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碧血黃沙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滿清征南大將軍博洛已經穿上了禦賜鎏金盔甲,騎在高大的戰馬上,遠眺信江河畔的戰場。
目光所及之處,田雄的浙江綠營正被明軍狠狠的壓製著,開戰之初擺出的魚鱗陣也被明軍分割包圍,變形的不成樣子。
這也不能怪田雄無能,明軍不斷的往戰場投送兵力,本來浙江綠營就被杜懷仁的前軍壓製,隨後孫稷俠為了加大攻擊力度,引出清軍的騎兵,又將趙信的八千贛軍派了上去。
贛軍的加入,讓田雄所部的壓力和傷亡極速上增,此時他是以一部之力,對抗兩萬五千餘明軍。
明軍的猛烈攻擊讓田總兵狼狽不堪,頭頂的兜鍪已經被明軍流矢射飛,但他顧不上散亂的頭發,神色惶急著回望大營。
“大將軍,再不出兵,綠營就要崩潰了......”
正白旗梅勒額真季什哈,向博洛抱拳進言道。
博洛聽到季什哈之言後,猶豫了一下,明軍投入戰場的兵力還隻有兩萬多人,他的劃算是想要等明軍至少上陣三萬人,再動用第二波蒙古八旗,這樣就有可能通過騎兵一次性打垮明軍,然後再讓滿洲八旗上去撿漏,這是清軍一貫的打法,畢竟滿洲子弟人數太少,能少死一個就少死一個,這可都是他們大清立國之根基。
但是現在戰事激烈,再拖下去恐怕綠營兵就真要崩潰了,而且粗略點計,明軍也有半數兵力上了戰場,時機也差不多了。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隨著博洛的一聲令下,蒙八旗的固山額真巴音納,揮舞著馬鞭,重重的鞭打在胯下的蒙古馬屁股上,戰馬吃痛之下,嘶鳴一聲,馱著巴音納向著戰場疾馳,其餘蒙古兵們也在各自甲剌官長的指揮下,催動戰馬呼嘯而去。
清軍大營距離兩軍大戰之處,足有三千米之遠,但是這個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不過是須臾之間而已,而清軍大營至信江河畔的戰場又是一馬平川之地勢,剛好有利於戰馬的提速和衝刺,這也是博洛敢於在此處同明軍進行會戰的底氣所在。
九千餘名蒙古騎兵發起衝擊的氣勢極其驚人,像一道洪流一般,對準明清兩軍大戰之處,野蠻橫衝。
距戰場還有九十步之遠時,巴音納即令跟在身後的親兵揮動令旗,身後的蒙古騎兵,看到旗令後,立刻按照各自建製分成了兩股騎兵,向前線清軍的左右兩側,呈兩扇弧形進行迂回疾馳。
前軍統帥杜懷仁,從看到清軍騎兵突擊開始,便急令鼓手短頻敲擊大鼓,將正在與清軍鏖戰的前軍諸部,進行陣型調整。位居左右兩側的奔虎軍、泰山軍隨即變陣,前排士兵紛紛舉起大盾、斜起大槍,後排弓箭手也搭箭拉弦,射向蒙古騎兵。
奔虎、泰山兩軍將士雖然在清軍鐵蹄之下,承受著莫大壓力,但是深入骨髓的訓練和嚴苛的軍律意識,讓他們動作雖有所混亂,但仍然迅速完成了所有變陣戰術,端的是一支精銳之師。
而在被明軍弓箭手射落數十人後,蒙古騎兵也逼迫至六十步,這個距離已經到了他們攻擊距離之內,從左右兩翼以弧形迂回的蒙古騎兵們,吆喝著將隨身攜帶的騎弓掏出,然後紛紛彎弓搭箭,向戰場射去。
苦戰半日的田雄和其麾下部眾,原本看到蒙古騎兵馳援,皆是士氣一振,隻希望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蒙古騎兵,能將明軍戰陣衝的七零八落才好,誰知還沒讓他們高興太久,就被自己人射的抱頭鼠竄。
明清兩軍三萬多人絞殺在一起,浙江綠營先前被明軍諸部接連猛攻,戰線早就被明軍突入其中,中央戰場很多地方已經是成了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勢。而現在被蒙古騎兵這麽不分敵我的幾輪拋射之下,頓時將明清兩軍的數百將士都射倒在地。
田雄看到這一幕,氣得臉都綠了,這群狗娘養的蒙古雜碎,簡直不把他們綠營當人搞......
射得正歡的巴音納可不管這些,在他們眼裏,這些漢人都是不值錢的低等生物,不值一提。
蒙古兵們在馬上用騎弓拋射完三輪箭雨後,隨即一頭撞上了明軍的盾牌和大槍。巴音納所部蒙古騎兵雖然來去如風、騎射一絕,但其畢竟都是輕騎兵,士卒穿的是輕便棉甲,戰馬也隻是頭、頸等要害部位掛了層皮甲,其衝陣的防護能力遠不如人馬俱甲的重騎兵。
衝在前排的蒙古兵們想憑借戰馬,躍過明軍前排的盾牌和大槍,然而明軍在此處擺了三排大槍迎接他們,致使蒙古兵鮮有能躍過者。這場衝陣,兩翼共有三百多名蒙古兵連同戰馬,被明軍斜立的大槍給串成了血葫蘆,場麵一時血腥無比。
而這麽多掛在大槍上麵的人馬屍體,終於讓明軍的槍陣失去了防禦能力,其餘明軍大盾也被第一波蒙古騎兵給撞出了許多裂縫。蒙古固山額真巴音納,竟是用這種方式破開了明軍兩側防線,使得後麵大量的蒙古騎兵,如同洪流一樣,湧入了明軍戰陣之中。
巴音納也是發狠了,犧牲了這麽多部落勇士才衝開防線,他一定要用手中的彎刀,狠狠教訓馬下的明軍,於是巴音納領著麾下蒙古騎士,在明軍戰陣中,左突右衝,勇猛無比。
剛剛還氣到臉發綠的田雄,這時候臉上又陰轉晴了,他此時似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於是興奮的傳令剛剛還在被明軍壓著打的浙江綠營各部,開始反攻明軍。浙江綠營兵將們也看到了蒙古騎兵攻入了明軍兩翼戰線,他們意識到戰局已經開始轉風向,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於是這殘餘的七千餘綠營兵也將最後一絲氣力,提上了四肢百骸,奮力砍殺明軍。
反觀明軍這邊,顧青鋒、周大彪、趙信等明軍將領,此時也意識到了戰局正在被清軍扭轉,這讓他們心中大急,若是任由蒙古騎兵在明軍陣中馳騁,恐怕明軍各部都會被其攪亂陣腳,可是蒙古騎兵數量眾多,他們即使想圍殺也圍不住,怎麽辦才好呢?
正在眾將焦灼之間,隻見江麵的旗艦上,有牛皮大鼓之聲擂起。
而隨著鼓聲響起,自轅門挽弓之後,便消失在戰場上的踏白軍,又重新出現在了眾人的眼簾之中。
“轟隆隆......”
比牛皮大鼓更響徹天際的馬蹄聲,再一次的響了起來,隻不過這次卻是出現在了明軍後方。
碧血黃沙之地,血染征衣的將士們,目光期盼的朝馬蹄聲方向看去,隻見當先一人,頭頂白盔、身披白甲,左手馭韁,右手執槊,領著麾下七千踏白兒郎,馬踏流星般的衝向了蒙古騎兵。
目光所及之處,田雄的浙江綠營正被明軍狠狠的壓製著,開戰之初擺出的魚鱗陣也被明軍分割包圍,變形的不成樣子。
這也不能怪田雄無能,明軍不斷的往戰場投送兵力,本來浙江綠營就被杜懷仁的前軍壓製,隨後孫稷俠為了加大攻擊力度,引出清軍的騎兵,又將趙信的八千贛軍派了上去。
贛軍的加入,讓田雄所部的壓力和傷亡極速上增,此時他是以一部之力,對抗兩萬五千餘明軍。
明軍的猛烈攻擊讓田總兵狼狽不堪,頭頂的兜鍪已經被明軍流矢射飛,但他顧不上散亂的頭發,神色惶急著回望大營。
“大將軍,再不出兵,綠營就要崩潰了......”
正白旗梅勒額真季什哈,向博洛抱拳進言道。
博洛聽到季什哈之言後,猶豫了一下,明軍投入戰場的兵力還隻有兩萬多人,他的劃算是想要等明軍至少上陣三萬人,再動用第二波蒙古八旗,這樣就有可能通過騎兵一次性打垮明軍,然後再讓滿洲八旗上去撿漏,這是清軍一貫的打法,畢竟滿洲子弟人數太少,能少死一個就少死一個,這可都是他們大清立國之根基。
但是現在戰事激烈,再拖下去恐怕綠營兵就真要崩潰了,而且粗略點計,明軍也有半數兵力上了戰場,時機也差不多了。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隨著博洛的一聲令下,蒙八旗的固山額真巴音納,揮舞著馬鞭,重重的鞭打在胯下的蒙古馬屁股上,戰馬吃痛之下,嘶鳴一聲,馱著巴音納向著戰場疾馳,其餘蒙古兵們也在各自甲剌官長的指揮下,催動戰馬呼嘯而去。
清軍大營距離兩軍大戰之處,足有三千米之遠,但是這個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不過是須臾之間而已,而清軍大營至信江河畔的戰場又是一馬平川之地勢,剛好有利於戰馬的提速和衝刺,這也是博洛敢於在此處同明軍進行會戰的底氣所在。
九千餘名蒙古騎兵發起衝擊的氣勢極其驚人,像一道洪流一般,對準明清兩軍大戰之處,野蠻橫衝。
距戰場還有九十步之遠時,巴音納即令跟在身後的親兵揮動令旗,身後的蒙古騎兵,看到旗令後,立刻按照各自建製分成了兩股騎兵,向前線清軍的左右兩側,呈兩扇弧形進行迂回疾馳。
前軍統帥杜懷仁,從看到清軍騎兵突擊開始,便急令鼓手短頻敲擊大鼓,將正在與清軍鏖戰的前軍諸部,進行陣型調整。位居左右兩側的奔虎軍、泰山軍隨即變陣,前排士兵紛紛舉起大盾、斜起大槍,後排弓箭手也搭箭拉弦,射向蒙古騎兵。
奔虎、泰山兩軍將士雖然在清軍鐵蹄之下,承受著莫大壓力,但是深入骨髓的訓練和嚴苛的軍律意識,讓他們動作雖有所混亂,但仍然迅速完成了所有變陣戰術,端的是一支精銳之師。
而在被明軍弓箭手射落數十人後,蒙古騎兵也逼迫至六十步,這個距離已經到了他們攻擊距離之內,從左右兩翼以弧形迂回的蒙古騎兵們,吆喝著將隨身攜帶的騎弓掏出,然後紛紛彎弓搭箭,向戰場射去。
苦戰半日的田雄和其麾下部眾,原本看到蒙古騎兵馳援,皆是士氣一振,隻希望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蒙古騎兵,能將明軍戰陣衝的七零八落才好,誰知還沒讓他們高興太久,就被自己人射的抱頭鼠竄。
明清兩軍三萬多人絞殺在一起,浙江綠營先前被明軍諸部接連猛攻,戰線早就被明軍突入其中,中央戰場很多地方已經是成了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勢。而現在被蒙古騎兵這麽不分敵我的幾輪拋射之下,頓時將明清兩軍的數百將士都射倒在地。
田雄看到這一幕,氣得臉都綠了,這群狗娘養的蒙古雜碎,簡直不把他們綠營當人搞......
射得正歡的巴音納可不管這些,在他們眼裏,這些漢人都是不值錢的低等生物,不值一提。
蒙古兵們在馬上用騎弓拋射完三輪箭雨後,隨即一頭撞上了明軍的盾牌和大槍。巴音納所部蒙古騎兵雖然來去如風、騎射一絕,但其畢竟都是輕騎兵,士卒穿的是輕便棉甲,戰馬也隻是頭、頸等要害部位掛了層皮甲,其衝陣的防護能力遠不如人馬俱甲的重騎兵。
衝在前排的蒙古兵們想憑借戰馬,躍過明軍前排的盾牌和大槍,然而明軍在此處擺了三排大槍迎接他們,致使蒙古兵鮮有能躍過者。這場衝陣,兩翼共有三百多名蒙古兵連同戰馬,被明軍斜立的大槍給串成了血葫蘆,場麵一時血腥無比。
而這麽多掛在大槍上麵的人馬屍體,終於讓明軍的槍陣失去了防禦能力,其餘明軍大盾也被第一波蒙古騎兵給撞出了許多裂縫。蒙古固山額真巴音納,竟是用這種方式破開了明軍兩側防線,使得後麵大量的蒙古騎兵,如同洪流一樣,湧入了明軍戰陣之中。
巴音納也是發狠了,犧牲了這麽多部落勇士才衝開防線,他一定要用手中的彎刀,狠狠教訓馬下的明軍,於是巴音納領著麾下蒙古騎士,在明軍戰陣中,左突右衝,勇猛無比。
剛剛還氣到臉發綠的田雄,這時候臉上又陰轉晴了,他此時似乎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於是興奮的傳令剛剛還在被明軍壓著打的浙江綠營各部,開始反攻明軍。浙江綠營兵將們也看到了蒙古騎兵攻入了明軍兩翼戰線,他們意識到戰局已經開始轉風向,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於是這殘餘的七千餘綠營兵也將最後一絲氣力,提上了四肢百骸,奮力砍殺明軍。
反觀明軍這邊,顧青鋒、周大彪、趙信等明軍將領,此時也意識到了戰局正在被清軍扭轉,這讓他們心中大急,若是任由蒙古騎兵在明軍陣中馳騁,恐怕明軍各部都會被其攪亂陣腳,可是蒙古騎兵數量眾多,他們即使想圍殺也圍不住,怎麽辦才好呢?
正在眾將焦灼之間,隻見江麵的旗艦上,有牛皮大鼓之聲擂起。
而隨著鼓聲響起,自轅門挽弓之後,便消失在戰場上的踏白軍,又重新出現在了眾人的眼簾之中。
“轟隆隆......”
比牛皮大鼓更響徹天際的馬蹄聲,再一次的響了起來,隻不過這次卻是出現在了明軍後方。
碧血黃沙之地,血染征衣的將士們,目光期盼的朝馬蹄聲方向看去,隻見當先一人,頭頂白盔、身披白甲,左手馭韁,右手執槊,領著麾下七千踏白兒郎,馬踏流星般的衝向了蒙古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