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羅國使臣樂和來到壽春希望同盟,在陸衡的一翻忽悠後,對於華夏同盟非常有興趣。


    不過這個時代的通信,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電子郵件,飛鴿傳書都是陸衡才掌握的黑科技。


    從壽春到暹羅也就是後世的泰國,還有壽春抵達西藏的時間成本就夠嗆!


    所幸趙德芳已經走了幾個月,算算時間應該已經抵達廓州。


    而陸衡和樂和則是等待曹老板的反應即可。


    匆匆一晃眼轉眼就到了秋天,國際上沒什麽大事傳來,大宋各地都在忙碌著秋收。


    中土一統百姓安居樂業,糧倉一個又一個的被堆滿。


    而南方的糧食優先會被運到洛陽和長安然後轉運涼州,西州和涼州地區統一比較晚,還沒從戰亂中恢複生機。


    ''南糧北調''工程很可能是這兩年大宋的主旋律。


    無他,淮州、揚州、荊州等新政最早實施之地,土地肥沃百姓安定的早。


    這幾年沒有天災人禍,風調雨順糧食堆滿倉庫。


    秦設敖倉有多大,因為東漢末年戰亂損壞,陸衡不得而知。


    陸衡隻知道在淮河附近設立的淮倉,去年就已經被堆滿過,陸衡下令把淮倉的糧食運往洛陽。


    這樣使得陸衡都想要挖大運河了,無他楊廣的大本營在揚州,陸衡的大本營也在揚州。


    江南淮州、揚州、閩州、交州的糧食已經可以供給全國七成土地!


    問題就是運輸太過麻煩,當初陸衡建造馳道,把南方打成了體係往北幽州能走海陸,但是往西北可沒海!


    如今的線路是運到長江至荊州,從南陽郡入弘農再從黃河運送,這已經是最便捷的線路。


    修建大運河是功績與華夏、功績於千秋,但是不是現在!


    河套長城還在建設,幾十萬勞改大隊和軍隊在西北建造防禦工事,已經是一個巨大耗費國力的工程。


    不能學楊廣那樣操之過急,那位頭上有隴西集團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陸某人卻沒有。


    此時陸衡終於明白,為什麽古代盛世帝皇會動不動來個巨大的工程,這是一種隻有到了那個位置才能明白的感覺。


    一次性解決千秋萬代的大運河暫時不能挖,小補丁大宋還是能打的,從南陽至弘農的''小補丁''馳道,在今年邊運糧邊建造。


    還有就是陰山長城防線有了可喜的報告,石咀山和平虜城以及平虜城至陰山的簡易防禦線已經連成一體。


    之後就是加固陰山和這條長城防禦的''配套設施''!


    陸衡得知這個消息後大喜,太過順利而順利到了驚喜的地步。


    沒有遼人的襲擊,河套、陰山防禦線就這樣建造成功了。


    有了這條防禦線杜絕了所有草原人圍城千裏奔襲的可能性,保護了河套千萬裏的河山。


    圍城奔襲這是草原人南下的重要手段,簡單來說就是以戰養戰,利用草原人的糧草都是牛羊的特性沒有糧道的優勢,可以圍住主要的城池後開始繼續南下,除非碰到無法繞過的城池才作罷。


    這樣一來農耕民族的邊境就是篩子,被各路騎兵給到處突破,種植的穀物成了草原人的口糧一路燒殺搶掠。


    草原人搶一票就走,卻讓農耕民族留下了滿地瘡痍和百姓家破人亡,要知道北宋末女真人一開始南下可沒打算攻破汴梁,而是撈一筆就跑的想法,隻是沒想到對手那麽弱那還等什麽。


    遼宋的檀淵之戰是如此,宋末的女真南下也是如此,甚至蒙古人南下易如是。


    這裏說明下從賀蘭山到陰山的長城雖然合圍成功,但是不代表河套長城防線已經竣工,現在隻是一個初步簡易防禦等完整的長城建造還需要時間。


    陸衡不知道的是耶律阿保機不是沒想過要破壞,隻是追殺步度根的時候兀顏光卻因為看到了陰山的長城已經初具規模,耶律阿保機把大量的經曆放在了陰山,而忽略了平虜城的重要性。


    前文說過平虜城才是整條防禦線的核心,連接賀蘭山口的石咀山到河套防線朔方郡的連接薄弱處。


    所以接到好消息的陸衡,是在落下心中一塊大石的心情下每天都是喜滋滋的等待曹老板的消息。


    說下曹老板的情況。


    當趙德芳抵達青藏後發現這一年曹老板發展迅猛!


    趙德芳自然不可能是來吊唁曹衝那麽簡單,一方麵是觀察曹操的發展,另外就是邀請華夏同盟的任務。


    當時樂和還沒出使大宋,自然設想是陸衡和曹操先進行同盟,然後再用兩家影響力來影響暹羅。


    因為曹操成為讚普在得到本土藏民的支持後,好似開啟了某個開關。


    這個開關在唐朝鬆讚幹布開啟過,當時藏人叫做吐蕃,可以硬剛盛唐的時代!


    曹老板往西橫推了藏地到後世的拉薩,往東控製了氐人和羌人,形成了漢、藏、氐、羌四族的政治體係。


    曹老板自稱魏公後,又在同年自稱魏王,正式建立曹魏。


    收到飛鴿傳書的陸衡也好奇曹老板,為何不直接稱帝而做個魏王。


    陸衡突然想起自己已故的便宜老爹陸康堅決不要追封的要求。


    突然好似有所明悟!


    曹操在西藏如同龍入大海,在雪區實力飛躍的發展。


    當趙德芳說起華夏同盟時候,曹操非常有興趣,早在前幾年樂和就出使過曹操。


    也是李俊的出現,讓當年還在世的郭嘉為曹操謀劃羌地的策略,才有了現在曹魏的基礎。


    同時曹操還知道大宋和暹羅邊境摩擦不斷,據說當年還有過一仗。


    這讓曹操很安心,相反如果大宋和暹羅勾勾搭搭,曹操才會不安。


    在曹操心中自己的魏,與大宋和暹羅同時交好,南邊和東邊就不用擔心,能夠安穩的北伐遼國。


    但是如果幾方同盟,那對於曹操來說也沒有壞處可能還有好處。


    所以這次曹老板對於華夏同盟更上心,派出了荀攸和司馬懿去大宋會談。


    陸衡在牽頭華夏聯盟先不提,繼續看島國局勢大宋輕鬆拿下平氏,在平維盛拜見陸衡的這段期間裏鐮倉幕府發生了不得了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宋人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皮pi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皮pi豬並收藏三國之宋人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