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在一片石擊敗順軍後,順勢進取北京,李自成被趕往了西安。隨後清軍乘勝追擊,在保定、定州兩挫順軍。清軍接著向山西進軍,勢如破竹,大同守將薑鑲再降清軍,順軍的平陽守將陳永福被俘。


    到五月初時,滿清已領有了北直隸、山西、山東等北方諸省,一時之間,清軍大有席卷中原之勢頭。


    同年五月,大明福王朱由崧被江北四鎮擁立於南京監國,不久後登基稱帝,改元“弘光”。


    朱由崧稱帝之後,弘光朝廷給崇禎帝上廟號為思宗(後改毅宗),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世人稱之烈皇。


    隨後弘光皇帝朱由崧依照廷臣會推,任命了原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為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入閣辦事;有擁立首功的馬士英加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右副都禦史銜,仍兼任鳳陽總督;東林黨人,原詹事府詹事薑曰廣為禮部左侍郎,並與原禮部尚書王鐸一起,兼任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再以張慎言為吏部尚書,召劉宗周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其他諸衙門大小官員,也先後作了安排。


    這個時候的弘光朝廷雖然不及崇禎時期那麽地域廣闊,但是仍然領有淮河以南廣大地區。


    軍事上,湖廣地區以寧南伯左良玉的二十萬大軍駐守武昌;江北四鎮總兵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共計四十萬大軍分別鎮守徐州、真州、壽州、淮安府,此時的弘光政權,看起來做一個偏安江南的小朝廷已經不成問題,朝廷內安於現狀之人比比皆是,好像戰爭已經遠離了南京一般。


    五月的揚州府,朦朧煙雨,大有和舟唱晚之感,隨著朝廷新立,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揚州城裏瘦馬花船的風雅事物又熱鬧了起來,要不是城裏城外逐漸增多的北邊流民,直讓人以為此時還是太平盛世一般。


    孫稷俠在小螺村生活了一個多月後,身體狀態已經徹底恢複,回去的線索也一直沒找到,索性就幹脆沉下心來融入當前的生活。


    隨著在這個時代的逐漸融入,他意識到了一個重要問題,他如今和陳小七一樣,脫光衣服也找不出幾個子。他打魚也技術不好,學了半個月的技術,也網不到幾條魚,所以如何搞錢就成了當前生活最重要的事情了。


    這天早上,孫稷俠肚子裏實在餓得沒什麽油水了,這些天雖然在這小螺村日子過得簡單寧靜,但是確實吃不上啥好東西。


    於是他拉著小七一起去了揚州府城裏,想看看能做點啥營生填飽肚子。揚州府是明末數一數二的大城,人口密集,主城區人口就達八十多萬人,商業繁榮,是此時弘光朝廷的一個重要賦稅地區。


    可揚州雖好,孫稷俠卻是沒找到合適的好營生,憑他一生氣力和警校練出來的本事,本想著哪個當哪個富戶家中當個教頭護院什麽的,也能填飽一下肚子。可在城東跑了大半天,一連求職於好幾個大戶家,人家守門的一看是兩個粗布短衣的賤民,話都不願意跟你說,雖然他們也是從所謂的賤民中出身,但他們仗著老爺家的勢,就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好不容易跟一個胡姓員外家的管家說上話,這尖嘴猴腮的家夥一開口就問你是哪個關係介紹來的?


    好家夥,感情這找關係入職是中國人的傳統手藝。孫稷俠能有啥關係,隻好不斷吹噓自己武藝如何高強,哪知道人管家眼睛一白,轉身關上了大門……孫稷俠撓了撓腦袋瓜子,訕訕閉嘴,正是英雄氣短。


    此時陳小七肚子不合時宜的叫了起來,摸著肚子不好意思的向孫稷俠道:“大哥,我餓了……”,孫稷俠摸了摸口袋,還有三十多個銅板,這還是最近和小七一起賣海貨得來的。


    消費能力決定消費水平,於是兩人去了一個饅頭鋪子買了四個饅頭,接著二人蹲在路邊樹蔭下直接啃了起來。城裏的流民越來越多了起來,很多都是從北邊逃難過來。


    二人啃得正香的時候,旁邊走來了一個布衣衩裙的女子手裏拿著個包袱,還牽著個十二、三歲的少女。


    少女看見孫稷俠二人就走不動路了,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二人手裏饅頭,直咽口水。女子用力的拉動了下,少女對女子說道:“母親,我餓…”。


    女子聞言無奈的從包袱裏翻找,最後卻什麽也沒找到,女子一時窘迫,隻好對少女說道:“葭兒乖,你再忍一忍,等到了南京尋到你父親,我們就有好吃的了”......


    可是南京據此還有百裏,孫稷俠見此,馬上將手裏僅剩的一個饅頭遞給了小女孩,小七見狀也將手裏的另一個饅頭塞到了小女孩手裏,小女孩手裏拿了兩個饅頭卻並未吃,而是抬頭看母親,待母親點頭後,先是謝過贈食之人,然後才開始細嚼慢咽。


    女子不好意思的屈身行禮,看得出來女子和這小女孩都是受過很好教養出身,雖然穿著很樸素,但是舉止之間,頗有一股大家之氣。孫稷俠與之交談,女子自述是從北邊逃難出來的,前往南京投親,路過揚州。


    女子再次屈身行禮感謝道:“感謝二位公子的饋贈,一飯之恩,他日若有機會,一定報答二位公子。”


    孫稷俠還禮道:“言重了,南京距此還遠,我這兒還有一點錢,你拿著路上用吧”,說完,孫稷俠將身上餘存的二十五個銅板,自留了十個,剩下的十五個都拿給了母女二人,小七對此也沒啥意見,他都聽孫稷俠做主。


    告別母女二人,孫稷俠和陳小七又踏上了尋工之路,二人到現在都沒尋見個正經營生,反倒是貼了十幾個銅板。


    但是孫稷俠認為人都有困難的時候,現在到處都是北邊來的流民,他和陳小七雖然暫時沒得營生,但是最起碼餓不死,大不了回去再打點魚填飽肚子,但這些北民大多是失地之人,官府又不賑災,每天都有幾十上百的流民餓死。


    陳小七也一直過得困苦,但他卻最見不得別人比他還苦,所以二人都是能幫一個是一個的心態。


    揚州府是京杭大運河的一處重要轉運點,汴河運輸量很大,雖然現在北地戰亂,但汴河揚州段,來往船隻運輸依舊很繁忙。二人劃算著看能不能去碼頭看看有沒有活幹,好歹出來一趟也得賺幾個銅板回去不是。


    剛走到汴河下江碼頭處時,見碼頭處已經是人滿為患,幾十艘大江船,懸掛高字軍旗,正依次排序靠岸,卸載兵馬器械,就在此時異變突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荔枝也上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荔枝也上火並收藏隆武:朱與孫,共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