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三生三世篇——新立儲君
快穿:穿成影視劇女配後狂磕cp 作者:傘下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即便如此,殿中大臣卻並沒有立即站隊到宋元貞身邊,因為如今的朝堂表麵上在皇帝的威壓下一片祥和,暗中卻是黨族林立,陰謀算計。
宋世成子嗣單薄,久不立太子,朝臣暗中都開始結黨營私,試圖從皇族旁係裏再尋可扶持之人,而李源明,便是李族一氏挑選的極好的人選,雖然他自己並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
但沒想到,如今皇帝竟將宋元貞接了回來,並生了立其為太子的想法,實屬一段極大的變數。
在場朝臣皆低下了頭,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敢言。
“寧王殿下,你覺得朕立元貞為太子,怎麽樣呢?”
沒想到這句話最後的矛頭,卻是指向了李源明。宋世成這是在故意打探李源明對太子之位的看法,他這是在……故意挑起李源明和宋元貞的矛盾!
李源明若回是,那麽便替皇帝承認了宋元貞太子的身份,那些暗藏禍心的朝臣便會把矛頭指向他寧王。
但若回不是,更會讓天子覺得是他自己對皇帝的寶座有想法。
回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帝王之心,實在是高深莫測。
但看著宋元貞投向李源明擔憂焦急的目光,沐晴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或許皇帝想知道的,根本就不是李源明是否願意支持宋元貞作太子呢?
“元貞,現在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宋元貞的腦海裏,突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他驚訝地瞪大眼睛,
“師父?!!”
“不要發出聲音。”
宋元貞立馬將嘴閉了起來,手慢慢摸向懷裏的傳音鏡。
“傳音鏡是距離遠的輔助工具,現在我就在你身邊,隻用意念傳話即可。”
然後沐晴就見宋元貞東張西望,試圖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蹤跡。
“不用望了,我施了法咒在身上,你是看不到的。”
宋元貞略微有些失落地低下了頭。
“你現在應該能看出來,你的父皇在故意為難你叔叔,你叔叔平日裏待你那麽好,你難道甘心讓他為難嗎?”
宋元貞立馬在心裏搖了搖頭,
“可是師父……我,我不知道該怎麽辦……”
沐晴聞言,嘴角卻是慢慢勾起,
“放心,師父可以幫你。
接下來,你就按照我說的去做……”
宏偉大殿上,宋世成的眼神一直落在李源明身上,滿含意味深長。
就在李源明準備起身作答時,
“父皇在上,元貞逾矩進言,還請父皇與叔父責罰。但此言實在是元貞肺腑,十五年來隻盼著能說給父皇聽,懇請父皇……給兒臣一個機會!”
皇長子元貞,竟先寧王一步起身來行禮,在今日場合下,確實有些逾矩,但……
“既然你這麽想說,那朕就給你一個機會。”
天子之令,何人膽敢不從?
在皇帝的準許下,宋元貞也慢慢說出了心中的話,
“回稟父皇,兒臣想說的話,其實主要也就一句:兒臣,不想當什麽太子。”
“十五年來,兒臣與靜怡師父(敏貴妃)久居道觀之中,每日受道法熏陶,習陰陽之德行。
可觀中長老卻說兒臣始終無法達到大成之境,抹不了塵世幹淨,因為元貞這十五年來。心裏一直想著父皇您啊!”
“天下之大,社稷為本,元貞知父皇朝政繁忙,所以才抽不開身來看望元貞。但看著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道觀裏的衣食也因此向來無憂,兒臣便明白,這也是父皇對兒臣的關心,若是沒有父皇的勤政愛民,兒臣又哪能在道觀裏衣食無憂?”
“這十五年來,兒臣一直都想見父皇一麵。如今幸得父皇垂憐,把兒臣接進宮中,讓兒臣有幸陪侍父皇左右。
至於所說的什麽太子之位,誰愛當誰當,兒臣隻願陪侍父皇左右,以補上十五年未曾盡過的孝義,還望父皇恩準!”
這一番話,言語雖誠懇,但更有以下犯上的地方,尤其是這句“太子之位誰愛當誰當”。
李源明忙站起身來,
“元貞殿下對太子之位的話略有失當,還望陛下念在元貞年幼,對宮中規矩並不明晰,寬恕殿下!”
在場眾人,隻有李源明一個人站起來為宋元貞說了話。宋元貞的心,也在隨著氣氛愈發凝重而猛烈跳了起來,卻不料……
“哈哈哈哈哈,元貞此言,甚得朕心呐!這太子之位,誰愛當誰當!”
萬萬沒想到,將此大逆不道的話重複了一遍的人,竟會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看著宋世成展露出的笑意,沐晴嘴角一勾,事情果然如自己所料。
當沐晴看到宋元貞對李源明擔憂的眼神時,自己忽然想到,他們叔侄之間,可有著濃重的深情厚誼,這件事自己知道,那麽身在天子之位的宋世成又怎能不知道呢?
所以在眾臣麵前用這樣的方式挑起李源明和宋元貞的矛盾,基本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除非,他想做的,本就不是這個!
太子之位長久懸空,朝廷裏的大臣便都一個個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思,在所有人都在為太子之位爭的頭破血流之時,宋世成更想知道的,是他們對自己的忠誠。
所以在元貞說出那句不做太子卻做陛下的兒臣時,才會讓宋世成那樣感動。
同時言語中點明的那“十五年”,更讓宋世成對元貞的忽視有所愧疚,而想去盡一份父親的責任。
所以無論言語中禮教如何,尊卑如何,真正打動人心的,其實是那一份真誠而已。
“如今陛下正值壯年,又何必急於立太子之位。元貞這孩子從小就念著皇兄,今有幸重返皇宮,不若就讓他待在皇兄身邊,好生侍奉皇兄,也算是全了他的心願。”
“至於朝野外的事,陛下請放心,隻要源明駐守東荒一日,便不會讓異族人踏進我大明邊關!
源明誓死守護陛下,誓死守護大明江山!”
李源明半身跪地,豪氣衝天。
宋世成一振其身,揮袖高舉,
“好!得寧王如此效忠,我大明必當萬古長存!”
滿朝臣子皆舉手躬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源明一番話,既幫了元貞,也讓皇帝對他放下了戒心。
“源明和元貞的心朕已了解,但是有一事,朕還是要替元貞做主!”
元貞有點擔心地在心裏呼喊師父,害怕父皇會改變心意,繼續為難叔叔,卻不料當著所有朝臣和使臣的麵,宋世成禦聲振呼,
“朕,將立皇長子宋元貞為太子——不日後舉行儲君登基之禮!”
這一瞬,所有朝臣都目瞪口呆,宋元貞更是疑惑地抬起了頭,
“父皇,可是兒臣……”
“放心,你做了太子,仍可陪侍在朕的左右以盡孝道,另外,朕還要好好教授你治國之法。”
宋世成的臉上,顯見地露出父親般的慈祥來。
就在此時,
“陛下聖明!”
一聲女子的高呼,讓群臣都不得不跟後麵同誦——陛下聖明!
李源明抬頭看向那個先領出聲的女子,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
宋世成子嗣單薄,久不立太子,朝臣暗中都開始結黨營私,試圖從皇族旁係裏再尋可扶持之人,而李源明,便是李族一氏挑選的極好的人選,雖然他自己並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
但沒想到,如今皇帝竟將宋元貞接了回來,並生了立其為太子的想法,實屬一段極大的變數。
在場朝臣皆低下了頭,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敢言。
“寧王殿下,你覺得朕立元貞為太子,怎麽樣呢?”
沒想到這句話最後的矛頭,卻是指向了李源明。宋世成這是在故意打探李源明對太子之位的看法,他這是在……故意挑起李源明和宋元貞的矛盾!
李源明若回是,那麽便替皇帝承認了宋元貞太子的身份,那些暗藏禍心的朝臣便會把矛頭指向他寧王。
但若回不是,更會讓天子覺得是他自己對皇帝的寶座有想法。
回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帝王之心,實在是高深莫測。
但看著宋元貞投向李源明擔憂焦急的目光,沐晴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或許皇帝想知道的,根本就不是李源明是否願意支持宋元貞作太子呢?
“元貞,現在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宋元貞的腦海裏,突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他驚訝地瞪大眼睛,
“師父?!!”
“不要發出聲音。”
宋元貞立馬將嘴閉了起來,手慢慢摸向懷裏的傳音鏡。
“傳音鏡是距離遠的輔助工具,現在我就在你身邊,隻用意念傳話即可。”
然後沐晴就見宋元貞東張西望,試圖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蹤跡。
“不用望了,我施了法咒在身上,你是看不到的。”
宋元貞略微有些失落地低下了頭。
“你現在應該能看出來,你的父皇在故意為難你叔叔,你叔叔平日裏待你那麽好,你難道甘心讓他為難嗎?”
宋元貞立馬在心裏搖了搖頭,
“可是師父……我,我不知道該怎麽辦……”
沐晴聞言,嘴角卻是慢慢勾起,
“放心,師父可以幫你。
接下來,你就按照我說的去做……”
宏偉大殿上,宋世成的眼神一直落在李源明身上,滿含意味深長。
就在李源明準備起身作答時,
“父皇在上,元貞逾矩進言,還請父皇與叔父責罰。但此言實在是元貞肺腑,十五年來隻盼著能說給父皇聽,懇請父皇……給兒臣一個機會!”
皇長子元貞,竟先寧王一步起身來行禮,在今日場合下,確實有些逾矩,但……
“既然你這麽想說,那朕就給你一個機會。”
天子之令,何人膽敢不從?
在皇帝的準許下,宋元貞也慢慢說出了心中的話,
“回稟父皇,兒臣想說的話,其實主要也就一句:兒臣,不想當什麽太子。”
“十五年來,兒臣與靜怡師父(敏貴妃)久居道觀之中,每日受道法熏陶,習陰陽之德行。
可觀中長老卻說兒臣始終無法達到大成之境,抹不了塵世幹淨,因為元貞這十五年來。心裏一直想著父皇您啊!”
“天下之大,社稷為本,元貞知父皇朝政繁忙,所以才抽不開身來看望元貞。但看著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道觀裏的衣食也因此向來無憂,兒臣便明白,這也是父皇對兒臣的關心,若是沒有父皇的勤政愛民,兒臣又哪能在道觀裏衣食無憂?”
“這十五年來,兒臣一直都想見父皇一麵。如今幸得父皇垂憐,把兒臣接進宮中,讓兒臣有幸陪侍父皇左右。
至於所說的什麽太子之位,誰愛當誰當,兒臣隻願陪侍父皇左右,以補上十五年未曾盡過的孝義,還望父皇恩準!”
這一番話,言語雖誠懇,但更有以下犯上的地方,尤其是這句“太子之位誰愛當誰當”。
李源明忙站起身來,
“元貞殿下對太子之位的話略有失當,還望陛下念在元貞年幼,對宮中規矩並不明晰,寬恕殿下!”
在場眾人,隻有李源明一個人站起來為宋元貞說了話。宋元貞的心,也在隨著氣氛愈發凝重而猛烈跳了起來,卻不料……
“哈哈哈哈哈,元貞此言,甚得朕心呐!這太子之位,誰愛當誰當!”
萬萬沒想到,將此大逆不道的話重複了一遍的人,竟會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看著宋世成展露出的笑意,沐晴嘴角一勾,事情果然如自己所料。
當沐晴看到宋元貞對李源明擔憂的眼神時,自己忽然想到,他們叔侄之間,可有著濃重的深情厚誼,這件事自己知道,那麽身在天子之位的宋世成又怎能不知道呢?
所以在眾臣麵前用這樣的方式挑起李源明和宋元貞的矛盾,基本沒有什麽太大的作用。除非,他想做的,本就不是這個!
太子之位長久懸空,朝廷裏的大臣便都一個個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思,在所有人都在為太子之位爭的頭破血流之時,宋世成更想知道的,是他們對自己的忠誠。
所以在元貞說出那句不做太子卻做陛下的兒臣時,才會讓宋世成那樣感動。
同時言語中點明的那“十五年”,更讓宋世成對元貞的忽視有所愧疚,而想去盡一份父親的責任。
所以無論言語中禮教如何,尊卑如何,真正打動人心的,其實是那一份真誠而已。
“如今陛下正值壯年,又何必急於立太子之位。元貞這孩子從小就念著皇兄,今有幸重返皇宮,不若就讓他待在皇兄身邊,好生侍奉皇兄,也算是全了他的心願。”
“至於朝野外的事,陛下請放心,隻要源明駐守東荒一日,便不會讓異族人踏進我大明邊關!
源明誓死守護陛下,誓死守護大明江山!”
李源明半身跪地,豪氣衝天。
宋世成一振其身,揮袖高舉,
“好!得寧王如此效忠,我大明必當萬古長存!”
滿朝臣子皆舉手躬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源明一番話,既幫了元貞,也讓皇帝對他放下了戒心。
“源明和元貞的心朕已了解,但是有一事,朕還是要替元貞做主!”
元貞有點擔心地在心裏呼喊師父,害怕父皇會改變心意,繼續為難叔叔,卻不料當著所有朝臣和使臣的麵,宋世成禦聲振呼,
“朕,將立皇長子宋元貞為太子——不日後舉行儲君登基之禮!”
這一瞬,所有朝臣都目瞪口呆,宋元貞更是疑惑地抬起了頭,
“父皇,可是兒臣……”
“放心,你做了太子,仍可陪侍在朕的左右以盡孝道,另外,朕還要好好教授你治國之法。”
宋世成的臉上,顯見地露出父親般的慈祥來。
就在此時,
“陛下聖明!”
一聲女子的高呼,讓群臣都不得不跟後麵同誦——陛下聖明!
李源明抬頭看向那個先領出聲的女子,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