嘵?


    隻見休忘塵拾起一木杆,在地上一撇一捺寫出這個字。於望枯而言,是個生僻字不錯,卻未嚐半點沒聽過。


    別淺這妖怪,為彰顯自己腹有詩書氣自華,常拿古籍顯擺。人間《詩經》更是窩在枕邊似的,在一筒竹簡到石沉大海前,早已倒背如流。


    其間,別淺剛好提過一嘴:“‘……予維音嘵嘵’。此個嘵嘵,便是因為害怕,而亂嚷亂叫的意思。倒與吹蔓很是相像,雖說吹蔓叫喚都不敢太大聲,窩囊極了。”


    而休忘塵的昔日名諱,恐是令旁人聞風喪膽的意思。


    況且,“嘵”比休忘塵狂妄太多,造出“娪”時,荒草般的木屑席卷他的衣裳,他也不知拂開。隻是趁著夜黑風高時,坐在親手殺出的亂葬崗上——亦或是,還未成型的銀燭山上。


    此般浴血修羅,卻待她如初生嬰兒。


    輕哄順背,囈語繾綣。


    也有心分出一手殺人。


    嘵看著那最後一人跪地,磕頭磕到頭破血流,再戰栗不止後。用一把棱形的尖錐子,逐一插入那人的耳朵、喉嚨、喉結、鼻腔……折磨到最後一處,便是兩眼。


    “啊啊啊啊啊——”


    淒厲叫喊。


    那人未疼死過去,嘵才會慢條斯理地把他眼珠子剜個空。


    嘵要的不多,隻是想要這些人的鮮血,能落去望枯的……不,“娪”的一雙眼上。


    “娪莫要怕,被髒人血澆灌了,今後便不會再撞見汙穢之物了。”


    “娪”並無兩眼。


    望枯卻有。


    俗世與血液相融時,便是看誰,都覺麵目橫飛。


    嘵則是奪得可怖之人的魁首。


    且笑了笑。


    “娪,你可知曉,若你再生得醜陋些,便是女子的我了。”


    “可我太髒,配不上你。才願你明媚千年,仍自守吾心。”


    “隻得教會你,他們都是壞人,日後定要引以為戒。”


    “娪可知,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壞人。”


    “世道自然無藥可救。”


    “但世上的人這麽多,哪怕我今日能懲戒一些,來日也無從去管。誠如命由天定。若是真能變,也隻能犧牲好事,越是在既定的命裏掙紮,越是讓壞事增多。”


    “而娪,你不一樣,你生來就是帶著錯亂和災禍的。”


    “無論好壞,我都不會讓他們如願以償。”


    “你隻需記得,世道不與我們相配。”


    “我要你替我毀了它。”


    他輕拂“娪”的麵龐時,卻像在撩撥望枯的發絲,溫柔而依戀。


    望枯卻不寒而栗。


    “日後我死了,還請娪能允許我來住進你的身體裏。如此,才可創出一個獨屬於你我的新世間。”


    “生生世世,再無往日。”


    “隻有彼此。”


    ……


    幾多縹緲話語,終究為鏡花水月,轉瞬落空。


    望枯這一回,也連同“娪”一並坐於母樹之下。


    風親人,綠了鬢。


    而嘵,如同上一回,被押在百人之央。血染白衣,而這始作俑者,卻隻有篁長老一人。


    慈眉善目,竟成了尖嘴猴腮,極為刻薄。


    “逆徒!說!為何要殺這些人!又為何要謊稱娪大人為你的傑作!你且記好了!娪是我們蠱族所有人凝煉而出的心血!休要占為己有!”


    嘵輕蔑一笑:“莫非篁長老以為會點蠱惑人心的小把戲,便能竊取我的東西了?”


    篁的麵容不變:“一派胡言!這麽些族人!可有哪一個被我蠱惑人心了!”


    那些本該疏離淡漠的人們,如今卻聚攏在嘵的身側,反而憐憫起罪魁禍首。


    “好了好了,篁長老,死者無對證,若是有人有意將這些屍首棄於我族領地呢?莫要輕易將此罪責攬在族人身上了。更何況,嘵向來安分守己,殺隻雞都要求神拜佛,就算有些話真的說錯了,也未嚐不可諒解。”


    “是啊,阿小還是我們當中年紀最小的!難免養得嬌縱了些,還望篁長老小事化了!饒他一馬!”


    篁氣衝鬥牛:“你們是被他的偽麵給騙了!那些屍首堆成山,怎會是外人栽贓的!且休要忘了,他有一個銀針,剛好可以用來捅破雙眼!不是他還能有誰!”


    那原先痛罵嘵的長老,今時卻一轉攻勢:“篁!你太過武斷了!阿小哪有什麽偽麵!上回你還指認他偷學族的看家本領,卻也隻是口說無憑!白白髒了一個好孩子的聲譽!你卻屢教不改!還要對他痛下狠手!”


    篁丟下手中荊條:“好啊,你們一個個都護著他!嘵就是禍害!若是不信!便看看偌大個蠱族會不會敗在他一人手上罷!”


    ……


    篁雖一語成讖,但望枯經由娪的眼,也看出這長老並非是善茬了。


    那偷學族人看家本領的人,也正是出自篁長老之手。


    他模樣老實巴交,背過去就滿口髒話,善於扯謊。能混到如今這德高望重的地步,全憑搶奪旁人的功勞。奈何生而就有蠱惑人心的本領,便如此橫行霸道。


    而蠱族之人卻不似休忘塵回憶裏的那般漠然,反之,因不食人間疾苦,而心性純良,不喜猜忌,鄰裏間,常在茶餘飯後,支起一篝火,張羅起對酒當歌的美事。


    正因善無好報,才幾次三番落入篁的圈套。


    偶有幾個潑辣的婆子會在背後議論他,卻不敢說得太過火。


    嘵有父母,曾在他降生之前,用蠱術占命,發覺此個孩兒,命格了得,為萬年一遇的“孤星”。未必會有毀天滅地的本領,但注定人情淡漠,另辟一道。


    父母二人深知“嘵”不該留,便施出百般手段讓他腹死胎中。奈何渾身解數使完了,也絞死不得,怕是天命要留,二人隻好生下。為他留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名諱之後,便無顏再麵族人,辭族隱退,再無音訊。


    嘵也因此得了蠱族所有人的憐愛,篁長老為出風頭,將他攬去自己門下。卻不好好待他,明麵當個和藹可親的長者,背地裏卻對他又打又罵。


    多少人勸阻,卻因篁一句“不打不成才”,粉飾了太平。


    這婆子妙語連珠:“這麽些年,嘵都被你我看在眼裏!五歲精通蠱術,十五歲無人能敵,還為人謙遜,為蠱族盡心盡力,誰人不喜歡他?我看啊,天不妒英才,篁便代它行這妒忌之事!一把年紀了!也不知害臊!”


    此天的確不妒英才,無論嘵吃了多少苦頭,他也永遠是蠱族最風光的那一人。哪怕篁嫉妒成災,蠱族人也並未放在眼裏——嘵有本事擺平一切。


    但嘵卻無心擺平。


    或是放任他去。


    功勞讓他占了,誇讚讓他聽了。


    甚至是“娪”被他奪去邀功了,嘵也目空一切。


    篁深知這為嘵的心血。


    他的確是名孤星。


    對人、事都是漠不關心。


    獨獨有個古怪脾性——總要在衣襟裏揣上幾兩木頭。


    蠱山多木,卻不可輕易采擷。隻因蠱族堅信“因果報應”,毀了什麽,便會如實返還到自己身上。


    而嘵的這塊木頭,分明是拚拚湊湊的,卻極為光滑,芳香幽然。且輕巧到,若不曾緊緊摟在衣襟裏,便會被大風吹去天邊。


    好不容易待他雕琢成型了,篁才領略到此物的厲害之處。


    還聽聞,有心想事成之用。


    望枯不知篁為何如此堅信不疑,但他也憑一己之力,坐實了這心想事成之事——


    他將“娪”帶去母樹下默念“枝繁葉茂”,母樹當真能在秋日迎春了。


    如此看來,篁是有心私吞“娪”的。


    奈何行事多在眾目睽睽下,便迫不得已將“娪”充了公。


    再然後,“娪”被他們埋在了樹下。


    成了蠱族的駐地神。


    望枯也隨她長眠於此。


    側耳聽風聲。


    ……


    望枯再次睜眼時,又見蠱族大火。


    嘵為何要讓傷了自己的人成為善人,讓幫了自己的人成了惡人,再冠冕堂皇地毀了整個蠱山——望枯什麽都沒想通。


    言而總之,嘵隻是徒手刨開土,將“望枯與娪”,小心翼翼地捧在臂彎上。


    他喘息著,白衣燎了大半,掌心帶血地擦拭“她們”的眉眼:“娪,該走了。”


    這一走,便是五湖四海,翻山越嶺。


    誠如望枯夢裏所見的,他再去人間遊曆。


    隻是這一回,他卻不驕不躁。


    他且走且看,去往一地,便操起老本行,舞起布偶戲。


    甚至,他正在興頭時,還會唱起兩三句。


    翻來覆去都是《織春歌》。


    毀了全族之人,卻又麵不改色。


    但嘵,不,隱姓埋名的休忘塵,此行所遇者,善類居多。


    隻是在哪一日裏,他倚去瓊樓玉宇上,仰首一杯清酒。


    怎一個江湖義氣。


    他醉醺醺地:“娪,可有在聽?”


    望枯一心驚。


    數年遊曆,休忘塵從未將“娪”公之於眾。


    但仍舊寶貝得緊,隻趁四下無人時,才會用絲綢擦拭。


    而今他拿出來,讓“她們”坐他身側,看月升滄海時。


    他徜徉淒涼裏,又不願抽離。


    “我明白,這世上的好人數不勝數。”


    “但物以稀為貴,壞人也是如此。”


    “我還是想毀了這個世間。”


    “隻是人間暫且不需要我。”


    “……好罷,是他們太過羸弱,我於心不忍了。”


    他遙指天上星。


    “娪隨我去往那裏如何?”


    ——去五界之巔。


    毀世道高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厭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岸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岸殼並收藏厭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