與其他大臣一同離開了皇宮之後,卻並未直接返回家中。而是趁著四下無人之際,悄悄地折回了禦書房。原來,柳徹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石橋見到柳徹之後,連忙躬身行禮,並憂心忡忡地說道:“皇上,今日朝堂之上的情形想必您也已經親眼目睹。如今周家在朝中的勢力可謂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微臣即便有心與之抗衡,也是力不從心!”
柳徹穩穩地端坐在那張雕刻精美的檀木椅上,麵沉似水,一言不發。他那深邃如淵的目光,靜靜地落在石橋身上。石橋隻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排山倒海般朝自己湧來,瞬間令他呼吸一滯,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
石橋雙腿一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顫抖著說道:“皇上,微臣知罪了!懇請皇上開恩饒恕微臣!”
聽到石橋惶恐的求饒聲,柳徹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些許,但依舊透著幾分威嚴。
他微微眯起雙眼,凝視著眼前這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臣子,緩聲道:“起來吧,朕心裏清楚,此事並非全是你的過錯。周家在朝中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根基深厚無比,想要在短時間內動搖他們的地位,確實並非易事。此乃情有可原之事,你先起身說話。至於如何應對周家,咱們需得從長計議才行。”
得到皇帝的寬恕之語,石橋高懸的心總算落回了肚子裏。他感激涕零地叩頭謝恩後,緩緩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垂手立於一旁。
柳徹輕咳一聲,打破了短暫的沉默,開口問道:“石愛卿,方才你提及周亞服對朕派遣前去的使者態度傲慢無禮,甚至公然拒絕接收聖旨,此事究竟是否屬實?”
石橋連忙躬身抱拳,低頭回應道:“回皇上的話,微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然而,微臣慚愧,雖明知周亞服此舉乃是大逆不道之舉,卻未能尋得確鑿的證據證明周家有蔑視君威之意,還望皇上降罪責罰。”
柳徹靜靜地凝視著石橋那低頭不語、仿佛若有所思的模樣,微微皺起眉頭,緩聲道:“石大人,盡管你未能查出任何確鑿的證據,但朕卻聽到了一些風聲。”
石橋聞言,猛地抬起頭來,滿臉渴求之色溢於言表,目光急切地望向柳徹,聲音略帶顫抖地道:“皇上,您究竟聽聞了何事?還望陛下明示!”
柳徹臉上露出一絲恨鐵不成鋼的神情,無奈而又氣惱地瞪著石橋,沉聲道:“石大人呐,有些事情隻需你親自到燕赤民間稍作打聽便能一清二楚,難道連這點小事都要朕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去做嗎?”
石橋一聽,頓時惶恐萬分,趕忙雙膝跪地,不住地叩頭求饒道:“微臣有罪,請皇上恕罪!微臣這就立刻前往民間查探,定當不辱使命!”
說罷,石橋不敢再有絲毫耽擱,匆匆起身離開了禦書房,馬不停蹄地去打聽有關周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