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教授司,您這題出得就更狂妄了,”張允齡目光淩淩,雙手抱拳,敬向皇城所在的方向,“題中無君而有我,您這是要將聖上置於何地啊?”
張允齡這話說得,就差指著他的鼻子大罵:你這是要謀朝篡位嗎?!
“三位教授司的題目,截取自聖賢之書,但題意卻有悖於聖賢之道,究竟意欲何為?是學術不精,還是膽大妄為?”
孟教授司被問得身形一顫,扭頭望向其餘幾人求助。
經過了最初的駭然,曾教授司已經回過神來,用拔高的音調掩蓋心虛,“豎子無狀,怎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意?”
他們也配自稱君子?
天下豈非人人都是君子?
張允齡想到無羨兩次三番指著首輔的鼻子大罵,曾經無法理解的過激行為,如今設身處地,方才體會到她當時的心境。
反正都被置之死地了,心中憋著一口氣,為何不能讓他痛痛快快地罵出來?
“即便是豎子也能看得出來,三位教授司今日的小人之舉。如此不臣之題,恕學生無法作答。”張允齡拱了拱手,即刻退了出去,大步離開考場。
沈廷珍拉著王現,立馬追了上去,至無人處方才對他豎起了拇指,“張兄今日的這份膽識,令在下五體投地!”
王現將他的手壓了下去,緊蹙的雙眉流露出心中的擔憂,“會不會太衝動了些?你既然都猜出了題意,好好作答便是,何必惹怒三位教授司,難道就不怕被趕出國子監嗎?”
沈廷珍向王現使了個眼色,繼續讚道,“這是張兄的高義!”
張允齡扯了扯嘴角,自嘲一笑,“我哪裏是什麽高義?我等早已被歸為親皇一派,無論如何作答,都是要被趕出國子監的,又何必對那幫人的麵前示弱?正麵痛擊回去,反而能在聖上和李美人麵前落個好。”
話雖那麽說,王現依舊心有不甘,“就這麽被趕出了國子監,顏麵丟盡不說,昔日家中出的那份錢糧,豈不是白白打了水漂?”
沈廷珍也歎息一聲,為了供他進學,他家掏出了一半家底,誰家的錢糧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讓他哪有臉麵回家麵對父兄……
“不會白出的。”張允齡可沒忘了初衷,“資助軍餉,本就是參與馬市的敲門磚。國子監的入學名額,隻是附帶的利益,切莫本末倒置。這一年來,我等家族從馬市中獲利匪淺。最多一兩年,就能將當初的這筆資助賺回來。這是長久的買賣,哪裏會虧了?”最主要的是,與無羨接觸了那麽久,他相信她的人品。
張允齡的一通分析,讓王現的心裏寬慰了不少,但是他仍覺得,張允齡之前的行為太過意氣用事,“許多優質人才都是出自國子監的,多到不計其數,其中不乏科場考官。你今日讓他們落了麵子,就不怕日後在舉業上被刻意刁難?”
簡直是逞一時之勇,得一世之悔。
張允齡倒是真的不怕,他比他倆看得更為長遠,“如今聖上在朝中勢微,正是用人之際。我等蟄伏一段時日,待聖上大展經綸之時,必然能夠憑借所學,受到啟用。”
沈廷珍的學識,雖說在族學中出類拔萃,但是,放在才子雲集的國子監,就沒得看了,又是作為捐錢的例貢進的監,貢監不屑於他為伍,又巴結不上蔭監,處處受人排擠,日子別提有多憋屈了。
雖然明知張允齡是在給他倆畫大餅,還是有些心動了,一刻都不想留下來了,拉著王現,道,“我等這就回去收拾東西。”
王現苦著臉,心中那是一萬個不想走,“離開國子監,我等要住哪兒啊?”
這倒沒什麽麻煩的,“我哥在京中有個小院,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可容幾位暫住,然後安排車隊,一起回山西。”
“張兄安排得極為妥帖。”沈廷珍讚了一句,便去竄聯剩餘的馮、冀、介、翟幾家了。
待到集合的時候,卻隻看到了馮、冀兩家,王現狐疑道,“介、翟兩家呢?怎麽沒來啊?”
“人家路子廣著呢!被國子監留了下來。”沈廷珍目光複雜,說不出是譏諷多一些,還是羨慕多一些。
“怎麽辦到的?”王現好奇中帶著幾分懊惱,早知道他就去他們那邊套套消息,也省得被趕出國子監丟臉了。
馮茂冷哼一聲,“還能怎麽做?叛變了唄!”那種小人行徑,他可不屑去做。
他們的根基在邊陲馬市,對此,朝中文臣的態度一直很明確,那就是關停馬市。
明明是他們管理失當,硬是推卸責任,誇大了馬市的弊端。
好似辦一個馬市,就能毀了大明似的。
邊防穩不穩,靠的是國力與兵力,而不是關起門來,做個縮頭烏龜!
那些隻會之乎者也,連兵書都沒讀過兩本的酸丁,有什麽資格置喙?
說話都不怕閃了舌頭!
若是投靠他們,剛剛恢複的馬市,一定得關門歇業,無異於自斷營生。
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家夥!
張允齡眉頭緊鎖,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如今北元內亂,急需一批武器,開出的價格高得驚人,各家蠢蠢欲動,聖上眼看邊商將亂,好不容易開了金口,同意在馬市上向其私售衛所的次品。一來加劇北元內耗,削弱他們的實力。二來賺取銀兩,暗中為邊軍替換優質裝備,穩固邊防。此事本是一件好事,若是泄露出去,恐怕……”
好事會變成禍事!
冀誠提議道,“我與範、翟兩家有些交情,與探探他們的底,若是尚未泄露的話,也可向他們提點一二。”
馮茂沒他那麽樂觀。向敵國倒賣武器,可是大罪,一旦被人檢舉揭發,等待他們的就是滿門抄斬,絕對不容有失,“今日我就離京,回大同告知兄長,做好做壞的打算!”
沈廷珍急了,這時候還哪裏在意丟沒丟國子監的學籍,在家族的生死存亡麵前,一切都是浮雲,“我等隨你一同回去!”
張允齡這話說得,就差指著他的鼻子大罵:你這是要謀朝篡位嗎?!
“三位教授司的題目,截取自聖賢之書,但題意卻有悖於聖賢之道,究竟意欲何為?是學術不精,還是膽大妄為?”
孟教授司被問得身形一顫,扭頭望向其餘幾人求助。
經過了最初的駭然,曾教授司已經回過神來,用拔高的音調掩蓋心虛,“豎子無狀,怎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意?”
他們也配自稱君子?
天下豈非人人都是君子?
張允齡想到無羨兩次三番指著首輔的鼻子大罵,曾經無法理解的過激行為,如今設身處地,方才體會到她當時的心境。
反正都被置之死地了,心中憋著一口氣,為何不能讓他痛痛快快地罵出來?
“即便是豎子也能看得出來,三位教授司今日的小人之舉。如此不臣之題,恕學生無法作答。”張允齡拱了拱手,即刻退了出去,大步離開考場。
沈廷珍拉著王現,立馬追了上去,至無人處方才對他豎起了拇指,“張兄今日的這份膽識,令在下五體投地!”
王現將他的手壓了下去,緊蹙的雙眉流露出心中的擔憂,“會不會太衝動了些?你既然都猜出了題意,好好作答便是,何必惹怒三位教授司,難道就不怕被趕出國子監嗎?”
沈廷珍向王現使了個眼色,繼續讚道,“這是張兄的高義!”
張允齡扯了扯嘴角,自嘲一笑,“我哪裏是什麽高義?我等早已被歸為親皇一派,無論如何作答,都是要被趕出國子監的,又何必對那幫人的麵前示弱?正麵痛擊回去,反而能在聖上和李美人麵前落個好。”
話雖那麽說,王現依舊心有不甘,“就這麽被趕出了國子監,顏麵丟盡不說,昔日家中出的那份錢糧,豈不是白白打了水漂?”
沈廷珍也歎息一聲,為了供他進學,他家掏出了一半家底,誰家的錢糧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讓他哪有臉麵回家麵對父兄……
“不會白出的。”張允齡可沒忘了初衷,“資助軍餉,本就是參與馬市的敲門磚。國子監的入學名額,隻是附帶的利益,切莫本末倒置。這一年來,我等家族從馬市中獲利匪淺。最多一兩年,就能將當初的這筆資助賺回來。這是長久的買賣,哪裏會虧了?”最主要的是,與無羨接觸了那麽久,他相信她的人品。
張允齡的一通分析,讓王現的心裏寬慰了不少,但是他仍覺得,張允齡之前的行為太過意氣用事,“許多優質人才都是出自國子監的,多到不計其數,其中不乏科場考官。你今日讓他們落了麵子,就不怕日後在舉業上被刻意刁難?”
簡直是逞一時之勇,得一世之悔。
張允齡倒是真的不怕,他比他倆看得更為長遠,“如今聖上在朝中勢微,正是用人之際。我等蟄伏一段時日,待聖上大展經綸之時,必然能夠憑借所學,受到啟用。”
沈廷珍的學識,雖說在族學中出類拔萃,但是,放在才子雲集的國子監,就沒得看了,又是作為捐錢的例貢進的監,貢監不屑於他為伍,又巴結不上蔭監,處處受人排擠,日子別提有多憋屈了。
雖然明知張允齡是在給他倆畫大餅,還是有些心動了,一刻都不想留下來了,拉著王現,道,“我等這就回去收拾東西。”
王現苦著臉,心中那是一萬個不想走,“離開國子監,我等要住哪兒啊?”
這倒沒什麽麻煩的,“我哥在京中有個小院,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可容幾位暫住,然後安排車隊,一起回山西。”
“張兄安排得極為妥帖。”沈廷珍讚了一句,便去竄聯剩餘的馮、冀、介、翟幾家了。
待到集合的時候,卻隻看到了馮、冀兩家,王現狐疑道,“介、翟兩家呢?怎麽沒來啊?”
“人家路子廣著呢!被國子監留了下來。”沈廷珍目光複雜,說不出是譏諷多一些,還是羨慕多一些。
“怎麽辦到的?”王現好奇中帶著幾分懊惱,早知道他就去他們那邊套套消息,也省得被趕出國子監丟臉了。
馮茂冷哼一聲,“還能怎麽做?叛變了唄!”那種小人行徑,他可不屑去做。
他們的根基在邊陲馬市,對此,朝中文臣的態度一直很明確,那就是關停馬市。
明明是他們管理失當,硬是推卸責任,誇大了馬市的弊端。
好似辦一個馬市,就能毀了大明似的。
邊防穩不穩,靠的是國力與兵力,而不是關起門來,做個縮頭烏龜!
那些隻會之乎者也,連兵書都沒讀過兩本的酸丁,有什麽資格置喙?
說話都不怕閃了舌頭!
若是投靠他們,剛剛恢複的馬市,一定得關門歇業,無異於自斷營生。
真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家夥!
張允齡眉頭緊鎖,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如今北元內亂,急需一批武器,開出的價格高得驚人,各家蠢蠢欲動,聖上眼看邊商將亂,好不容易開了金口,同意在馬市上向其私售衛所的次品。一來加劇北元內耗,削弱他們的實力。二來賺取銀兩,暗中為邊軍替換優質裝備,穩固邊防。此事本是一件好事,若是泄露出去,恐怕……”
好事會變成禍事!
冀誠提議道,“我與範、翟兩家有些交情,與探探他們的底,若是尚未泄露的話,也可向他們提點一二。”
馮茂沒他那麽樂觀。向敵國倒賣武器,可是大罪,一旦被人檢舉揭發,等待他們的就是滿門抄斬,絕對不容有失,“今日我就離京,回大同告知兄長,做好做壞的打算!”
沈廷珍急了,這時候還哪裏在意丟沒丟國子監的學籍,在家族的生死存亡麵前,一切都是浮雲,“我等隨你一同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