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名單的事情,先讓顧五去找幾大謀士前來,在這個空檔陸衡詢問自己的係統。


    “係統出來幹活了,解釋下王慶這夥人是怎麽回事?”


    【係統提示宿主,王慶降臨壽春屬於袁術範圍內,不符合勢力條件判斷,王慶一年內沒有組成勢力,判定所有人物為在野狀態,直到王慶選擇獨立之後召喚人物直接隸屬於麾下。】


    聽到係統這樣解釋,陸衡釋然了按王慶性格的確會成為一方勢力,不過他太倒黴竟然降臨在壽春,而且是被袁術封閉的壽春。


    這樣導致王慶被係統判斷不是一方勢力,也就是現在王慶一脈人物全部都是在野狀態,除非王慶找個地盤自立,不過現在各路諸侯已經趨於明朗,想找地方發展可不容易,以王慶性格很可能就逍遙下去。


    不一會虞允文、丁謂、劉曄、趙普等人被顧五叫來,同時在路上顧五就介紹了袁紹、曹操、袁術三方軍情。


    “主公,袁紹頻繁調動大軍,意圖非常明顯,一統黃河以北後,利用兵力優勢往南發展,袁紹和曹操必定一戰。”


    “至於袁術,和袁紹終是同宗,袁術很可能是開戰的契機。”


    開口的是趙普,也許是新加入的謀士,眾人都謙讓趙普先發表看法,趙普的話也是沒錯,如今袁紹的確是要和曹操開戰,不過陸衡奇怪的是袁紹的動作。


    原時空袁紹雖然答應了接納袁術,可沒有現在那麽的積極,要知道袁術和袁紹素來不和,就如同袁譚和袁尚二人,肯收留袁術已經是袁紹大肚,現在竟然派出了大軍不惜往南打進徐州地界。


    事出反常必有妖,陸衡不解的是這點,也和眾人訴說。


    “既然如此,袁紹如此重視袁術必定有利可圖,如此才符合袁紹派出幾萬大軍,數員大將的投入,可是袁術究竟有什麽讓袁紹勢在必得……”


    丁謂從人性角度分析了袁紹的行動,不過眾人的確也沒想出來袁術還有什麽能讓袁紹看的上,兵馬才三萬將領也就那麽幾個,王慶等人說真也就陸衡知道水滸放在眼裏,其他人和諸侯都會忽略他們。


    袁術那些財產,坐擁河北的袁紹,可富有的多,袁術的後宮?嗬嗬?劉氏酷妒會把袁紹給切了你信不信!


    突然有一物映入陸衡腦中,袁術手上唯一能算得的上寶物的,隻有傳國玉璽!


    “若,袁紹是為了傳國玉璽才出兵,錦衣衛傳來消息,傳國玉璽在袁術之手,若是傳國玉璽在袁紹手上……”


    “不好!如今天子賓天,袁紹另立劉祗為帝,原名不正言不順,可若傳國玉璽在手佐證,袁紹可以借用其勢,原本袁紹四世三公,再擁有大義,以黃河以北四周優勢兵力南下將不堪設想。”


    劉曄直接說出了讓袁紹獲得傳國玉璽的弊端,袁紹如果獲得傳國玉璽就可以為劉祗生勢,從而獲得大義。


    沒想到不知道是袁紹誤打誤撞,還是聽從了謀士的建議,要知道現在局勢和原時空完全不同!


    原時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起兵南下不管什麽借口,天子在曹操手裏,袁紹就是謀反,這也是郭嘉十勝論中很重要的一條。


    幾百年漢室威望在官渡之戰的使用,雖然名存實亡,但是天子大意這杆旗幟還是有用的,君不見曹操利用這個旗幟忽悠了一大批人才,甚至從其他諸侯那拐走了不少的人才如王朗、華歆之類。


    劉備也是扛著漢室的旗幟在那蹦躂,袁紹以私人軍閥擅自攻打朝廷,這就是不義之師,在這個年代或多或少打擊士氣。


    現在天子劉協死了,沒有繼承者,幾百年來劉氏分支太多,雖然亂世中死了一大把,可還是有不少姓劉的還在蹦躂,血緣近的如劉曄、劉和,遠的如劉表、劉璋,還有血源稀的不能再稀的劉備之流。


    袁紹第一個動手立了個娃娃皇帝劉祗,意思非常明顯不是想做梁冀就是要做王莽,這才讓曹操反咬一口,說汙蔑袁紹勾結劉寵謀害天子。


    那這樣打口水仗,大家都有汙點,現在天下沒皇帝,你袁紹立的那個娃娃皇帝是另有圖謀,我們不認。


    可一擔傳國玉璽到了袁紹手裏,有傳國玉璽加以佐證,受命於天,那就大大不同,道義上就矮了袁紹一輩,加上袁紹四世三公能讓所有士族支持,這加成就不是一點半點。


    可以說現在的局勢下,傳國玉璽就是寶貝,落入誰手裏都很有用,比如曹操、陸衡也都立一個娃娃皇帝,甚至劉表、劉璋都能自立為帝,當然這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實力,落入袁紹手裏就可以發揮到最大效果。


    你要說不就是一塊石頭?有這麽大作用嗎?


    還別說如果劉協沒死,這石頭真的沒什麽用,可劉協死了!這石頭就有那麽大的政治意義!


    這個時代還真的吃這一套,君不見劉邦還要斬赤蛇造勢,現在這石頭就是用來造勢的利器!


    原本天子身死,傳國玉璽失蹤(除了袁術和孫策知道,都沒公布這消息)所有諸侯都相安無事,可如今袁術把有玉璽的消息給了袁紹換求生的機會,袁紹暗自接了袁術獲得優勢也就罷了。


    可偏偏陸衡是後世人,知道現階段傳國玉璽的下落,又讓眾謀士你一句我一句的分析出了情況,捅出了這個重大消息。


    “主公,應當立刻派兵北上,追殺袁術奪取傳國玉璽,不可讓此利器落入袁紹之手!”


    這是眾謀士最後下定的結論,可陸衡卻十分的猶豫,為什麽?


    因為陸衡還是偏後世的思想,陸衡認為這一塊石頭或許有政治意義,可沒有眾人說的那麽大,逐鹿天下還是要看綜合實力。


    擁有大義是沒錯,可陸衡怕大兵北上必定挑起戰爭,陸衡想法是袁紹和曹操開戰已經是定局,袁紹要繼續發展必定往南,到時候腦漿都打出來的時候,什麽曹操斬了顏良、文醜然後對峙官渡,陸衡在後麵來這麽一下,給曹操這老小子一個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宋人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皮pi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皮pi豬並收藏三國之宋人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