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去年搬進來後,男的就臥榻不起,儼然受了重傷,有去瞧過的郎中說,箭從背心都貫穿了,能活下來也是神跡了。
而那位女子衣不解帶的照顧他,整整一年,瘦脫了相,容顏枯槁,甚至過度憂思積鬱,雙十年華鬢角就飄了白發。
再不是去年來時驚動了十裏八鄉的美人了。
附近村子的漢子開始還瞧著美人饞,各種送野味送醃醬獻殷勤,眼睛偷偷摸摸全往女子瞟,但一年半載過去,送的人越來越少,到徹底沒人了。
人都是現實的。眼見得女子為了照顧她口中的“先生”,勞心費力憂思重重,“美人”不再美,那些個覬覦也就沒了勁。
山居安靜下來,被村民們遺忘。
女子還是日複一日的守在先生榻前,給他講秋天的銀杏黃了,冬天的梅花開了,春天的燕子飛回來了,講著講著就哭,哭著哭著又笑。
山居時不時有看著就不凡的貴人來訪,對女子十分恭敬,勸說回家放棄一類,官服模樣的醫官來了一撥又走了一撥,無一例外都是搖頭。
“大妹子,這都躺了一年了,沒希望了!”村裏的大媽好奇的勸,不明白這女子恁的實心眼,明明榻上的先生無知無覺,她還堅信著明天,隻要明天他就會醒了。
“先生,小十三答應你了,要嫁給你,所以先生,請一定要醒來娶我。”
程魚溫柔的執起男子的手,貼在自己額頭,淚水無聲的滾落,滴答滴答,濕了他緊閉的雙眼。
無數人說,這一箭貫穿,尋常人當場就能沒氣了。
心裏執念重的,拚半口氣活下來,也能變成活死人。
但程魚知道,他這半口氣是為誰拚的,他最後問的不是生死,不是命運,而是她,願不願意嫁給他。
是,她答應他了。
如果他活,她做他的新娘,如果他死,她做他的遺孀。
“少家主,您還年輕,各國有得是好男兒,您犯不著在一棵樹上吊死啊!”程家來人,甚至隱姓埋名的程太後都來瞧過程魚,恨鐵不成鋼。
曾經看好這一對的親朋好友,看著一年裏似乎老了好幾歲的程魚,都紅著眼,選擇了做惡人。
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程魚,每天幫先生擦洗身子,按摩四肢,讓一個活死人保持著完美的清潔,和肌肉的彈性。
她還做了木質四輪車,把先生推出去瞧瞧雲兒,吹吹風兒,哪怕先生無知無覺,她也堅持帶他去遍了山清水秀處,看遍了人間風景裏。
是,無知無覺,但也是人,會吃,會拉,於是某些齷齪的事情,程魚也親力親為,從來不嫌髒,不嫌累,先生始終是幹幹淨淨的先生。
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成天為了吃喝拉撒,把比她還高的先生搬來搬去,纖手粗糙了,肩頭結痂了,自己素顏憔悴,荊釵布裙,先生的榻頭花觚上,卻永遠盛開著當季最新鮮的花兒。
“明天,先生明天就會醒了。”程魚無數次的重複這句話,對自己說,對他們說,對天地說。
她開始還會心酸,會委屈,會一個人大半夜偷偷的哭,後來她哭也不哭了,變得平靜,淡然,看先生的目光一如青山的堅毅和溫柔。
正如她一如的相信著,先生不會食言,一年,兩年,三年……終有一天他會醒來:“小十三,先生來娶你了。”
程魚在山居裏種下了一株丁香,她說丁香的花語是憂傷的思念,花兒會開的,青鳥會來的,思念會平山海的。
如同很久很久以前,他們就注定了的,要在一塊兒。
說好了要在一塊兒,都等了幾輩子了,也不差這一輩子。
白馬寺,燕國國寺。
秋意濃,銀杏黃,漫天金小扇。
從驪山行宮消失的薑夕英出現在這裏。
他跪在某處超度所用的佛塔前,眷念的將臉頰貼近佛塔,輕聲呢喃:“母親,我來看您了。”
“佛塔是薑姬想法修建,為薑九超度。”普聖站在他身後,意味深長道,“如果薑九知道您如此對待恩人,怕是並不願您來看她的。”
薑夕英回頭,扯了扯嘴角:“僧尼避世,清心寡欲,沒想到盡知紅塵事。”
“王城中有家黑鋪子,買賣勾當以草編蚱蜢為記。那天他們的匠人來我寺捐門檻,請求佛祖寬恕,貧僧聽了許多。”普聖語調逐漸變得冰冷,“……嗬,他們也知道自己有罪啊!”
都說三寶弟子普渡眾生,慈悲為懷,此刻普聖的臉上,竟也罕見的,露出直白的嘲諷。
薑夕英毫不慌張,反而話鋒一轉:“聽說我母親死前怨氣過重,不入輪回,故在吳國被鎮佛林,回了燕國也要用佛塔超度。”
“薑侍衛長的罪,怕也是不入輪回的。”普聖眉梢上揚。
薑夕英眨巴眨巴眼睛,突然露出天真的笑容:“真好,那我是不是能馬上見到母親了?”
言罷,薑夕英搖搖晃晃的站起來,往王城中去,一路回到薑家,老遠就看見家門口圍了幾圈好事者。
“聽說朝堂吵翻了,說因為侍衛長疏於職守,放了歹人進去,歹人放了火,所以小公子才會被燒死!”
“那可不?侍衛長就該護衛行宮周全,如今出了這種事,他侍衛長也有責任在!”
好事者議論紛紛,見薑夕英回來,愈發窸窸窣窣,跟蒼蠅似的,幸災樂禍或者可憐同情的,都圍著薑家看戲。
薑夕英沒管他們,徑直進了家,去了一個鎖起來的園子。
園子裏隻有四棵銀杏樹,再無它物,連半顆草也沒有,光溜溜的,就像是一個墳地。
薑夕英在四棵銀杏樹中間躺下來,像是玩累了回家的孩童,也像是要成為第五棵銀杏樹,他饜足的歎了一口氣。
“妹妹啊,這世間,你隻能給我生孩子,我們注定了的,要血脈糾纏不死不休……嘻嘻,不怪我,不怪我……好累啊,想歇歇……”
他蜷縮起來,抱住自己雙膝,任由漫天銀杏樹葉飄落,金小扇逐漸湮沒他,鑄就起他的墳地。
薑家前廳。薑攸聽說薑夕英回來了,推翻了麵前的案。
案翻倒,小山般的折子灑了一地,都是彈劾折子。
正如民間流言,薑夕英身為侍衛長,小公子被燒死,他難辭其咎,進諫薑夕英貶官,順帶罵他薑攸一句教子無方的折子,這陣子公怨私怨的髒水,都趁機洪水般往薑家潑。
朝堂上的紛爭從來不缺理由,隻缺借口,如同洪水決堤,隻需要堤壩有一個缺口。
而薑家的對家,以羋家帶頭,都餓狼般的咬死了這個缺口。
“幾十年辛苦籌謀的好名聲啊,都被那違背人倫的孽障毀於一旦……”薑攸扶住案,低下頭,從喉嚨裏發出瘮人的咯咯聲,“嗬嗬,他是我的嫡子,這髒水是洗不幹淨了……完了,都完了……”
而那位女子衣不解帶的照顧他,整整一年,瘦脫了相,容顏枯槁,甚至過度憂思積鬱,雙十年華鬢角就飄了白發。
再不是去年來時驚動了十裏八鄉的美人了。
附近村子的漢子開始還瞧著美人饞,各種送野味送醃醬獻殷勤,眼睛偷偷摸摸全往女子瞟,但一年半載過去,送的人越來越少,到徹底沒人了。
人都是現實的。眼見得女子為了照顧她口中的“先生”,勞心費力憂思重重,“美人”不再美,那些個覬覦也就沒了勁。
山居安靜下來,被村民們遺忘。
女子還是日複一日的守在先生榻前,給他講秋天的銀杏黃了,冬天的梅花開了,春天的燕子飛回來了,講著講著就哭,哭著哭著又笑。
山居時不時有看著就不凡的貴人來訪,對女子十分恭敬,勸說回家放棄一類,官服模樣的醫官來了一撥又走了一撥,無一例外都是搖頭。
“大妹子,這都躺了一年了,沒希望了!”村裏的大媽好奇的勸,不明白這女子恁的實心眼,明明榻上的先生無知無覺,她還堅信著明天,隻要明天他就會醒了。
“先生,小十三答應你了,要嫁給你,所以先生,請一定要醒來娶我。”
程魚溫柔的執起男子的手,貼在自己額頭,淚水無聲的滾落,滴答滴答,濕了他緊閉的雙眼。
無數人說,這一箭貫穿,尋常人當場就能沒氣了。
心裏執念重的,拚半口氣活下來,也能變成活死人。
但程魚知道,他這半口氣是為誰拚的,他最後問的不是生死,不是命運,而是她,願不願意嫁給他。
是,她答應他了。
如果他活,她做他的新娘,如果他死,她做他的遺孀。
“少家主,您還年輕,各國有得是好男兒,您犯不著在一棵樹上吊死啊!”程家來人,甚至隱姓埋名的程太後都來瞧過程魚,恨鐵不成鋼。
曾經看好這一對的親朋好友,看著一年裏似乎老了好幾歲的程魚,都紅著眼,選擇了做惡人。
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程魚,每天幫先生擦洗身子,按摩四肢,讓一個活死人保持著完美的清潔,和肌肉的彈性。
她還做了木質四輪車,把先生推出去瞧瞧雲兒,吹吹風兒,哪怕先生無知無覺,她也堅持帶他去遍了山清水秀處,看遍了人間風景裏。
是,無知無覺,但也是人,會吃,會拉,於是某些齷齪的事情,程魚也親力親為,從來不嫌髒,不嫌累,先生始終是幹幹淨淨的先生。
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成天為了吃喝拉撒,把比她還高的先生搬來搬去,纖手粗糙了,肩頭結痂了,自己素顏憔悴,荊釵布裙,先生的榻頭花觚上,卻永遠盛開著當季最新鮮的花兒。
“明天,先生明天就會醒了。”程魚無數次的重複這句話,對自己說,對他們說,對天地說。
她開始還會心酸,會委屈,會一個人大半夜偷偷的哭,後來她哭也不哭了,變得平靜,淡然,看先生的目光一如青山的堅毅和溫柔。
正如她一如的相信著,先生不會食言,一年,兩年,三年……終有一天他會醒來:“小十三,先生來娶你了。”
程魚在山居裏種下了一株丁香,她說丁香的花語是憂傷的思念,花兒會開的,青鳥會來的,思念會平山海的。
如同很久很久以前,他們就注定了的,要在一塊兒。
說好了要在一塊兒,都等了幾輩子了,也不差這一輩子。
白馬寺,燕國國寺。
秋意濃,銀杏黃,漫天金小扇。
從驪山行宮消失的薑夕英出現在這裏。
他跪在某處超度所用的佛塔前,眷念的將臉頰貼近佛塔,輕聲呢喃:“母親,我來看您了。”
“佛塔是薑姬想法修建,為薑九超度。”普聖站在他身後,意味深長道,“如果薑九知道您如此對待恩人,怕是並不願您來看她的。”
薑夕英回頭,扯了扯嘴角:“僧尼避世,清心寡欲,沒想到盡知紅塵事。”
“王城中有家黑鋪子,買賣勾當以草編蚱蜢為記。那天他們的匠人來我寺捐門檻,請求佛祖寬恕,貧僧聽了許多。”普聖語調逐漸變得冰冷,“……嗬,他們也知道自己有罪啊!”
都說三寶弟子普渡眾生,慈悲為懷,此刻普聖的臉上,竟也罕見的,露出直白的嘲諷。
薑夕英毫不慌張,反而話鋒一轉:“聽說我母親死前怨氣過重,不入輪回,故在吳國被鎮佛林,回了燕國也要用佛塔超度。”
“薑侍衛長的罪,怕也是不入輪回的。”普聖眉梢上揚。
薑夕英眨巴眨巴眼睛,突然露出天真的笑容:“真好,那我是不是能馬上見到母親了?”
言罷,薑夕英搖搖晃晃的站起來,往王城中去,一路回到薑家,老遠就看見家門口圍了幾圈好事者。
“聽說朝堂吵翻了,說因為侍衛長疏於職守,放了歹人進去,歹人放了火,所以小公子才會被燒死!”
“那可不?侍衛長就該護衛行宮周全,如今出了這種事,他侍衛長也有責任在!”
好事者議論紛紛,見薑夕英回來,愈發窸窸窣窣,跟蒼蠅似的,幸災樂禍或者可憐同情的,都圍著薑家看戲。
薑夕英沒管他們,徑直進了家,去了一個鎖起來的園子。
園子裏隻有四棵銀杏樹,再無它物,連半顆草也沒有,光溜溜的,就像是一個墳地。
薑夕英在四棵銀杏樹中間躺下來,像是玩累了回家的孩童,也像是要成為第五棵銀杏樹,他饜足的歎了一口氣。
“妹妹啊,這世間,你隻能給我生孩子,我們注定了的,要血脈糾纏不死不休……嘻嘻,不怪我,不怪我……好累啊,想歇歇……”
他蜷縮起來,抱住自己雙膝,任由漫天銀杏樹葉飄落,金小扇逐漸湮沒他,鑄就起他的墳地。
薑家前廳。薑攸聽說薑夕英回來了,推翻了麵前的案。
案翻倒,小山般的折子灑了一地,都是彈劾折子。
正如民間流言,薑夕英身為侍衛長,小公子被燒死,他難辭其咎,進諫薑夕英貶官,順帶罵他薑攸一句教子無方的折子,這陣子公怨私怨的髒水,都趁機洪水般往薑家潑。
朝堂上的紛爭從來不缺理由,隻缺借口,如同洪水決堤,隻需要堤壩有一個缺口。
而薑家的對家,以羋家帶頭,都餓狼般的咬死了這個缺口。
“幾十年辛苦籌謀的好名聲啊,都被那違背人倫的孽障毀於一旦……”薑攸扶住案,低下頭,從喉嚨裏發出瘮人的咯咯聲,“嗬嗬,他是我的嫡子,這髒水是洗不幹淨了……完了,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