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定定的看了他一會兒也沒說話,因為他覺得若是實話實說,這倆人說不定更加嫌棄那瘋子了。
隻是瘋子這些年受的苦也要讓他們知道,要不然這兩個人也沒有內疚之意。
“她沒有這裏的戶口,所以村裏的集體東西她都得不到,連最基本的糧食也沒有。”
墨金和墨規聽到這話,有點傻眼,糧食都沒有,那怎麽活下來的?
但若沒有在西北農場的這些年,他們說不定也不太了了解這些事,但是這十年受的苦讓他們明白,沒糧食是個什麽概念?
若是有錢,還可以偷偷摸摸的買一點,可是從徐慧的態度來看,她也不會給小玉留一分錢。
大隊長繼續說道:“你妻子走後,我們去茅草屋裏,才發現這閨女還在,而且她發燒燒的人事不知。”
“唉,當時我們都覺得她都不一定挺得過來,好在後來活下來了,隻是那腦子有點不太靈光了。”
墨金為數不多的慈愛之心,這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他的心狠狠的顫了一下,沒想到閨女竟然遭了那麽大的罪!
怪不得她不待見自己,也裝作不認識,肯定是恨他們吧。
他不相信小玉不記得自己,因為她都認識謝臨風,又怎麽可能不認識他們呢?
“……那,那她這些年是怎麽生活的?”墨金再次問道。
大隊長看他眼神閃爍,臉上全是愧疚,緩緩道:“那時候村裏農忙時都有大鍋飯,她就跟著大家一起吃,幫誰家幹點活,然後誰家就給她個窩窩頭。”
“後來,集體解散了,她更沒有吃飯的去處,就靠東家一口湯,西家一塊餅,這樣養活著。”
“其實,給她吃食最多的,也就那麽幾個人,甚至還有兩個孩子。”
“但也不是天天都有人給她東西吃,她餓的很了,就進山,也不知弄到了什麽東西充饑,有時一去就是好幾天。”
墨規能想象出一天隻能吃半塊餅子是什麽景象,因為他在農場見過。
可以說是餓的皮包骨頭,走路的力氣幾乎都沒有,更別說沉重的勞作了。
有的人幹著幹著就倒地不起了,而有的人夜裏就那樣睡過去了。
小玉竟然還能在那樣的情況下進山尋找生路,沒死在山裏已是萬幸了。
此時他終於有了點點後悔,後悔剛剛那樣對待她,那畢竟是自己的妹妹,而且是受了那麽多年苦的妹妹。
她之所以張口就要錢,恐怕她唯一信任的也就隻有錢了吧,隻有把錢抓在自己手裏才有安全感。
因為親人靠不住。
想起小時候,自己其實挺喜歡白白嫩嫩的妹妹,但是奶奶總是告誡他們,不讓和妹妹玩,他們才開始疏遠的。
他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麽奶奶不讓他們和妹妹玩,現在更想不明白,為什麽母親那麽恨妹妹?
但這裏麵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他看看父親,等會和父親說說,多給小玉點錢,小玉說不定就和他們回家了。
父子倆一起跟著大隊長回家的時候,墨規就悄悄的和墨金說了自己的想法。
墨金臉色為難,小聲道:“我就拿了1000塊錢,你看她剛剛那神情,根本不把這些放在眼裏。”
“這點和大隊長所說的又有點不同 。”墨金深思。
墨規也回憶一下,他們剛剛見到的小玉,可以說是有點心狠手辣的,而且也不是那種腦子不靈光的樣子。
“難道是謝臨風改變了她,可那也不至於啊,謝臨風才來多久啊?”
父子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且他們想不明白的是,謝臨風為什麽走了?
謝臨風當初為了小玉,可是要和他們墨家不死不休的,怎麽來了以後反而輕易就放棄了呢?
來了以後失望了嗎?可這也不對呀,如果失望轉頭就會走,又怎麽會給小玉建了那麽好的一個院子?
就這樣想著走到了大隊長家裏,大隊長的婆娘看大隊長又帶來兩個陌生人,也沒有立即打聽,而是去倒了兩杯水。
大隊長對自己婆娘說:“這兩位客人今天中午在咱家吃飯,你多做一點。”
墨金趕緊掏出錢票遞上去,大隊長沒有要,“一頓家常便飯而已,還管得起。”
墨金推搡了一會,隻好又收起來,吃完飯再說。
大隊長把兩人領進堂屋,然後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
再說墨玉這邊,一鍋雞肉燉各種蔬菜出了鍋,還有香噴噴的二合麵餅子。
“真香!”
四人齊齊感歎。
老祖宗吃飽喝足就拄著拐杖離開了。
大花娘卻又笑著去刷鍋洗碗,今天吃的真飽,而且還是那麽好的飯菜。
這段時間,她們娘倆可是享福了,以前過年都吃不了這麽多的肉,現在她們隔幾天就吃一次。
是因為小玉啊,是小玉舍得,留她和大花吃飯。
等大花娘從廚房裏出來,墨玉就讓她去堂屋裏坐著。
“嬸子,你先別回家,我和你說點事。”
大花娘一聽有事,趕緊去了堂屋坐好,看著墨玉,等待她開口。
大花也坐在她娘身邊,同樣的目光看著墨玉。
墨玉嘴角抽了抽,這娘倆像個排排坐的學生,等待著上課的老師。
“嬸子,現在小學一年級要交多少學費?”
大花娘看著墨玉的個子,覺得這小玉上小學一年級是不是不太好?
“你就是想上學,也至少要從初中開始上吧,上小學是不是已經不太好了?”大花娘答非所問。
墨玉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說道:“我不去上學,我就是問一下小學一年級的學費。”
大花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就急忙說道:“三塊錢,一學期三塊錢。”
“學校在咱們大隊嗎?我怎麽沒見過?”墨玉又問。
大花娘搖搖頭,“在另一個村,離咱們這有四五裏遠,還挺近的。”
墨玉哂笑,在這個時候,走路四五裏遠,竟然還能被認為很近。
在後世,有些孩子甚至出門都沒走過一裏路,出門就坐車,就是農村的孩子,也大都是家長接送。
而且大部分的學校,甚至從小學三年級都開始住校,更不用來來回回跑。
隻是瘋子這些年受的苦也要讓他們知道,要不然這兩個人也沒有內疚之意。
“她沒有這裏的戶口,所以村裏的集體東西她都得不到,連最基本的糧食也沒有。”
墨金和墨規聽到這話,有點傻眼,糧食都沒有,那怎麽活下來的?
但若沒有在西北農場的這些年,他們說不定也不太了了解這些事,但是這十年受的苦讓他們明白,沒糧食是個什麽概念?
若是有錢,還可以偷偷摸摸的買一點,可是從徐慧的態度來看,她也不會給小玉留一分錢。
大隊長繼續說道:“你妻子走後,我們去茅草屋裏,才發現這閨女還在,而且她發燒燒的人事不知。”
“唉,當時我們都覺得她都不一定挺得過來,好在後來活下來了,隻是那腦子有點不太靈光了。”
墨金為數不多的慈愛之心,這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他的心狠狠的顫了一下,沒想到閨女竟然遭了那麽大的罪!
怪不得她不待見自己,也裝作不認識,肯定是恨他們吧。
他不相信小玉不記得自己,因為她都認識謝臨風,又怎麽可能不認識他們呢?
“……那,那她這些年是怎麽生活的?”墨金再次問道。
大隊長看他眼神閃爍,臉上全是愧疚,緩緩道:“那時候村裏農忙時都有大鍋飯,她就跟著大家一起吃,幫誰家幹點活,然後誰家就給她個窩窩頭。”
“後來,集體解散了,她更沒有吃飯的去處,就靠東家一口湯,西家一塊餅,這樣養活著。”
“其實,給她吃食最多的,也就那麽幾個人,甚至還有兩個孩子。”
“但也不是天天都有人給她東西吃,她餓的很了,就進山,也不知弄到了什麽東西充饑,有時一去就是好幾天。”
墨規能想象出一天隻能吃半塊餅子是什麽景象,因為他在農場見過。
可以說是餓的皮包骨頭,走路的力氣幾乎都沒有,更別說沉重的勞作了。
有的人幹著幹著就倒地不起了,而有的人夜裏就那樣睡過去了。
小玉竟然還能在那樣的情況下進山尋找生路,沒死在山裏已是萬幸了。
此時他終於有了點點後悔,後悔剛剛那樣對待她,那畢竟是自己的妹妹,而且是受了那麽多年苦的妹妹。
她之所以張口就要錢,恐怕她唯一信任的也就隻有錢了吧,隻有把錢抓在自己手裏才有安全感。
因為親人靠不住。
想起小時候,自己其實挺喜歡白白嫩嫩的妹妹,但是奶奶總是告誡他們,不讓和妹妹玩,他們才開始疏遠的。
他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麽奶奶不讓他們和妹妹玩,現在更想不明白,為什麽母親那麽恨妹妹?
但這裏麵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他看看父親,等會和父親說說,多給小玉點錢,小玉說不定就和他們回家了。
父子倆一起跟著大隊長回家的時候,墨規就悄悄的和墨金說了自己的想法。
墨金臉色為難,小聲道:“我就拿了1000塊錢,你看她剛剛那神情,根本不把這些放在眼裏。”
“這點和大隊長所說的又有點不同 。”墨金深思。
墨規也回憶一下,他們剛剛見到的小玉,可以說是有點心狠手辣的,而且也不是那種腦子不靈光的樣子。
“難道是謝臨風改變了她,可那也不至於啊,謝臨風才來多久啊?”
父子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且他們想不明白的是,謝臨風為什麽走了?
謝臨風當初為了小玉,可是要和他們墨家不死不休的,怎麽來了以後反而輕易就放棄了呢?
來了以後失望了嗎?可這也不對呀,如果失望轉頭就會走,又怎麽會給小玉建了那麽好的一個院子?
就這樣想著走到了大隊長家裏,大隊長的婆娘看大隊長又帶來兩個陌生人,也沒有立即打聽,而是去倒了兩杯水。
大隊長對自己婆娘說:“這兩位客人今天中午在咱家吃飯,你多做一點。”
墨金趕緊掏出錢票遞上去,大隊長沒有要,“一頓家常便飯而已,還管得起。”
墨金推搡了一會,隻好又收起來,吃完飯再說。
大隊長把兩人領進堂屋,然後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
再說墨玉這邊,一鍋雞肉燉各種蔬菜出了鍋,還有香噴噴的二合麵餅子。
“真香!”
四人齊齊感歎。
老祖宗吃飽喝足就拄著拐杖離開了。
大花娘卻又笑著去刷鍋洗碗,今天吃的真飽,而且還是那麽好的飯菜。
這段時間,她們娘倆可是享福了,以前過年都吃不了這麽多的肉,現在她們隔幾天就吃一次。
是因為小玉啊,是小玉舍得,留她和大花吃飯。
等大花娘從廚房裏出來,墨玉就讓她去堂屋裏坐著。
“嬸子,你先別回家,我和你說點事。”
大花娘一聽有事,趕緊去了堂屋坐好,看著墨玉,等待她開口。
大花也坐在她娘身邊,同樣的目光看著墨玉。
墨玉嘴角抽了抽,這娘倆像個排排坐的學生,等待著上課的老師。
“嬸子,現在小學一年級要交多少學費?”
大花娘看著墨玉的個子,覺得這小玉上小學一年級是不是不太好?
“你就是想上學,也至少要從初中開始上吧,上小學是不是已經不太好了?”大花娘答非所問。
墨玉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說道:“我不去上學,我就是問一下小學一年級的學費。”
大花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這才知道自己誤會了,就急忙說道:“三塊錢,一學期三塊錢。”
“學校在咱們大隊嗎?我怎麽沒見過?”墨玉又問。
大花娘搖搖頭,“在另一個村,離咱們這有四五裏遠,還挺近的。”
墨玉哂笑,在這個時候,走路四五裏遠,竟然還能被認為很近。
在後世,有些孩子甚至出門都沒走過一裏路,出門就坐車,就是農村的孩子,也大都是家長接送。
而且大部分的學校,甚至從小學三年級都開始住校,更不用來來回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