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收官之戰(二)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定國時年二十五歲,生得是虎背熊腰,麵闊方圓,天庭飽滿,讓人一看便心生將帥之感,這也是他被張獻忠收為義子的原因,有福相嘛。李定國追隨張獻忠南征北戰,至今已曆經大小數十戰,在長期的征戰生涯中,他的軍事思想和智慧逐漸成熟,漸漸成為了西軍中少有的帥才,也逐漸被張獻忠倚為臂膀,當初張獻忠若是聽從了李定國避實就虛之策,或許也不會那麽快敗亡,西軍也不會成為喪家之犬。
現在西軍的靈魂人物張獻忠已死,雖然孫可望接過了大旗,但是李定國本能的感覺到大西政權已經亡了,因為他們的政治理想已經破滅,即使孫可望還在勉力支持,可那隻不過是為了個人的野望而已,李定國在這種沒有目標和理想的征戰中,痛苦不堪,他其實已經不知道在為什麽而戰了......現在的堅持,純粹是為了麾下將士們的生存罷了。
在被李定國從明將李玉承手中解救之後,孫可望遂聽從了李定國轉進黔西之策,率兩萬西軍殘部轉道畢節衛、赤水衛、宣慰司等水西之地,這裏地形複雜、土司勢力盤根錯節,明軍勢力薄弱,是個很好的休養生息之地,於是孫可望遂決定在此紮下大營,準備長期發展,隻不過此時的西軍士氣低落,兵無戰心,大家都在為前途迷茫。
水西安連虎自從貴陽兵敗之後,便一直蜷縮在黔西地區舔舐傷口,他聽到西軍到了自己的地盤後,瞬間警惕起來,不會又是來搶他地盤的吧?但他現在手裏也隻有兩萬土司兵了,且物資短缺,恐難以戰勝。
安連虎眼睛滴溜一轉,霎時間便心生主意,他從小喜歡讀三國,黔西之地可不就是赤壁之戰前夕的情況嗎?明軍就好比曹操,他和西軍好比孫權和劉備,孫劉聯盟抗曹之舉,或許也適合他呀,隻要打一場像赤壁那樣以少勝多的戰役,他安家不還是貴州王?
想到這裏,安連虎的心頭一陣火熱,連忙派人聯絡西軍,想要締結同盟之好,共抗明軍......
孫可望還在摸索在黔西的發展路線時,安連虎的信使將想要聯盟的訊息傳遞到了他這裏,正好是瞌睡碰到了枕頭,孫可望心思電轉,他正好可以利用安連虎的態度來發展壯大自己,於是便爽朗的同意了此事。
在得知西軍同意結盟後,安連虎焦慮之心稍緩,他現在對抗明軍又有了一份把握。
正當安連虎沉浸在與西軍聯盟的美夢之中時,一個驚雷打掉了他的美夢,孫稷俠率十萬明軍從雲南武定府進入貴州普安州!
安連虎一屁股跌坐在老虎椅上,結結巴巴的道:“孫......孫.....孫稷俠來了?”
......
同一時間,貴陽方麵也派出了使者來到了位於畢節衛的西軍大營,來者正是張覽,他受孫稷俠全權委托,以幕府參軍身份,向孫可望等西軍將帥開出了詔安條件。
“什麽?要將我大西軍縮編為一個軍七千人?閣下莫不是失心瘋了,可知我大西軍現在擁兵兩萬,隨時可與貴陽李將軍一戰”,劉文秀生氣的說道。
“真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虎落平陽被犬欺矣~”,艾能奇更是口不擇言,隻想一刀將麵前的張覽斬殺才好。
孫可望和李定國卻同時沉默,神情沉重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縱使身處敵營,張覽卻完全不虛,他談笑清風的說道:“兩位將軍此言差矣,此一時彼一時,兩位將軍可能還不知道現在的局勢情況,我五省總督孫稷俠孫大帥目前已經統帥十萬大軍入黔,不日將十麵張網,合圍水西安家,貴州平定就在眼前,將軍等不過一介殘兵敗將,何苦再遲遲與朝廷相抗呢?”
一席話將艾能奇和劉文秀說得啞口無言,神情萎靡。
張覽乘勝追擊道:“何況我家大帥完全沒有虧待諸位,要知道我軍一軍主將可謂是叱吒風雲人物,多少人求之而不得呢,軍中待遇更是遠勝其他明軍部隊,絕不會虧待諸位,必將與我軍一視同仁!”
張覽咽了咽有些發幹的喉嚨,然後神情肅然,聲音中竟然帶了一絲顫抖,“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滿清入關,我萬裏河山,億兆生民盡喪於胡虜之手,悲哉哀哉!若我漢人再不知同心抗擊清軍,恐你我剃發之日不遠矣~”
張覽最後這一席話終於是讓李定國動容,在川地,他看見清軍肆意亂殺無辜,逼迫百姓們剃發,這已經脫離了一場王朝更替的戰爭,儼然是漢人的一場浩劫。
李定國在張覽的這一席話中隱約找到了另外一個新的政治理想,那就是抗擊異族入侵,像嶽飛和朱元璋一般,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他開口勸道:“大哥,不如聽從張參軍的話,招安了吧.....”
劉文秀也附和道:“我們從四川被清軍趕到了重慶,之後又從重慶來到了貴州,清軍戰力之強,我們都已經有所領略,我們就算能占了這貴州又能如何?勢單力薄之下,還是要被清軍趕走,到時候我們又退到哪裏去呢?不如招安算了,至少明軍與我們還是同為漢人,不會讓我們留那該死的豬尾巴”
艾能奇順勢接口道:“是啊大哥,我聽說孫稷俠待部將都不錯,雖然隻給了我們一個軍的編製,但來日方長嘛,遲早有我們弟兄出頭之日”
孫可望知道現在的形勢已經不是他能左右的了,軍隊士氣低下,眾將人心不齊,他忽然感到一陣心力憔悴,他雖然竭力的想當張獻忠之後的大西國新皇帝,但是現在既沒有地盤,又沒軍隊,怎麽當?不如招安後,徐徐圖之,就算是義父張獻忠當年不也在襄陽投降過明軍嘛。
隨後他擺了擺手,起身向後堂走去,風中傳來他的餘音:“定國,你與張參軍接洽招安事宜吧,吾乏了”
......
現在西軍的靈魂人物張獻忠已死,雖然孫可望接過了大旗,但是李定國本能的感覺到大西政權已經亡了,因為他們的政治理想已經破滅,即使孫可望還在勉力支持,可那隻不過是為了個人的野望而已,李定國在這種沒有目標和理想的征戰中,痛苦不堪,他其實已經不知道在為什麽而戰了......現在的堅持,純粹是為了麾下將士們的生存罷了。
在被李定國從明將李玉承手中解救之後,孫可望遂聽從了李定國轉進黔西之策,率兩萬西軍殘部轉道畢節衛、赤水衛、宣慰司等水西之地,這裏地形複雜、土司勢力盤根錯節,明軍勢力薄弱,是個很好的休養生息之地,於是孫可望遂決定在此紮下大營,準備長期發展,隻不過此時的西軍士氣低落,兵無戰心,大家都在為前途迷茫。
水西安連虎自從貴陽兵敗之後,便一直蜷縮在黔西地區舔舐傷口,他聽到西軍到了自己的地盤後,瞬間警惕起來,不會又是來搶他地盤的吧?但他現在手裏也隻有兩萬土司兵了,且物資短缺,恐難以戰勝。
安連虎眼睛滴溜一轉,霎時間便心生主意,他從小喜歡讀三國,黔西之地可不就是赤壁之戰前夕的情況嗎?明軍就好比曹操,他和西軍好比孫權和劉備,孫劉聯盟抗曹之舉,或許也適合他呀,隻要打一場像赤壁那樣以少勝多的戰役,他安家不還是貴州王?
想到這裏,安連虎的心頭一陣火熱,連忙派人聯絡西軍,想要締結同盟之好,共抗明軍......
孫可望還在摸索在黔西的發展路線時,安連虎的信使將想要聯盟的訊息傳遞到了他這裏,正好是瞌睡碰到了枕頭,孫可望心思電轉,他正好可以利用安連虎的態度來發展壯大自己,於是便爽朗的同意了此事。
在得知西軍同意結盟後,安連虎焦慮之心稍緩,他現在對抗明軍又有了一份把握。
正當安連虎沉浸在與西軍聯盟的美夢之中時,一個驚雷打掉了他的美夢,孫稷俠率十萬明軍從雲南武定府進入貴州普安州!
安連虎一屁股跌坐在老虎椅上,結結巴巴的道:“孫......孫.....孫稷俠來了?”
......
同一時間,貴陽方麵也派出了使者來到了位於畢節衛的西軍大營,來者正是張覽,他受孫稷俠全權委托,以幕府參軍身份,向孫可望等西軍將帥開出了詔安條件。
“什麽?要將我大西軍縮編為一個軍七千人?閣下莫不是失心瘋了,可知我大西軍現在擁兵兩萬,隨時可與貴陽李將軍一戰”,劉文秀生氣的說道。
“真是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虎落平陽被犬欺矣~”,艾能奇更是口不擇言,隻想一刀將麵前的張覽斬殺才好。
孫可望和李定國卻同時沉默,神情沉重的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縱使身處敵營,張覽卻完全不虛,他談笑清風的說道:“兩位將軍此言差矣,此一時彼一時,兩位將軍可能還不知道現在的局勢情況,我五省總督孫稷俠孫大帥目前已經統帥十萬大軍入黔,不日將十麵張網,合圍水西安家,貴州平定就在眼前,將軍等不過一介殘兵敗將,何苦再遲遲與朝廷相抗呢?”
一席話將艾能奇和劉文秀說得啞口無言,神情萎靡。
張覽乘勝追擊道:“何況我家大帥完全沒有虧待諸位,要知道我軍一軍主將可謂是叱吒風雲人物,多少人求之而不得呢,軍中待遇更是遠勝其他明軍部隊,絕不會虧待諸位,必將與我軍一視同仁!”
張覽咽了咽有些發幹的喉嚨,然後神情肅然,聲音中竟然帶了一絲顫抖,“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滿清入關,我萬裏河山,億兆生民盡喪於胡虜之手,悲哉哀哉!若我漢人再不知同心抗擊清軍,恐你我剃發之日不遠矣~”
張覽最後這一席話終於是讓李定國動容,在川地,他看見清軍肆意亂殺無辜,逼迫百姓們剃發,這已經脫離了一場王朝更替的戰爭,儼然是漢人的一場浩劫。
李定國在張覽的這一席話中隱約找到了另外一個新的政治理想,那就是抗擊異族入侵,像嶽飛和朱元璋一般,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他開口勸道:“大哥,不如聽從張參軍的話,招安了吧.....”
劉文秀也附和道:“我們從四川被清軍趕到了重慶,之後又從重慶來到了貴州,清軍戰力之強,我們都已經有所領略,我們就算能占了這貴州又能如何?勢單力薄之下,還是要被清軍趕走,到時候我們又退到哪裏去呢?不如招安算了,至少明軍與我們還是同為漢人,不會讓我們留那該死的豬尾巴”
艾能奇順勢接口道:“是啊大哥,我聽說孫稷俠待部將都不錯,雖然隻給了我們一個軍的編製,但來日方長嘛,遲早有我們弟兄出頭之日”
孫可望知道現在的形勢已經不是他能左右的了,軍隊士氣低下,眾將人心不齊,他忽然感到一陣心力憔悴,他雖然竭力的想當張獻忠之後的大西國新皇帝,但是現在既沒有地盤,又沒軍隊,怎麽當?不如招安後,徐徐圖之,就算是義父張獻忠當年不也在襄陽投降過明軍嘛。
隨後他擺了擺手,起身向後堂走去,風中傳來他的餘音:“定國,你與張參軍接洽招安事宜吧,吾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