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覆滅
武俠,這一局,以武震天下 作者:累了點根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於龍鱗衛之處,李慶之瞧著那些因重傷而亡的衛卒,以及重傷在身的葉劍秋,心中滿是悲戚。
他知曉來者乃是一位先天境的強者,還是個邋裏邋遢的老瞎子。
李慶之心裏明白,自己的實力相較於那老瞎子,簡直有著天壤之別,根本不是對手。
但眼下他尚有極為緊要之事亟待處理,無奈之下,也隻能暫且將這仇怨擱在一旁。
他抬頭看了看天色,已然是戌時,想來皇宮中的皇親貴族與文武百官差不多都已齊聚。
他站在龍鱗衛府衙的大廳外麵,高聲向眾人說道:“諸位,我李慶之在龍鱗衛擔當指揮使一職,全賴諸位協力相助。
咱們向來是同甘共苦,榮辱與共。
今日便是背水一戰、決一死戰之時。
若今日能大獲全勝,我定會重重犒賞諸位;若不幸戰敗,我也必定與諸位一同共赴黃泉。
諸位,隨我兵指皇城!”
伴隨龍鱗衛隊伍的開拔,其陣容浩浩蕩蕩,眾多龍鱗衛與衛卒朝著皇宮進發。
秦陽騎乘一匹高頭大馬,早已在進入皇城的道路旁靜候良久。
待龍鱗衛一行人匆匆趕到後,李慶之的目光瞬間鎖定前方的秦陽,眼神中透著警惕。
“秦陽,事已至此,你即便再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既定之事。
不如加入我們,為當今太子鏟除所有阻礙,就如同你父親秦穆將軍那般,留名青史。”
“指揮使,我此刻現身,隻是不想讓龍鱗衛的眾多兄弟隨你一同赴死。
我父親當年那是為國家盡忠,而你如今所為,分明是謀反大逆之舉。”
“ 秦陽,你到底還是太年輕了。這世間向來隻有勝者才有資格評判是非對錯,失敗者唯有一死。”
秦陽目光掃過眼前的龍鱗衛眾人,包括指揮使、鎮撫使、千尉、小司官等。
秦陽問道:為何不見其他兩位鎮撫使?
李慶之聞言,忽然放聲大笑起來,他們和你一樣,既愚昧又無知,已然被我誅殺。
秦陽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悲涼,隻因道不同不相為謀,便對多年同僚痛下殺手,皇權爭鬥之路,哪一次不是以累累白骨堆砌而成?
秦陽又道:我想知道,那日在軒懷樓中,若不是那老瞎子突然出現,我是不是已然被你列入死亡名單了?
“哈哈,秦陽,事已至此,不妨對你直言,你所中之毒乃是你那好弟弟林楓所下。
那日若不是聖京府衙的巡查使及時趕到,你必定早已命喪軒懷樓。
未曾想到,你竟如此命大,兩名後天境高手都未能在秦府外將你斬殺,實在是令人惋惜。”
秦陽心中原本便存有疑慮,如今親耳聽到李慶之這番言語,料想林楓定是佯裝死去,說不定此刻已經隱匿於皇城之內。
秦陽猛然拔出掛於馬上的鎏金龍鱗刀,指向眼前眾人。
他懷著一絲期望,苦口婆心地勸導著這些人,盼著他們能及時醒悟,莫要淪為他人操控的利刃。
然而在李慶之眼中,秦陽又何嚐不是被他人所利用的工具呢?
生於這亂世之中,又有誰能夠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但秦陽最後的一番勸說,終究未能收到成效,眾人依舊不為所動。
正此時,隻聽得龍鱗衛的身後傳來陣陣軍馬奔騰之聲。
李慶之回首望去,隻見一片黑馬銀甲的重騎兵洶湧而來,氣勢逼人。
與此同時,兩側的房頂之上也突然冒出大批弓弩手,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李慶之不禁咬牙切齒,怒目注視著秦陽。
而秦陽的身後,同樣出現了大批銀甲軍,他們手持盾牌鋼刀,迅速列陣,將秦陽穩穩護在身前。
李慶之滿臉驚愕與難以置信,高聲喝道:“城防司武衛軍?這絕不可能!你怎會有能力調遣武衛軍?”
榮成騎著戰馬自後方的銀甲軍中疾馳而出,他身姿挺拔,手持長槍,滿麵怒容。
“李慶之,若論單打獨鬥,我武衛軍或許稍遜你龍鱗衛一籌,但談及戰場衝殺,你龍鱗衛又能奈我何?”
此時的李慶之已陷入絕境,卻毫無懼色,反而仰頭哈哈大笑起來,隨後便欲從秦陽所在的方向強行衝殺突圍。
隻見秦陽雙眼微閉,似在心中默念片刻,而後猛地長刀一揮,大喝一聲:“殺!”
刹那間,屋頂上的弓弩手紛紛拉弓放箭,利箭如雨點般傾瀉而下,隻聽得“嗖、嗖、嗖”的破風之聲不絕於耳。
龍鱗衛眾人瞬間陷入絕境,成片成片地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李慶之心中明白,自己如今已然成為籠中之鳥,插翅難逃,但他滿心不甘,不願束手就擒,隻能孤注一擲地朝著秦陽這邊的步兵發起瘋狂衝殺。
秦陽這邊的步兵則隻是穩穩地舉著盾牌防禦,並不主動進攻,任由李慶之的瘋狂攻擊,龍鱗衛和衛卒在箭雨與防禦的雙重打擊下,又有大批人員相繼倒下,局勢愈發慘烈。
榮成單手持槍,騎於戰馬之上,隨著他一聲令下,武衛軍的大批重甲騎兵如洶湧潮水一般,開始朝著被困在中間的龍鱗衛發起猛烈衝鋒。
喊殺聲隨之而來, 李慶之眼見大勢已去,當機立斷,迅速指揮眾人分頭撤離。
隻見他身形閃爍,幾個起落間便躍上屋頂,準備覓得一線生機。
而原本就身負重傷的葉劍秋,強忍著傷痛,奮力一躍,試圖跟隨李慶之登上屋頂,然而卻不幸被如蝗般的眾多箭矢射中,慘呼一聲,直直地從半空落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此刻,武衛軍的重騎兵如虎入羊群,已然在龍鱗衛和衛卒的陣中來回衝殺了一番。
但見一名重騎兵,單手握緊韁繩,另一隻手穩穩持槍,大喝一聲,長槍瞬間洞穿了身前兩名龍鱗衛的身軀。
那兩名龍鱗衛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便已被長槍貫穿。
其他龍鱗衛見狀,雙眼通紅,怒吼著想要還手,卻被重騎兵輕鬆地一一挑落,血濺當場。
幾波慘烈的衝殺過後,曾經在大夏威名赫赫的龍鱗衛近乎覆滅。
幸存下來的人,也個個滿身傷痕,疲憊不堪地癱倒在血泊之中,往昔的輝煌早已不複存在。
秦陽望著這一幕幕慘狀,心中滿是悲涼。
往昔與這些夥伴同僚們同甘共苦的畫麵不斷在腦海中浮現,而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
忽然,他的目光鎖定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正是小司官耿浩。
耿浩此時身上已然插著三支箭矢,搖搖欲墜。
就在這時,一名重騎兵縱馬疾馳而來,毫不留情地一槍洞穿了耿浩的身體,隨後竟將他高高挑起,耿浩的身體在空中晃蕩著,鮮血不斷從傷口湧出,滴落在地,秦陽的雙眼有了些許淚痕。
被長槍挑落於馬下的耿浩,氣息奄奄,仍拚盡最後一絲力氣看向秦陽,喚出一聲:“千尉……”言罷,頭便無力地垂下,就此氣絕身亡。
眼見耿浩慘死於眼前,秦陽睚眥欲裂,死死盯著正在屋頂上廝殺的李慶之,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噴發般不可遏製。
“李慶之,今日我秦陽定要取你性命!”
狠話出口,聲震四野。
秦陽旋即從馬背上高高躍起,落在屋頂之上,手中長刀寒光閃爍。
此刻,李慶之對秦陽亦是恨入骨髓,若不是秦陽從中作梗,全力阻攔,今日怎會落得這般慘敗的境地。
一念及此,李慶之怒喝一聲,高高躍起,手中長刀裹挾著呼呼風聲,如泰山壓頂般朝著秦陽劈砍而下,刀勢淩厲,似要將秦陽一刀兩斷。
秦陽卻不閃不避,同樣施展出剛猛無匹的刀氣,迎向李慶之的攻擊。
刹那間,兩強相碰,隻聽得一聲巨響,強勁的氣流向四周激蕩開來。
兩人均受不住這巨大的衝擊力,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數步。
李慶之穩住身形,凝視著秦陽,心中滿是震驚與忌憚,沉聲道:“沒想到你的實力已然快要超越於我,若再容你繼續成長,日後必定成為心腹大患。”
秦陽冷哼一聲,“李慶之,我的將來如何,你自是看不到了。你我所學功法相同,今日便在此一決高下,看這鹿死誰手!”
言罷,兩人幾乎同時施展出威力絕倫的霸刀斬。
隻見刀光閃耀,刀氣縱橫交錯,附近的弓弩手們見勢不妙,生怕被這淩厲的刀氣所傷,紛紛朝著外圍退去。
一時間,這片屋頂之上,唯有秦陽與李慶之二人的身影在刀光中對峙。
鎮撫使狄雲飛見四下無人留意自己,瞅準時機,縱身一躍,登上屋頂,企圖趁亂逃離。
然而,榮成早已有所察覺,他從戰馬上高高躍起,如蒼鷹撲兔一般,瞬間攔住了狄雲飛的去路。
榮成麵色冷峻,沉聲道:“鎮撫使,你今日若是安然無恙地活著離開,我這武衛軍的威名豈不是要掃地,淪為他人笑柄,丟臉丟到極致?”
狄雲飛急忙辯解道:“榮成將軍,我實是被李慶之所脅迫,身不由己,隻能聽從他的命令行事。今日若將軍肯放我一馬,日後我定當感恩圖報,重重酬謝。”
榮成聽聞此言,眉頭緊皺,心中滿是不屑。
下麵那些戰死的龍鱗衛和衛卒,雖說論實力或許比不上鎮撫使狄雲飛,可他們個個都充滿血性與骨氣,臨陣不懼,慷慨赴死。
反觀這狄雲飛,貪生怕死,毫無骨氣可言,實在是讓他看不起。
榮成嗤笑一聲,嗬斥道:“你偌大年紀,簡直白活了!這一身的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如此行徑,簡直是丟盡了龍鱗衛的顏麵。”
說罷,榮成不再多言,手持長槍,徑直攻了過來。
狄雲飛心中明白,自己絕非榮成的對手,但事已至此,已無退路,唯有拚死抵抗,或許還能求得一線生機,於是全力應對榮成的攻擊。
狄雲飛與榮成皆處於一流高手境界,實力本在伯仲之間。
然而此刻,榮成卻在交鋒中穩穩壓製著狄雲飛。
僅僅幾個回合下來,狄雲飛便破綻頻出,隻見榮成瞅準時機,長槍如電,瞬間在狄雲飛身上刺出一個窟窿。
狄雲飛吃痛,驚恐萬分,高聲呼喊:“指揮使救我!”
這呼喊聲傳入李慶之耳中,讓他瞬間分神。
秦陽豈會錯失如此良機,他順勢將長刀脫手,如離弦之箭般射向李慶之。
李慶之察覺危險襲來,匆忙側身躲閃。
就在他回身之際,秦陽已然欺身近前,緊接著猛地一掌拍出,正中李慶之胸口。
李慶之遭受重擊,喉嚨一甜,“噗”的一聲,一口鮮血噴射而出,整個人也隨之向後踉蹌數步,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氣息紊亂。
李慶之單膝跪地,半跪在血泊之中,抬手緩緩擦去嘴角的血漬,眼神中仍透著一絲不甘。
“秦陽,今日你雖在這爭鬥中取勝,可大局終究是我贏了,隻可惜我無法親眼目睹那最終的勝利。”
秦陽冷冷地注視著他,沉聲道:“敗了便是敗了,莫要再做無謂的狡辯。你以為你們這場政變真能成功?”
李慶之聽聞,忽然仰頭大笑起來:“哈哈,秦陽,你太天真了。十萬虎賁軍早在兩日前便已從西蜀的疆域啟程,浩浩蕩蕩地朝著聖京進發,此刻想必已然快要抵達。即便我命喪於此,你也無力回天,改變不了即將發生的一切。”
秦陽聞言,臉色驟變,麵露驚惶之色,大聲道:“什麽?十萬虎賁軍怎會擅離駐地?”
他們本是用以威懾西蜀,若大軍撤離,西蜀必定有所察覺,定會抓住時機舉兵東進,長驅直入,直取聖京,到時大夏必然大亂,聖京危矣。”
“你們為謀取皇位,竟做出這等行徑,難道全然不懼西蜀出兵,對大夏發動大規模進攻嗎?”
“一將功成萬骨枯,欲得天下,自當有非凡的魄力。今日我即便身死,亦了無遺憾。”
此時,遠處的榮成已將狄雲飛用長槍高高挑起,而後猛地發力,將其狠狠甩落在地。
李慶之緩緩閉上雙眼,心中滿是悲涼,耳中傳來屬下們的陣陣慘叫,他深知自己大勢已去。
他知曉來者乃是一位先天境的強者,還是個邋裏邋遢的老瞎子。
李慶之心裏明白,自己的實力相較於那老瞎子,簡直有著天壤之別,根本不是對手。
但眼下他尚有極為緊要之事亟待處理,無奈之下,也隻能暫且將這仇怨擱在一旁。
他抬頭看了看天色,已然是戌時,想來皇宮中的皇親貴族與文武百官差不多都已齊聚。
他站在龍鱗衛府衙的大廳外麵,高聲向眾人說道:“諸位,我李慶之在龍鱗衛擔當指揮使一職,全賴諸位協力相助。
咱們向來是同甘共苦,榮辱與共。
今日便是背水一戰、決一死戰之時。
若今日能大獲全勝,我定會重重犒賞諸位;若不幸戰敗,我也必定與諸位一同共赴黃泉。
諸位,隨我兵指皇城!”
伴隨龍鱗衛隊伍的開拔,其陣容浩浩蕩蕩,眾多龍鱗衛與衛卒朝著皇宮進發。
秦陽騎乘一匹高頭大馬,早已在進入皇城的道路旁靜候良久。
待龍鱗衛一行人匆匆趕到後,李慶之的目光瞬間鎖定前方的秦陽,眼神中透著警惕。
“秦陽,事已至此,你即便再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既定之事。
不如加入我們,為當今太子鏟除所有阻礙,就如同你父親秦穆將軍那般,留名青史。”
“指揮使,我此刻現身,隻是不想讓龍鱗衛的眾多兄弟隨你一同赴死。
我父親當年那是為國家盡忠,而你如今所為,分明是謀反大逆之舉。”
“ 秦陽,你到底還是太年輕了。這世間向來隻有勝者才有資格評判是非對錯,失敗者唯有一死。”
秦陽目光掃過眼前的龍鱗衛眾人,包括指揮使、鎮撫使、千尉、小司官等。
秦陽問道:為何不見其他兩位鎮撫使?
李慶之聞言,忽然放聲大笑起來,他們和你一樣,既愚昧又無知,已然被我誅殺。
秦陽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悲涼,隻因道不同不相為謀,便對多年同僚痛下殺手,皇權爭鬥之路,哪一次不是以累累白骨堆砌而成?
秦陽又道:我想知道,那日在軒懷樓中,若不是那老瞎子突然出現,我是不是已然被你列入死亡名單了?
“哈哈,秦陽,事已至此,不妨對你直言,你所中之毒乃是你那好弟弟林楓所下。
那日若不是聖京府衙的巡查使及時趕到,你必定早已命喪軒懷樓。
未曾想到,你竟如此命大,兩名後天境高手都未能在秦府外將你斬殺,實在是令人惋惜。”
秦陽心中原本便存有疑慮,如今親耳聽到李慶之這番言語,料想林楓定是佯裝死去,說不定此刻已經隱匿於皇城之內。
秦陽猛然拔出掛於馬上的鎏金龍鱗刀,指向眼前眾人。
他懷著一絲期望,苦口婆心地勸導著這些人,盼著他們能及時醒悟,莫要淪為他人操控的利刃。
然而在李慶之眼中,秦陽又何嚐不是被他人所利用的工具呢?
生於這亂世之中,又有誰能夠真正主宰自己的命運?
但秦陽最後的一番勸說,終究未能收到成效,眾人依舊不為所動。
正此時,隻聽得龍鱗衛的身後傳來陣陣軍馬奔騰之聲。
李慶之回首望去,隻見一片黑馬銀甲的重騎兵洶湧而來,氣勢逼人。
與此同時,兩側的房頂之上也突然冒出大批弓弩手,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李慶之不禁咬牙切齒,怒目注視著秦陽。
而秦陽的身後,同樣出現了大批銀甲軍,他們手持盾牌鋼刀,迅速列陣,將秦陽穩穩護在身前。
李慶之滿臉驚愕與難以置信,高聲喝道:“城防司武衛軍?這絕不可能!你怎會有能力調遣武衛軍?”
榮成騎著戰馬自後方的銀甲軍中疾馳而出,他身姿挺拔,手持長槍,滿麵怒容。
“李慶之,若論單打獨鬥,我武衛軍或許稍遜你龍鱗衛一籌,但談及戰場衝殺,你龍鱗衛又能奈我何?”
此時的李慶之已陷入絕境,卻毫無懼色,反而仰頭哈哈大笑起來,隨後便欲從秦陽所在的方向強行衝殺突圍。
隻見秦陽雙眼微閉,似在心中默念片刻,而後猛地長刀一揮,大喝一聲:“殺!”
刹那間,屋頂上的弓弩手紛紛拉弓放箭,利箭如雨點般傾瀉而下,隻聽得“嗖、嗖、嗖”的破風之聲不絕於耳。
龍鱗衛眾人瞬間陷入絕境,成片成片地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
李慶之心中明白,自己如今已然成為籠中之鳥,插翅難逃,但他滿心不甘,不願束手就擒,隻能孤注一擲地朝著秦陽這邊的步兵發起瘋狂衝殺。
秦陽這邊的步兵則隻是穩穩地舉著盾牌防禦,並不主動進攻,任由李慶之的瘋狂攻擊,龍鱗衛和衛卒在箭雨與防禦的雙重打擊下,又有大批人員相繼倒下,局勢愈發慘烈。
榮成單手持槍,騎於戰馬之上,隨著他一聲令下,武衛軍的大批重甲騎兵如洶湧潮水一般,開始朝著被困在中間的龍鱗衛發起猛烈衝鋒。
喊殺聲隨之而來, 李慶之眼見大勢已去,當機立斷,迅速指揮眾人分頭撤離。
隻見他身形閃爍,幾個起落間便躍上屋頂,準備覓得一線生機。
而原本就身負重傷的葉劍秋,強忍著傷痛,奮力一躍,試圖跟隨李慶之登上屋頂,然而卻不幸被如蝗般的眾多箭矢射中,慘呼一聲,直直地從半空落下,重重地摔在地上。
此刻,武衛軍的重騎兵如虎入羊群,已然在龍鱗衛和衛卒的陣中來回衝殺了一番。
但見一名重騎兵,單手握緊韁繩,另一隻手穩穩持槍,大喝一聲,長槍瞬間洞穿了身前兩名龍鱗衛的身軀。
那兩名龍鱗衛瞪大了雙眼,滿臉的難以置信,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便已被長槍貫穿。
其他龍鱗衛見狀,雙眼通紅,怒吼著想要還手,卻被重騎兵輕鬆地一一挑落,血濺當場。
幾波慘烈的衝殺過後,曾經在大夏威名赫赫的龍鱗衛近乎覆滅。
幸存下來的人,也個個滿身傷痕,疲憊不堪地癱倒在血泊之中,往昔的輝煌早已不複存在。
秦陽望著這一幕幕慘狀,心中滿是悲涼。
往昔與這些夥伴同僚們同甘共苦的畫麵不斷在腦海中浮現,而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
忽然,他的目光鎖定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正是小司官耿浩。
耿浩此時身上已然插著三支箭矢,搖搖欲墜。
就在這時,一名重騎兵縱馬疾馳而來,毫不留情地一槍洞穿了耿浩的身體,隨後竟將他高高挑起,耿浩的身體在空中晃蕩著,鮮血不斷從傷口湧出,滴落在地,秦陽的雙眼有了些許淚痕。
被長槍挑落於馬下的耿浩,氣息奄奄,仍拚盡最後一絲力氣看向秦陽,喚出一聲:“千尉……”言罷,頭便無力地垂下,就此氣絕身亡。
眼見耿浩慘死於眼前,秦陽睚眥欲裂,死死盯著正在屋頂上廝殺的李慶之,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噴發般不可遏製。
“李慶之,今日我秦陽定要取你性命!”
狠話出口,聲震四野。
秦陽旋即從馬背上高高躍起,落在屋頂之上,手中長刀寒光閃爍。
此刻,李慶之對秦陽亦是恨入骨髓,若不是秦陽從中作梗,全力阻攔,今日怎會落得這般慘敗的境地。
一念及此,李慶之怒喝一聲,高高躍起,手中長刀裹挾著呼呼風聲,如泰山壓頂般朝著秦陽劈砍而下,刀勢淩厲,似要將秦陽一刀兩斷。
秦陽卻不閃不避,同樣施展出剛猛無匹的刀氣,迎向李慶之的攻擊。
刹那間,兩強相碰,隻聽得一聲巨響,強勁的氣流向四周激蕩開來。
兩人均受不住這巨大的衝擊力,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數步。
李慶之穩住身形,凝視著秦陽,心中滿是震驚與忌憚,沉聲道:“沒想到你的實力已然快要超越於我,若再容你繼續成長,日後必定成為心腹大患。”
秦陽冷哼一聲,“李慶之,我的將來如何,你自是看不到了。你我所學功法相同,今日便在此一決高下,看這鹿死誰手!”
言罷,兩人幾乎同時施展出威力絕倫的霸刀斬。
隻見刀光閃耀,刀氣縱橫交錯,附近的弓弩手們見勢不妙,生怕被這淩厲的刀氣所傷,紛紛朝著外圍退去。
一時間,這片屋頂之上,唯有秦陽與李慶之二人的身影在刀光中對峙。
鎮撫使狄雲飛見四下無人留意自己,瞅準時機,縱身一躍,登上屋頂,企圖趁亂逃離。
然而,榮成早已有所察覺,他從戰馬上高高躍起,如蒼鷹撲兔一般,瞬間攔住了狄雲飛的去路。
榮成麵色冷峻,沉聲道:“鎮撫使,你今日若是安然無恙地活著離開,我這武衛軍的威名豈不是要掃地,淪為他人笑柄,丟臉丟到極致?”
狄雲飛急忙辯解道:“榮成將軍,我實是被李慶之所脅迫,身不由己,隻能聽從他的命令行事。今日若將軍肯放我一馬,日後我定當感恩圖報,重重酬謝。”
榮成聽聞此言,眉頭緊皺,心中滿是不屑。
下麵那些戰死的龍鱗衛和衛卒,雖說論實力或許比不上鎮撫使狄雲飛,可他們個個都充滿血性與骨氣,臨陣不懼,慷慨赴死。
反觀這狄雲飛,貪生怕死,毫無骨氣可言,實在是讓他看不起。
榮成嗤笑一聲,嗬斥道:“你偌大年紀,簡直白活了!這一身的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如此行徑,簡直是丟盡了龍鱗衛的顏麵。”
說罷,榮成不再多言,手持長槍,徑直攻了過來。
狄雲飛心中明白,自己絕非榮成的對手,但事已至此,已無退路,唯有拚死抵抗,或許還能求得一線生機,於是全力應對榮成的攻擊。
狄雲飛與榮成皆處於一流高手境界,實力本在伯仲之間。
然而此刻,榮成卻在交鋒中穩穩壓製著狄雲飛。
僅僅幾個回合下來,狄雲飛便破綻頻出,隻見榮成瞅準時機,長槍如電,瞬間在狄雲飛身上刺出一個窟窿。
狄雲飛吃痛,驚恐萬分,高聲呼喊:“指揮使救我!”
這呼喊聲傳入李慶之耳中,讓他瞬間分神。
秦陽豈會錯失如此良機,他順勢將長刀脫手,如離弦之箭般射向李慶之。
李慶之察覺危險襲來,匆忙側身躲閃。
就在他回身之際,秦陽已然欺身近前,緊接著猛地一掌拍出,正中李慶之胸口。
李慶之遭受重擊,喉嚨一甜,“噗”的一聲,一口鮮血噴射而出,整個人也隨之向後踉蹌數步,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氣息紊亂。
李慶之單膝跪地,半跪在血泊之中,抬手緩緩擦去嘴角的血漬,眼神中仍透著一絲不甘。
“秦陽,今日你雖在這爭鬥中取勝,可大局終究是我贏了,隻可惜我無法親眼目睹那最終的勝利。”
秦陽冷冷地注視著他,沉聲道:“敗了便是敗了,莫要再做無謂的狡辯。你以為你們這場政變真能成功?”
李慶之聽聞,忽然仰頭大笑起來:“哈哈,秦陽,你太天真了。十萬虎賁軍早在兩日前便已從西蜀的疆域啟程,浩浩蕩蕩地朝著聖京進發,此刻想必已然快要抵達。即便我命喪於此,你也無力回天,改變不了即將發生的一切。”
秦陽聞言,臉色驟變,麵露驚惶之色,大聲道:“什麽?十萬虎賁軍怎會擅離駐地?”
他們本是用以威懾西蜀,若大軍撤離,西蜀必定有所察覺,定會抓住時機舉兵東進,長驅直入,直取聖京,到時大夏必然大亂,聖京危矣。”
“你們為謀取皇位,竟做出這等行徑,難道全然不懼西蜀出兵,對大夏發動大規模進攻嗎?”
“一將功成萬骨枯,欲得天下,自當有非凡的魄力。今日我即便身死,亦了無遺憾。”
此時,遠處的榮成已將狄雲飛用長槍高高挑起,而後猛地發力,將其狠狠甩落在地。
李慶之緩緩閉上雙眼,心中滿是悲涼,耳中傳來屬下們的陣陣慘叫,他深知自己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