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明宮中。
“談的如何?”
“陛下,果然不出我們的所料,北國的目的就是想穩住我們。”韓大人回道。
“蜮莨和羌尺國力不弱,北國能打敗他們聯手嗎?”寧凜陛下疑惑道。
“或許能,臣看鄭大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況且他也說了,我們東離的選擇是能改變他們的戰爭走向。”
“你就這麽信他的一麵之詞,你不怕他是在誆騙你?”羌尺國經曆這麽一遭,現在無論北國說什麽,做什麽,寧凜陛下都不會去相信。
“臣認為無論誆騙與否,都改變不了我們東離與蜮莨國和魚羌尺之間的關係。”以不變應萬變,這是韓大人所想表述的。
“你是想說唇亡齒寒。”
“是的,有這層關係,注定在這場戰爭中蜮莨和羌尺不能失敗。最好能讓他們三個在這場戰爭中削弱實力,這樣的話我們東離就能獲得更長的發展時間。”韓大人暢想道。
“想象終究是美好的,戰爭一旦打響,你覺得他們會讓朕坐享其成嗎?”寧凜陛下並不看好自己的東西,可以遠離這場戰爭,反而覺得在這場戰爭中,自己的東離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無法獨善其身的......也隻能學尼羅,盡量遠離他們的戰爭。”
戰火蔓延隻是時間問題,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拖延,寧凜陛下提醒道:“朕的決定你是知道的,在這個基礎上,韓大人要想盡辦法從北國那裏得到更多的承諾,且不能傷了和氣。”
目前也隻能這樣做,韓大人知道就算爭取了一些時間,也不足以讓自己的東離在武術上獲得大的突破。
“臣會記住的,陛下放心。”
沉寂了片刻,寧凜陛下忽然感慨萬千,道:“韓大人,陪朕走走吧。”
“是。”
韓大人跟在陛下的身後,二人一言不發,不知不覺中陛下來到了母後跟前,看著在亭中化繭自封的母後,寧凜陛下惆悵道:“這就是吃了敗仗的下場......”
陛下每次隻要見到母後的繭都心如刀絞,韓大人不知道陪了陛下來了多少次,每一次無一例外的陛下在母後跟前就跟個孩子一樣顯得孤苦無依。
韓大人曾勸說過無數次,但也隻能不知疲倦的寬慰道:“陛下......我們離......我們東離國力已經今非昔比,先帝戰死,太後化繭自封的情況絕不會再重現!”
“將近十載,三千多個日夜,朕在母後跟前喚了無數次,可是繭裏麵一點動靜都沒有,韓旭你說朕的母後是不是已經不在了?”寧凜陛下忽然問道。
這個問題陛下還是頭一次問自己,韓大人突然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見他沉默不語,寧凜陛下並未動怒,而是傷心欲絕,道:“其實你心裏和其他人一樣,都認為朕的母後已經死了。”
常人不吃不喝也就隻能撐上幾日,何況陛下的母後可是在繭裏麵待了十年之久,要說陛下的母後還活著,韓大人心裏其實是不太相信的。
不過,那日得知先帝戰死,陛下的母後完成先帝交代的事情後,便來到這裏隨即萬千條絲羽從脊背生出,直至將她完全包裹其中。
有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存在,加之這麽多年,如果太後真的已經死去,韓達人認為,至少可以在繭的周圍可以聞到屍體的臭味。
“羌尺有可以靠意念突破死亡的意族,西海島國有不依靠武術和術法就能建立最強防禦的藍山禦族。而太後可以生出絲羽自封......臣認為太後還活著。”自己心中的確不太相信,但是太多不尋常的事情自己都聽過,見過,故而韓大人還是有些許的相信。
終於有一人和自己想的一模一樣,寧凜陛下激動道:“你說的對,朕的母後一定還活著,否則這些繭絲不可能經曆了十年風雨還跟當初的一樣嶄新。”
寧凜陛下越是強顏歡笑,韓大人越是心如刀絞,先帝戰死時太後悲痛欲絕,這也是導致離國一分為二的原因。
離國至此分為東西,沒有任何內亂的分裂,讓西離國建立時帶走了朝中近乎七成的能人誌士,其中還有逆天功法《天寒真氣》。
經過了戰爭的洗禮,東離國和西離國花費了數年才得到了政權的穩定。
不過分裂之後的種種跡象,韓大人心中總有一個疑惑揮之不去,這個疑惑猶如夢魘般時常折磨著韓大人,這些年韓大人不止一次的想在陛下這裏得到求證,但是一想到恐會引起陛下大怒,韓大人便隻能把這個疑惑深深的埋在心底。
“這些年,陛下可否找到打開繭絲的方法?”韓大人問道。
“沒有,朕問過母後的族人,對於母後為什麽會化繭自封,他們也不知道原因......這些年朕也不敢強行打開......”寧凜陛下撫摸著母後化成的繭,往日與母後的回憶一幕幕充斥在寧凜陛下的腦海。
“總有一天會打開的。”
“韓大人,其實真正算起來,離國分裂已經是幾十年之久。”
韓大人猛然一驚,意識到自己快要接觸心中迷惑多年的真相,道:“幾十年?這怎麽可能!明明才分解十年......”
“不,有些事情你還不知道......不過終有一日,朕會讓你知道的。”寧凜陛下承諾道。
“好。”
看出韓大人有些失望,寧凜陛下強顏歡笑得沒有一點帝王該有的樣子,道:“朕不是不相信你,隻是有些事情讓你知道的話,對你不太好。”
韓大人表示理解,道:“臣理解,這些年陛下一個人承受了太多,臣都看在了眼裏,臣隻是希望陛下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子,如果我們東離真的遇到了大難,我們東離的百姓都會與陛下共進退的。”
“這種好聽的話就不必說了,你們隻需要做好當下的事即可。”
“陛下放心,我們一定辦到,夜已深陛下莫要胡思亂想。”韓大人叮囑道。
“夜,越發寂靜,朕越發感到孤獨,胡思亂想也很難控製。”毫不避諱地承認,寧凜陛下隨即承諾道:“你放心,朕不會有事的。”
“談的如何?”
“陛下,果然不出我們的所料,北國的目的就是想穩住我們。”韓大人回道。
“蜮莨和羌尺國力不弱,北國能打敗他們聯手嗎?”寧凜陛下疑惑道。
“或許能,臣看鄭大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況且他也說了,我們東離的選擇是能改變他們的戰爭走向。”
“你就這麽信他的一麵之詞,你不怕他是在誆騙你?”羌尺國經曆這麽一遭,現在無論北國說什麽,做什麽,寧凜陛下都不會去相信。
“臣認為無論誆騙與否,都改變不了我們東離與蜮莨國和魚羌尺之間的關係。”以不變應萬變,這是韓大人所想表述的。
“你是想說唇亡齒寒。”
“是的,有這層關係,注定在這場戰爭中蜮莨和羌尺不能失敗。最好能讓他們三個在這場戰爭中削弱實力,這樣的話我們東離就能獲得更長的發展時間。”韓大人暢想道。
“想象終究是美好的,戰爭一旦打響,你覺得他們會讓朕坐享其成嗎?”寧凜陛下並不看好自己的東西,可以遠離這場戰爭,反而覺得在這場戰爭中,自己的東離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無法獨善其身的......也隻能學尼羅,盡量遠離他們的戰爭。”
戰火蔓延隻是時間問題,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拖延,寧凜陛下提醒道:“朕的決定你是知道的,在這個基礎上,韓大人要想盡辦法從北國那裏得到更多的承諾,且不能傷了和氣。”
目前也隻能這樣做,韓大人知道就算爭取了一些時間,也不足以讓自己的東離在武術上獲得大的突破。
“臣會記住的,陛下放心。”
沉寂了片刻,寧凜陛下忽然感慨萬千,道:“韓大人,陪朕走走吧。”
“是。”
韓大人跟在陛下的身後,二人一言不發,不知不覺中陛下來到了母後跟前,看著在亭中化繭自封的母後,寧凜陛下惆悵道:“這就是吃了敗仗的下場......”
陛下每次隻要見到母後的繭都心如刀絞,韓大人不知道陪了陛下來了多少次,每一次無一例外的陛下在母後跟前就跟個孩子一樣顯得孤苦無依。
韓大人曾勸說過無數次,但也隻能不知疲倦的寬慰道:“陛下......我們離......我們東離國力已經今非昔比,先帝戰死,太後化繭自封的情況絕不會再重現!”
“將近十載,三千多個日夜,朕在母後跟前喚了無數次,可是繭裏麵一點動靜都沒有,韓旭你說朕的母後是不是已經不在了?”寧凜陛下忽然問道。
這個問題陛下還是頭一次問自己,韓大人突然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見他沉默不語,寧凜陛下並未動怒,而是傷心欲絕,道:“其實你心裏和其他人一樣,都認為朕的母後已經死了。”
常人不吃不喝也就隻能撐上幾日,何況陛下的母後可是在繭裏麵待了十年之久,要說陛下的母後還活著,韓大人心裏其實是不太相信的。
不過,那日得知先帝戰死,陛下的母後完成先帝交代的事情後,便來到這裏隨即萬千條絲羽從脊背生出,直至將她完全包裹其中。
有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存在,加之這麽多年,如果太後真的已經死去,韓達人認為,至少可以在繭的周圍可以聞到屍體的臭味。
“羌尺有可以靠意念突破死亡的意族,西海島國有不依靠武術和術法就能建立最強防禦的藍山禦族。而太後可以生出絲羽自封......臣認為太後還活著。”自己心中的確不太相信,但是太多不尋常的事情自己都聽過,見過,故而韓大人還是有些許的相信。
終於有一人和自己想的一模一樣,寧凜陛下激動道:“你說的對,朕的母後一定還活著,否則這些繭絲不可能經曆了十年風雨還跟當初的一樣嶄新。”
寧凜陛下越是強顏歡笑,韓大人越是心如刀絞,先帝戰死時太後悲痛欲絕,這也是導致離國一分為二的原因。
離國至此分為東西,沒有任何內亂的分裂,讓西離國建立時帶走了朝中近乎七成的能人誌士,其中還有逆天功法《天寒真氣》。
經過了戰爭的洗禮,東離國和西離國花費了數年才得到了政權的穩定。
不過分裂之後的種種跡象,韓大人心中總有一個疑惑揮之不去,這個疑惑猶如夢魘般時常折磨著韓大人,這些年韓大人不止一次的想在陛下這裏得到求證,但是一想到恐會引起陛下大怒,韓大人便隻能把這個疑惑深深的埋在心底。
“這些年,陛下可否找到打開繭絲的方法?”韓大人問道。
“沒有,朕問過母後的族人,對於母後為什麽會化繭自封,他們也不知道原因......這些年朕也不敢強行打開......”寧凜陛下撫摸著母後化成的繭,往日與母後的回憶一幕幕充斥在寧凜陛下的腦海。
“總有一天會打開的。”
“韓大人,其實真正算起來,離國分裂已經是幾十年之久。”
韓大人猛然一驚,意識到自己快要接觸心中迷惑多年的真相,道:“幾十年?這怎麽可能!明明才分解十年......”
“不,有些事情你還不知道......不過終有一日,朕會讓你知道的。”寧凜陛下承諾道。
“好。”
看出韓大人有些失望,寧凜陛下強顏歡笑得沒有一點帝王該有的樣子,道:“朕不是不相信你,隻是有些事情讓你知道的話,對你不太好。”
韓大人表示理解,道:“臣理解,這些年陛下一個人承受了太多,臣都看在了眼裏,臣隻是希望陛下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子,如果我們東離真的遇到了大難,我們東離的百姓都會與陛下共進退的。”
“這種好聽的話就不必說了,你們隻需要做好當下的事即可。”
“陛下放心,我們一定辦到,夜已深陛下莫要胡思亂想。”韓大人叮囑道。
“夜,越發寂靜,朕越發感到孤獨,胡思亂想也很難控製。”毫不避諱地承認,寧凜陛下隨即承諾道:“你放心,朕不會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