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我就給蕭統領細細說來。”張賁見蕭玉城已入甕中,不由一笑,隨即正色道,“改就要改兩件事,一是提兵質,便是給軍士們換功法槊法、請老卒們給新兵傳授戰陣之法;二是墾荒土,總吃香肉不行,如今趁著戰事剛歇,需得找些人來開墾荒土,種出糧食。蕭統領覺得如何?”


    蕭玉城聽完倒是一時無言,因為這兩件事都不會威脅到他的地位,反而倘若他在其中運作得當,還會威望大增。他不由追問道,“將軍敢保證,隻改這兩件?”


    張賁與李之罔商議的是四件,但他此時麵不改色道,“隻有這兩件,蕭統領屆時若發現我還改了其他的,大可讓我停下。”


    蕭玉城大笑一陣,拱手道,“我隻是小小統領,怎能命令將軍,隻會好生規勸。將軍且放手改製便是。”


    “這樣才對嘛,皆大歡喜。”張賁也笑道,“那蕭統領在此坐會兒,其他統領應也快到了,屆時我再宣布一番。”


    如此,沐血營的改製之事才算徹底打開眉目。在緊急召開的例會上,張賁宣布了改製兩事,他總覽全局,靳淮負責提兵質,李之罔負責墾荒土,各統領則要從中提供立助,但有陽奉陰違者,皆斬不赦。而在蕭玉城的帶頭首肯下,諸位統領自然應是。


    會後,靳淮早早離開,大概是去向蕭玉城報喜,掙得提兵質這個籠絡人心的好差事,偌大的營帳一時隻剩李之罔和張賁二人。


    張賁已指揮侍衛們在外守衛,但有人來便會提前通報,故此沒去後山,就在營帳中道,“這沐血山方圓六十裏都是沐血營的地盤,其中十之八九已無法開墾,你要多廢些心思了,但是一定要找到可堪一用的土地。”


    “定不辱命。”李之罔抱拳道,“在下還有一問,可否收納流民為我所用?”


    張賁擺擺手,“隻要出了大營,諸事便皆由你權衡,無需過問於我。你所負甚多,莫要辜負。”


    說完,張賁忽得想起些什麽,喚了侍衛進來,侍衛跑進跑出,沒多時便抱了柄利劍回來。


    張賁將其拿起,遞給李之罔道,“這是你的佩劍,本說著功成後再給你,但你出去後我便再不能護你,你且收好防身。再者,等會兒我會搜集套精甲給你防身,保證合身適用。”


    看著失而複歸的邪首劍,李之罔一時間都沒去聽張賁後麵的話,醒轉過來竟有些遲疑,停頓陣還是雙手接住,道,“將軍以誠待我,我必以效報君,若不功成,必不歸回!”


    “嗯,有這份心事情一定能成!”張賁拍拍李之罔肩膀以做激勵,隨後揮手道,“且去,今日睡個好覺,明日點上些好兵,我等你的好消息。”


    李之罔卻沒走,而是有些躊躇道,“在下還有一枚吊墜此前被詹統領奪走,不知是否在將軍這兒...”


    張賁無奈地擺擺手,“沒在我這兒,多半是被詹魁給順走了,你要啊,得去找他才行。”


    李之罔無法,心裏尋思得找個時間把吊墜要回來,畢竟乃是齊雨思所送,意義非分。在告別張賁後,他並沒有回營帳休息,而是往山下走去,卻正是為了點兵一事。靳淮有蕭玉城的關係在,諸統領不會不給麵子,提兵質肯定順風順水,但他的墾荒土卻是要帶人走,這無異於是從諸統領手中搶肉吃,張賁雖然立下了嚴令,但肯定會有陽奉陰違的人存在,這就不得不讓他先動,避免出現點兵兵不動的尷尬局麵出現。


    這一次,他沒有去找詹魁,而是去了辛大郎的營帳,四人正在操練,見他來了,都停下動作,抱拳喊“李文書”。


    李之罔眉頭微皺,往營帳裏邊走邊道,“諸位兄弟進來,我有些要緊話給各位說。”


    眾人摸不清頭腦,跟隨著進了營帳,卻見李之罔沒坐,也站定到一旁,束手以待。


    李之罔清了清嗓子,看向四人道,“各位,話我敞開了說,事你們也舒心著聽。這次,我要出去謀劃番事業,但缺少臂助,而我們有著過命的交情,便首先想到了你們。就問,幾位願不願跟我出去闖上那麽一闖?”


    “我去!”方削離拍了下大腿,揚聲道,“罔哥不僅幫了我,還救過我的命,既然罔哥缺人,我老方怎地都得跟上!”


    辛三郎也毫不退讓,亦說道,“既然李文書能用得上我,我自不能縮了膽,說什麽也要走上一遭。”


    李之罔看向剩下二人,辛大郎沒說話,沉默著坐下,低下頭抬手烤火,管苞則眼神躲閃,似乎陷在既想去又遲疑的猶豫中。


    辛三郎尚有些衝勁,見不得自家大哥如此苟且,推了把不忿道,“大哥還想在這臭氣熏天的環境中繼續存著?不如出去轟轟烈烈把,也算活過一回!”


    辛大郎沒抬頭,聲音微弱著道,“隻是活著,便夠了...”


    人各有誌,李之罔並沒做挽留,將方削離和辛三郎帶到一旁吩咐道,“三哥,你待得久,知道哪些人堪用,你便給我選些能吃苦耐勞的、不會逃的、最重要的是要種過莊稼,不滿足這三點的不要,而且隻在協營裏找,騎兵營的不要,誰問就說是將軍的命令,明日寅時準時在營門口集合。”


    之後他又看向方削離道,“老方,你會寫字,便跟著三哥將這些人的名字記下,晚些時候集成個冊子送到我營帳來,明日我點卯用。”


    看得二人皆保證完成任務後,李之罔也不多做停留,出了營帳便徑直往回走。


    已快到自家營帳前,他忽得聽到身後傳來個聲音,回過頭去,卻是管苞不知何時跟了上來。


    “怎地了,瘦猴?”


    管苞沉默住,臉上陰晴不定,用近乎微不可聞的聲音道,“罔哥,我跟你去,但...能否答應我一件事?”


    “你先說。”


    管苞似下了極大的決心,道,“我想脫隊幾天,回去看看。”


    “那你還會回來嗎?說實話,我不是很相信你的保證。”


    “一定回來,不...我盡量回來!”


    李之罔輕歎口氣,他自己還沒想走,管苞卻是有了離開的機會,他擺擺手,道,“這樣,你明天跟著我,不在一百之數,至於你的去留我不管。”


    管苞的眼一下變得通紅,抱拳道,“多謝罔哥成全!”


    ...


    黑夜呼嘯而過,李之罔早早醒來。他洗漱番穿好張賁派人送來的精甲,便趁著天還沒亮帶著雲狗兒趕到營門。一片寂寥的黑暗中,沒有人掌燈,近百個人頭三三兩兩地散在附近。


    他拿出方削離昨日送來的名單一一點名,除開管苞,包括他和雲狗兒在內共有一百單六人。李之罔招呼聲,讓辛三郎和方削離靠過來,指著名單道,“這一百零三人,前麵一半歸我管,後麵人你們二人一人管一半,但有逃離者,我皆怪罪在你們身上。”


    二人突受大任,都有些惶恐,但很快就答應下來,李之罔見此,便讓他二人下去把人認齊,自己則選了十幾號人去軍械所,領取鋤頭等農具。因為有張賁的命令,這一過程並沒有任何阻隔,很快就拿到了能夠滿足一百人使用的農具。


    李之罔回來後,卻發現辛大郎不知何時也到了,他走上前去問道,“大哥,這是?”


    辛大郎咧嘴一笑,“還是放心不下三郎,覺著還是得跟上才行。”


    李之罔拍了拍辛大郎肩頭,“那這樣,大哥就做這百人隊的副頭,我若不在,諸事便由你決斷。”


    辛大郎凜然,當即抱拳接令。


    見一切準備就緒,李之罔大手一揮,便招呼軍士們跟著他走,去找尋那近乎縹緲的耕種之地。


    數日下來,李之罔白日行軍,夜裏休息,但卻沒找到絲毫可堪一用的土地,而他又沒說本次行動的目的,導致諸軍士的士氣都有些慘淡。事實上,這本身就是一場豪賭。


    “罔小哥,這番到底是要找什麽?”夜晚,辛大郎終於是按捺不住困惑,問道。


    李之罔想了想,覺著辛大郎或許能提供點思路,便道,“張將軍命我出來開墾荒地,便是在尋尚未受汙染的土地。”


    “那不如去凍溪穀看看,我曾聽說那塊沒怎麽打過仗,又有溪水可用,而且地勢偏僻,知道得人也少。”


    李之罔問清凍溪穀的方位,點點頭,“那這樣,大哥你帶三人去凍溪穀看看,我繼續在這塊兒找,如此也不耽誤。”


    辛大郎答應下來,第二日天微亮便帶著他選定的三個人脫軍離開。


    李之罔繼續帶著眾人找了幾日,還是沒有荒地可用,焦頭爛額之際隻能期盼辛大郎帶回來好消息,然而辛大郎卻沒能回來,是他帶走的阮咳回來了,還帶回來個壞消息,辛大郎等人被捉了。


    “怎麽個事,你說清楚!”李之罔坐在火邊,眉頭緊皺。


    阮咳哆哆嗦嗦道,“我們趕到凍溪穀後,便發現有人活動的跡象。辛哥想查明有多少人,便招呼我們跟上那人,途中卻竄出幾人將我等圍住,辛哥拚盡全力為我撕開個口子,他們卻全被捉了,不知生死。”


    “行,我知道了,你下去吃個好飯,睡個覺。”


    待阮咳退下後,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凍溪穀有人居住,又有暗哨在外,想來人數應不少,耕地應也是有的,而辛大郎等人又被捉了,於情於理,他都必須去往凍溪穀一看究竟。


    想清楚後,他召集了辛三郎和方削離,將辛大郎被抓的消息告訴給二人,讓二人下去自做準備,明日便整軍趕往凍溪穀。


    凍溪穀並不遠,兩日不到李之罔等人便趕到了,在阮咳的指引下,眾人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隻見穀內毫無戰爭跡象,完全不似外界般土坑遍地、灰霧漫天。


    “諸位,拿好兵器,隨我去要人!”


    李之罔招呼一聲,率先拔出邪首劍,便往裏走。雖然麵上是虎視眈眈,但他已然決定要在凍溪穀開辟荒地,因此並不想與土人作戰。


    阮咳言有暗哨盯梢,但眾人一路走過,並沒有什麽人跳出,直走到凍溪穀深處,才看見數十間各式宅院,而宅院前方的開闊地帶已有上百人在等著,皆手持兵器,但並未披甲。


    李之罔遠遠看過,沒有任何反應,隻繼續埋頭趕路,一路走到宅院前,才揮手讓眾人停下,向前方道,“這塊兒誰能主事,出來一談。”


    一個儒士打扮的中年人從人群前方走出,拱手道,“老夫許韋,將軍此番前來有何貴幹?”


    李之罔冷笑道,“我麾下有三名軍士在你手中,如今是生是死?生的話,我們還有得談,死得話,這凍溪穀怕是留不下一個活人。”


    許韋眉頭微皺,應聲道,“那三位軍爺我們好生伺候著,可沒受半點委屈,我這便喚人帶來。”


    說罷,許韋向身後招招手,不多時,辛大郎三人便被人帶來,皆被捆著,鼻青臉腫的,並沒有許韋說得那麽好。


    “這是個什麽意思,欺我沐血營無人?”李之罔聲音驟然壓低,讓人隻感覺他馬上就要動手。


    聽到“沐血營”三個字,許韋明顯頓了頓,隨即趕忙道,“手下人沒輕沒重的,將軍莫怪。此事皆因老夫禦下無力,願將這三位軍爺皆還予將軍,並獻上糧食百擔,換得將軍寬恕。”


    李之罔沒應,回頭道,“諸位兄弟,你們能答應嗎?”


    “不答應!”辛三郎率先應道,隨即眾軍士皆喊不答應,人數不多但氣勢頗足,一下便讓凍溪穀的土人變色。


    李之罔頭微點,回過頭來向許韋無奈道,“許當家,我麾下兄弟皆不答應,我這管事的也不能答應,依我看,殺了你們這些人,我們自己取糧食更好。”


    說罷,他提起邪首劍便往前走,一身殺氣全部聚集到許韋身上,隻要他但有反抗,李之罔一定讓其人頭落地。


    許韋有些修為,但畢竟沒怎麽見過血腥場麵,李之罔的每一步似乎都踏在他的胸口般,讓他的反抗心思益漸走低,最後隻好道,“將軍有何要求,盡可言說,老夫能做到的一定答應。”


    “這不就好了嗎。”李之罔微微一笑,“先是我三位兄弟,百擔不夠,至少要三百擔。其次,我軍要在此停留一陣,且將東西兩麵的宅院各分一間出來。”


    “我給五百擔,還請將軍另謀他處,凍溪穀實經受不起兵禍。”許韋能委曲求全,但絕不能容忍兵卒留在此地。


    李之罔臉不變色,緩緩把劍背在身後,在全場人注目的眼光中,下一瞬邪首劍已比在許韋脖頸。他道,“那行,就五百擔,然後我還要四間宅院。”


    “我答應!我答應!”許韋確切地感覺到劍刃上的冰冷,由不得他再生其他心思。


    “三哥,老方,過來。”李之罔沒有把劍挪開,等二人快步趕上來後道,“三哥去清點出五百擔糧食,老方則去把宅院清空。我們就在此等著,多帶幾個人去。”


    隨後李之罔又向許韋道,“老伯,派幾個人吧,我可不想這時候說清楚了,等會兒又出些差池。”


    許韋趕忙點頭,叫上幾個名字,李之罔便讓辛三郎和方削離跟上,自己則控製住許韋。


    此時辛大郎等人已被放了回來,李之罔粗略看看,發現並沒有任何太過嚴重的傷勢,僅是受了些皮外傷。他心情安定下來,問道,“這凍溪穀除了已被開墾的耕地,有發現多餘荒地嗎?”


    辛大郎抱拳應道,“報告文書,凍溪穀東麵有大量尚未開墾的荒地,粗略估算在四百畝左右。”


    李之罔心上歡喜,眉頭不顯,轉向許韋道,“許伯,這東麵的地怎地沒開荒?”


    許韋心裏已有猜測,這些兵痞大概就是想待在此地耕地,為了讓對方知難而退,他如實道,“不瞞將軍,東麵的地生有一種叫芽椿的怪蟲,形若豆芽,味如椿樹,不受火燒水浸,我等無可奈何,遂隻能放棄開墾。”


    “哦?”李之罔點點頭,向後命令道,“徐前、濮存儀,你二人去東麵把這芽椿抓回來,讓我看看有何異處。”


    交待完後,一時間也沒有其他事,李之罔便開始向許韋打聽起凍溪穀的風土人情來,一番交談下來,也算了解得七七八八。眼前的凍溪村是凍溪穀中唯一的村落,人數在五百上下,乃是戰亂發生後避難到此的百姓自主創立的,距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曆史。凍溪穀僅有一條通路,便是李之罔等人來時經過的曲折小徑,故此很少人知曉凍溪穀中還有百姓生存。


    聊完陣,許韋有些試探地問道,“不知將軍要在此地停留多久,老夫也好日備酒食,以做款待。”


    “少則數月,多則數年。”


    李之罔還無法確定芽椿蟲是否能除去,所以回答的也模棱兩可。


    許韋倒是不說話了,因為無論哪個時間對他這種隻想過安生日子的平頭百姓都太過長久。


    又等了一陣,終於是等來方削離和辛三郎等人的消息,卻是糧食已備好,宅院已清空。李之罔大手一揮,分了大部分人去搬糧食,隻留下十幾人在身邊去視察院落,至於許韋則放了回去,因為凍溪穀的村民隻有少部分是受恩惠者,而且修為都偏低,在他的劍術下翻不出風浪。


    李之罔選擇東西麵外圍的宅院是有原因的,一是軍士不能輕易與當地百姓產生瓜葛,二是在外圍容易控製住百姓,當然,還要多做些手段,畢竟他此番搶人地產、占人房舍,百姓心中記恨乃在情理之中。


    李之罔選定居住的宅院是朱家的,並不華麗,很是樸素,但修得極大,想來是地廣人稀的緣故,如此四個宅院每個住二十五人綽綽有餘。李之罔草草看過,頗為滿意,打量陣便讓跟著自己的軍士出去打柴,卻是冬日嚴寒,宅院中存有的柴火不足以度過接下來的冬末。


    過了半個時辰,徐前、濮存儀二人回來了,手中抓著幾隻如米粒般的小蟲。李之罔拿在手中揉捏,發現芽椿蟲堅硬如石,任憑他如何使力都毫無反應,他又用小刀去斬,芽椿蟲仍是原樣不動,怪不得凍溪村沒有開墾東麵土地。


    李之罔撇撇嘴,要除掉芽椿蟲乃是眼前重中之重,但他卻是一點眉目沒有,恰巧這時搬糧的軍士回來了,他便把芽椿蟲按在茶杯底下,去看下糧食的成色。


    當潔白如雪的米粒從手中滑落時,李之罔竟有些感動,無論是他還是軍士們,都已太久沒見過白米,好些軍士更是默默流下眼淚,似乎能從這之中看到原來安穩的日子。


    李之罔小心撿起不慎掉到地上的米粒,吹口氣放回袋中,身後忽得傳來陣風風火火的動靜,他回頭看去,卻是辛三郎滿臉驚懼的跑了過來。


    “怎麽了?”李之罔生怕出了變故,小心問道,“先捋捋氣,慢慢說來。”


    “文書大人是在何處得到的吸壤蟲,此物極其不詳。”


    “吸壤蟲?”李之罔還是頭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追問道,“可是茶杯下麵的芽椿蟲。”


    “對,就是茶杯下麵那幾隻。”辛三郎點頭道,“但我們都叫吸壤蟲,這種蟲蟄居在土中,吸食土力,極為難纏,我和大哥逃難也是因為家鄉生了此蟲。”


    “走,回大堂說話。”李之罔招呼聲,吩咐軍士們繼續擺放糧食,自己則帶著辛三郎往大堂走。


    到了大堂,李之罔直問道,“既然三哥家鄉曾受此蟲肆虐,可知道破解之法?”


    辛三郎搖頭又點頭,“我和大哥背井離鄉後,也曾打聽過這種蟲,知曉火燜可讓此蟲休眠,但卻不能殺死。”


    “那也算是個法子。”李之罔點點頭,對雲狗兒命令道,“狗兒,你喚兩個軍士來,將這些蟲拿下去燜上段時間,看看有何反應。”


    雲狗兒當即領命,拿起關著芽椿蟲的茶杯就出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方飄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瘣並收藏四方飄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