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還有你,”無羨舉起手中的笤帚指了一圈,將在場的人都囊括在內,最後落在了楊慎的身上,“你們所有人,都是大明的罪人!”
她丟下笤帚,哼著小曲,大步離去,一路拾級而下,忽然聽見有人在她身後喚著“無羨公子”。
她回頭望去,是一個快而立之年歲的男子,麵容俊俏清秀。
“雖然在下對閣下帚打楊修撰的行為不敢苟同,但是閣下的稅收之說,如醍醐灌頂,令在下獲益良多。”
無羨挑了挑眉,想不到那些酸丁之中,也不乏明事理的,“不知兄台該如何稱呼?”
那人靦腆道,“在下嚴嵩,字惟中。”
無羨腳一軟,差點從台階上摔下去。
什麽意思?
難得有個人欣賞她的理論,還是一個連她這種曆史白癡都認得的大貪官。
這究竟是她做人失敗呢?
還是儒士失敗呢?
無羨不覺苦笑了一下。
嚴嵩朝她作了個揖,“若是公子不棄,我們找個地方繼續聊聊,在下還有許多不解之處,想要向公子請教。”
一聲突兀的笑聲傳來,“他都快自身難保了,你還向他請教,不怕丟官嗎?”
嚴嵩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十來歲的小孩,故作一臉老成的樣子。
無羨雖然本能地對嚴嵩有些反感,卻也不想因她而連累嚴嵩,向他回了一禮,“我爹又該罵我惹事了,改日與嚴兄再聚!”
嚴嵩一臉的惋惜,“改日再聚。”
兩人分道揚鑣,無羨沿著什刹海往回走去,見那個孩子一直在她身後跟著她。
“你跟著我做什麽?”
那孩子笑嘻嘻地加快了腳步,跑到她的身前,“你是我見過的最有意思的人。”
無羨不覺有些好笑,“你才多大點,見過多少人啊?”
“反正,沒一個敢指著那麽多人罵,還將他們罵得啞口無言的。”
無羨從懷裏取出一小包糖,塞在了那孩子的手中,“時間不早了,早些回去吧,不然你的家人該著急了。”
那孩子拿出一粒糖,含在嘴裏,還是不願離開,“你剛才走的時候哼的曲子不錯,唱我一首給我聽聽。”
無羨覺得這孩子有趣得很,故意同他逗趣道,“你得了我的糖,不該是你給我唱一曲嗎?”
孩子就是孩子,張口就唱了起來,曲子很熟悉,是無羨當軍歌唱的《拜將軍》。
“我唱完了,該輪到你了。”
額,看來不唱還不行了!
可是,無羨剛唱了一句,就被那孩子叫停了,“那是我剛才唱過的,你得唱一首新的,不然不作數!”
得,要求還挺高的!
無羨尋思了一下,唱了一首花粥的《出山》。
“這調子怎生如此古怪?不過,挺特別的,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曲子。”那孩子抬起頭來,正要問無羨再唱一首,發現她居然跑沒影了,氣得他直跺腳。
這一次從表麵上看,無羨是逞了威風,將人罵得狗血淋頭,卻是惹了眾怒,彈劾她辱沒聖人的奏疏,多到能將她給掩埋了。
沒幾日,降罪的聖旨便下來了,她爹被剝奪了爵位,貶為庶人。
無羨跟著她爹李霸,乖乖跪下,領旨謝恩。
傳旨的張永,看著無羨那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你就不能給咱家消停會兒。”
她剛來京師才幾天,就給他捅了那麽大一個婁子。
無羨從地上爬了起來,勾著張永的手道,“如今不好嗎?反正我也不喜歡京師,正好帶著我爹大江南北的好好逛逛。”
張永沒好氣道,“咱家的兵工廠呢?”
“不是有沈鈺盯著嗎?有他一個,可比十個我還頂用呢!”
張永又道,“南海子的那些內官呢?”
“您就放心吧,溝渠的圖紙早畫好了,過了盛暑,就能安排人挖掘了。來年春日,我派人將番薯運來,就能播種了。”
張永冷哼了一聲,心裏很不舒服,“看來你早就安排好了呀!”真是個小白眼狼!
無羨笑了笑,沒有反駁。
“那朱大將軍呢?你能舍得?這幾日,咱家可是見他為你的事急紅了眼。”
“公公說什麽呢?”無羨扯開話題道,“這一回,我打算將南方都逛一遍,公公喜歡什麽,給我列個清單,我到了地兒,就給您捎來。”
“美得你!”張永點了下她的腦門,“你走不了,收拾一下,準備入宮吧!”
李霸傻眼了,“入、入宮?”
“聖上下旨選秀,遴選京師附近的適齡女子,以你的身份,本來是不必入選的,這下可好,把你爹的爵位給折騰掉了,正好符合選秀的資格。”
無羨甩著張永的手臂,撒嬌道,“公公,您看我這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第一輪就把我刷下來得了。”
“是啊是啊!”李霸應和道,他就這麽一個女兒,可舍不得她進宮呢!
張永捏了捏無羨的臉,“如今知道怕了?”
無羨揉了揉臉蛋,“怕了怕了。”
“原先呢,這事也就是一句話兒的事。可惜啊,太後知道聖上要選秀,很是欣喜,親自讓皇後督辦,連咱家都插不上手。”
李霸焦急道,“咱多使些銀子都不成嗎?”
太後過問,皇後督辦,哪有那麽容易就能插上手的?
無羨不想讓她爹擔心,寬慰道,“您別急,朱大將軍說了,皇上有心上人的,他不會看中我的。”
“這會兒才想到朱大將軍啊!”張永白了她一眼,對李霸道,“李將軍放心,無羨的事,朱大將軍自有安排,不會讓她受委屈的。”
無羨見李霸放下心來,將張永拉到了一旁,問道,“朱大將軍知道我的身份了?”
“你還說呢!咱家都不知道你倆在鬧些什麽,一個瞞著性別,另一個……”
“另一個怎麽了?”無羨好奇道。
“懶得理你,咱家的旨意都傳完了,回宮複命去了。”
張永回了宮,立刻便向朱壽複命,便見朱壽拿著一個葫蘆瓤做的木砣,正在細心地打磨著一個玉簪子。
“小無羨聽了旨意,可有埋怨朕?”
“沒呢,正如聖上預料到的一般,李姑娘早已打包好,就等降罪的旨意一下,立刻離京。”
朱壽摩挲著手中已然成型的簪子,眼中流露出不舍,“可是朕舍不得她走啊……”
時間回到三日前,朱壽日日被蔡駙馬盯著,出不了宮。
他正琢磨著,要不要給無羨封個錦衣衛千戶,將她召進宮來,好解了相思之苦,張永匆匆來報,“一幫學子跪在太和門外,狀告無羨辱沒聖人,毆打朝廷命官,要治她的不敬之罪。”
朱壽來了興致,“他們怎麽招惹小無羨啦?”
“近日坊間盛傳,應州之戰……”那些話太過誅心,張永真心說不出口。
朱壽見他期期艾艾的,追問道,“應州之戰怎麽了?”
張永垂著頭,低聲道,“應州之戰隻斬殺了敵寇十六人,是聖上冒功捏造的大捷,還要聖上下罪己詔……”
朱壽冷哼一聲,“一群學子,不好好讀書,妄議朝政!”
“可不是!無羨聽了不服氣,就替聖上辯解了幾句。說啊,他們不是說聖上不理朝政嗎?朝政都是內閣管的,管不好該找內閣去,憑什麽讓聖上下罪己詔?”
“也就小無羨能理解朕……”朱壽歎息一聲,“你再給朕說說,她還說了些什麽?”
“這一回,無羨不但把國子監一群學生罵了,連帶著孔聖人也沒放過。不過她就是轉述,原文都是《莊子》上的。”說著,張永就把無羨罵人的話原原本本重複了一遍。
“不錯,想不到小無羨的書背得不錯,一字不差啊!”
這是該驕傲的事嗎?
她背哪一段不好,偏偏背了罵孔聖人的那一段,孔聖人能隨便罵嗎?
張永苦著一張臉,“聖上,此刻國子監那群學子還跪著呢,今日恰逢廷議,您若是不在,指不定越過了您,直接給無羨定下罪名了!”
朱壽深知那群老家夥的秉性,他剛登基的時候,都敢給他下絆子。他今日若是不在,不知得將他的小無羨欺負成什麽樣了。
他立刻吩咐張永擺駕,到了地兒才發現,今日參與廷議人還不少呢!不止是國子監的,就連禮部、吏部、兵部的都到了,同仇敵愾,全在數落小無羨的罪名。
這會兒見朱壽來了,一個個都瞪大了雙眼。
怎麽回事呀?今日聖上怎麽來參加廷議了?難道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眾人齊齊跪下,朱壽賜了平身後,見國子監祭酒仍匍匐在地,淡淡道,“愛卿為何不起呀?”
祭酒的回答擲地有聲,“先聖受辱,朝臣被打,學子被罵,臣怎敢起身?請聖上明鑒,治罪那狂妄小兒之罪!”
“依愛卿之言,該如何治罪?”
祭酒沒聽出朱壽聲音中的冷意,繼續拿喬道,“養不教,父之過。先剝奪他爹安邊伯的爵位,然後杖責一百,跪在聖人像前懺悔,流放嶺南。”
“喲!罰得不輕啊,不知那人是何辱沒先聖,竟讓愛卿如此動怒?”朱壽問道。
祭酒握緊了拳頭,“此語狂妄至極,即便複述,也是對先聖的辱沒。”
“你不說一說,朕怎麽為你做主呢?”
祭酒無奈,隻得將昨日無羨說的那段話,一字不差地複述了一遍。
朱壽皺著眉聽完,“這話聽著怎麽如此耳熟呢?”
朱壽雙眉忽然舒展,“對了,朕想起來了,這是《莊子》中的話,算起來,罵聖人的該是莊子才對。愛卿,你說呢?”
祭酒一時無話,頻頻向禮部侍郎使眼色,禮部侍郎避開了他的目光,將腦袋一垂,裝作打瞌睡。
他又不傻,聽聖上的口氣,明顯是要和稀泥的,這事本與他無關,他可犯不著去做這個出頭鳥。
國子監祭酒拽了禮部侍郎兩下,仍不見他有清醒的樣子,隻能自己硬著頭皮上了!
他的學生都給人拿著笤帚追打了,還被罵成是“大明罪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要是不給學生出頭,還哪兒有臉做這個國子監祭酒?
“此子影響惡劣,應當嚴懲,以儆效尤!”
“他爹是功臣,難免年少輕狂些,何須與一個晚輩計較。”朱壽的目光落在兵部侍郎身上,將這個燙手山芋輕輕拋給了他,“愛卿如何看啊?”
李霸是邊軍出身,若以六部劃分,自然是歸為兵部一派,照理說,他該表個態才是。
問題是,這個態不好表啊!
聽說無羨與那幫國子監的人吵起來,就是因為軍功的事,早就有不少邊軍對此不滿了。他這個兵部侍郎若是再偏袒那幫學子,豈不是讓邊軍寒心?
可是那無羨罵幾個學生也就算了,幹嘛拿著笤帚打人啊?其中一個還是楊首輔的兒子,他下半年的軍費支出,還等楊首輔批示呢,讓他怎麽替李霸他們說話?
兵部侍郎秉持著“不說不錯”的原則,又將這個燙手山芋給朱壽拋了回去,“一切全憑聖上定奪。”
這時,一名禦史站了出來,義正言辭道,“朝臣被打,學子被罵,不可姑息!”
禦史是做什麽的?就是罵人的,而且還是奉旨罵人,罵的對象官職越高,越能博得剛正不阿的美名。
近年來,罵的基本是聖上,麵子裏子都給掙足了,但是天天罵,日日罵,早就沒了新意,這不冒出來一個敢詆毀孔聖人的嗎?
這次,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新的目標,還是新晉的安邊伯之子,不覺鬥誌激昂起來。
“哪位愛卿被打了呀?”朱壽掃了眾人一眼,見楊慎出列,躬身道,“是微臣。”
朱壽從上到下,仔細將他打量了一遍,“沒看出有傷啊?”
無羨下手極有分寸,那日隻是想滅滅楊慎的氣焰,笤帚故意從他身邊擦過去的,看似氣勢洶洶的樣子,實則一下都沒打到。楊慎的身上別說是明傷了,就連暗傷都沒有一處!
楊慎沒開口,那禦史便激動道,“無論楊編纂受傷與否,此人的行徑都是犯上之罪,請聖上責罰。”
她丟下笤帚,哼著小曲,大步離去,一路拾級而下,忽然聽見有人在她身後喚著“無羨公子”。
她回頭望去,是一個快而立之年歲的男子,麵容俊俏清秀。
“雖然在下對閣下帚打楊修撰的行為不敢苟同,但是閣下的稅收之說,如醍醐灌頂,令在下獲益良多。”
無羨挑了挑眉,想不到那些酸丁之中,也不乏明事理的,“不知兄台該如何稱呼?”
那人靦腆道,“在下嚴嵩,字惟中。”
無羨腳一軟,差點從台階上摔下去。
什麽意思?
難得有個人欣賞她的理論,還是一個連她這種曆史白癡都認得的大貪官。
這究竟是她做人失敗呢?
還是儒士失敗呢?
無羨不覺苦笑了一下。
嚴嵩朝她作了個揖,“若是公子不棄,我們找個地方繼續聊聊,在下還有許多不解之處,想要向公子請教。”
一聲突兀的笑聲傳來,“他都快自身難保了,你還向他請教,不怕丟官嗎?”
嚴嵩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十來歲的小孩,故作一臉老成的樣子。
無羨雖然本能地對嚴嵩有些反感,卻也不想因她而連累嚴嵩,向他回了一禮,“我爹又該罵我惹事了,改日與嚴兄再聚!”
嚴嵩一臉的惋惜,“改日再聚。”
兩人分道揚鑣,無羨沿著什刹海往回走去,見那個孩子一直在她身後跟著她。
“你跟著我做什麽?”
那孩子笑嘻嘻地加快了腳步,跑到她的身前,“你是我見過的最有意思的人。”
無羨不覺有些好笑,“你才多大點,見過多少人啊?”
“反正,沒一個敢指著那麽多人罵,還將他們罵得啞口無言的。”
無羨從懷裏取出一小包糖,塞在了那孩子的手中,“時間不早了,早些回去吧,不然你的家人該著急了。”
那孩子拿出一粒糖,含在嘴裏,還是不願離開,“你剛才走的時候哼的曲子不錯,唱我一首給我聽聽。”
無羨覺得這孩子有趣得很,故意同他逗趣道,“你得了我的糖,不該是你給我唱一曲嗎?”
孩子就是孩子,張口就唱了起來,曲子很熟悉,是無羨當軍歌唱的《拜將軍》。
“我唱完了,該輪到你了。”
額,看來不唱還不行了!
可是,無羨剛唱了一句,就被那孩子叫停了,“那是我剛才唱過的,你得唱一首新的,不然不作數!”
得,要求還挺高的!
無羨尋思了一下,唱了一首花粥的《出山》。
“這調子怎生如此古怪?不過,挺特別的,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曲子。”那孩子抬起頭來,正要問無羨再唱一首,發現她居然跑沒影了,氣得他直跺腳。
這一次從表麵上看,無羨是逞了威風,將人罵得狗血淋頭,卻是惹了眾怒,彈劾她辱沒聖人的奏疏,多到能將她給掩埋了。
沒幾日,降罪的聖旨便下來了,她爹被剝奪了爵位,貶為庶人。
無羨跟著她爹李霸,乖乖跪下,領旨謝恩。
傳旨的張永,看著無羨那副嬉皮笑臉的樣子,氣就不打一處來,“你就不能給咱家消停會兒。”
她剛來京師才幾天,就給他捅了那麽大一個婁子。
無羨從地上爬了起來,勾著張永的手道,“如今不好嗎?反正我也不喜歡京師,正好帶著我爹大江南北的好好逛逛。”
張永沒好氣道,“咱家的兵工廠呢?”
“不是有沈鈺盯著嗎?有他一個,可比十個我還頂用呢!”
張永又道,“南海子的那些內官呢?”
“您就放心吧,溝渠的圖紙早畫好了,過了盛暑,就能安排人挖掘了。來年春日,我派人將番薯運來,就能播種了。”
張永冷哼了一聲,心裏很不舒服,“看來你早就安排好了呀!”真是個小白眼狼!
無羨笑了笑,沒有反駁。
“那朱大將軍呢?你能舍得?這幾日,咱家可是見他為你的事急紅了眼。”
“公公說什麽呢?”無羨扯開話題道,“這一回,我打算將南方都逛一遍,公公喜歡什麽,給我列個清單,我到了地兒,就給您捎來。”
“美得你!”張永點了下她的腦門,“你走不了,收拾一下,準備入宮吧!”
李霸傻眼了,“入、入宮?”
“聖上下旨選秀,遴選京師附近的適齡女子,以你的身份,本來是不必入選的,這下可好,把你爹的爵位給折騰掉了,正好符合選秀的資格。”
無羨甩著張永的手臂,撒嬌道,“公公,您看我這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第一輪就把我刷下來得了。”
“是啊是啊!”李霸應和道,他就這麽一個女兒,可舍不得她進宮呢!
張永捏了捏無羨的臉,“如今知道怕了?”
無羨揉了揉臉蛋,“怕了怕了。”
“原先呢,這事也就是一句話兒的事。可惜啊,太後知道聖上要選秀,很是欣喜,親自讓皇後督辦,連咱家都插不上手。”
李霸焦急道,“咱多使些銀子都不成嗎?”
太後過問,皇後督辦,哪有那麽容易就能插上手的?
無羨不想讓她爹擔心,寬慰道,“您別急,朱大將軍說了,皇上有心上人的,他不會看中我的。”
“這會兒才想到朱大將軍啊!”張永白了她一眼,對李霸道,“李將軍放心,無羨的事,朱大將軍自有安排,不會讓她受委屈的。”
無羨見李霸放下心來,將張永拉到了一旁,問道,“朱大將軍知道我的身份了?”
“你還說呢!咱家都不知道你倆在鬧些什麽,一個瞞著性別,另一個……”
“另一個怎麽了?”無羨好奇道。
“懶得理你,咱家的旨意都傳完了,回宮複命去了。”
張永回了宮,立刻便向朱壽複命,便見朱壽拿著一個葫蘆瓤做的木砣,正在細心地打磨著一個玉簪子。
“小無羨聽了旨意,可有埋怨朕?”
“沒呢,正如聖上預料到的一般,李姑娘早已打包好,就等降罪的旨意一下,立刻離京。”
朱壽摩挲著手中已然成型的簪子,眼中流露出不舍,“可是朕舍不得她走啊……”
時間回到三日前,朱壽日日被蔡駙馬盯著,出不了宮。
他正琢磨著,要不要給無羨封個錦衣衛千戶,將她召進宮來,好解了相思之苦,張永匆匆來報,“一幫學子跪在太和門外,狀告無羨辱沒聖人,毆打朝廷命官,要治她的不敬之罪。”
朱壽來了興致,“他們怎麽招惹小無羨啦?”
“近日坊間盛傳,應州之戰……”那些話太過誅心,張永真心說不出口。
朱壽見他期期艾艾的,追問道,“應州之戰怎麽了?”
張永垂著頭,低聲道,“應州之戰隻斬殺了敵寇十六人,是聖上冒功捏造的大捷,還要聖上下罪己詔……”
朱壽冷哼一聲,“一群學子,不好好讀書,妄議朝政!”
“可不是!無羨聽了不服氣,就替聖上辯解了幾句。說啊,他們不是說聖上不理朝政嗎?朝政都是內閣管的,管不好該找內閣去,憑什麽讓聖上下罪己詔?”
“也就小無羨能理解朕……”朱壽歎息一聲,“你再給朕說說,她還說了些什麽?”
“這一回,無羨不但把國子監一群學生罵了,連帶著孔聖人也沒放過。不過她就是轉述,原文都是《莊子》上的。”說著,張永就把無羨罵人的話原原本本重複了一遍。
“不錯,想不到小無羨的書背得不錯,一字不差啊!”
這是該驕傲的事嗎?
她背哪一段不好,偏偏背了罵孔聖人的那一段,孔聖人能隨便罵嗎?
張永苦著一張臉,“聖上,此刻國子監那群學子還跪著呢,今日恰逢廷議,您若是不在,指不定越過了您,直接給無羨定下罪名了!”
朱壽深知那群老家夥的秉性,他剛登基的時候,都敢給他下絆子。他今日若是不在,不知得將他的小無羨欺負成什麽樣了。
他立刻吩咐張永擺駕,到了地兒才發現,今日參與廷議人還不少呢!不止是國子監的,就連禮部、吏部、兵部的都到了,同仇敵愾,全在數落小無羨的罪名。
這會兒見朱壽來了,一個個都瞪大了雙眼。
怎麽回事呀?今日聖上怎麽來參加廷議了?難道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眾人齊齊跪下,朱壽賜了平身後,見國子監祭酒仍匍匐在地,淡淡道,“愛卿為何不起呀?”
祭酒的回答擲地有聲,“先聖受辱,朝臣被打,學子被罵,臣怎敢起身?請聖上明鑒,治罪那狂妄小兒之罪!”
“依愛卿之言,該如何治罪?”
祭酒沒聽出朱壽聲音中的冷意,繼續拿喬道,“養不教,父之過。先剝奪他爹安邊伯的爵位,然後杖責一百,跪在聖人像前懺悔,流放嶺南。”
“喲!罰得不輕啊,不知那人是何辱沒先聖,竟讓愛卿如此動怒?”朱壽問道。
祭酒握緊了拳頭,“此語狂妄至極,即便複述,也是對先聖的辱沒。”
“你不說一說,朕怎麽為你做主呢?”
祭酒無奈,隻得將昨日無羨說的那段話,一字不差地複述了一遍。
朱壽皺著眉聽完,“這話聽著怎麽如此耳熟呢?”
朱壽雙眉忽然舒展,“對了,朕想起來了,這是《莊子》中的話,算起來,罵聖人的該是莊子才對。愛卿,你說呢?”
祭酒一時無話,頻頻向禮部侍郎使眼色,禮部侍郎避開了他的目光,將腦袋一垂,裝作打瞌睡。
他又不傻,聽聖上的口氣,明顯是要和稀泥的,這事本與他無關,他可犯不著去做這個出頭鳥。
國子監祭酒拽了禮部侍郎兩下,仍不見他有清醒的樣子,隻能自己硬著頭皮上了!
他的學生都給人拿著笤帚追打了,還被罵成是“大明罪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要是不給學生出頭,還哪兒有臉做這個國子監祭酒?
“此子影響惡劣,應當嚴懲,以儆效尤!”
“他爹是功臣,難免年少輕狂些,何須與一個晚輩計較。”朱壽的目光落在兵部侍郎身上,將這個燙手山芋輕輕拋給了他,“愛卿如何看啊?”
李霸是邊軍出身,若以六部劃分,自然是歸為兵部一派,照理說,他該表個態才是。
問題是,這個態不好表啊!
聽說無羨與那幫國子監的人吵起來,就是因為軍功的事,早就有不少邊軍對此不滿了。他這個兵部侍郎若是再偏袒那幫學子,豈不是讓邊軍寒心?
可是那無羨罵幾個學生也就算了,幹嘛拿著笤帚打人啊?其中一個還是楊首輔的兒子,他下半年的軍費支出,還等楊首輔批示呢,讓他怎麽替李霸他們說話?
兵部侍郎秉持著“不說不錯”的原則,又將這個燙手山芋給朱壽拋了回去,“一切全憑聖上定奪。”
這時,一名禦史站了出來,義正言辭道,“朝臣被打,學子被罵,不可姑息!”
禦史是做什麽的?就是罵人的,而且還是奉旨罵人,罵的對象官職越高,越能博得剛正不阿的美名。
近年來,罵的基本是聖上,麵子裏子都給掙足了,但是天天罵,日日罵,早就沒了新意,這不冒出來一個敢詆毀孔聖人的嗎?
這次,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新的目標,還是新晉的安邊伯之子,不覺鬥誌激昂起來。
“哪位愛卿被打了呀?”朱壽掃了眾人一眼,見楊慎出列,躬身道,“是微臣。”
朱壽從上到下,仔細將他打量了一遍,“沒看出有傷啊?”
無羨下手極有分寸,那日隻是想滅滅楊慎的氣焰,笤帚故意從他身邊擦過去的,看似氣勢洶洶的樣子,實則一下都沒打到。楊慎的身上別說是明傷了,就連暗傷都沒有一處!
楊慎沒開口,那禦史便激動道,“無論楊編纂受傷與否,此人的行徑都是犯上之罪,請聖上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