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們返回宅子的時候,天色已經微明,朱壽沉沉地睡到了日上三竿方才醒來,人還有些迷糊,腦仁也有些發疼。


    “朕是何時回來的?”


    自秦皇開始,“朕”便作為帝皇的自稱。如果無羨在這裏,她一定會對此大跌眼鏡,萬萬想不到她所認識的這個玩世不恭,甚至有些小孩子氣的家夥,居然是高高在上的正德帝!


    文宜也不是一個普通的門客,而是正德帝跟前的第一紅人——江彬,被賜了國姓,而文宜正是他的字。


    此時的文宜,趕忙取了薄荷油,學著那日無羨的手法,給他按揉起太陽穴來。


    他刻意隱去了去無羨那兒就診的一段,隻道,“昨日聖上聽了一晚的平話,天快亮時醉倒了,臣便將您送回來了。”


    “昨晚,朕像是聽到小無羨的聲音了……”


    “聖上許是太思念了吧,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文宜答道。


    朱壽想想也是,小無羨還怨著他,怎麽會如此溫柔地同他說話呢?一定是做夢了吧……


    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慌亂地掀開了被子,到處翻找著。


    “聖上,入秋了,別著涼了。您想要什麽,臣替您尋來便是了。”


    “小無羨的袖子呢?朕放哪兒去了?”朱壽緊張地問道。


    “在呢!在呢!”文宜走到妝奩邊,暗暗歎了口氣,打開一個抽屜,取出一截衣袖,雙手捧到他的跟前。


    朱壽忙取過那截衣袖,放在鼻端嗅了嗅,還帶著她身上的淡淡的紅景天的味道。


    “聖上,再過幾日便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誕。您不是想去玄空閣瞧瞧嗎?此刻出行,更好能趕上。”


    文宜見朱壽沒什麽興致,又道,“無羨公子的氣沒那麽快消,您去那兒散散心,說不準,分開幾日,他反而會念起聖上的好來。”


    朱壽覺得有些道理,“你將這幾日積壓的奏疏都帶上,朕要在路上批示。”


    “是!”文宜領命而去。


    待朱壽坐上馬車的時候,一半的位置都讓奏疏給占據了。


    他隨手拿起了一卷,一目十行地掃了兩眼,奏疏上字如蠅頭,洋洋灑灑上萬字,看得他頭暈眼花,完全可以濃縮成五個字:“請聖上回京。”


    朱壽瞥了一眼奏疏的裱褙,用的還是上好的蜀錦,“真是白白糟蹋了好東西。”


    他隨手將這奏疏丟到了一邊,又重新取了一道來看,內容皆是換湯不換藥的,不覺讓他昏昏欲睡起來。


    “小無羨的薄荷油呢?”朱壽對著車外的文宜問道。


    文宜忙取出懷裏的瓷瓶,挑了帷幕,遞了進去,方才長籲一口氣。


    他見那薄荷油好用,偷偷揣在了懷裏,本想私自吞沒了的,想不到聖上竟然問了起來,反而讓他錯有錯著。


    朱壽見瓶中的薄荷油所剩不多了,不舍得多用,僅僅在指腹倒了一滴,在太陽穴上輕輕地按揉著,精神瞬間好了不少,繼續看起奏疏來。


    看了大半日,終於讓他看到了一道簡潔幹練的來,寥寥十八字,說的全是幹貨:“小王子率五萬騎兵,紮營於玉林衛,意圖不軌。”


    他的目光落到了最後的署名,是太監張永奏稟的,立刻以朱砂批示:


    大同總兵王勳、副總兵張輗、遊擊孫鎮,駐軍大同城;


    遼東參將蕭滓,宣府遊擊時春,駐軍聚落堡、天城;


    延綏參將杭雄,副總兵朱巒、遊擊周政,駐軍陽和、平虜、威武。


    以上諸將,須於十日內調兵完畢,隨時聽候調遣!


    寫完之後,他立刻掀開帷幕,將批複交給了文宜,“急詔,火牌曉諭,毋得遷延。”


    文宜迅速掃了一眼,玉林可就在大同的邊上,“小王子這是打算進攻大同?”


    朱壽翹起了唇角,自信之餘,流露出幾分成竹在胸的篤定來,“朕等的就是他們!”


    諭旨以最快的速度發了出去,馬車的前行速度卻依舊是不急不慢的,直至一日後方才篤悠悠地到達了玄空閣。


    朱壽抬頭仰望,寺院離地二三十丈,麵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下臨深穀,宛若一幅玲瓏剔透的浮雕,淩空而構,鑲嵌於萬仞峭壁之間。


    朱壽拾級而上,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鑽天窗,走屋脊,步曲廊,更覺曲折出奇,虛實相生。


    仰視一線青天,俯首峽水長流,有如置身於九天宮闕,上延霄客,下絕囂浮,當真妙不可言。


    “這位施主命逢印綬福非輕,年少從容享現成,旺相印多偏福厚,受恩承蔭立功名。”


    朱壽循聲望去,是個和尚,不覺笑道,“你會看相?”


    論身形,他可比華嚴寺的消瘦多了,可見此處偏僻,香火終究要比城內的差上許多。他怎麽不給自己看一個,算算能得多少香油錢?


    和尚雙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境隨心轉,相由心生。”


    “那你從我身上看到了什麽?”朱壽又問。


    “一個人,一件事,一縷優思。”


    和尚的回答正中朱壽的心事,但是轉念一想,所有的煩心事,難道不都是因一個人、一件事而起嗎?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施主為何不親自問問菩薩?”說著,那瘦和尚給他遞來一個簽筒。


    朱壽挑了挑眉,想想,反正來都來了,就抽個簽唄,為小王子的事卜個吉凶吧。


    他拿著簽筒隨意地晃著,過了好半晌,一支竹簽方才掉落出來。


    文宜躬身去撿,卻是身子一頓。


    “怎麽啦?”朱壽問道。


    文宜將竹簽撿了起來,遞到朱壽的麵前,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公子,還是廿號簽。”


    那麽巧?


    朱壽呆了一下,之前與小無羨去華嚴寺,求的也是廿號簽,問的也是前程。


    和尚早瞧見了簽文上的數字,殷勤地捧著冊子,高聲念了起來,“虎鬥龍爭勢方張……”


    嗬嗬,竟然連簽文都是一模一樣的,聽了還有什麽意思?


    朱壽索性打斷道,“大師且慢,我想換個別的算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無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的石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的石榴並收藏天下無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