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天黑,都沒討論個章程出來,眾人紛紛散了。
徐鳳鳴滿臉疲憊地歎了口氣,腦子裏一團亂麻,理不出個頭緒來。
“別著急,”薑冕說:“咱們現在是要為長遠考慮,不免掣肘,所以才會這麽麻煩,但隻要理出頭緒來了,那就好辦了。”
徐鳳鳴按著額頭,語氣頗有些無奈:“子敬,我覺得比打仗還難。”
薑冕笑了起來:“哪有這麽誇張。”
“什麽東西比打仗還難?”門外突然傳來尹紹之的聲音。
徐鳳鳴跟薑冕循聲望去,見齊言之和尹紹之二人在門口 。
尹紹之說:“你們在說什麽?我聽到一句比打仗還難,什麽比打仗還難?”
“他們正在為衛國的事頭疼呢,”鄭琰還躺在廊椅上,這一下午功夫,身上已經落滿了一身梨花:“現在衛國打下來了,他們要考慮怎麽駐兵、怎麽管理、怎麽處理衛國那些降兵,和衛國那一幫老幫菜。”
薑冕走出來,見鄭琰慵懶地躺在廊椅上,走到廊下,伸手折了枝梨花,走到鄭琰身邊,插在他頭上。
鄭琰笑得合不攏嘴,他一伸手想把薑冕撈進懷裏,想起來現在人太多,於是改而牽手,牽著薑冕的手晃了晃。
“大庭廣眾的,”徐鳳鳴說:“你們好歹考慮考慮別人的感受。”
鄭琰才不管那麽多,事實上他這已經是考慮別人的感受了,要真是不考慮的話,直接就把薑冕撈進懷裏抱著了。
“算了,反正這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徐鳳鳴呼出口氣。
“這就對了,”尹紹之笑道:“船到橋頭自然直,慢慢地就有辦法了。我們明日就要回塞北了,今日是特地來找你們喝道別酒的。”
徐鳳鳴:“這麽急?”
尹紹之:“沒辦法啊,族長們在大安不習慣,天天來找言之鬧著要回去。”
“不過也該回去了,”齊言之說:“塞北還有一大堆事等著回去處理,還有建城的事也不能耽誤。”
徐鳳鳴想了想,要不去長春閣定個雅間,最後被齊言之和尹紹之拒絕了。
“我瞧鳳鳴這一院子的梨花就很不錯,”尹紹之笑道:“老實說,我就愛這一院子梨花,你讓我去長春閣,還不如就在這裏就著這滿園的梨花陪我喝兩杯呢。”
齊言之:“你若喜歡,待回了塞北,我給你種一片梨樹,以後你在塞北也有梨花可看。”
尹紹之:“好啊。”
尹紹之這麽說了,於是徐鳳鳴便在院子裏擺了案幾,點了燈,就著滿園的梨花,給齊言之和尹紹之餞行。
這邊剛擺上,趙寧就來了。
幾人推杯換盞,天南地北地海吹,好不熱鬧,酒至酣處,又聊到了衛國的民生問題上。
齊言之給徐鳳鳴出了個好主意:“你若是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處理那些降兵,要麽把他們送去塞北,幫我建城。”
“別瞎出主意,”尹紹之笑著去揪齊言之耳朵:“這些降兵人雖不多,但卻關乎到以後兩國融合的問題,對以後征戰中原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不止衛國和啟國,全天下都看著呢,真讓他們去給你搬石頭壘城,那以後君上再想收服人心就難了。”
齊言之被尹紹之揪著耳朵也不惱,笑道:“我自然知道,不過是玩笑幾句罷了。”
尹紹之鬆開齊言之的耳朵,看著坐在一處的徐鳳鳴跟趙寧,說:“這些降兵確實要費點心思。
不過,降兵我雖不知道該怎麽處置,我倒是有個融合百姓的建議,你們要聽嗎?”
薑冕跟鄭琰坐在一張案幾後,端起酒杯預備喝時,鄭琰卻拉著他的手把酒喂進自己嘴裏了,薑冕也不生氣,喂他喝了。
“那感情好。”薑冕略顯寵溺地看了鄭琰一眼:“鳳鳴兄正為這事頭疼呢,紹之若是真有好辦法,那可真是幫了大忙了。”
徐鳳鳴:“紹之但言無妨,若真是有好主意,那就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尹紹之:“我也隻是些建議,你們暫且聽聽,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再另想辦法。”
尹紹之說罷,停頓片刻,似乎在思考該怎麽說。
片刻後,尹紹之開口了:“首先……”
尹紹之的辦法其實挺簡單的,兩國融合嘛,那自然重點就在這個“融”字上麵。
他的意思是可以把啟國的百姓遷去衛國,讓兩地百姓雜居。
當然,誰也不願意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但隻要趙寧和徐鳳鳴給夠條件和獎賞,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隻要好處給到位,這個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啟國的百姓一遷過去,同時啟國的法令也要隨之頒布,然後嚴格按照新法施行。
啟國的新法是完全利民的,相信衛國百姓不會傻到跟自己的利益過不去。
這樣時間久了,衛國百姓就會潛移默化受影響。
“而關於那些士族……”尹紹之說著,忽然不懷好意地衝著徐鳳鳴等人挑了挑眉:“衛國都亡了,現在衛國已經是啟國的國土,權利中心自然是在大安……
實話說,君上,你當初攻破大梁城的時候,人家衛國那幫士族可都是立了大功。
根據新法,有功就要賞,人家立了這麽大的功,你是不是無論無何也要給人家點獎賞?”
徐鳳鳴:“……”
徐鳳鳴、趙寧和薑冕,包括齊言之瞬間明白了尹紹之的意思。
鄭琰緩了幾秒,都回過神來了:“你的意思是,讓衛國那幫老幫菜來大安做官?”
“人家當初為咱們啟國立了這麽大的功勞,”尹紹之理所應當道:“這都是別人該得的。”
眾人:“……”
不得不說尹紹之這招確實黑,這樣一來,就把衛國那群人留在眼皮子底下了。
隻要留在眼皮子底下,那麽不管他們有多大本事,到時衛國離大安天高皇帝遠的。
他們無論做什麽,一方麵會礙於在啟國的監視下收斂一點,另一方麵就是距離太遠,也沒那麽容易了。
“還有那些年輕一代的士族,”尹紹之說:“為了體現君上寬宏大度,一視同仁的行事作風,不寒衛國人民的心,君上是不是也該給衛國士族的下一輩一點展現自身才華的機會?”
鄭琰:“這不就是抓他們的下一代來當質子嗎?”
“鄭琰這話太難聽了,”尹紹之說:“什麽質子,人家是來做官的。
再說這麽做,主要是以促進兩國融合,不寒衛國人民的心為目的的。怎麽能說是質子呢?”
鄭琰:“……我就說讀書人惹不得,你們這些人一個個心太黑了。”
徐鳳鳴跟薑冕兩人沉默片刻,同時笑了起來。
“紹之說得不錯,”薑冕附和道:“這叫促進兩國邦交。”
徐鳳鳴:“說得對。”
就連趙寧聽了都破天荒地點評了一句:“可行。”
尹紹之:“這樣一來,慢慢地就可以瓦解士族勢力了。
其實,咱們都不必刻意去剝奪他們的封地和權利,依舊讓他們自己把持著。
隻要到時全衛國都行啟法,那些封地的百姓們見了自己都會心生不忿鬧起事來。”
鄭琰聽得直點頭:“到時候咱們既不得罪人,還可以裝一回好人去調和平民和士族的矛盾。
這樣既當了婊子,還立了牌坊。
不但把士族手上的土地和權利都收回來了,還落了個好名聲。”
齊言之有些驚訝地看著鄭琰:“我發現許久不見,你好像比以前聰明了一點。”
“沒辦法,”鄭琰說:“天天跟你們這種滿身都是心眼子的人在一起,不小心不行啊,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被你們給賣了,我都給你們整出應激反應了。”
眾人笑了起來,尹紹之說:“放心,有子敬在,沒人能賣了你。”
這一頓酒又喝到後半夜,眾人才各自散去。
鄭琰抱著薑冕回薑冕住的院子,齊言之和尹紹之回客房,徐鳳鳴跟趙寧回了徐鳳鳴住的院子。
回屋後,徐鳳鳴還在思考齊言之的話:“紹之這主意確實可行,隻是這些人的官職不能太低,要不然他們不願意來……”
趙寧去扒徐鳳鳴的衣服:“你決定就行。”
徐鳳鳴:“隻要把陸宏弄過來就夠了,他現在算是衛國勢力頂端的人物,他一來,別的士族都會來。”
“到時依舊讓他來當丞相,你親自去請。”徐鳳鳴眉頭微微蹙著,顯然在思考這個決定會不會造成什麽不良後果。
豈料趙寧忽然說:“丞相不行,你再選個別的。”
“為什麽?”徐鳳鳴有些不解:“你有別的人選了?誰?秦川?”
趙寧:“你。”
徐鳳鳴:“……”
徐鳳鳴神情一滯,瞬間明白趙寧是什麽意思,當即笑了:“我不用。”
趙寧卻認真地看著徐鳳鳴:“這是你應得的。”
這個位置隻能是徐鳳鳴的,這是趙寧趙寧早就想好的,一旦徐鳳鳴立了功,就扶他上位。
這次大戰他立了這麽大的功勞,當丞相足夠了。
徐鳳鳴:“我真不用。”
趙寧:“就要。”
徐鳳鳴:“……”
徐鳳鳴忽然一翻身,把趙寧壓在身上,他撫摸著趙寧的眉眼,一路向下,拇指指腹在他唇上輕輕拂過,隨後低頭在趙寧唇上親了一口。
他撐起身子,看著趙寧:“我有你就夠了,你把自己都作為報酬給我了,還不夠嗎?”
趙寧:“……”
“我說真的,”徐鳳鳴認真地說:“你聽我說,衛國已經亡了。
隻要我們不觸及到他們士族的利益,陸宏和衛國一眾士族為了保全家族,勢必會竭盡全力配合你,也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的能力的。
所以不用擔心他們會禍亂朝綱,相反,他們還會將他們的畢生所學全部展現出來,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到時候你親自去請陸宏,他剛開始一定會借口自己老了要告老還鄉。
你耐著性子多請幾次,讓他來啟國做丞相。
隻要他一來,衛國其餘幾家士族都會來了。
至於他們在衛國的土地和權利,你是不是已經事先承諾過他們了,一切照舊?”
趙寧確實早在大梁城的時候,就已經給陸宏等人做出承諾,以後衛國士族在本地所有的土地和權利一切照舊,要不然陸宏也不會幫他們。
徐鳳鳴:“那就對了,就照我說的這麽做。”
趙寧:“這對你不公平。”
“你若是覺得對我不公平,”徐鳳鳴說:“那你今晚可就得盡心竭力伺候好我。”
趙寧:“……”
徐鳳鳴發現趙寧那眼神立即變了,他似乎確定了什麽似的,笑得別有意味:“你是不是很喜歡被人調戲?”
趙寧抱著他的腰,屈起右膝,一翻身把徐鳳鳴壓在自己身下:“隻喜歡你。”
趙寧最後還是聽了徐鳳鳴的話,親自去請陸宏來大安當丞相,結果果不其然遭到了陸宏的婉拒,用的借口都是徐鳳鳴事先猜到的——年紀大了,要告老還鄉。
趙寧請了四次,最後一次才把陸宏請來了大安。
他一來,衛國原有的班底也跟著過來了。
徐鳳鳴早就安排好了,把這些人打亂組合,要麽下放到各郡縣,城池,要麽留在大安,要麽有些跟著啟國派去衛國的官員一起回去當官去了。
整個衛國被分為三個郡,分別是平川郡、漢中郡、雲山郡,地名隨著法令一起頒布,同時,啟國分別從國內遷了二十萬戶人家去三郡。
並且,國君下令,三郡免稅五年,減稅十年。
消息一出來,隨著新法頒布、人口遷入,還有新官員任職後的丈量土地等一係列事宜,三郡足足熱鬧了小半年才漸漸平息。
關於那三萬多降兵,趙寧最後還是決定把他們分散打亂,再重新編入軍隊。
最後故技重施,把張廷也請出來了,不過張廷手下的兵,大多數都是啟人,衛國人比例占比不到四分之一。
為了去請張廷,還很是花費了一點功夫,最後薑冕還去賠了禮道了歉,張廷這才願意出來。
最開始徐鳳鳴還有點擔心,不過最後思來想去,也覺得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畢竟現在是凝聚人心的時候,而且以後還要征兵,現在若是把衛國人排除在外,不但不利於民心歸屬問題,還會影響以後征兵。
這事情告一段落,徐鳳鳴總算能緩口氣了。
好不容易忙完,鄭琰愣是帶著薑冕去玉山那洞裏住了小半個月才回來。
回來以後,他就找來胡濯塵,讓他根據薑冕的身體給薑冕開了一個滋補身子的藥方。
也不知道胡濯塵在裏麵加了什麽,那藥比那年鄭琰風寒,趙寧給他加了黃連的藥還苦。
薑冕不願意喝,鄭琰隻得哄小孩似的哄著,最後甚至連陪薑冕一起喝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
薑冕沒辦法,隻得硬著頭皮喝。
這天兩個人又在府裏因為喝藥的事爭論不休,薑冕倒是吵贏了,不過鄭琰自己喝了藥,親自喂他喝。
徐鳳鳴早朝回來看見這一幕,內心毫無波瀾,直接無視二人,從他們身邊走過去了,顯然這一出已經上演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薑冕那藥還沒喝完,李光就來了,說是卓文姬請徐鳳鳴去宮裏一趟。
鄭琰跟薑冕都顧不上吵架了。
“找我?”徐鳳鳴也頗有些驚訝,自從上次卓文姬找他,趙寧往自己身上捅了三劍以後,卓文姬再也沒找過他的麻煩。
這都好幾年了,卓文姬現在找他做什麽?
難不成又要給趙寧立後,讓他勸趙寧?
“鳳鳴兄,讓鄭琰陪你去。”薑冕知道徐鳳鳴這一去,那卓文姬不知道又要做什麽。
“對,”鄭琰說:“我陪你去。”
“不用,”徐鳳鳴看著薑冕和鄭琰那一臉嚴肅的模樣,不由覺得好笑:“這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你們那麽緊張幹什麽?”
李光:“……”
李光無語地站在院子裏,他也無奈,這三人是真不把他當外人啊。
徐鳳鳴客氣地對李光道:“煩請大人稍等片刻,我換件衣裳就來。”
說罷回房去換了件衣服,換了衣服出來,鄭琰還有些不放心:“真不用我陪你去?”
“不用,她找我無非是說說話罷了,”徐鳳鳴有些無語,盡管他知道薑冕和鄭琰是關心他:“你們怎麽比我緊張?”
鄭琰:“……”
薑冕:“……”
也對,卓文姬再厲害也不過是個女人罷了,況且她雖然身份尊貴的太後,卻沒有半點娘家勢力。
今天找徐鳳鳴,最多就讓她罵兩句,侮辱兩句罷了。
她膽子再大,也不敢把徐鳳鳴怎麽樣,要不然趙寧知道了一定會發瘋,指不定鬧出什麽來。
且不說卓文姬一介女流,有沒有本事殺了徐鳳鳴,就算有,她下決定之前也得要想想趙寧。
徐鳳鳴上了馬車,薑冕馬上讓鄭琰去找趙寧。
馬車直接進了王宮,在昭華殿外停了下來,顯然是卓文姬事先交代過的。
“徐大人,到了。”李光掀開車簾,說。
徐鳳鳴微微頷首,下了馬車。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薑冕和鄭琰的影響,徐鳳鳴本來不緊張的,現在一下了馬車,看見麵前牌匾上“昭華殿”三個字,反而有點緊張了
徐鳳鳴滿臉疲憊地歎了口氣,腦子裏一團亂麻,理不出個頭緒來。
“別著急,”薑冕說:“咱們現在是要為長遠考慮,不免掣肘,所以才會這麽麻煩,但隻要理出頭緒來了,那就好辦了。”
徐鳳鳴按著額頭,語氣頗有些無奈:“子敬,我覺得比打仗還難。”
薑冕笑了起來:“哪有這麽誇張。”
“什麽東西比打仗還難?”門外突然傳來尹紹之的聲音。
徐鳳鳴跟薑冕循聲望去,見齊言之和尹紹之二人在門口 。
尹紹之說:“你們在說什麽?我聽到一句比打仗還難,什麽比打仗還難?”
“他們正在為衛國的事頭疼呢,”鄭琰還躺在廊椅上,這一下午功夫,身上已經落滿了一身梨花:“現在衛國打下來了,他們要考慮怎麽駐兵、怎麽管理、怎麽處理衛國那些降兵,和衛國那一幫老幫菜。”
薑冕走出來,見鄭琰慵懶地躺在廊椅上,走到廊下,伸手折了枝梨花,走到鄭琰身邊,插在他頭上。
鄭琰笑得合不攏嘴,他一伸手想把薑冕撈進懷裏,想起來現在人太多,於是改而牽手,牽著薑冕的手晃了晃。
“大庭廣眾的,”徐鳳鳴說:“你們好歹考慮考慮別人的感受。”
鄭琰才不管那麽多,事實上他這已經是考慮別人的感受了,要真是不考慮的話,直接就把薑冕撈進懷裏抱著了。
“算了,反正這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徐鳳鳴呼出口氣。
“這就對了,”尹紹之笑道:“船到橋頭自然直,慢慢地就有辦法了。我們明日就要回塞北了,今日是特地來找你們喝道別酒的。”
徐鳳鳴:“這麽急?”
尹紹之:“沒辦法啊,族長們在大安不習慣,天天來找言之鬧著要回去。”
“不過也該回去了,”齊言之說:“塞北還有一大堆事等著回去處理,還有建城的事也不能耽誤。”
徐鳳鳴想了想,要不去長春閣定個雅間,最後被齊言之和尹紹之拒絕了。
“我瞧鳳鳴這一院子的梨花就很不錯,”尹紹之笑道:“老實說,我就愛這一院子梨花,你讓我去長春閣,還不如就在這裏就著這滿園的梨花陪我喝兩杯呢。”
齊言之:“你若喜歡,待回了塞北,我給你種一片梨樹,以後你在塞北也有梨花可看。”
尹紹之:“好啊。”
尹紹之這麽說了,於是徐鳳鳴便在院子裏擺了案幾,點了燈,就著滿園的梨花,給齊言之和尹紹之餞行。
這邊剛擺上,趙寧就來了。
幾人推杯換盞,天南地北地海吹,好不熱鬧,酒至酣處,又聊到了衛國的民生問題上。
齊言之給徐鳳鳴出了個好主意:“你若是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處理那些降兵,要麽把他們送去塞北,幫我建城。”
“別瞎出主意,”尹紹之笑著去揪齊言之耳朵:“這些降兵人雖不多,但卻關乎到以後兩國融合的問題,對以後征戰中原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不止衛國和啟國,全天下都看著呢,真讓他們去給你搬石頭壘城,那以後君上再想收服人心就難了。”
齊言之被尹紹之揪著耳朵也不惱,笑道:“我自然知道,不過是玩笑幾句罷了。”
尹紹之鬆開齊言之的耳朵,看著坐在一處的徐鳳鳴跟趙寧,說:“這些降兵確實要費點心思。
不過,降兵我雖不知道該怎麽處置,我倒是有個融合百姓的建議,你們要聽嗎?”
薑冕跟鄭琰坐在一張案幾後,端起酒杯預備喝時,鄭琰卻拉著他的手把酒喂進自己嘴裏了,薑冕也不生氣,喂他喝了。
“那感情好。”薑冕略顯寵溺地看了鄭琰一眼:“鳳鳴兄正為這事頭疼呢,紹之若是真有好辦法,那可真是幫了大忙了。”
徐鳳鳴:“紹之但言無妨,若真是有好主意,那就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尹紹之:“我也隻是些建議,你們暫且聽聽,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再另想辦法。”
尹紹之說罷,停頓片刻,似乎在思考該怎麽說。
片刻後,尹紹之開口了:“首先……”
尹紹之的辦法其實挺簡單的,兩國融合嘛,那自然重點就在這個“融”字上麵。
他的意思是可以把啟國的百姓遷去衛國,讓兩地百姓雜居。
當然,誰也不願意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但隻要趙寧和徐鳳鳴給夠條件和獎賞,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隻要好處給到位,這個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啟國的百姓一遷過去,同時啟國的法令也要隨之頒布,然後嚴格按照新法施行。
啟國的新法是完全利民的,相信衛國百姓不會傻到跟自己的利益過不去。
這樣時間久了,衛國百姓就會潛移默化受影響。
“而關於那些士族……”尹紹之說著,忽然不懷好意地衝著徐鳳鳴等人挑了挑眉:“衛國都亡了,現在衛國已經是啟國的國土,權利中心自然是在大安……
實話說,君上,你當初攻破大梁城的時候,人家衛國那幫士族可都是立了大功。
根據新法,有功就要賞,人家立了這麽大的功,你是不是無論無何也要給人家點獎賞?”
徐鳳鳴:“……”
徐鳳鳴、趙寧和薑冕,包括齊言之瞬間明白了尹紹之的意思。
鄭琰緩了幾秒,都回過神來了:“你的意思是,讓衛國那幫老幫菜來大安做官?”
“人家當初為咱們啟國立了這麽大的功勞,”尹紹之理所應當道:“這都是別人該得的。”
眾人:“……”
不得不說尹紹之這招確實黑,這樣一來,就把衛國那群人留在眼皮子底下了。
隻要留在眼皮子底下,那麽不管他們有多大本事,到時衛國離大安天高皇帝遠的。
他們無論做什麽,一方麵會礙於在啟國的監視下收斂一點,另一方麵就是距離太遠,也沒那麽容易了。
“還有那些年輕一代的士族,”尹紹之說:“為了體現君上寬宏大度,一視同仁的行事作風,不寒衛國人民的心,君上是不是也該給衛國士族的下一輩一點展現自身才華的機會?”
鄭琰:“這不就是抓他們的下一代來當質子嗎?”
“鄭琰這話太難聽了,”尹紹之說:“什麽質子,人家是來做官的。
再說這麽做,主要是以促進兩國融合,不寒衛國人民的心為目的的。怎麽能說是質子呢?”
鄭琰:“……我就說讀書人惹不得,你們這些人一個個心太黑了。”
徐鳳鳴跟薑冕兩人沉默片刻,同時笑了起來。
“紹之說得不錯,”薑冕附和道:“這叫促進兩國邦交。”
徐鳳鳴:“說得對。”
就連趙寧聽了都破天荒地點評了一句:“可行。”
尹紹之:“這樣一來,慢慢地就可以瓦解士族勢力了。
其實,咱們都不必刻意去剝奪他們的封地和權利,依舊讓他們自己把持著。
隻要到時全衛國都行啟法,那些封地的百姓們見了自己都會心生不忿鬧起事來。”
鄭琰聽得直點頭:“到時候咱們既不得罪人,還可以裝一回好人去調和平民和士族的矛盾。
這樣既當了婊子,還立了牌坊。
不但把士族手上的土地和權利都收回來了,還落了個好名聲。”
齊言之有些驚訝地看著鄭琰:“我發現許久不見,你好像比以前聰明了一點。”
“沒辦法,”鄭琰說:“天天跟你們這種滿身都是心眼子的人在一起,不小心不行啊,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被你們給賣了,我都給你們整出應激反應了。”
眾人笑了起來,尹紹之說:“放心,有子敬在,沒人能賣了你。”
這一頓酒又喝到後半夜,眾人才各自散去。
鄭琰抱著薑冕回薑冕住的院子,齊言之和尹紹之回客房,徐鳳鳴跟趙寧回了徐鳳鳴住的院子。
回屋後,徐鳳鳴還在思考齊言之的話:“紹之這主意確實可行,隻是這些人的官職不能太低,要不然他們不願意來……”
趙寧去扒徐鳳鳴的衣服:“你決定就行。”
徐鳳鳴:“隻要把陸宏弄過來就夠了,他現在算是衛國勢力頂端的人物,他一來,別的士族都會來。”
“到時依舊讓他來當丞相,你親自去請。”徐鳳鳴眉頭微微蹙著,顯然在思考這個決定會不會造成什麽不良後果。
豈料趙寧忽然說:“丞相不行,你再選個別的。”
“為什麽?”徐鳳鳴有些不解:“你有別的人選了?誰?秦川?”
趙寧:“你。”
徐鳳鳴:“……”
徐鳳鳴神情一滯,瞬間明白趙寧是什麽意思,當即笑了:“我不用。”
趙寧卻認真地看著徐鳳鳴:“這是你應得的。”
這個位置隻能是徐鳳鳴的,這是趙寧趙寧早就想好的,一旦徐鳳鳴立了功,就扶他上位。
這次大戰他立了這麽大的功勞,當丞相足夠了。
徐鳳鳴:“我真不用。”
趙寧:“就要。”
徐鳳鳴:“……”
徐鳳鳴忽然一翻身,把趙寧壓在身上,他撫摸著趙寧的眉眼,一路向下,拇指指腹在他唇上輕輕拂過,隨後低頭在趙寧唇上親了一口。
他撐起身子,看著趙寧:“我有你就夠了,你把自己都作為報酬給我了,還不夠嗎?”
趙寧:“……”
“我說真的,”徐鳳鳴認真地說:“你聽我說,衛國已經亡了。
隻要我們不觸及到他們士族的利益,陸宏和衛國一眾士族為了保全家族,勢必會竭盡全力配合你,也會想方設法證明自己的能力的。
所以不用擔心他們會禍亂朝綱,相反,他們還會將他們的畢生所學全部展現出來,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到時候你親自去請陸宏,他剛開始一定會借口自己老了要告老還鄉。
你耐著性子多請幾次,讓他來啟國做丞相。
隻要他一來,衛國其餘幾家士族都會來了。
至於他們在衛國的土地和權利,你是不是已經事先承諾過他們了,一切照舊?”
趙寧確實早在大梁城的時候,就已經給陸宏等人做出承諾,以後衛國士族在本地所有的土地和權利一切照舊,要不然陸宏也不會幫他們。
徐鳳鳴:“那就對了,就照我說的這麽做。”
趙寧:“這對你不公平。”
“你若是覺得對我不公平,”徐鳳鳴說:“那你今晚可就得盡心竭力伺候好我。”
趙寧:“……”
徐鳳鳴發現趙寧那眼神立即變了,他似乎確定了什麽似的,笑得別有意味:“你是不是很喜歡被人調戲?”
趙寧抱著他的腰,屈起右膝,一翻身把徐鳳鳴壓在自己身下:“隻喜歡你。”
趙寧最後還是聽了徐鳳鳴的話,親自去請陸宏來大安當丞相,結果果不其然遭到了陸宏的婉拒,用的借口都是徐鳳鳴事先猜到的——年紀大了,要告老還鄉。
趙寧請了四次,最後一次才把陸宏請來了大安。
他一來,衛國原有的班底也跟著過來了。
徐鳳鳴早就安排好了,把這些人打亂組合,要麽下放到各郡縣,城池,要麽留在大安,要麽有些跟著啟國派去衛國的官員一起回去當官去了。
整個衛國被分為三個郡,分別是平川郡、漢中郡、雲山郡,地名隨著法令一起頒布,同時,啟國分別從國內遷了二十萬戶人家去三郡。
並且,國君下令,三郡免稅五年,減稅十年。
消息一出來,隨著新法頒布、人口遷入,還有新官員任職後的丈量土地等一係列事宜,三郡足足熱鬧了小半年才漸漸平息。
關於那三萬多降兵,趙寧最後還是決定把他們分散打亂,再重新編入軍隊。
最後故技重施,把張廷也請出來了,不過張廷手下的兵,大多數都是啟人,衛國人比例占比不到四分之一。
為了去請張廷,還很是花費了一點功夫,最後薑冕還去賠了禮道了歉,張廷這才願意出來。
最開始徐鳳鳴還有點擔心,不過最後思來想去,也覺得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畢竟現在是凝聚人心的時候,而且以後還要征兵,現在若是把衛國人排除在外,不但不利於民心歸屬問題,還會影響以後征兵。
這事情告一段落,徐鳳鳴總算能緩口氣了。
好不容易忙完,鄭琰愣是帶著薑冕去玉山那洞裏住了小半個月才回來。
回來以後,他就找來胡濯塵,讓他根據薑冕的身體給薑冕開了一個滋補身子的藥方。
也不知道胡濯塵在裏麵加了什麽,那藥比那年鄭琰風寒,趙寧給他加了黃連的藥還苦。
薑冕不願意喝,鄭琰隻得哄小孩似的哄著,最後甚至連陪薑冕一起喝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
薑冕沒辦法,隻得硬著頭皮喝。
這天兩個人又在府裏因為喝藥的事爭論不休,薑冕倒是吵贏了,不過鄭琰自己喝了藥,親自喂他喝。
徐鳳鳴早朝回來看見這一幕,內心毫無波瀾,直接無視二人,從他們身邊走過去了,顯然這一出已經上演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薑冕那藥還沒喝完,李光就來了,說是卓文姬請徐鳳鳴去宮裏一趟。
鄭琰跟薑冕都顧不上吵架了。
“找我?”徐鳳鳴也頗有些驚訝,自從上次卓文姬找他,趙寧往自己身上捅了三劍以後,卓文姬再也沒找過他的麻煩。
這都好幾年了,卓文姬現在找他做什麽?
難不成又要給趙寧立後,讓他勸趙寧?
“鳳鳴兄,讓鄭琰陪你去。”薑冕知道徐鳳鳴這一去,那卓文姬不知道又要做什麽。
“對,”鄭琰說:“我陪你去。”
“不用,”徐鳳鳴看著薑冕和鄭琰那一臉嚴肅的模樣,不由覺得好笑:“這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你們那麽緊張幹什麽?”
李光:“……”
李光無語地站在院子裏,他也無奈,這三人是真不把他當外人啊。
徐鳳鳴客氣地對李光道:“煩請大人稍等片刻,我換件衣裳就來。”
說罷回房去換了件衣服,換了衣服出來,鄭琰還有些不放心:“真不用我陪你去?”
“不用,她找我無非是說說話罷了,”徐鳳鳴有些無語,盡管他知道薑冕和鄭琰是關心他:“你們怎麽比我緊張?”
鄭琰:“……”
薑冕:“……”
也對,卓文姬再厲害也不過是個女人罷了,況且她雖然身份尊貴的太後,卻沒有半點娘家勢力。
今天找徐鳳鳴,最多就讓她罵兩句,侮辱兩句罷了。
她膽子再大,也不敢把徐鳳鳴怎麽樣,要不然趙寧知道了一定會發瘋,指不定鬧出什麽來。
且不說卓文姬一介女流,有沒有本事殺了徐鳳鳴,就算有,她下決定之前也得要想想趙寧。
徐鳳鳴上了馬車,薑冕馬上讓鄭琰去找趙寧。
馬車直接進了王宮,在昭華殿外停了下來,顯然是卓文姬事先交代過的。
“徐大人,到了。”李光掀開車簾,說。
徐鳳鳴微微頷首,下了馬車。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薑冕和鄭琰的影響,徐鳳鳴本來不緊張的,現在一下了馬車,看見麵前牌匾上“昭華殿”三個字,反而有點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