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兩人都選擇了借助宦官之力壓製文臣,借助佛教信仰壓製儒教。


    可惜……


    全都以失敗告終……


    一談及子嗣問題,太後也變成了一個尋常的老太太,一改往日的冷淡,呶呶不休起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充實後宮,雨露均沾,誕下皇嗣,為皇族開枝散葉,這是你身為大明皇帝的責任所在。切不可學憲宗,獨寵萬貴妃一人。”


    這話,朱壽就更不愛聽了,“說到獨寵,母後怎麽不提父皇呢?當年父皇可比憲宗更甚,棄了三宮六院,三千寵愛集於一人。”


    而那人就坐在他的麵前,忘了曾經的琴瑟和鳴,伉儷情深!


    “即便母後入宮後多年未育,父皇也未曾考慮過充實後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朕隻不過是效仿父皇罷了!”


    “你能同你父皇相提並論嗎?”激動之下,太後的聲音拔高了幾分,“你父皇在位之時,體貌大臣,開廣言路,節用愛人,德澤上昭天、下漏泉,而有弘治之盛!”


    有一說一,父皇在位之時雖然勤勉為政,但是國事日趨衰微,好不容易開了馬市充盈國庫,沒多久就停了,給他留下一個空虛的國庫。


    邊防戰事更是吃緊,被小王子當成了他們的“牧場”,年年來收割一回。


    什麽弘治之盛?


    都是文臣吹噓出來的!


    相對於大展宏圖的聖君,他們更喜歡無為而治的仁主。


    而他的父皇,就是這麽一個仁主。


    在朝堂上,什麽都聽朝臣的。


    回到後宮,什麽都聽妻子的。


    說他仁善也好。


    說他懦弱也罷。


    這般言聽計從的國主,試問有哪個臣子不喜歡的?


    這般百依百順的家主,試問有哪個妻子不歡喜的?


    朱壽作為嫡長皇子,而且還是唯一順利長大的皇子,生來就是執掌天下、發號施令的,他可不想活得像他父皇那般憋屈,想要抗擊侵犯的敵寇,救援被擄的子民,還得征求臣子的同意,三言兩句就被人給駁回了。


    他有他的理想、憧憬和抱負!


    他要重開馬市,完成他父皇沒有完成的政績。他還要撤海禁、富國庫,鑄火器、固邊防,種番薯、抗天災……


    他相信,在他的治理之下,大明能夠重回永樂大帝的輝煌!


    可是,為什麽這些人就不明白呢?


    而且還要處處阻擾於他。


    其中,也包括本該支持他、鼓勵他、作為他最堅強的後盾的母後!


    望向她的目光,不免染上了幾分失望。


    兩人的視線交錯在一起,太後抿了抿唇,“你喜歡那個李姑娘,即便她再如何張狂無禮,惹是生非,哀家也由你封了美人,給了她應有的體麵。”


    隨著太後的語氣放柔,朱壽的內心也放柔了幾分。兩人之間間隔的冰川,剛剛融化了些許,又被太後的一個“但是”,凍回了原樣。


    “關於皇嗣一事,絕無絲毫商量的餘地!”太後以不容爭辯的語氣命令道,“現在,立刻就去皇後的寢宮,盡你的本分,給皇室開枝散葉!”


    靠!這是將他當作了什麽?


    種|馬嗎?


    朱壽的心涼了個透底,牛脾氣上來了,“要生你生,對著皇後那張臉,朕可提不起半分興趣!”


    “聖上……就是如此看臣妾的嗎?”皇後從屏風後緩步走了出來,不知聽了多久。


    朱壽看著她一雙動人的水眸,微微泛起了淚花,本是惹人憐愛的模樣,卻讓他生不出一絲愛憐,反而有幾分憎惡。


    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厭惡。


    朱壽給過她很多次機會,想要讓她為他做出改變,可是她偏偏站在了他的對立麵,變成了他所厭恨的樣子。


    目光中毫無掩飾的嫌棄,灼傷了皇後的自尊,她再也無法承受那樣的傷痛,眼淚像是斷了線的珍珠,掉了下來。


    期期艾艾地哭聲,讓朱壽煩躁不已,心頭像是有把火在燒似的,加上地龍燒得有些熱,覺得有些透不過氣來,將領口扯開了幾寸,仍未覺得有絲毫的改善。


    這個地方,他是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了,他想他的小無羨了,想要馬上見到她。


    心中的急切化作行動,蹭的一下,從座位上起身,還沒站穩,一股無力感便席卷了全身,雙腳像是踩在了雲層上,綿軟而無力,一個踉蹌又要倒下來。


    皇後眼明手快,向前一個箭步,扶住了他的手臂。


    一股女子的幽香,從她的身上傳來,讓朱壽心頭的那把火燃得更旺了。


    這不正常!


    他這是被下藥了!


    他使出全身的勁,一把推開了皇後,自己也踉蹌了一步,向後跌坐在了椅子上。


    帶著疑惑的目光投向太後,他在她上翹的嘴角上,捕捉到了一絲淺淡的笑意。


    他這是著了她的道!


    如何發生的呢?


    他突然想到那盞蜜梨綠茶!


    自進入仁壽宮後,他就隻喝了這個!


    藥必然是被加在了茶中,用那股齁甜的味道,遮蓋了原本的藥味。


    一定是這樣的!


    因為之前太後送來的柿棗,讓他得了胃柿石,從大同回京之後,他對太後給的吃食格外提防,不敢再沾上一口。


    想不到他進屋之後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全都落在了對方的算計之中。


    先是用劉大夏的事將他招來,故意在言辭上激怒他,讓他做出負氣的事來,將葦公公遞給他賠罪的茶,自個兒喝了。


    他還奇怪,太後今日怎麽話變多了,像個囉裏囉唆的老太太,原來是在刻意拖延時間,等待藥效發揮作用。


    他就這麽被人一步步地引入了局中而不知!


    是他大意了!


    他的手緊緊地抓著扶手,盯著主座之上大明最為尊貴的婦人,想要從她的眼中找到哪怕一絲的疼惜、愧疚、或是懊悔。


    可惜,什麽都沒有……


    “為何要如此對朕?”壓抑著的怒火,令朱壽的嗓音變得低沉而暗啞。


    雙目布滿著的血絲,既是藥物的作用,同時也是憤怒使然,宛若一頭受傷的凶獸,時刻處於爆發的邊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無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的石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的石榴並收藏天下無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