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要看得更清楚一點的時候,宮中來人,告訴他宮裏出了些事,請他盡快回去。
第二天,早朝結束,他特意請容衍之留下,對容衍之旁敲側擊。
容衍之當著他的麵,當麵否認有兩個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女兒,還說大婚在即,不希望他這個皇帝和新郎官再亂出宮,也不希望他再擅自到容府。
他惱怒,一個臣子竟敢這麽對他說話,可又不得不咽下這口氣。
當晚,他輾轉難眠,起來左思右想,把從初遇開始到發現兩個一模一樣的人,都仔仔細細地回想一遍,漸漸分出了不同。
他很肯定,百分百的肯定,他從頭到尾喜歡的,都是寺廟中初遇,並且沉著穩重地跟他說“韜光養晦、蟄伏以待”的人,而不是容府後花園中刺繡、羞澀、送他荷包的人。
難怪會那麽不同,原來是兩個人,他居然才知道!
當即,他冷靜不下去了,盡管知道容衍之會生氣,但他趕在大婚前,還是私下對容衍之表明“他喜歡與想娶的到底是他的哪個女兒”。
可在大婚當晚,當他高高興興地回寢宮,萬分期待地掀起紅蓋頭,一眼對上蓋頭底下那雙柔弱如水的眼睛,他知道了他娶到的根本不是他真正想娶的人。他都已經當麵向容衍之表明了,容衍之竟然還是將柔弱的這個女兒嫁給他。容衍之如此戲弄他,不把他這個皇帝放眼裏。
當晚,他丟下剛嫁進宮的對他滿懷憧憬的人,拂袖而去,不顧一切的連夜出宮想到容府去見自己真正想娶之人,翻牆進府後親眼看到心中想娶之人正有說有笑的和容衍之及容衍之的幾個兒子坐在一起,親耳聽到她對容衍之說她還沒有喜歡的人。等她有了喜歡的人,就一定會帶到京城來見他們。
原來,寺廟中與她相遇的他,心心念念喜歡她的他,在她眼中根本什麽都不是。
那一刻,他真的想戴上麵具衝到她麵前,再在她麵前揭開麵具,當麵問問她“他對她而言,真的什麽都不是”?可是他到底忍住了,他不能那麽衝動和容衍之鬧翻。
那一晚,沒有人知道本該在皇宮洞房花燭的皇帝偷偷到過容府,也沒有人知道那一晚令一切都開始改變。
再後來,容衍之為了讓他的皇位更穩固,不惜出手對付那些對他有威脅的人,包括四大家族之一的另一世家——微生世家。
微生世家徹底倒了後,他的皇位算是無後顧之憂了。容衍之對他自己的親生女兒確實好得沒有話說。至於嫁入皇宮做了皇後的人,真的是愚蠢又可笑,他都納雲希止為妃了,她竟然還信他的那些甜言蜜語,不惜為了他在容衍之麵前演戲與說謊,告訴容衍之他對她很好。
再之後,過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那個人又來京城看望容衍之與她的哥哥弟弟們,包括嫁入皇宮的妹妹,同時帶回了一個讓容衍之看的男人——微生漣,親口告訴容衍之她會和微生漣成親,讓容衍之答應。
第二天,早朝結束,他特意請容衍之留下,對容衍之旁敲側擊。
容衍之當著他的麵,當麵否認有兩個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女兒,還說大婚在即,不希望他這個皇帝和新郎官再亂出宮,也不希望他再擅自到容府。
他惱怒,一個臣子竟敢這麽對他說話,可又不得不咽下這口氣。
當晚,他輾轉難眠,起來左思右想,把從初遇開始到發現兩個一模一樣的人,都仔仔細細地回想一遍,漸漸分出了不同。
他很肯定,百分百的肯定,他從頭到尾喜歡的,都是寺廟中初遇,並且沉著穩重地跟他說“韜光養晦、蟄伏以待”的人,而不是容府後花園中刺繡、羞澀、送他荷包的人。
難怪會那麽不同,原來是兩個人,他居然才知道!
當即,他冷靜不下去了,盡管知道容衍之會生氣,但他趕在大婚前,還是私下對容衍之表明“他喜歡與想娶的到底是他的哪個女兒”。
可在大婚當晚,當他高高興興地回寢宮,萬分期待地掀起紅蓋頭,一眼對上蓋頭底下那雙柔弱如水的眼睛,他知道了他娶到的根本不是他真正想娶的人。他都已經當麵向容衍之表明了,容衍之竟然還是將柔弱的這個女兒嫁給他。容衍之如此戲弄他,不把他這個皇帝放眼裏。
當晚,他丟下剛嫁進宮的對他滿懷憧憬的人,拂袖而去,不顧一切的連夜出宮想到容府去見自己真正想娶之人,翻牆進府後親眼看到心中想娶之人正有說有笑的和容衍之及容衍之的幾個兒子坐在一起,親耳聽到她對容衍之說她還沒有喜歡的人。等她有了喜歡的人,就一定會帶到京城來見他們。
原來,寺廟中與她相遇的他,心心念念喜歡她的他,在她眼中根本什麽都不是。
那一刻,他真的想戴上麵具衝到她麵前,再在她麵前揭開麵具,當麵問問她“他對她而言,真的什麽都不是”?可是他到底忍住了,他不能那麽衝動和容衍之鬧翻。
那一晚,沒有人知道本該在皇宮洞房花燭的皇帝偷偷到過容府,也沒有人知道那一晚令一切都開始改變。
再後來,容衍之為了讓他的皇位更穩固,不惜出手對付那些對他有威脅的人,包括四大家族之一的另一世家——微生世家。
微生世家徹底倒了後,他的皇位算是無後顧之憂了。容衍之對他自己的親生女兒確實好得沒有話說。至於嫁入皇宮做了皇後的人,真的是愚蠢又可笑,他都納雲希止為妃了,她竟然還信他的那些甜言蜜語,不惜為了他在容衍之麵前演戲與說謊,告訴容衍之他對她很好。
再之後,過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那個人又來京城看望容衍之與她的哥哥弟弟們,包括嫁入皇宮的妹妹,同時帶回了一個讓容衍之看的男人——微生漣,親口告訴容衍之她會和微生漣成親,讓容衍之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