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浮濯駐此荒山十一日,割血救民三日,藏身佛後施善一日,攬鎖上身為今日。


    歎浮生炎涼,歎朝夕變,歎他一場倉皇之亂,就枉歸佛門,救不了人。


    他怎配得道飛升。


    起先,風浮濯不知天雷為何會偏去旁處,可獨行一生,隻知更行善事補償。


    不想,他卻反其道行之,還行惡事。


    靈力治愈無用,害得枯藤小妖身傷更重;撫慰亡魂心術未正,害得結靡琴斷裂一根。


    想當初,是萬丈佛光,救他水火之中。


    而今,卻愧對弋禎法師與空桑山的期盼。


    他無顏歸去,思及人間佛域祉州,香火最甚,又因生前也曾住過一陣子,算得上故地重遊,便在此坐地整整十五日。隻為聽取民心所願,拎清佛身本務。


    但風浮濯還未參悟幾分,卻先等來了地動浩劫。


    他本想像先前那樣救死扶傷,可百姓逃來山上,痛罵佛不渡人。


    ——“我日日供奉到底有何用……我們清貧半輩子,年初我與我夫君磕幾百個頭才借到錢開間筆墨紙硯的小店,如今店沒了,夫君也沒了,這讓我一家老小如何活?”


    ——“要來一杯嗎?哈哈哈,這是為當初籌盤纏給我進京趕考的父老鄉親們買的……奈何啊,我行至半途,就碰到山賊,洗劫一空後,也錯過會試,我本想把這錢掙回來就給他們買壺好酒,結果啊,就差了一日,再快一日他們就能喝上了……”


    ——“老天爺!你怎麽不幹脆把我也收走!我那一家好人,這輩子都沒殺生過!不是都說吃齋念佛必有好報嗎!可他們臨終前,連口肉都未吃過,到底是為了什麽……”


    他們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有的怒發衝冠,砸斷佛像之身,換成枯荷放在貢盤;有的躍入斷崖,去意已決,追回自由身;有的懸梁三尺白綾,來世寧做豬狗不做人;有的拿香壇灰洗手,再回人間闖一趟。


    三百年他在的世道是如此,三百年後仍是如此。


    苦難無盡頭,唯死生兩路。


    而風浮濯,隻是用靈力修好佛像,撿拾枯荷。


    他是風,何處需他,他才留。


    祉州大亂一日不去,他便長跪於此,鎮山守城。


    可未曾想,事不平,望枯先來了。


    還是又疊新傷、手持鐐銬、因己所害才被迫下山討生的望枯。


    靈力不夠,自傷不夠,衣裳不夠,便是命給她也不夠。


    他欠她太多。


    所以哪怕相隔山高水闊,因果也自會尋來。


    風浮濯在一牆之隔外,附著佛像居高臨下。望枯身輕似荷藕,又坐蒲團中,比旁人瘦小,比世人剛毅,卻仍是那麽怕風。


    他救不了她,又罪加一等。


    待到有所意識,風浮濯已將望枯鎖鏈渡往己身。


    長鎖長生,織壁化籠,吞沒他所剩無幾的光。


    ——風浮濯素是慷慨,隻攫一縷靈氣便給了鎖鏈愈來愈長的本事。


    他還起殺心。


    對自己這無用之人。


    ……


    望枯蹲在風浮濯的麵前,左看上看,右看下看。


    是倦空君不錯,但總覺與先前二回相見稍有差池。


    他的曙色眼劃過一記傷石,卻不曾壓平他眉頭,而今卻因蹙起而往裏剜,好似想就此留下另一道痛楚粉飾太平。


    更何況,細琢他言語,“此物有束人之用,係我身上,足矣”,又覺他說得沒頭沒尾,過分惜字如金。


    望枯鬥膽揣測——


    他心有鬱結。


    望枯盤腿而坐:“鐐銬斷了就算了,為何還要縛在你身上?不疼嗎?”


    風浮濯正持浩然正氣:“祉州百姓比我更疼,還有,望枯姑娘,地涼,髒,可割我衣物用以墊身。”


    望枯坦白從寬:“說起衣物,上回我將你的外衫拿去鑄劍了,確是卓有成效。”


    隻是天性太善,一攻便毀。


    風浮濯淡漠麵龐中微有動容:“竟還有此用?”


    望枯:“……你不怪我?”


    風浮濯定睛看她:“你身傷又多,為何不用我的死生咒擋命?”


    怪也隻怪此事。


    望枯啞然:“哪裏多了?”


    風浮濯:“脖頸,腹上,臉頰,腕傷也未愈。”


    望枯手撫上臉,自言自語道:“那黃狗怎麽真給我咬出牙印了……”


    他如此說著,長鏈活了似的收緊他身,脖頸、腹上、腕上則是狠下血手,至少纏繞三圈。如此密不透風,換作尋常人早已了無喘息。


    但他沉淪滅頂之痛。


    望枯添油加醋:“怎麽臉上沒能顧及到?”


    風浮濯:“……多謝。”


    長鏈識趣,一端添鋒變刃,高高抬頭。


    風浮濯闔上眼,靜待痛落。


    未曾想,虎牙貝齒、冰涼軟唇卻捷足先登。


    ——是望枯一口咬上他的臉。


    霎時,鎖鏈像動了驚,慌忙縮成小團,再無漫天逃竄的本事。


    而望枯隻是見他忙不過來,好心幫襯,卻皺成苦瓜臉——倦空君的臉分明就嚼不動,還硬邦邦的,那黃狗到底幾個意思?


    誰知,了無束縛的風浮濯再次跪地俯首。


    隻是這回,他袒露丹心,虔誠無二。


    風浮濯:“……望枯,我非良人。”


    ——他早早皈依佛門,一心向世,百年間斷情絕義。


    如此親昵之舉,是給錯了人。


    望枯不知他會錯了意,自持凜然大義:“仙君,你就是良人,我知你顧忌名節,但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斷不會有第三人知道的。”


    ——此偷吃正兒八經,又非彼偷吃難登大雅,何必將自個兒貶得一文不值。


    風浮濯黯然傷神:“望枯,你要何物?”


    他毀人清譽,卻身無長物,哪怕思忖再三,也至多隻可上天攬月,亦或散盡修為。


    望枯:“要錢。”


    很多很多錢,多到能把藤身壓實便再好不過。


    風浮濯斬釘截鐵:“好,往後我得一分便留一分,待到來日再遇時,我再一並奉你手上。”


    望枯歪頭:“當真?”


    風浮濯:“若為假話,我願以死明誌。”


    望枯連連擺手:“那倒不必了,你這麽好,理應長命百歲。”


    況且……他多活一日,望枯也可再多白吃白喝一日。


    風浮濯橫生幾分慍色:“並非,隻有黎民百姓才值長命百歲。”


    他話音驟落,便支起跪地已久的身,佛月再鍍,一眼寒倒春秋兩季:“望枯姑娘,為何還不起身?地涼。”


    望枯麻溜起身,隻覺他的聲音更涼。


    風浮濯率先推門而去,闊別晴天已久,頗覺灼目,便立於一隅。


    望枯隨後出門,就被商影雲逮個正著,他像憋了一肚子話無處可說:“剛躲哪兒去了?你聽說了沒?阮瑎遇難了!阿蓑也沒好哪兒去!兩人都掉天坑裏去了!裏頭還有好些難民呢!”


    望枯:“天坑?”


    商影雲:“三言兩語說不清,這事兒還需親眼瞧瞧才知原委,先去看看祉州到底如何了罷!”


    他著急忙慌隨大流,風浮濯一聲不吭跟在最後。


    上山緩,下山急,山嵐風趕人,半山風推人。望枯明麵行一步,實則被風驅趕著大跨三階,不平不穩,唯恐失足滾落。


    風浮濯明麵不說,卻從他兩袖跳出隻剩兩根的結靡琴弦,兵分兩路,各去望枯左右一邊。再趁其不備,竄到她鞋尖虛虛護著。何處大風起,就逆風抵禦。


    望枯回首看人,風浮濯卻放慢兩步——不必問,也知是怕周身有風,會礙著望枯。


    席嚀曾說,他為前幾朝的太子,為人極是剛正不阿。


    望枯唱反調並非以貌取人,而是他未受銅臭玷汙,隻是兩袖清風而已。


    但幾次三番見他,卻覺他天生帝王相。


    佛為玉雕琢,但他並無太多溫潤如玉文人氣,隻是靜可持威嚴,動可平山海,實在盛氣淩人。若非一入佛門生苦相,還與愁緒壓他眉間紋,定是叫人不敢直窺其目。


    風浮濯啟唇:“專心。”


    望枯分明隻是麵色如常的打岔,卻也逃不出他的法眼。


    更何況,普天之地皆是他的供奉廟,真要積攢行德,為何不去自己的廟中?


    當真是怪。


    ……


    再回黃土地前,未見黃昏起,已進晚暝時。


    四下更靜,眾人看著眼前路躊躇不前。


    商影雲屈身搓撚泥土:“這土很鬆散,先別過去,我扔個石子試試。”


    他一腳踹開旁邊的大石塊砸去地上,起先隻是凹去一寸,靜待三聲後。


    土麵坍塌,石塊滑入地裏,落下一塊黑窟窿。


    商影雲:“果然有異!”


    幾夥人站在岸邊,各個拿起石塊將足下這片沙土邊緣捅開。


    而後,他們麵麵廝覷。


    ——土下空蕩蕩。


    石塊落地則無聲,更是深不可測。


    又怪不得活人都在城外苟延殘喘。


    隻因祉州四方荒山,除卻城門那些廢墟,前路已無落腳之地。


    他們隻能義無反顧走下去。


    人們有破釜沉舟之勢,何物能挪,便往坑裏填。


    今日最後的餘暉也被眼前喧騰趕走,而後月升滄海時,隻有兩人始終無動於衷。


    亦或說,二者都不為人。


    一個,望枯。


    另一個,風浮濯。


    望枯走去他身旁:“仙君向來樂於吃苦,為何卻在此事袖手旁觀?”


    風浮濯巋然不動幾個時辰了:“同樣的事,我做了很多遍。”


    泥沙翻了又埋,碎石填了又掘。


    活人喂血,死人渡魂。


    反反複複,費盡力氣也救不活任何人。


    望枯:“那你為何不告知他們呢?”


    風浮濯身挺拔,借風搖月:“人有千麵,如何做,都無錯。”


    望枯似懂非懂:“那你呢,為何總覺自己有錯?”


    風浮濯陡然沉聲。


    與其說錯,倒不妨說無人敢問他對錯。


    人踽踽半世,苛責一世。


    可神佛落殿前一日,卻受萬人祭拜——


    他隻要眾生平齊而坐。


    差分毫都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厭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岸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岸殼並收藏厭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