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枯哪怕倒頭就睡,也挑氛圍的。而這棺材板裏,暗無天日,休忘塵又實在磨嘰,外頭聽不到裏頭,裏頭又覺兩眼昏花,不時就被緩緩挪動的棉線縛了腕心,食了心智。
還沒以身舟渡呢,她就渾渾噩噩地睡去了。
夢裏並無好光景。
原以為邪祟能留個一魂半魄,與她合而為一,供她指點迷津。但如今眼前隻剩昏黑,不曾動彈,眼皮也粘合得緊。
她像是,從一個活蹦亂跳的人,返璞歸真成了人偶。
但怪隻怪休忘塵疏於打理,並未嚴絲合縫。
望枯聽得濤濤水聲後,那捎帶鹹口的江水就往她喉頭裏灌,活生生給她嗆醒過來。
巨雷在棺材外替她掌燈,從縫裏給了她絲縷光亮。望枯窺度,估摸著是天道追了上來。
上方的水往她脖頸上竄,卻碰上她這麽個沒分量的,下方的水沒與前者商議妥當,就急哄哄把她往上抬。天頂蓋直往棺材頂上撞時,當即讓她兩眼一黑。
望枯:“嘶……”
而江水莽起來,不比駭浪差。你來我往拉扯十個來回,還在“哐哐”作響,望枯腦袋不禿嚕成瓢,也能冒出火星子來。
望枯暗道:總有法子的。
她試著推開棺材頂,窄縫裏並未塗抹樹脂、米糊,但像是專為克她而製。便是咬得牙根出血、用忘苦劍穿去,也推不開太多。
望枯沒法子,收了勁,就怕又像巫山時,撼動了自個兒的藤身——隻因,樹食青土,土從口入。牙根毀,藤根毀,合乎情理。
逃是逃不出了,但望枯也無認栽的道理。
棺材不可棄置,出想法子少遭點罪受。
要麽沉下去。
要麽浮出水。
但織骨棺重有幾噸,唯前者可行。
望枯心狠,當即拿出忘苦劍,沿著窄縫尋一個著力點,在卡在此地,充個棍棒,隻為助她多留一口氣,可將手向外伸去。
環繞霧岫山角的江流,因天上有龍蛇似的雷電追隨,而照作斑斕銀魚,相遊望枯的兩個玉腕。
直至隨手摸到什麽礁石、碎石、沙石、卵石,又掰碎了往棺材裏運回來。
摸到大塊的磚瓦,就留棺材裏增添重量。
若是小的,則就著水往喉嚨裏滾入腹中——
石子在手心拿著,就隻有雙手能在水中垂落,身子仍困不上不下間。隻有將石子吞入腹中,真真切切長了分量,才是自救。
再者,唇舌、喉頭之地便是傷了,也傷不了人世。
她疼吃夠了,又是個巫蠱偶,隻怕都沒五髒六腑,斷然害不得身子。
但倘若賭錯了,能靠此時死個一了百了,而非聽之任之地死去,理應更是值當。
忘苦劍撐不了太久,但望枯手腕來來往往,片刻不停。她到底是靠吃沙土而活的,指蓋大的石子,吃起來不費吹灰之力。若鯁喉頭,就大口飲水,待到徹底沒入為止。
如此莽撞,換做尋常,早該氣息不足了。但望枯惜命至此,哪怕隻是飲鴆止渴的小把戲,她心念俱恒,仍覺那苦苦追尋的生門,近在咫尺。
但,“轟隆”一聲,忘苦劍從中斷開,這棺材鉗得密,才知將那抹僅剩的光,徹底合上——
忘苦劍的玉身落在外,刃身落在棺材內。
此劍如今再煥柳暗花明的光亮,把這棺材裏滿滿登登的水,分擔著“飲”了些許。
它“喝”得不多,卻剛好夠望枯探出半個身子。
望枯驚魂未定:“多謝……”
她抱著死劍,安然落座水中,棺材迎麵與一湍急洪流相撞之際,一方匣子從後至前傾倒,再飄去水麵。
望枯拿來,定睛一看,左右端詳。
正是她那日在銀燭山上,騎虎難下時,拔出的一根手筋。
她輕裝上陣,除了相依為命的忘苦劍,其餘可什麽也沒拿。
眼下隻得是休忘塵暗自塞進來的。
不過,拿了也好。
當初風浮濯不要它,更好。
——若是有朝一日,此物真為天上人的法器,祉州官道上的坍塌仍舊難逃幸免。若附上靈力,定為兵家必爭之地。
望枯竟也有撫恤人心的這一日。
而織骨棺裏的棉線,泡水也不死心,拾掇了受驚的思緒後,重振旗鼓,將她軀殼再次綁了去,還束得愈發緊實。
這棉線一上身,望枯骨幹裏寧死不屈的奔勁還未緩緩涼去,就被一股腦抽幹了。
隻用瀲灩湖波,搖曳她的清麗。
像是陳列在琉璃盞的瓷物。
澄心一隱。
徒餘悲戚。
……
五界之內,無人不知萬苦辭來此魔界足有一千兩百年。
而這一千兩百年裏,冬雪下過三百回,大風起過兩百回,便是晴日也得以現身過兩回,獨獨驟雨從未來過。
隻因魔界外的四界,都當雨為甘霖,為饋贈。萬物都要靠此續命,再延綿千年。而魔界作惡多端,且自有飲水之道,天地不予管束,是不肯賜下福祉。
萬苦辭不在乎,隻專心致誌在魔界頤養天年——所謂作惡多端,為十成杜撰,
但當魔界落雨了,還非零星半點,而為大雨如注時。
莫說是百姓以為天塌了,就是他萬苦辭都覺稀罕,站在宮城之上看了整整一日。
其間,一個始終站在雨下,一襲黑衣,撐著個眼,腦袋沒寸縷發絲,吊梢眼,鵝蛋臉,偏生發了腮,以至哪怕生得白淨,丟去人海裏也隻是被人遺忘的主兒,長久才道一語:“……尊上,落雨了。”
萬苦辭懶得罵:“當我眼瞎?”
那人忙不迭磕頭:“……屬下知錯,求尊上責罰。”
萬苦辭微微一笑:“馬毅,你滾遠點就是了。”
馬毅灰伏低,灰溜溜退去:“……屬下聽令。”
萬苦辭知曉他蠢笨,卻選定他為心腹,無外乎一回大發善心。六百年前走完十世輪回,但十世都投去螻蟻身,要麽被一腳踩死,要麽成了腹中餐。最多苟活八個月,最少剛生就死,從未壽終正寢過。
這白紙一張的賤命,與上一世的自己,殊途同歸,既碰上了,萬苦辭就用魔氣幫了一把——可這廝時時沒苦硬吃,不聽他下令,就找不著北了。
萬苦辭這才用七分詼諧,三分無奈,給他取了這麽個不掛心上,卻被他當成寶的名諱。
耳根清淨後,他再看這雨。
萬苦辭偏頭問撐傘的侍衛:“今夕何夕了?”
侍衛:“魔界無年曆,若按人間來,正是瑞裕十九年夏了。”
萬苦辭輕笑:“三月為一季,夏也不至到得這樣快罷?”
侍衛木訥躬身:“屬下不敢,但人間都說,今日為立夏時。”
萬苦辭挑眉:“那便是下了整整四個月的雨啊。”
侍衛:“是。”
怪不得人人向他覲見,都將雨水掛在嘴邊。
但那些老不死的卻各執一詞。
“若尊上再不想法子治水,萬苦殿與往生堂被淹了!自當指日可待!”
“這雨五界都在落,並非尊上能管。”
“但如今人間,已有百日隻見夜,不見初晨,卻再次怪在我們尊上頭上!這吃的哪門子虧!”
“那仙界、佛界呢?十二峰不是也最放不下這些麽?如今都跑哪兒去了!”
“佛界雖與我們勢不兩立,但聽聞他們並非是不想管,而是自己的爛攤子都沒收拾好,那樣一個響當當的佛修,卻出了天大的醜聞,我都替他們蒙羞!”
“什麽醜聞?快說來聽聽!”
“說是為了一名毀了五界、被十二峰親自掃出門外、活時就被封棺的妖女殉情!”
“十二峰這樣心狠手辣,我都自愧不如。”
“破了色戒還算什麽響當當的佛修?佛界莫非是沒人了麽!”
“人前信為真,人後道短話,爾等是半點不辨真與假啊?”
“就那一群惺惺作態的人,真假不都顯而易見麽?你在聲張什麽正義?”
……
萬苦辭一聽家長裏短,腦子裏如有成百隻毒蜂盤桓,隨即將這群人一哄而散。
而今他一睹此雨真容。
隻覺。
雨字怎解,都不過天命當頭。
……
而望枯再次醒,又是一頭栽進水裏。
她猛然咳嗽幾聲。
往周身一看,那些棉線早已不知所蹤,活動一番筋骨,又覺骨骼分明,精力充沛——織骨織骨,莫非是就此縫入了她的身?
忘苦劍也養精蓄銳,斷劍有力,為此幽夜中的火苗,既可指明方位,又有再起棺材之勁。
而這回,許是織骨棺“功成身退”了,脆劍一撬即開。
望枯:“……”
她顧不上疑惑,棺材無水壓著,自要先探出頭來見見天。
山河混沌,亂瘴橫飛。此地人情味不厚,卻有高樹成林,搗衣聲過,乍一看,是個江南小城。
倒似夢中一般,四下空蕩,一眼望盡。
岸上的搗衣婆,各個沒腳,抱著木盆子要離去,其中一個卻爽朗,正是招手與她說道。
“姑娘!新來的罷?要去魔界往東走,要去冥界往西走,此地為無垠集,記著!簿上沒名兒的可不能落戶!定要辦好了再來啊!”
望枯見是魂魄,怕被吸入身中,先是縮著腦袋躲閃,複而茫然:“……我死了麽?”
幾個婆娘麵麵廝覷,心生憐愛:“……”
那原先的大娘哂笑著,話也落得輕:“姑娘芳年早逝,不知生死也算情有可原,但能來魔界,不是死人,也多半是將死之人,都需去生死簿上記上一筆……但你誤打誤撞此地,要回去可不便。”
她展歡顏:“無垠集的戶主們,十之八九我們都認得,不妨你說說有沒有什麽親眷先走了?我去喚他們出來,與你引引路?”
望枯一本正經:“有的,我認得萬苦辭,他本事大,可否喚他帶我出去?”
婆娘們鬼影模糊:“……”
那大娘正色以待:“姑娘竟與萬苦尊為親眷?”
望枯一五一十:“並非,我與他,互為債主罷了。”
換作旁人,這些婆娘都會笑掉大牙,當個樂子聽。
但這姑娘,生得不比那佳麗三千遜色。我見猶憐的本事,更是無人能敵。
——還能是什麽債?自當是情債了!
何況。
她一來,天將晴。
神了。
那婆娘拿竹竿一撐她的棺材,順道還丟了把槳。
再聽她吆喝著:“姑娘不必往東往西了!正路直行!過幾個石拱橋便能見到萬苦尊了!直管蓋好棺材罷!”
怪不得人間滿是自相殘殺的戲碼,原是好人都到魔界來了。
可惜,一生短命。
但被稀裏糊塗地推去了,望枯才後知後覺。
——她何時說要見萬苦辭了。
還沒以身舟渡呢,她就渾渾噩噩地睡去了。
夢裏並無好光景。
原以為邪祟能留個一魂半魄,與她合而為一,供她指點迷津。但如今眼前隻剩昏黑,不曾動彈,眼皮也粘合得緊。
她像是,從一個活蹦亂跳的人,返璞歸真成了人偶。
但怪隻怪休忘塵疏於打理,並未嚴絲合縫。
望枯聽得濤濤水聲後,那捎帶鹹口的江水就往她喉頭裏灌,活生生給她嗆醒過來。
巨雷在棺材外替她掌燈,從縫裏給了她絲縷光亮。望枯窺度,估摸著是天道追了上來。
上方的水往她脖頸上竄,卻碰上她這麽個沒分量的,下方的水沒與前者商議妥當,就急哄哄把她往上抬。天頂蓋直往棺材頂上撞時,當即讓她兩眼一黑。
望枯:“嘶……”
而江水莽起來,不比駭浪差。你來我往拉扯十個來回,還在“哐哐”作響,望枯腦袋不禿嚕成瓢,也能冒出火星子來。
望枯暗道:總有法子的。
她試著推開棺材頂,窄縫裏並未塗抹樹脂、米糊,但像是專為克她而製。便是咬得牙根出血、用忘苦劍穿去,也推不開太多。
望枯沒法子,收了勁,就怕又像巫山時,撼動了自個兒的藤身——隻因,樹食青土,土從口入。牙根毀,藤根毀,合乎情理。
逃是逃不出了,但望枯也無認栽的道理。
棺材不可棄置,出想法子少遭點罪受。
要麽沉下去。
要麽浮出水。
但織骨棺重有幾噸,唯前者可行。
望枯心狠,當即拿出忘苦劍,沿著窄縫尋一個著力點,在卡在此地,充個棍棒,隻為助她多留一口氣,可將手向外伸去。
環繞霧岫山角的江流,因天上有龍蛇似的雷電追隨,而照作斑斕銀魚,相遊望枯的兩個玉腕。
直至隨手摸到什麽礁石、碎石、沙石、卵石,又掰碎了往棺材裏運回來。
摸到大塊的磚瓦,就留棺材裏增添重量。
若是小的,則就著水往喉嚨裏滾入腹中——
石子在手心拿著,就隻有雙手能在水中垂落,身子仍困不上不下間。隻有將石子吞入腹中,真真切切長了分量,才是自救。
再者,唇舌、喉頭之地便是傷了,也傷不了人世。
她疼吃夠了,又是個巫蠱偶,隻怕都沒五髒六腑,斷然害不得身子。
但倘若賭錯了,能靠此時死個一了百了,而非聽之任之地死去,理應更是值當。
忘苦劍撐不了太久,但望枯手腕來來往往,片刻不停。她到底是靠吃沙土而活的,指蓋大的石子,吃起來不費吹灰之力。若鯁喉頭,就大口飲水,待到徹底沒入為止。
如此莽撞,換做尋常,早該氣息不足了。但望枯惜命至此,哪怕隻是飲鴆止渴的小把戲,她心念俱恒,仍覺那苦苦追尋的生門,近在咫尺。
但,“轟隆”一聲,忘苦劍從中斷開,這棺材鉗得密,才知將那抹僅剩的光,徹底合上——
忘苦劍的玉身落在外,刃身落在棺材內。
此劍如今再煥柳暗花明的光亮,把這棺材裏滿滿登登的水,分擔著“飲”了些許。
它“喝”得不多,卻剛好夠望枯探出半個身子。
望枯驚魂未定:“多謝……”
她抱著死劍,安然落座水中,棺材迎麵與一湍急洪流相撞之際,一方匣子從後至前傾倒,再飄去水麵。
望枯拿來,定睛一看,左右端詳。
正是她那日在銀燭山上,騎虎難下時,拔出的一根手筋。
她輕裝上陣,除了相依為命的忘苦劍,其餘可什麽也沒拿。
眼下隻得是休忘塵暗自塞進來的。
不過,拿了也好。
當初風浮濯不要它,更好。
——若是有朝一日,此物真為天上人的法器,祉州官道上的坍塌仍舊難逃幸免。若附上靈力,定為兵家必爭之地。
望枯竟也有撫恤人心的這一日。
而織骨棺裏的棉線,泡水也不死心,拾掇了受驚的思緒後,重振旗鼓,將她軀殼再次綁了去,還束得愈發緊實。
這棉線一上身,望枯骨幹裏寧死不屈的奔勁還未緩緩涼去,就被一股腦抽幹了。
隻用瀲灩湖波,搖曳她的清麗。
像是陳列在琉璃盞的瓷物。
澄心一隱。
徒餘悲戚。
……
五界之內,無人不知萬苦辭來此魔界足有一千兩百年。
而這一千兩百年裏,冬雪下過三百回,大風起過兩百回,便是晴日也得以現身過兩回,獨獨驟雨從未來過。
隻因魔界外的四界,都當雨為甘霖,為饋贈。萬物都要靠此續命,再延綿千年。而魔界作惡多端,且自有飲水之道,天地不予管束,是不肯賜下福祉。
萬苦辭不在乎,隻專心致誌在魔界頤養天年——所謂作惡多端,為十成杜撰,
但當魔界落雨了,還非零星半點,而為大雨如注時。
莫說是百姓以為天塌了,就是他萬苦辭都覺稀罕,站在宮城之上看了整整一日。
其間,一個始終站在雨下,一襲黑衣,撐著個眼,腦袋沒寸縷發絲,吊梢眼,鵝蛋臉,偏生發了腮,以至哪怕生得白淨,丟去人海裏也隻是被人遺忘的主兒,長久才道一語:“……尊上,落雨了。”
萬苦辭懶得罵:“當我眼瞎?”
那人忙不迭磕頭:“……屬下知錯,求尊上責罰。”
萬苦辭微微一笑:“馬毅,你滾遠點就是了。”
馬毅灰伏低,灰溜溜退去:“……屬下聽令。”
萬苦辭知曉他蠢笨,卻選定他為心腹,無外乎一回大發善心。六百年前走完十世輪回,但十世都投去螻蟻身,要麽被一腳踩死,要麽成了腹中餐。最多苟活八個月,最少剛生就死,從未壽終正寢過。
這白紙一張的賤命,與上一世的自己,殊途同歸,既碰上了,萬苦辭就用魔氣幫了一把——可這廝時時沒苦硬吃,不聽他下令,就找不著北了。
萬苦辭這才用七分詼諧,三分無奈,給他取了這麽個不掛心上,卻被他當成寶的名諱。
耳根清淨後,他再看這雨。
萬苦辭偏頭問撐傘的侍衛:“今夕何夕了?”
侍衛:“魔界無年曆,若按人間來,正是瑞裕十九年夏了。”
萬苦辭輕笑:“三月為一季,夏也不至到得這樣快罷?”
侍衛木訥躬身:“屬下不敢,但人間都說,今日為立夏時。”
萬苦辭挑眉:“那便是下了整整四個月的雨啊。”
侍衛:“是。”
怪不得人人向他覲見,都將雨水掛在嘴邊。
但那些老不死的卻各執一詞。
“若尊上再不想法子治水,萬苦殿與往生堂被淹了!自當指日可待!”
“這雨五界都在落,並非尊上能管。”
“但如今人間,已有百日隻見夜,不見初晨,卻再次怪在我們尊上頭上!這吃的哪門子虧!”
“那仙界、佛界呢?十二峰不是也最放不下這些麽?如今都跑哪兒去了!”
“佛界雖與我們勢不兩立,但聽聞他們並非是不想管,而是自己的爛攤子都沒收拾好,那樣一個響當當的佛修,卻出了天大的醜聞,我都替他們蒙羞!”
“什麽醜聞?快說來聽聽!”
“說是為了一名毀了五界、被十二峰親自掃出門外、活時就被封棺的妖女殉情!”
“十二峰這樣心狠手辣,我都自愧不如。”
“破了色戒還算什麽響當當的佛修?佛界莫非是沒人了麽!”
“人前信為真,人後道短話,爾等是半點不辨真與假啊?”
“就那一群惺惺作態的人,真假不都顯而易見麽?你在聲張什麽正義?”
……
萬苦辭一聽家長裏短,腦子裏如有成百隻毒蜂盤桓,隨即將這群人一哄而散。
而今他一睹此雨真容。
隻覺。
雨字怎解,都不過天命當頭。
……
而望枯再次醒,又是一頭栽進水裏。
她猛然咳嗽幾聲。
往周身一看,那些棉線早已不知所蹤,活動一番筋骨,又覺骨骼分明,精力充沛——織骨織骨,莫非是就此縫入了她的身?
忘苦劍也養精蓄銳,斷劍有力,為此幽夜中的火苗,既可指明方位,又有再起棺材之勁。
而這回,許是織骨棺“功成身退”了,脆劍一撬即開。
望枯:“……”
她顧不上疑惑,棺材無水壓著,自要先探出頭來見見天。
山河混沌,亂瘴橫飛。此地人情味不厚,卻有高樹成林,搗衣聲過,乍一看,是個江南小城。
倒似夢中一般,四下空蕩,一眼望盡。
岸上的搗衣婆,各個沒腳,抱著木盆子要離去,其中一個卻爽朗,正是招手與她說道。
“姑娘!新來的罷?要去魔界往東走,要去冥界往西走,此地為無垠集,記著!簿上沒名兒的可不能落戶!定要辦好了再來啊!”
望枯見是魂魄,怕被吸入身中,先是縮著腦袋躲閃,複而茫然:“……我死了麽?”
幾個婆娘麵麵廝覷,心生憐愛:“……”
那原先的大娘哂笑著,話也落得輕:“姑娘芳年早逝,不知生死也算情有可原,但能來魔界,不是死人,也多半是將死之人,都需去生死簿上記上一筆……但你誤打誤撞此地,要回去可不便。”
她展歡顏:“無垠集的戶主們,十之八九我們都認得,不妨你說說有沒有什麽親眷先走了?我去喚他們出來,與你引引路?”
望枯一本正經:“有的,我認得萬苦辭,他本事大,可否喚他帶我出去?”
婆娘們鬼影模糊:“……”
那大娘正色以待:“姑娘竟與萬苦尊為親眷?”
望枯一五一十:“並非,我與他,互為債主罷了。”
換作旁人,這些婆娘都會笑掉大牙,當個樂子聽。
但這姑娘,生得不比那佳麗三千遜色。我見猶憐的本事,更是無人能敵。
——還能是什麽債?自當是情債了!
何況。
她一來,天將晴。
神了。
那婆娘拿竹竿一撐她的棺材,順道還丟了把槳。
再聽她吆喝著:“姑娘不必往東往西了!正路直行!過幾個石拱橋便能見到萬苦尊了!直管蓋好棺材罷!”
怪不得人間滿是自相殘殺的戲碼,原是好人都到魔界來了。
可惜,一生短命。
但被稀裏糊塗地推去了,望枯才後知後覺。
——她何時說要見萬苦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