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昔年
公子恪看向玉岫,隻見她狡黠一笑,眼神恍惚間柔和起來,聲音已恢複平素沉穩:“玉嬪已經有喜了,雖然這是軍中將士皆知的事情,但朕還並未將此事傳回宮中。這段時間,朕把玉嬪和她腹中孩子的安全交給溫卿你,時局必定大亂,但朕相信溫卿你有能力保護玉嬪不受傷害。”
“喏,臣必當竭心盡力,以性命保護玉嬪娘娘。”
公子恪打量低首謙恭的溫洵,忽然開口道:“溫卿你隨朕多年,從朕為琅王起就一直忠心扶持,早年你與溫氏嬌嬌之事,朕知道苦了你。此事一畢,朕必當為你擇一門良緣,溫卿你自己心中可有了人選?若有,不妨直接告訴朕。”
溫洵聞言眼睫一顫,忽而變得沉默,片刻才道:“臣隻想盡心輔佐皇上,婚嫁之事,臣沒有想過。”
“既沒有想,從現在起,溫卿不妨好好想想,尋常男兒如溫卿這個年紀的早已娶妻、納妾、生子,你卻還孑然一身,甚至連妾室都沒有過,傳出去隻怕要說朕不夠開明,隻顧要溫卿輔佐江山之業,連臣工的家業也不顧及了。”
“皇上您說笑了,非是皇上不開明,隻是臣……這幾年還不想談婚論嫁,若是有一日覓得良人,臣定會親自向皇上來稟。”
玉岫聞言,沒來由的心弦一緊,瞥見溫洵謙恭掩飾的笑意,忽然開口道:“溫將軍又不是女兒家,晚點成家也是好的。溫將軍是虞國名將,清俊絕塵,眼界也定然高些,尋常的姑娘隻怕都看不上,皇上又何必強人所難,要將軍為了皇上體恤臣工的美譽去娶不愛之人?”
這番話說得公子恪啞然,看著一唱一和的二人,隻好搖頭笑道:“看來這次真是朕不對,連玉嬪都舍得為溫將軍來排揎朕的不是了!玉岫說得不錯,溫洵將軍乃虞國名將,又有哪個佳人舍得拒絕?”
三人臉上皆是笑意,然而那笑意間的酸澀與無奈,卻獨獨隻有兩人知道。
******
翌日,月色肆意,紅燭漣漪。
仿佛是為了故意叫人覺不出端倪,這一夜,公子恪還現身於軍機營中宣了軍臣商討軍務,等到商討完畢之時,已是月上中天了。
公子恪撩簾進賬,見了坐在榻上剛剛補完晚膳的玉岫,大步進來含笑看著她,睨眼瞧了瞧桌上的半碗清羹,“這是你吃過的?”
不待她回答,他已在她身邊坐下,端起碗就著她吃剩下的就吃起來,仿佛真的餓極。
玉岫側眸看著她,清冽美目裏有幾絲揶揄:“怎麽,堂堂虞國皇帝連晚膳都吃不飽?”
“和幾位大人說話說得晚了些,本來想叫人備宵夜,可心中念著你,再說,軍裏的夥食也吃膩味了,吃上這碗清羹倒是沾了你的光。”
玉岫眉未挑,勾起唇角道:“我去叫孫姑姑再給你熱一碗來。”
語畢才要起身,腕間一熱,卻被公子恪拉住,一個力道就將她拖在她身邊,比方才挨得更緊,公子恪放了擁她的手,自顧自地舀粥喝,卻不掩唇角笑意:“這樣就好。”
那一碗清羹跟宮裏頭的山珍海味比起來,簡直是糙得不能再糙的東西,他卻如飲甘飴,三兩下就見了碗底。
用完羹,玉岫端了水來沾濕巾帕替他擦臉,燭火氤氳,紅紅地映在玉岫臉上,公子恪看著她卻看得呆了。
許是因為懷孕,那麵貌之間更顯嫵媚,眸中不似往時隻有霜雪,而是含著情意,連身子也脫去少女青澀一般更顯豐腴。
玉岫被他看得不自在,收了替他擦拭的手就轉身,驀地,公子恪轉過身去擁住她,玉岫掙了掙,咬唇低聲:“公子恪。”
“朕又不是第一次看你的身子。”他胸膛起伏,聲音低沉透著喘,更顯溫柔蠱惑。
“我又沒變,你那神情怎好像第一次見我一般,不知在想些什麽。”玉岫被他緊緊圈住動彈不得,麵色微赧地道。
“誰說沒變?”公子恪聲音溫存不改,低沉暖暖地拂在耳根,氣息酥暖,叫她隻想沉溺。
公子恪扳過她的身子,眸目自她眼睫、細挺鼻梁一路掃下,低聲道:“你自己未發覺,這些日子,你豐腴了不少,連臉上都比平日添了豔色。”
“什麽時候了,你還這樣不正經?”玉岫笑睨了他,想要去撤他的手,卻見掰不動他的手指。
“別動,陪朕上榻躺一會兒。”
兩人背挨著胸膛地躺在榻上,公子恪緊緊從後麵擁著她,這樣的姿勢,叫她想起在虞王宮中的日子,也是更聲漸漏中才處理完國事,那沉靜霸道的男子卻摸著黑偷偷溜上她的榻,怕驚擾她還故意赤足,悄沒生息地就進了她的被衾,擁她入眠。
風雨不歇,兩人一深一淺呼吸漸次,多少個夜晚,那是玉岫覺得最為寧靜喜樂的日子。
“念兒,我忽然想起小時候的事情來。”
玉岫眯著眸子,依偎在公子恪懷中,淡淡地應了一聲。
“我六歲那一年的冬天特別冷,雪片就像扯絮一樣下得很大,當年的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三王,奉先帝命去南溪為撥分給各個功勳世家的賞禮做籌備,三王自幼就驕奢,加上他母妃素來寵他,又去了那紙醉金迷,滿城貴氣的地方,自然無心做正事。當時宮中其餘皇子都是有著母妃庇佑,極為金貴的,唯獨我像是那虞王宮裏的棄兒一般,雖看著愚鈍,但三皇子為了躲懶,還是帶著我一同去了南溪。”
公子恪下頜正抵在她發髻上,想到昔年之事,微微凝眉,“整整一個月,三皇子在南溪逛花樓,吃遍了南溪大小官員所宴請的席子,而那段時間,我替他打理所有進貢上來和需要采辦的賞禮,因為年紀小不便拋頭露麵,裏外傳話都是以三皇子的名義。
後來,一月期限到了,便要載著所辦賞禮回宮,當時乘的是翠帷錦簾的馬車,隨行有一百羽林軍,我縮在馬車裏,看三皇子一手把玩著采辦來的賞禮笑意滿盈,襟懷裏捧著的明黃聖旨仿似炫耀一般,他忽然轉過頭來看我,跟我說這一月我采辦的賞禮深得他滿意,賜我一個寬綽的車廂一個人乘。
那時的我毫無防備,真以為三皇子有意賞我,獨自坐在車廂裏還來不及欣喜,忽聽外頭一聲尖嘯的響箭聲,一道銳利的箭矢帶著破空之聲直射入馬車中,擦著我的鼻梁釘在車板上,隻差毫厘我便沒了性命!
‘保護三皇子!’隨行的羽林軍拔刀迎戰,隻見不知從什麽地方竄出那麽多埋伏好的刺客,仿佛是知道我們必經此路一般,並無意於與羽林軍糾纏,刀刀鋒刃執意取我性命!”
玉岫聞言驚駭,被擁住的身子微微有些僵,公子恪握了她的手,緩了聲還帶著笑意說:“我那時才意識到,這些刺客根本不是衝著三皇子來,而是衝著我來的。我衝出馬車去,無數的黑衣人朝我衝過來,明晃晃的刀劍從我身上唰唰地過去,也不知道痛了,當時心裏抱著一個心念,就是跟三皇子站在一起,這些人便不敢放肆。
果然,我闖入三皇子車輦時,那些咄咄逼人性命的刺客紛紛有了顧忌,絲毫不敢傷及他,我急中生智地吼道:“你們都是什麽人?知道我們是誰嗎,本皇子回了宮向熹妃娘娘稟了此事,定能要了你們的腦袋!”
話音才畢,那些人果真住了手,有一人愣怔道:‘你不是六皇子?’隻見他們互相覷視了一眼,便收了刀鋒逃散一盡。那一刻我才肯定……他們一定是宮裏的人。”
“是宮中的人想要你性命?”
公子恪點頭道:“當時我謊報的熹妃娘娘正當聖寵,我當時賭的便是他們不可能是熹妃派來的人,而宮中不管是誰派來的刺客,應該都不敢輕易得罪熹妃,一句渾水摸魚的話讓他們懷疑弄錯了人,即便是任務失敗了,這些人也會先選擇避嫌的。”
“這樣想來,能輕易布下埋伏,又不畏懼羽林軍的刺客,隻有可能是……”
“你猜得不錯,是三皇子的母妃所派,我在南溪那一月采辦賞禮被不少人看在眼裏,三皇子的母妃害怕我去聖前表功搶了三皇子的風頭,又想著我在宮中無依無靠沒有庇佑,這才故意製造了一局刺客,意在取我性命。好在那時我急中生智躲過一劫,隻是……我一個落魄皇子,竟也值得他們那般大費幹戈!”
公子恪冷笑勾唇,眸中剩下涼意:“也是從那時起,我才開始更加斂去鋒芒,避開任何可能出風頭的事,在眾皇子中盡可能的平庸卑微,才保全了性命。”
玉岫察覺到他指尖泛涼,知他如今雖已為帝王,但那些兒時步步為營的驚懼卻仍是令他刻骨,雖然當年那些驚懼的心境已經模糊,但如今憶起來,已經說不清楚是仇恨還是害怕,也就是在那種時候,原本孩子般童真的心開始逐漸變得麻木和僵硬,終於冷硬成了今日這般。
“玉岫,你可還記得我曾經跟你說過的話,我說這一生我勢在必得的唯有兩樣東西,一是傾盡所有耐心等到你將心交到我公子恪手裏,二是……不惜用滿身鮮血一身殺戮也要得償我母妃的心安,這是我此生最大的宏願。”
燈殘人倦,從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說起,到最後的喃喃自語,漸漸地便沒了聲兒。玉岫回頭看看公子恪,見他應該是真的累了,剛剛睡沉過去,小心翼翼地給他褪去履襪,靠在榻邊看他。
“公子恪,我會扶你到最高處,不,我會陪你站在最高處。”
公子恪看向玉岫,隻見她狡黠一笑,眼神恍惚間柔和起來,聲音已恢複平素沉穩:“玉嬪已經有喜了,雖然這是軍中將士皆知的事情,但朕還並未將此事傳回宮中。這段時間,朕把玉嬪和她腹中孩子的安全交給溫卿你,時局必定大亂,但朕相信溫卿你有能力保護玉嬪不受傷害。”
“喏,臣必當竭心盡力,以性命保護玉嬪娘娘。”
公子恪打量低首謙恭的溫洵,忽然開口道:“溫卿你隨朕多年,從朕為琅王起就一直忠心扶持,早年你與溫氏嬌嬌之事,朕知道苦了你。此事一畢,朕必當為你擇一門良緣,溫卿你自己心中可有了人選?若有,不妨直接告訴朕。”
溫洵聞言眼睫一顫,忽而變得沉默,片刻才道:“臣隻想盡心輔佐皇上,婚嫁之事,臣沒有想過。”
“既沒有想,從現在起,溫卿不妨好好想想,尋常男兒如溫卿這個年紀的早已娶妻、納妾、生子,你卻還孑然一身,甚至連妾室都沒有過,傳出去隻怕要說朕不夠開明,隻顧要溫卿輔佐江山之業,連臣工的家業也不顧及了。”
“皇上您說笑了,非是皇上不開明,隻是臣……這幾年還不想談婚論嫁,若是有一日覓得良人,臣定會親自向皇上來稟。”
玉岫聞言,沒來由的心弦一緊,瞥見溫洵謙恭掩飾的笑意,忽然開口道:“溫將軍又不是女兒家,晚點成家也是好的。溫將軍是虞國名將,清俊絕塵,眼界也定然高些,尋常的姑娘隻怕都看不上,皇上又何必強人所難,要將軍為了皇上體恤臣工的美譽去娶不愛之人?”
這番話說得公子恪啞然,看著一唱一和的二人,隻好搖頭笑道:“看來這次真是朕不對,連玉嬪都舍得為溫將軍來排揎朕的不是了!玉岫說得不錯,溫洵將軍乃虞國名將,又有哪個佳人舍得拒絕?”
三人臉上皆是笑意,然而那笑意間的酸澀與無奈,卻獨獨隻有兩人知道。
******
翌日,月色肆意,紅燭漣漪。
仿佛是為了故意叫人覺不出端倪,這一夜,公子恪還現身於軍機營中宣了軍臣商討軍務,等到商討完畢之時,已是月上中天了。
公子恪撩簾進賬,見了坐在榻上剛剛補完晚膳的玉岫,大步進來含笑看著她,睨眼瞧了瞧桌上的半碗清羹,“這是你吃過的?”
不待她回答,他已在她身邊坐下,端起碗就著她吃剩下的就吃起來,仿佛真的餓極。
玉岫側眸看著她,清冽美目裏有幾絲揶揄:“怎麽,堂堂虞國皇帝連晚膳都吃不飽?”
“和幾位大人說話說得晚了些,本來想叫人備宵夜,可心中念著你,再說,軍裏的夥食也吃膩味了,吃上這碗清羹倒是沾了你的光。”
玉岫眉未挑,勾起唇角道:“我去叫孫姑姑再給你熱一碗來。”
語畢才要起身,腕間一熱,卻被公子恪拉住,一個力道就將她拖在她身邊,比方才挨得更緊,公子恪放了擁她的手,自顧自地舀粥喝,卻不掩唇角笑意:“這樣就好。”
那一碗清羹跟宮裏頭的山珍海味比起來,簡直是糙得不能再糙的東西,他卻如飲甘飴,三兩下就見了碗底。
用完羹,玉岫端了水來沾濕巾帕替他擦臉,燭火氤氳,紅紅地映在玉岫臉上,公子恪看著她卻看得呆了。
許是因為懷孕,那麵貌之間更顯嫵媚,眸中不似往時隻有霜雪,而是含著情意,連身子也脫去少女青澀一般更顯豐腴。
玉岫被他看得不自在,收了替他擦拭的手就轉身,驀地,公子恪轉過身去擁住她,玉岫掙了掙,咬唇低聲:“公子恪。”
“朕又不是第一次看你的身子。”他胸膛起伏,聲音低沉透著喘,更顯溫柔蠱惑。
“我又沒變,你那神情怎好像第一次見我一般,不知在想些什麽。”玉岫被他緊緊圈住動彈不得,麵色微赧地道。
“誰說沒變?”公子恪聲音溫存不改,低沉暖暖地拂在耳根,氣息酥暖,叫她隻想沉溺。
公子恪扳過她的身子,眸目自她眼睫、細挺鼻梁一路掃下,低聲道:“你自己未發覺,這些日子,你豐腴了不少,連臉上都比平日添了豔色。”
“什麽時候了,你還這樣不正經?”玉岫笑睨了他,想要去撤他的手,卻見掰不動他的手指。
“別動,陪朕上榻躺一會兒。”
兩人背挨著胸膛地躺在榻上,公子恪緊緊從後麵擁著她,這樣的姿勢,叫她想起在虞王宮中的日子,也是更聲漸漏中才處理完國事,那沉靜霸道的男子卻摸著黑偷偷溜上她的榻,怕驚擾她還故意赤足,悄沒生息地就進了她的被衾,擁她入眠。
風雨不歇,兩人一深一淺呼吸漸次,多少個夜晚,那是玉岫覺得最為寧靜喜樂的日子。
“念兒,我忽然想起小時候的事情來。”
玉岫眯著眸子,依偎在公子恪懷中,淡淡地應了一聲。
“我六歲那一年的冬天特別冷,雪片就像扯絮一樣下得很大,當年的三皇子,也就是如今的三王,奉先帝命去南溪為撥分給各個功勳世家的賞禮做籌備,三王自幼就驕奢,加上他母妃素來寵他,又去了那紙醉金迷,滿城貴氣的地方,自然無心做正事。當時宮中其餘皇子都是有著母妃庇佑,極為金貴的,唯獨我像是那虞王宮裏的棄兒一般,雖看著愚鈍,但三皇子為了躲懶,還是帶著我一同去了南溪。”
公子恪下頜正抵在她發髻上,想到昔年之事,微微凝眉,“整整一個月,三皇子在南溪逛花樓,吃遍了南溪大小官員所宴請的席子,而那段時間,我替他打理所有進貢上來和需要采辦的賞禮,因為年紀小不便拋頭露麵,裏外傳話都是以三皇子的名義。
後來,一月期限到了,便要載著所辦賞禮回宮,當時乘的是翠帷錦簾的馬車,隨行有一百羽林軍,我縮在馬車裏,看三皇子一手把玩著采辦來的賞禮笑意滿盈,襟懷裏捧著的明黃聖旨仿似炫耀一般,他忽然轉過頭來看我,跟我說這一月我采辦的賞禮深得他滿意,賜我一個寬綽的車廂一個人乘。
那時的我毫無防備,真以為三皇子有意賞我,獨自坐在車廂裏還來不及欣喜,忽聽外頭一聲尖嘯的響箭聲,一道銳利的箭矢帶著破空之聲直射入馬車中,擦著我的鼻梁釘在車板上,隻差毫厘我便沒了性命!
‘保護三皇子!’隨行的羽林軍拔刀迎戰,隻見不知從什麽地方竄出那麽多埋伏好的刺客,仿佛是知道我們必經此路一般,並無意於與羽林軍糾纏,刀刀鋒刃執意取我性命!”
玉岫聞言驚駭,被擁住的身子微微有些僵,公子恪握了她的手,緩了聲還帶著笑意說:“我那時才意識到,這些刺客根本不是衝著三皇子來,而是衝著我來的。我衝出馬車去,無數的黑衣人朝我衝過來,明晃晃的刀劍從我身上唰唰地過去,也不知道痛了,當時心裏抱著一個心念,就是跟三皇子站在一起,這些人便不敢放肆。
果然,我闖入三皇子車輦時,那些咄咄逼人性命的刺客紛紛有了顧忌,絲毫不敢傷及他,我急中生智地吼道:“你們都是什麽人?知道我們是誰嗎,本皇子回了宮向熹妃娘娘稟了此事,定能要了你們的腦袋!”
話音才畢,那些人果真住了手,有一人愣怔道:‘你不是六皇子?’隻見他們互相覷視了一眼,便收了刀鋒逃散一盡。那一刻我才肯定……他們一定是宮裏的人。”
“是宮中的人想要你性命?”
公子恪點頭道:“當時我謊報的熹妃娘娘正當聖寵,我當時賭的便是他們不可能是熹妃派來的人,而宮中不管是誰派來的刺客,應該都不敢輕易得罪熹妃,一句渾水摸魚的話讓他們懷疑弄錯了人,即便是任務失敗了,這些人也會先選擇避嫌的。”
“這樣想來,能輕易布下埋伏,又不畏懼羽林軍的刺客,隻有可能是……”
“你猜得不錯,是三皇子的母妃所派,我在南溪那一月采辦賞禮被不少人看在眼裏,三皇子的母妃害怕我去聖前表功搶了三皇子的風頭,又想著我在宮中無依無靠沒有庇佑,這才故意製造了一局刺客,意在取我性命。好在那時我急中生智躲過一劫,隻是……我一個落魄皇子,竟也值得他們那般大費幹戈!”
公子恪冷笑勾唇,眸中剩下涼意:“也是從那時起,我才開始更加斂去鋒芒,避開任何可能出風頭的事,在眾皇子中盡可能的平庸卑微,才保全了性命。”
玉岫察覺到他指尖泛涼,知他如今雖已為帝王,但那些兒時步步為營的驚懼卻仍是令他刻骨,雖然當年那些驚懼的心境已經模糊,但如今憶起來,已經說不清楚是仇恨還是害怕,也就是在那種時候,原本孩子般童真的心開始逐漸變得麻木和僵硬,終於冷硬成了今日這般。
“玉岫,你可還記得我曾經跟你說過的話,我說這一生我勢在必得的唯有兩樣東西,一是傾盡所有耐心等到你將心交到我公子恪手裏,二是……不惜用滿身鮮血一身殺戮也要得償我母妃的心安,這是我此生最大的宏願。”
燈殘人倦,從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說起,到最後的喃喃自語,漸漸地便沒了聲兒。玉岫回頭看看公子恪,見他應該是真的累了,剛剛睡沉過去,小心翼翼地給他褪去履襪,靠在榻邊看他。
“公子恪,我會扶你到最高處,不,我會陪你站在最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