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名帥之風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 作者:吃荔枝也上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滇池議事中要處理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沙定洲叛亂時期,對歸附沙定洲的各府縣官員的追責問題。
當時沙定洲將沐天波趕出昆明後,昆明以東的府州縣全部歸附了沙定洲,其中官職最高的便是現在戰戰兢兢坐在楊畏知邊上的雲南巡撫吳兆元。這些人的歸附,有特定的曆史客觀性,因為當時昆明城被占據、沐天波生死不知,大家都失了主心骨,加上沙定洲的軍事恫嚇,這些府州縣才不得不屈居沙定洲的淫威之下。
但是話分兩頭,為何人家楚雄楊畏知就可以堅守那麽久而不降呢?這人就怕有對比,特別是在中國傳統忠君愛國的思想之下,你投降叛賊,你就是不忠!
剛剛才看到了沙定洲、萬氏的悲慘結局,所以自巡撫吳兆元以下,這些雲南官員無不坐立難安,許多人悄悄觀察孫稷俠的臉色,生怕他當場色變,偏偏孫稷俠不顯山不露水,高坐首位,俯視全場。
孫稷俠當然知道這些人心裏想的什麽,他輕輕一笑道:“諸位,兒郎們在沙定洲的府宅裏,搜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還請各位大人一觀......”,隨後打了個響指,便有四個雄壯武士抬著兩個籮筐走上前來,許多官員伸長脖子好奇的盯著籮筐,想要看清楚裏麵是什麽東西。
一旁的黃思勉立馬上前,吩咐武士們將籮筐穩穩放在孫稷俠的座前。
“列為大人,這是我們在沙府抄家時,在其書房裏搜到的書信,我們隻看到了上麵署有某些人的官職和姓名,但是信件內容,我們是一個字都沒看,全部呈交給了總督大人決斷~”
諸位雲南官員聽到這些都是從沙定洲那裏搜到的書信後,許多人像是被蜜蜂蜇了一下,渾身刺毛。
七十歲的吳兆元,平常自詡養氣功夫已經到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程度,今天卻不斷的用衣袖擦著額頭上的白汗,好似乎不是身處清風拂麵的滇池,而是身處丹爐裏一般。
反觀沐天波等人,目光緊緊盯著那籮筐裏的書信,仿佛要將其看穿一樣,到底是哪些人背叛了大明朝和沐家。
坐在孫稷俠身後的丁魁楚最是會來事兒,他清楚孫稷俠這是要效仿曹操舊事,主上要開始表演,那做臣子的還不得好好配合一二?自從死對頭瞿式耜加入孫稷俠的智囊團隊後,丁魁楚就將自己角色定位很清楚,那就是做好孫稷俠的家臣,為主上做好髒活累活,丁魁楚明白瞿式耜這等人往往愛惜自己名聲,很多髒活累事是不會去幹的,所以自己就要在這個上麵來體現價值,不得不說老丁頭腦靈活的堪稱一絕!現在孫稷俠手下人才濟濟,偏偏缺的就是老丁這種不要臉的人~
丁魁楚起身走到籮筐前對孫稷俠躬身行禮道:“總督大人,這些既是寫給沙定洲的書信,不妨讓人將書信全部拆開閱讀,看究竟是哪些人交通反賊,可將其一一點名,收而殺之!”
丁魁楚的這個“殺”字咬字特別重,嚇得許多人的官帽都掉在了地上,然後又慌忙去撿拾,現場狼狽不堪。
孫稷俠將座下眾人神色皆收觀眼底,他忽然大笑起來,指著這些書信道:“黃司馬,將這些信付之一炬,不許再提!”
在場眾人無不驚訝,黃思勉猶豫的回答道:“大帥,這些信......全燒了?”
丁魁楚也震驚當場,疑惑的問道:“總督大人這是何意?”
孫稷俠很滿意丁魁楚的捧哏,這老小子就是懂事,該賞!
“沙定洲強勢時擁兵五六萬,堪稱滇中兵力最強之人,當時昆明陷落,就連黔國公也去了楚雄,在這種形勢下,大家生命垂危,空談忠君愛國隻會白白犧牲性命,這種無謂的損失隻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我不怪罪大家。但若是有人明明有實力抵抗沙定洲的反叛,卻不思報國,反而投降敵軍,那這種人就該死!”
孫稷俠威嚴的將這件事定下了基調,在場的許多雲南官員紛紛鬆了一口氣,對這位孫大帥的好感大幅提升,丁魁楚、黃思勉和吳兆元等人紛紛誇讚大帥仁義。雲南初定,再不適宜有大幅動亂了,現在這種情況下還是以穩為主為好,況且都是些文官,能有什麽從賊的實質後果呢?所以這件事就這樣被孫稷俠一筆帶過了。沐天波見孫稷俠做了決定,也不好反駁這位恩人的麵子,於是選擇了默認。
此次滇池議事的第三件事情,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隨之提上議程,那就是雲南戰後的秩序重建問題,換個話來說實際上是權力的分配問題。
在沙定洲之亂以前,雲南都是沐家在做主,沐家就是朝廷在雲南的話事人。但是現在朝廷換成了長沙朝廷,沐家也不是從前那個沐家了,因此雲南的權力格局必須重新進行劃分,這也是孫稷俠進兵雲南最主要的目的,他要將雲南變成朝廷的雲南,而非沐家的雲南。
沐天波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沐家統治雲南已經是往昔之事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維護沐家的權勢和利益。
在來昆明的路上,孫稷俠已經和沐天波達成了一致意見,雲南各州府縣的地方官員以後全部由長沙朝廷直接委派,由雲南巡撫衙門統一管理,沐家不再行使在雲南的行政權力;允許沐家保留五千人左右的沐家軍,但是需聽從朝廷兵部的調遣;沐家子弟若是想要出任地方官員,可由沐家推薦給雲南巡撫衙門,再逐級上報朝廷決定;另外孫稷俠向沐天波承諾,將派遣軍隊前往蒙自土司征討沙氏餘孽,幫助沐家奪回丟失的府庫財物等雲雲......
因此在滇池議事上,孫稷俠讓幕府宣布了對各地官員暫時的調整任命,並記錄在案後上報朝廷做最後決定。
孫稷俠還是以求穩為主,沒有太大的調整,如免去了吳兆元的雲南巡撫一職,以金滄兵備道楊畏知暫代巡撫一職等等,這些事情還是要安定過後,等朝廷那邊進行具體的操作。
不過,孫稷俠還是來了一招未雨綢繆,他在滇西北與四川交界處設置了永昌大營,並敕令沐家的五千兵馬駐紮在這裏,除此之外還將一直跟隨自己入滇作戰的一萬餘廣西土司兵駐紮於此,為的就是抵禦四川的吳三桂入滇,要不然他也不會同意沐家留著這五千軍隊,總該為國家有益才行。
沐天波本來就身兼雲南總兵一職,現在孫稷俠讓他將兵馬駐紮在永昌大營,還為他增加了一萬餘人的兵力,他當然無有不可。隻是苦了這些廣西土司首領們,本來就是被孫大帥逼著入滇作戰的,雖然也沒讓他們打幾仗,卻沒想到等在這兒了呢,讓他們留在了滇西北戍邊,雖然多有不情願,但是一想到孫稷俠圍殲沙定洲的場景,他們還是沒這個膽子提出反對的意見,於是這件事情就這麽愉快的被決定了!
丁魁楚在一旁感歎道:“大帥這一手,果真妙不可言,有古來名帥之風呐~”
當時沙定洲將沐天波趕出昆明後,昆明以東的府州縣全部歸附了沙定洲,其中官職最高的便是現在戰戰兢兢坐在楊畏知邊上的雲南巡撫吳兆元。這些人的歸附,有特定的曆史客觀性,因為當時昆明城被占據、沐天波生死不知,大家都失了主心骨,加上沙定洲的軍事恫嚇,這些府州縣才不得不屈居沙定洲的淫威之下。
但是話分兩頭,為何人家楚雄楊畏知就可以堅守那麽久而不降呢?這人就怕有對比,特別是在中國傳統忠君愛國的思想之下,你投降叛賊,你就是不忠!
剛剛才看到了沙定洲、萬氏的悲慘結局,所以自巡撫吳兆元以下,這些雲南官員無不坐立難安,許多人悄悄觀察孫稷俠的臉色,生怕他當場色變,偏偏孫稷俠不顯山不露水,高坐首位,俯視全場。
孫稷俠當然知道這些人心裏想的什麽,他輕輕一笑道:“諸位,兒郎們在沙定洲的府宅裏,搜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還請各位大人一觀......”,隨後打了個響指,便有四個雄壯武士抬著兩個籮筐走上前來,許多官員伸長脖子好奇的盯著籮筐,想要看清楚裏麵是什麽東西。
一旁的黃思勉立馬上前,吩咐武士們將籮筐穩穩放在孫稷俠的座前。
“列為大人,這是我們在沙府抄家時,在其書房裏搜到的書信,我們隻看到了上麵署有某些人的官職和姓名,但是信件內容,我們是一個字都沒看,全部呈交給了總督大人決斷~”
諸位雲南官員聽到這些都是從沙定洲那裏搜到的書信後,許多人像是被蜜蜂蜇了一下,渾身刺毛。
七十歲的吳兆元,平常自詡養氣功夫已經到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程度,今天卻不斷的用衣袖擦著額頭上的白汗,好似乎不是身處清風拂麵的滇池,而是身處丹爐裏一般。
反觀沐天波等人,目光緊緊盯著那籮筐裏的書信,仿佛要將其看穿一樣,到底是哪些人背叛了大明朝和沐家。
坐在孫稷俠身後的丁魁楚最是會來事兒,他清楚孫稷俠這是要效仿曹操舊事,主上要開始表演,那做臣子的還不得好好配合一二?自從死對頭瞿式耜加入孫稷俠的智囊團隊後,丁魁楚就將自己角色定位很清楚,那就是做好孫稷俠的家臣,為主上做好髒活累活,丁魁楚明白瞿式耜這等人往往愛惜自己名聲,很多髒活累事是不會去幹的,所以自己就要在這個上麵來體現價值,不得不說老丁頭腦靈活的堪稱一絕!現在孫稷俠手下人才濟濟,偏偏缺的就是老丁這種不要臉的人~
丁魁楚起身走到籮筐前對孫稷俠躬身行禮道:“總督大人,這些既是寫給沙定洲的書信,不妨讓人將書信全部拆開閱讀,看究竟是哪些人交通反賊,可將其一一點名,收而殺之!”
丁魁楚的這個“殺”字咬字特別重,嚇得許多人的官帽都掉在了地上,然後又慌忙去撿拾,現場狼狽不堪。
孫稷俠將座下眾人神色皆收觀眼底,他忽然大笑起來,指著這些書信道:“黃司馬,將這些信付之一炬,不許再提!”
在場眾人無不驚訝,黃思勉猶豫的回答道:“大帥,這些信......全燒了?”
丁魁楚也震驚當場,疑惑的問道:“總督大人這是何意?”
孫稷俠很滿意丁魁楚的捧哏,這老小子就是懂事,該賞!
“沙定洲強勢時擁兵五六萬,堪稱滇中兵力最強之人,當時昆明陷落,就連黔國公也去了楚雄,在這種形勢下,大家生命垂危,空談忠君愛國隻會白白犧牲性命,這種無謂的損失隻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我不怪罪大家。但若是有人明明有實力抵抗沙定洲的反叛,卻不思報國,反而投降敵軍,那這種人就該死!”
孫稷俠威嚴的將這件事定下了基調,在場的許多雲南官員紛紛鬆了一口氣,對這位孫大帥的好感大幅提升,丁魁楚、黃思勉和吳兆元等人紛紛誇讚大帥仁義。雲南初定,再不適宜有大幅動亂了,現在這種情況下還是以穩為主為好,況且都是些文官,能有什麽從賊的實質後果呢?所以這件事就這樣被孫稷俠一筆帶過了。沐天波見孫稷俠做了決定,也不好反駁這位恩人的麵子,於是選擇了默認。
此次滇池議事的第三件事情,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隨之提上議程,那就是雲南戰後的秩序重建問題,換個話來說實際上是權力的分配問題。
在沙定洲之亂以前,雲南都是沐家在做主,沐家就是朝廷在雲南的話事人。但是現在朝廷換成了長沙朝廷,沐家也不是從前那個沐家了,因此雲南的權力格局必須重新進行劃分,這也是孫稷俠進兵雲南最主要的目的,他要將雲南變成朝廷的雲南,而非沐家的雲南。
沐天波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沐家統治雲南已經是往昔之事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維護沐家的權勢和利益。
在來昆明的路上,孫稷俠已經和沐天波達成了一致意見,雲南各州府縣的地方官員以後全部由長沙朝廷直接委派,由雲南巡撫衙門統一管理,沐家不再行使在雲南的行政權力;允許沐家保留五千人左右的沐家軍,但是需聽從朝廷兵部的調遣;沐家子弟若是想要出任地方官員,可由沐家推薦給雲南巡撫衙門,再逐級上報朝廷決定;另外孫稷俠向沐天波承諾,將派遣軍隊前往蒙自土司征討沙氏餘孽,幫助沐家奪回丟失的府庫財物等雲雲......
因此在滇池議事上,孫稷俠讓幕府宣布了對各地官員暫時的調整任命,並記錄在案後上報朝廷做最後決定。
孫稷俠還是以求穩為主,沒有太大的調整,如免去了吳兆元的雲南巡撫一職,以金滄兵備道楊畏知暫代巡撫一職等等,這些事情還是要安定過後,等朝廷那邊進行具體的操作。
不過,孫稷俠還是來了一招未雨綢繆,他在滇西北與四川交界處設置了永昌大營,並敕令沐家的五千兵馬駐紮在這裏,除此之外還將一直跟隨自己入滇作戰的一萬餘廣西土司兵駐紮於此,為的就是抵禦四川的吳三桂入滇,要不然他也不會同意沐家留著這五千軍隊,總該為國家有益才行。
沐天波本來就身兼雲南總兵一職,現在孫稷俠讓他將兵馬駐紮在永昌大營,還為他增加了一萬餘人的兵力,他當然無有不可。隻是苦了這些廣西土司首領們,本來就是被孫大帥逼著入滇作戰的,雖然也沒讓他們打幾仗,卻沒想到等在這兒了呢,讓他們留在了滇西北戍邊,雖然多有不情願,但是一想到孫稷俠圍殲沙定洲的場景,他們還是沒這個膽子提出反對的意見,於是這件事情就這麽愉快的被決定了!
丁魁楚在一旁感歎道:“大帥這一手,果真妙不可言,有古來名帥之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