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鬆了口氣,幸好燒的不是人,隻是了一具屍體。
那李姑娘雖然缺乏禮教,但是對手下挺不錯的,他就說,她不是那種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這下,他晚上終於能安心睡了,不用擔心自己因為知道李姑娘暗中坑過建昌侯的機密,被她殺了滅口了。
這年頭,做個親衛也不容易啊!
另一邊,楊慎的案情分析還沒結束,抽絲剝繭間,一步步揭開了無羨的布局。
“屍體在大火中燒得麵目全非,根本辨別不出漢人的身份,也無法查證他的真正死因,如此一來,就成了鐵案難以推翻。
“你再推波助瀾,施加輿論壓力,就能迫使內閣不得不對此事進行處理,懲處主使者。”
啪啪啪!——
無羨拍了拍手,眼底波瀾不驚,平靜得就像是個置身事外的看客,“你的故事講得真精彩,若是寫成話本子,一定很暢銷。”
楊慎說不出自己此刻,是憤怒更多些,還是憂慮更多些。
“別裝傻,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會使得兩國交惡,茲事體大,還不讓那些天方使臣速速收手。”
他都將案情推演得八九不離十,怎麽輪到這兒就拎不清了呢?
“都已經死了人,你覺得還能有回旋的餘地嗎?解鈴還須係鈴人,解決此事的關鍵,還在主使者身上,隻要他受到了懲罰,天方使臣自然不會再追究下去。”
誰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楊慎也想將主使者緝拿歸案,“可他是太後的弟弟。”嫡親嫡親的那種,比親兒子還寶貝幾分,“太後是不會讓建昌侯出事的。”
無羨聳了聳肩,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架勢,“那就沒辦法了,隻能讓內閣頭疼去了。”
楊慎覺得太陽穴突突地跳,頭疼得厲害,“你就不能讓使臣退一步嗎?”
“使臣也是要麵子的,好不?都死人了,你讓人家的臉往哪兒擱?”
無羨見他一臉的喪氣,如同死了親爹似的,至於嗎?
“好啦好啦,你也別太擔心了。你爹的首輔之位也不是白坐的,和稀泥的本事可是一流的。放心吧,他總有辦法解決的。”
楊慎歎了口氣,一切隻能寄望於他爹了。可是,他卻忘了還有另一個不嫌事大的主兒,早就看建昌侯不爽了,如今那麽好的機會送上門,怎會輕易放過?
翌日,楊廷和的案頭收到了兩卷:
一卷是李元芳的上書,彈劾建昌侯洗劫貢品,殺害使臣,違法亂紀,枉顧朝綱。
另一卷是正德帝的上諭,勒令大理寺緝拿建昌侯,審理貢品被盜、使臣被殺一案。
李元芳的彈劾,他可以當沒看見,壓下來,正德帝的就難辦了……
他將上諭遞給另外兩位閣老傳閱,群策群力,不指望能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隻求一個跳不出錯的法子。
正德帝與建昌侯之間,明擺著是神仙打架,無論偏幫哪一個,勢必要得罪另一個,誰都不想摻和進去,又將問題踢回給了楊廷和,“此事關係重大,還是由首輔定奪。”
楊廷和的內心冷哼一聲,他們將燙手山芋扔給他,他就不會再扔給別人嗎?
他將正德帝的上諭細心卷好,遞給了一名內官,讓他轉交給太後。
就讓帝後兩人吵去吧,吵出一個結果,他們照辦便是。
……
慈寧宮。
太後看到了這份送來的上諭,果然大怒,將拳頭捏得緊緊的,精心嗬護的指甲都被折斷了,聲音中充斥著毫不掩飾的怒意,“替哀家將皇帝叫來!”
葦公公領命而去,一個時辰後,方才將閑庭漫步的正德帝給帶回來。
太後看到他嘴角噙著的笑就來氣,“你舅舅被歹人誣陷,就要被害死了,你還笑得出來?!”
正德帝驚呼一聲,“建昌侯又犯事了?”
太後抓著上諭,丟在了他的腳邊,“你親自寫的上諭,還想在哀家麵前裝傻?”
正德帝撿起了上諭,掃了一眼,揶揄道,“母後的消息真是靈通呀!朕今早才擬的上諭,母後那麽快就得到了。”
“他是你的舅舅,你還有沒有孝心?”太後猛拍了一下扶手,眼中冒著火,胸脯起伏不定,顯然是被氣得不輕,“你這是想把你舅舅往絕路上逼!”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朕可沒將刀夾在他的脖子上,逼著他去打劫,去殺人。”這個鍋太重,他可不背。
“當初父皇在世時,就想好好管束他了,是誰攔著的?他有今時今日,還不被縱容出來的?朕正是因為有孝心,才遵從父皇遺命,好好管束舅舅的。”
“巧舌如簧!”太後冷哼一聲,這哪是什麽管束,明明就是要命,“哀家不管,允齡不能抓!”
正德帝的眸色詭譎,“如果朕一定要抓呢?”
“你、你……”太後被他噎得上氣不接下氣,身邊的女官忙端上一杯菊花枸杞茶,想讓她降火順氣,被她一把拽在手中,驀地扔向了正德帝。
他不躲不避,肩上被茶盞砸了個正著,茶水濺了他一身。幸好隻是溫熱的,不然非得被燙傷了不可。
他垂眸瞥了眼摔成兩瓣的茶盞,有些可惜,是建昌侯倒賣的琉璃盞,可不便宜。
“母後怎麽連話都說不利索了?要不要朕給您請太醫瞧瞧?既然身體不適,就當靜心修養,不要被一些閑人閑事給打擾了。”
正德帝扯了扯黏在身上的濕衣,轉身留下一個漠然的背影,腳步輕快地離開了。
太後的火氣再次冒了起來,怎麽壓都壓不下去,在她的胸口熊熊地灼燒著。
她隨手一掃,打翻了身邊的果盤,盤中的酥梨滾落了一地。
淚水氤氳了眼眸,讓太後的視線有些模糊,仿若看到了繈褓中的次子,揮著藕節般的手臂,向她露出甜甜的笑。
“要是哀家的煒哥兒健在,一定是最乖巧懂事的,不像是那個逆子,天生就是來克我的,早知道就不該讓他生下來……”
四周的宮女和內官,對此見怪不怪,但他們隻是奴才,還沒置喙主子的資格,一個個深深地將頭低了下去,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什麽都沒聽到。
秋意涼,心亦涼。
……
鴻臚寺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方使臣糾結了所有人,舉著橫幅抗議,看熱鬧的百姓圍了好幾層。
梁儲氣得吹了吹胡子,“不就是個西域小國,竟然不依不饒的。”
鴻臚寺卿扶了扶鬆動的發簪,這兩日束發時,掉了不少頭發,發簪都快插不穩了,“吐魯番和日本的使臣後日即到。”再讓他們鬧下去,可就不好看了。
幾人正苦著臉,內官匆匆入內,雙手捧著一卷諭書呈上。幾人打開一看,同上一卷的內容差不多,不同的是,用詞更為嚴苛了些。
費宏扭頭問楊廷和,“這下該如何是好?”
楊廷和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這件事必須立刻結案,著人將建昌侯請去大理寺,令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左都禦使會同審理。天方使臣既然要結果,我們就給他們一個結果!”
梁儲擔憂道,“太後那邊怎麽辦?”
“諸位不用擔心,我親自去慈寧宮向太後請罪。”
待楊廷和到達慈寧宮的時候,太後已經獲得了消息,正在大發雷霆,四周的宮女一個個匍匐在地,嚇得瑟瑟發抖。
太後收斂起臉上的怒容,冷硬的線條稍顯柔和,語氣中卻還帶著未消退的怒意,“楊愛卿來得正好,建昌侯是哀家的親弟弟,哀家倒要看看,是誰如此大膽,敢捉拿他!”
楊廷和聲音平平地陳述著事實,“吐魯番、日本、韃靼的使團即將入京,貢品被劫,使臣被殺,必須有個交代。”
太後的聲音頓時拔高了幾分,顯得有些尖銳,“給使團一個交代,誰給哀家一個交代?”不就是一個番人嗎?怎能比得上她的親弟弟?
楊廷和直接甩鍋給正德帝,“聖上下了諭書,已經著人提審建昌侯,令三司會審。”
“這個逆子,真是要氣死哀家才罷休!”太後在胸口捶了兩下,在葦公公的攙扶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擺駕大理寺!”
太後想做什麽,難道要去聽審?
她若在場,官員不敢問案,使臣不會信服,審了也是白審。
“不可,”楊廷和立馬出聲勸阻道,“太後身份最貴,不適合出現在大理寺。”
“哀家不去大理寺,哀家的弟弟被欺負了,該怎麽辦?”
建昌侯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誰人敢欺負他啊!
當然,楊廷和隻敢在心裏吐槽一下,不敢真的說出口。
“太後請放心,建昌侯隻是協同審案,不是犯人,不會受到任何不公的對待。”
太後怎能放心得下,一顆心七上八下,遲遲難以下決斷。
楊廷和垂著眸,想了個折中的想法,“太後不若由葦公公代表您親臨,在隔間旁聽審案。”
“罷了罷了!崔葦,你隨楊大人去大理寺一趟!”她倒要看看,誰敢為難她的弟弟!
楊廷和好不容易將這燙手山芋丟給了三司,怎願意再蹚入這趟渾水,出了慈寧宮,便尋了一個借口,想要開溜。
葦公公也是個人精,哪肯就這麽放他離開,“如今什麽事,能有建昌侯重要?楊閣老可是應下太後的囑咐,要好好照顧建昌侯的。”
他隻是一個內官,在公堂上可鎮不住那些一品大員,若是放跑了楊廷和,“公堂之上一旦出了什麽意外,誰也不好向太後交代,不是?”
楊廷和一看跑不了了,隻能認命地陪著葦公公,一起去了大理寺。
不過他們沒有進正堂,而是悄悄繞去了後堂,隔著一道屏風,別人看不到他們,他們卻能將堂上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大理寺好久沒那麽熱鬧了,正堂之上坐著大理寺卿,左右兩邊則坐著刑部尚書、左都禦使作為陪審。坐在堂上聽審的,還有鴻臚寺卿和天方使臣。
講真,鴻臚寺卿一點都不想來。在座的就他的官職最低,審的還是太後的弟弟,簡直如坐針氈一般。
他是被天方使臣硬拽過來的,人家說了,他的官話不好,聽不懂的地方需要一個翻譯。
他能說,他這個鴻臚寺卿是混來的,他的波斯語其實也不咋的。
若是缺翻譯的話,找十個來都成,大哥,別拖他下水好不好?
偏偏那個天方使臣毫無自知,一邊喝著茶,一邊對大理寺評頭論足,心也忒大了。
他真想對他吼一句,“大哥,您不是來秋遊的!”
可是,那個天方使臣完全無法體諒他的苦衷,突然發難,將空了的茶盞往桌案上一拍,“我的茶都喝完了,幾時開始審案子啊?”
時間就是金錢!
他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若不是無羨以一個不錯的價格,將他這次偷偷捎帶的貨物都吃了,他才不願意來呢!
作為本案主審的大理寺卿,拿起了案上的驚堂木拍了一下,大聲喝道,“傳西市何氏胭脂鋪掌櫃!”
兩名差役立刻將人押到。
掌櫃人雖跪在地上,身子卻是挺得直直的,背後有人撐腰,自然是有恃無恐的。
大理寺卿:“本官問你,三日前胭脂鋪中的清露從何得來?”
掌櫃:“是楊二帶來的。”
大理寺卿:“你可知道這貨從何而來?”
掌櫃:“小的見他價格報得便宜,怕被被人搶了,沒問出處,就把錢都付了。”
兩人一問一答,從容不迫,像是事先演練過一般。
天方使臣倏地跳了起來,“他說謊!我的清露是用玻璃瓶裝的,獨一份,整個京師的胭脂鋪,一瞧就知道是我的貨!”
葦公公不屑地冷哼了一聲,好不遮掩眼中的輕蔑,“番人就是番人,大聲喧嘩阻擾辦案,一點規矩都不懂。”
大理寺卿可沒他如此大膽,敢直接懟使臣,權當沒有聽到,又拍了一下驚堂木,“帶楊二。”
楊二上堂後,便沒掌櫃這般好的待遇,被差役用夾棍夾著,用力地按在地上。
那李姑娘雖然缺乏禮教,但是對手下挺不錯的,他就說,她不是那種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這下,他晚上終於能安心睡了,不用擔心自己因為知道李姑娘暗中坑過建昌侯的機密,被她殺了滅口了。
這年頭,做個親衛也不容易啊!
另一邊,楊慎的案情分析還沒結束,抽絲剝繭間,一步步揭開了無羨的布局。
“屍體在大火中燒得麵目全非,根本辨別不出漢人的身份,也無法查證他的真正死因,如此一來,就成了鐵案難以推翻。
“你再推波助瀾,施加輿論壓力,就能迫使內閣不得不對此事進行處理,懲處主使者。”
啪啪啪!——
無羨拍了拍手,眼底波瀾不驚,平靜得就像是個置身事外的看客,“你的故事講得真精彩,若是寫成話本子,一定很暢銷。”
楊慎說不出自己此刻,是憤怒更多些,還是憂慮更多些。
“別裝傻,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會使得兩國交惡,茲事體大,還不讓那些天方使臣速速收手。”
他都將案情推演得八九不離十,怎麽輪到這兒就拎不清了呢?
“都已經死了人,你覺得還能有回旋的餘地嗎?解鈴還須係鈴人,解決此事的關鍵,還在主使者身上,隻要他受到了懲罰,天方使臣自然不會再追究下去。”
誰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楊慎也想將主使者緝拿歸案,“可他是太後的弟弟。”嫡親嫡親的那種,比親兒子還寶貝幾分,“太後是不會讓建昌侯出事的。”
無羨聳了聳肩,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架勢,“那就沒辦法了,隻能讓內閣頭疼去了。”
楊慎覺得太陽穴突突地跳,頭疼得厲害,“你就不能讓使臣退一步嗎?”
“使臣也是要麵子的,好不?都死人了,你讓人家的臉往哪兒擱?”
無羨見他一臉的喪氣,如同死了親爹似的,至於嗎?
“好啦好啦,你也別太擔心了。你爹的首輔之位也不是白坐的,和稀泥的本事可是一流的。放心吧,他總有辦法解決的。”
楊慎歎了口氣,一切隻能寄望於他爹了。可是,他卻忘了還有另一個不嫌事大的主兒,早就看建昌侯不爽了,如今那麽好的機會送上門,怎會輕易放過?
翌日,楊廷和的案頭收到了兩卷:
一卷是李元芳的上書,彈劾建昌侯洗劫貢品,殺害使臣,違法亂紀,枉顧朝綱。
另一卷是正德帝的上諭,勒令大理寺緝拿建昌侯,審理貢品被盜、使臣被殺一案。
李元芳的彈劾,他可以當沒看見,壓下來,正德帝的就難辦了……
他將上諭遞給另外兩位閣老傳閱,群策群力,不指望能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隻求一個跳不出錯的法子。
正德帝與建昌侯之間,明擺著是神仙打架,無論偏幫哪一個,勢必要得罪另一個,誰都不想摻和進去,又將問題踢回給了楊廷和,“此事關係重大,還是由首輔定奪。”
楊廷和的內心冷哼一聲,他們將燙手山芋扔給他,他就不會再扔給別人嗎?
他將正德帝的上諭細心卷好,遞給了一名內官,讓他轉交給太後。
就讓帝後兩人吵去吧,吵出一個結果,他們照辦便是。
……
慈寧宮。
太後看到了這份送來的上諭,果然大怒,將拳頭捏得緊緊的,精心嗬護的指甲都被折斷了,聲音中充斥著毫不掩飾的怒意,“替哀家將皇帝叫來!”
葦公公領命而去,一個時辰後,方才將閑庭漫步的正德帝給帶回來。
太後看到他嘴角噙著的笑就來氣,“你舅舅被歹人誣陷,就要被害死了,你還笑得出來?!”
正德帝驚呼一聲,“建昌侯又犯事了?”
太後抓著上諭,丟在了他的腳邊,“你親自寫的上諭,還想在哀家麵前裝傻?”
正德帝撿起了上諭,掃了一眼,揶揄道,“母後的消息真是靈通呀!朕今早才擬的上諭,母後那麽快就得到了。”
“他是你的舅舅,你還有沒有孝心?”太後猛拍了一下扶手,眼中冒著火,胸脯起伏不定,顯然是被氣得不輕,“你這是想把你舅舅往絕路上逼!”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朕可沒將刀夾在他的脖子上,逼著他去打劫,去殺人。”這個鍋太重,他可不背。
“當初父皇在世時,就想好好管束他了,是誰攔著的?他有今時今日,還不被縱容出來的?朕正是因為有孝心,才遵從父皇遺命,好好管束舅舅的。”
“巧舌如簧!”太後冷哼一聲,這哪是什麽管束,明明就是要命,“哀家不管,允齡不能抓!”
正德帝的眸色詭譎,“如果朕一定要抓呢?”
“你、你……”太後被他噎得上氣不接下氣,身邊的女官忙端上一杯菊花枸杞茶,想讓她降火順氣,被她一把拽在手中,驀地扔向了正德帝。
他不躲不避,肩上被茶盞砸了個正著,茶水濺了他一身。幸好隻是溫熱的,不然非得被燙傷了不可。
他垂眸瞥了眼摔成兩瓣的茶盞,有些可惜,是建昌侯倒賣的琉璃盞,可不便宜。
“母後怎麽連話都說不利索了?要不要朕給您請太醫瞧瞧?既然身體不適,就當靜心修養,不要被一些閑人閑事給打擾了。”
正德帝扯了扯黏在身上的濕衣,轉身留下一個漠然的背影,腳步輕快地離開了。
太後的火氣再次冒了起來,怎麽壓都壓不下去,在她的胸口熊熊地灼燒著。
她隨手一掃,打翻了身邊的果盤,盤中的酥梨滾落了一地。
淚水氤氳了眼眸,讓太後的視線有些模糊,仿若看到了繈褓中的次子,揮著藕節般的手臂,向她露出甜甜的笑。
“要是哀家的煒哥兒健在,一定是最乖巧懂事的,不像是那個逆子,天生就是來克我的,早知道就不該讓他生下來……”
四周的宮女和內官,對此見怪不怪,但他們隻是奴才,還沒置喙主子的資格,一個個深深地將頭低了下去,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什麽都沒聽到。
秋意涼,心亦涼。
……
鴻臚寺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方使臣糾結了所有人,舉著橫幅抗議,看熱鬧的百姓圍了好幾層。
梁儲氣得吹了吹胡子,“不就是個西域小國,竟然不依不饒的。”
鴻臚寺卿扶了扶鬆動的發簪,這兩日束發時,掉了不少頭發,發簪都快插不穩了,“吐魯番和日本的使臣後日即到。”再讓他們鬧下去,可就不好看了。
幾人正苦著臉,內官匆匆入內,雙手捧著一卷諭書呈上。幾人打開一看,同上一卷的內容差不多,不同的是,用詞更為嚴苛了些。
費宏扭頭問楊廷和,“這下該如何是好?”
楊廷和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這件事必須立刻結案,著人將建昌侯請去大理寺,令刑部尚書、大理寺卿、左都禦使會同審理。天方使臣既然要結果,我們就給他們一個結果!”
梁儲擔憂道,“太後那邊怎麽辦?”
“諸位不用擔心,我親自去慈寧宮向太後請罪。”
待楊廷和到達慈寧宮的時候,太後已經獲得了消息,正在大發雷霆,四周的宮女一個個匍匐在地,嚇得瑟瑟發抖。
太後收斂起臉上的怒容,冷硬的線條稍顯柔和,語氣中卻還帶著未消退的怒意,“楊愛卿來得正好,建昌侯是哀家的親弟弟,哀家倒要看看,是誰如此大膽,敢捉拿他!”
楊廷和聲音平平地陳述著事實,“吐魯番、日本、韃靼的使團即將入京,貢品被劫,使臣被殺,必須有個交代。”
太後的聲音頓時拔高了幾分,顯得有些尖銳,“給使團一個交代,誰給哀家一個交代?”不就是一個番人嗎?怎能比得上她的親弟弟?
楊廷和直接甩鍋給正德帝,“聖上下了諭書,已經著人提審建昌侯,令三司會審。”
“這個逆子,真是要氣死哀家才罷休!”太後在胸口捶了兩下,在葦公公的攙扶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擺駕大理寺!”
太後想做什麽,難道要去聽審?
她若在場,官員不敢問案,使臣不會信服,審了也是白審。
“不可,”楊廷和立馬出聲勸阻道,“太後身份最貴,不適合出現在大理寺。”
“哀家不去大理寺,哀家的弟弟被欺負了,該怎麽辦?”
建昌侯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誰人敢欺負他啊!
當然,楊廷和隻敢在心裏吐槽一下,不敢真的說出口。
“太後請放心,建昌侯隻是協同審案,不是犯人,不會受到任何不公的對待。”
太後怎能放心得下,一顆心七上八下,遲遲難以下決斷。
楊廷和垂著眸,想了個折中的想法,“太後不若由葦公公代表您親臨,在隔間旁聽審案。”
“罷了罷了!崔葦,你隨楊大人去大理寺一趟!”她倒要看看,誰敢為難她的弟弟!
楊廷和好不容易將這燙手山芋丟給了三司,怎願意再蹚入這趟渾水,出了慈寧宮,便尋了一個借口,想要開溜。
葦公公也是個人精,哪肯就這麽放他離開,“如今什麽事,能有建昌侯重要?楊閣老可是應下太後的囑咐,要好好照顧建昌侯的。”
他隻是一個內官,在公堂上可鎮不住那些一品大員,若是放跑了楊廷和,“公堂之上一旦出了什麽意外,誰也不好向太後交代,不是?”
楊廷和一看跑不了了,隻能認命地陪著葦公公,一起去了大理寺。
不過他們沒有進正堂,而是悄悄繞去了後堂,隔著一道屏風,別人看不到他們,他們卻能將堂上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大理寺好久沒那麽熱鬧了,正堂之上坐著大理寺卿,左右兩邊則坐著刑部尚書、左都禦使作為陪審。坐在堂上聽審的,還有鴻臚寺卿和天方使臣。
講真,鴻臚寺卿一點都不想來。在座的就他的官職最低,審的還是太後的弟弟,簡直如坐針氈一般。
他是被天方使臣硬拽過來的,人家說了,他的官話不好,聽不懂的地方需要一個翻譯。
他能說,他這個鴻臚寺卿是混來的,他的波斯語其實也不咋的。
若是缺翻譯的話,找十個來都成,大哥,別拖他下水好不好?
偏偏那個天方使臣毫無自知,一邊喝著茶,一邊對大理寺評頭論足,心也忒大了。
他真想對他吼一句,“大哥,您不是來秋遊的!”
可是,那個天方使臣完全無法體諒他的苦衷,突然發難,將空了的茶盞往桌案上一拍,“我的茶都喝完了,幾時開始審案子啊?”
時間就是金錢!
他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若不是無羨以一個不錯的價格,將他這次偷偷捎帶的貨物都吃了,他才不願意來呢!
作為本案主審的大理寺卿,拿起了案上的驚堂木拍了一下,大聲喝道,“傳西市何氏胭脂鋪掌櫃!”
兩名差役立刻將人押到。
掌櫃人雖跪在地上,身子卻是挺得直直的,背後有人撐腰,自然是有恃無恐的。
大理寺卿:“本官問你,三日前胭脂鋪中的清露從何得來?”
掌櫃:“是楊二帶來的。”
大理寺卿:“你可知道這貨從何而來?”
掌櫃:“小的見他價格報得便宜,怕被被人搶了,沒問出處,就把錢都付了。”
兩人一問一答,從容不迫,像是事先演練過一般。
天方使臣倏地跳了起來,“他說謊!我的清露是用玻璃瓶裝的,獨一份,整個京師的胭脂鋪,一瞧就知道是我的貨!”
葦公公不屑地冷哼了一聲,好不遮掩眼中的輕蔑,“番人就是番人,大聲喧嘩阻擾辦案,一點規矩都不懂。”
大理寺卿可沒他如此大膽,敢直接懟使臣,權當沒有聽到,又拍了一下驚堂木,“帶楊二。”
楊二上堂後,便沒掌櫃這般好的待遇,被差役用夾棍夾著,用力地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