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傅軍醫拿了紙筆,追問道,“能說得具體些嗎?”
“春季樹中的梧桐、榆、楊、柳等易於飄絮的,夏季花中百合、丁香、茉莉、野菊等香味馥鬱的,還有草中的蒿、葎、藜、莧等,盡量遠離些。
“隻要多戴上幾層口罩,隔絕了這些植物的花粉,就能好上不少。
“當然啦,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遠離草木繁盛的地方,去城鎮裏學工,做個裁縫、鐵匠什麽的。”
小傅軍醫將她說的,匆匆記了下來,轉身就往外走。
“你去哪兒呀?”無羨喊道。
“自然是去那小兒的家中看看,有沒有你說的那些植物。他家住得偏僻,我最快也得兩三日回來。”
“那我家公子的病呢?”文宜問道。
“他的身子好得差不多了,按目前的方子繼續吃,一日兩副,吃足一個月便好。”說完,人便跑得沒影了。
朱壽道,“那小兒住得偏僻,料來家裏也不富裕,出不起多少診費。傅大夫願意跑那麽遠的路去出診,倒沒辱沒‘濟世堂’的招牌。”
何關聽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朱壽疑惑道,“怎麽?難道他不配‘濟世’二字嗎?”
何關答道,“那是您沒瞧見他殺人時候的樣子。”
文宜不覺瞪大了雙眼,“大夫也殺人?”
無羨白了多嘴的何關一眼,解釋道,“前些年我遊蕩西域,傅大夫隨我一同前往。路上若是遇了賊寇,無論是誰,都得出手應敵。”
何關心裏接上一句,“然後,他就同主子一起,將屍體開膛破肚,給他們上了一堂生物解剖課。”
那簡直是他的噩夢啊,比起他第一次殺羊來更為可怕。
那傅大夫還有一本冊子,細細描繪了人體的各種器官結構,還將其與牛、羊、豬、狗、兔、猴進行對比。對比下來,發現人與猴的最為接近。
這次診治了朱公子的胃柿石,聽聞,他悄悄養了一隻猴,日日給它空腹吃柿子,就打算等它得病後宰了,好瞧瞧它胃中的詳細境況,然後在他的冊子上再添上一頁,想想都不禁叫人打上一個寒顫。
“可不是,為了這‘濟世堂’,他都把自個兒都賣了。”無羨接著道。
“怎麽說?”朱壽來了興致。
無羨便將他早年簽賣身契的經過說了一遍,逗得朱壽哈哈大笑。
笑完了,他的眼中閃過一抹探究,“小無羨懂得真不少,是從哪兒得知花粉過敏的?”還有他得的胃柿石。
無羨隨口道,“雜書上看來的。”
朱壽不信。無羨的書房他去過,講真,她的藏書並不多,其中以兵書、野史、雜記為主,他少時全看過,可沒對於花粉過敏和胃柿石的記載。
傅家世代行醫,家學淵博。傅大夫又是個肯鑽研的,連他都未曾聽聞過的病症,無羨卻能隨口道來,說出的病名又是如此之生僻,不得不讓人生疑啊!
無羨拈了一粒薄荷糖含下,“你的胃好得差不多了,可以不用喝稀粥了,有什麽想吃的嗎?”
朱壽覺得,這是無羨故意扯開話題,他也不點破她,心下倒真是有一件東西,特別想嚐嚐,“你說過的,等我好了,要給我做壽桃的。”
無羨想了想,她做的壽桃好消化,便應了下來,“做壽桃費工夫著呢,你等著,我這就去給你做。”
朱壽哪舍得與她分開,拉著她的胳膊道,“我也跟你一去。”
“你在邊上看著啊,可就沒驚喜了,等著我啊,保準讓你眼前一亮!”
無羨向他眨了眨眼,就離開了,找來閑著的狗蛋和胡勒根做她的下手。
狗蛋一看到無羨準備的食材,除了麵粉,隻有雞蛋和蔗糖兩樣,但是數量卻是不少,便猜到了她想做什麽,立刻興奮道,“主子,今個兒是誰的生辰啊?”
狗蛋這麽問不無道理,因為這種吃食費糖得很,做起來又麻煩,無羨平日裏懶得做,隻有在他們幾個生辰的時候才會露一手。
“是給朱公子補過的,你們全都沾了他的口福了。”
“那主子,您可得做大一點,不然咱們幾個可不夠分的啊!”
“想要大份的,就給我多出些力。能不能吃上好吃的,全靠你們倆了。”
“主子,您就看小的吧!”狗蛋立刻將衣袖捋得高高的,為了美食,他可是拚了!
打蛋、篩麵、攪拌、上籠……
東西出鍋後,還得放涼了,做好最後的裝飾工作。
幾人一起出力,從申時一直忙活到了天黑。待無羨踏出廚房時,見到了不知候了多久的文宜,便知道朱壽早就等急了,笑道,“快叫你家公子去膳堂吧,可以開動啦!”
“誒!”文宜拔腿就跑,待他將朱壽領到膳堂的時候,隻見膳堂裏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小無羨呢?”朱壽皺著眉,正疑惑著,就見一道火光一閃而過,將桌案上細細的紅蠟燭一根根點燃,連成了一圈,總共二十七根,正對應他的生辰之數。
火光之中是一個特大號的壽桃,比一個皮鞠還大上幾圈,白淨勝雪,頂端卻像是染了胭脂,底部還襯了四片翠綠的葉子,越發顯得壽桃鮮嫩無比。
“祝你生辰快樂!
“祝你生辰快樂!
“祝朱壽生辰快樂!
“祝你永遠快樂!”
火光伴著無羨的歌聲搖曳著,散發著溫暖人心的熱度,映照著她那張明豔的臉,平添了幾分柔美與嬌媚。
無羨唱完一首改編的生日歌,帶著所有人替朱壽鼓掌,“祝你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在心裏默默地許個願,若是能一口氣將所有的蠟燭都吹滅了,你就能實現這個願望。”
“好。”朱壽垂眸許了個願,然後深吸一口氣,朝著蠟燭吹去,燭光一簇接著一簇暗淡下去,待他力竭氣微之時,終於將最後一根蠟燭給吹滅了。
黑暗再一次籠罩著膳堂,朱壽勾起唇角,望著熄滅的二十七根蠟燭滿心歡喜。
哪知一陣風吹來,光影一動,最後一根蠟燭的火苗又竄了起來。
“春季樹中的梧桐、榆、楊、柳等易於飄絮的,夏季花中百合、丁香、茉莉、野菊等香味馥鬱的,還有草中的蒿、葎、藜、莧等,盡量遠離些。
“隻要多戴上幾層口罩,隔絕了這些植物的花粉,就能好上不少。
“當然啦,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遠離草木繁盛的地方,去城鎮裏學工,做個裁縫、鐵匠什麽的。”
小傅軍醫將她說的,匆匆記了下來,轉身就往外走。
“你去哪兒呀?”無羨喊道。
“自然是去那小兒的家中看看,有沒有你說的那些植物。他家住得偏僻,我最快也得兩三日回來。”
“那我家公子的病呢?”文宜問道。
“他的身子好得差不多了,按目前的方子繼續吃,一日兩副,吃足一個月便好。”說完,人便跑得沒影了。
朱壽道,“那小兒住得偏僻,料來家裏也不富裕,出不起多少診費。傅大夫願意跑那麽遠的路去出診,倒沒辱沒‘濟世堂’的招牌。”
何關聽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朱壽疑惑道,“怎麽?難道他不配‘濟世’二字嗎?”
何關答道,“那是您沒瞧見他殺人時候的樣子。”
文宜不覺瞪大了雙眼,“大夫也殺人?”
無羨白了多嘴的何關一眼,解釋道,“前些年我遊蕩西域,傅大夫隨我一同前往。路上若是遇了賊寇,無論是誰,都得出手應敵。”
何關心裏接上一句,“然後,他就同主子一起,將屍體開膛破肚,給他們上了一堂生物解剖課。”
那簡直是他的噩夢啊,比起他第一次殺羊來更為可怕。
那傅大夫還有一本冊子,細細描繪了人體的各種器官結構,還將其與牛、羊、豬、狗、兔、猴進行對比。對比下來,發現人與猴的最為接近。
這次診治了朱公子的胃柿石,聽聞,他悄悄養了一隻猴,日日給它空腹吃柿子,就打算等它得病後宰了,好瞧瞧它胃中的詳細境況,然後在他的冊子上再添上一頁,想想都不禁叫人打上一個寒顫。
“可不是,為了這‘濟世堂’,他都把自個兒都賣了。”無羨接著道。
“怎麽說?”朱壽來了興致。
無羨便將他早年簽賣身契的經過說了一遍,逗得朱壽哈哈大笑。
笑完了,他的眼中閃過一抹探究,“小無羨懂得真不少,是從哪兒得知花粉過敏的?”還有他得的胃柿石。
無羨隨口道,“雜書上看來的。”
朱壽不信。無羨的書房他去過,講真,她的藏書並不多,其中以兵書、野史、雜記為主,他少時全看過,可沒對於花粉過敏和胃柿石的記載。
傅家世代行醫,家學淵博。傅大夫又是個肯鑽研的,連他都未曾聽聞過的病症,無羨卻能隨口道來,說出的病名又是如此之生僻,不得不讓人生疑啊!
無羨拈了一粒薄荷糖含下,“你的胃好得差不多了,可以不用喝稀粥了,有什麽想吃的嗎?”
朱壽覺得,這是無羨故意扯開話題,他也不點破她,心下倒真是有一件東西,特別想嚐嚐,“你說過的,等我好了,要給我做壽桃的。”
無羨想了想,她做的壽桃好消化,便應了下來,“做壽桃費工夫著呢,你等著,我這就去給你做。”
朱壽哪舍得與她分開,拉著她的胳膊道,“我也跟你一去。”
“你在邊上看著啊,可就沒驚喜了,等著我啊,保準讓你眼前一亮!”
無羨向他眨了眨眼,就離開了,找來閑著的狗蛋和胡勒根做她的下手。
狗蛋一看到無羨準備的食材,除了麵粉,隻有雞蛋和蔗糖兩樣,但是數量卻是不少,便猜到了她想做什麽,立刻興奮道,“主子,今個兒是誰的生辰啊?”
狗蛋這麽問不無道理,因為這種吃食費糖得很,做起來又麻煩,無羨平日裏懶得做,隻有在他們幾個生辰的時候才會露一手。
“是給朱公子補過的,你們全都沾了他的口福了。”
“那主子,您可得做大一點,不然咱們幾個可不夠分的啊!”
“想要大份的,就給我多出些力。能不能吃上好吃的,全靠你們倆了。”
“主子,您就看小的吧!”狗蛋立刻將衣袖捋得高高的,為了美食,他可是拚了!
打蛋、篩麵、攪拌、上籠……
東西出鍋後,還得放涼了,做好最後的裝飾工作。
幾人一起出力,從申時一直忙活到了天黑。待無羨踏出廚房時,見到了不知候了多久的文宜,便知道朱壽早就等急了,笑道,“快叫你家公子去膳堂吧,可以開動啦!”
“誒!”文宜拔腿就跑,待他將朱壽領到膳堂的時候,隻見膳堂裏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小無羨呢?”朱壽皺著眉,正疑惑著,就見一道火光一閃而過,將桌案上細細的紅蠟燭一根根點燃,連成了一圈,總共二十七根,正對應他的生辰之數。
火光之中是一個特大號的壽桃,比一個皮鞠還大上幾圈,白淨勝雪,頂端卻像是染了胭脂,底部還襯了四片翠綠的葉子,越發顯得壽桃鮮嫩無比。
“祝你生辰快樂!
“祝你生辰快樂!
“祝朱壽生辰快樂!
“祝你永遠快樂!”
火光伴著無羨的歌聲搖曳著,散發著溫暖人心的熱度,映照著她那張明豔的臉,平添了幾分柔美與嬌媚。
無羨唱完一首改編的生日歌,帶著所有人替朱壽鼓掌,“祝你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在心裏默默地許個願,若是能一口氣將所有的蠟燭都吹滅了,你就能實現這個願望。”
“好。”朱壽垂眸許了個願,然後深吸一口氣,朝著蠟燭吹去,燭光一簇接著一簇暗淡下去,待他力竭氣微之時,終於將最後一根蠟燭給吹滅了。
黑暗再一次籠罩著膳堂,朱壽勾起唇角,望著熄滅的二十七根蠟燭滿心歡喜。
哪知一陣風吹來,光影一動,最後一根蠟燭的火苗又竄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