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總部頂層會議室裏,林默正在和一群投行精英討論亞洲市場的並購計劃。


    \"消息確實了嗎?\"林默看著剛收到的報告。


    \"完全確定。\"負責亞太業務的副總裁mike說,\"鬆本集團陷入財務危機,正在秘密尋找買家。他們在東南亞的能源資產很有價值。\"


    \"但問題是時機。\"另一位分析師補充道,\"現在出手,市場會覺得我們太激進。畢竟德國的認證報告還沒正式發布。\"


    林默沉思片刻:\"讓我猜猜,不隻我們盯上了這塊資產?\"


    \"沒錯。\"mike投影出一份分析報表,\"至少有三家跨國能源集團在接觸。其中最積極的是......\"


    \"三井財團。\"林默接過話。


    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自從德國測試消息傳出,日本財團就開始在亞洲市場頻繁動作。他們顯然想在新能源領域搶占先機。


    \"三井出價多少?\"


    \"據說開出了38億美元。\"mike說,\"幾乎是市場估值的1.5倍。\"


    會議室裏一片嘩然。這個價格遠超預期。


    \"他們瘋了嗎?\"有人說,\"鬆本的資產根本不值這個價。\"


    \"除非......\"林默若有所思,\"他們知道些什麽。陳芸,查一下鬆本最近的研發支出。\"


    視頻那頭,陳芸很快調出數據:\"過去半年,他們在能源研究上投入了近1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她突然停住。


    \"怎麽了?\"


    \"這些項目,都和我們的技術路線高度相似。\"


    林默立即明白了:\"所以三井是在買技術,而不是買資產。\"


    \"但是......\"李明遠插話,\"鬆本的研究水平比我們差遠了。就算有些相似的專利,也構不成威脅。\"


    \"問題不在專利。\"林默說,\"而是人才。mike,幫我查查鬆本研發團隊的構成。\"


    很快,一份名單顯示在大屏幕上。其中幾個名字格外醒目。


    \"果然。\"林默說,\"這些人都是項目主管的學生。\"


    原來二十年前,項目主管曾在東京大學訪學一年,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這些人後來大多進入鬆本集團。


    \"三井是想通過收購鬆本,獲得這支研發力量。\"蘇曉月分析道,\"然後重現我們的技術路線。\"


    \"不隻如此。\"林默說,\"他們更想證明,不是隻有我們掌握著核心技術。這關係到整個行業的話語權。\"


    會議室裏安靜下來。everyone都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如果讓三井得手,新能源領域的格局將徹底改寫。


    \"那我們出多少?\"mike問。


    \"不是價格問題。\"林默說,\"要讓鬆本的人相信,跟著我們才有未來。李明遠。\"


    \"在。\"


    \"你去趟東京。帶上最新的實驗數據,跟那些老朋友好好談談。\"


    李明遠立即明白了。這是要用技術優勢打動對方。


    \"蘇曉月,你負責和鬆本的管理層接觸。重點是......\"


    \"我明白。\"蘇曉月說,\"讓他們看到並購後的發展藍圖。\"


    正說著,陳芸突然插話:\"林總,剛收到消息。鬆本總部發生騷動,似乎是內部出現了分歧。\"


    \"查清楚怎麽回事。\"


    很快,真相浮出水麵。鬆本的研發團隊得知三井的報價後,集體表示反對。他們擔心被並購後,多年的研究成果會被扭曲使用。


    \"機會來了。\"林默說。


    接下來的行動緊鑼密鼓。李明遠帶著技術團隊飛往東京,與鬆本的研發人員深入交流。蘇曉月則在紐約與鬆本高層密集會談。


    \"有好消息。\"三天後,李明遠發來報告,\"鬆本的技術主管同意支持我們。但他們有個條件。\"


    \"說說看。\"


    \"他們要求保持研發的獨立性,並且希望能參與我們在德國的認證項目。\"


    林默笑了:\"沒問題。正好可以整合雙方的研究資源。\"


    就在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時,意外發生了。三井財團突然宣布提高報價到45億美元,同時承諾保留所有員工。


    \"他們是鐵了心要拿下這筆交易。\"mike說。


    但林默卻很冷靜:\"讓他們先得意一會兒。陳芸,啟動''逆火''計劃。\"


    所謂\"逆火\"計劃,是林默早就準備好的後手。當天晚上,一份關於三井財團的調查報告在金融圈傳開。報告詳細披露了三井在能源領域的諸多爭議操作,以及他們在環保問題上的劣跡。


    這個重磅消息立即引發軒然大波。environmental保護組織對三井發起聲討,監管機構也表示要介入調查。


    \"高明。\"蘇曉月讚歎,\"用esg議題反擊,確實戳中了他們的軟肋。\"


    形勢開始逆轉。鬆本的股東們對三井的收購計劃產生了顧慮。誰也不想在環保問題上背上黑鍋。


    \"林總。\"李明遠發來新消息,\"鬆本的研發團隊collective發聲,強烈反對被三井收購。\"


    \"那就是時候了。\"林默說。


    第二天,一個重磅消息震驚市場:蘇氏集團與鬆本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這不是簡單的並購,而是一種創新的聯盟模式。雙方將共同投資新能源研發,打造全球領先的技術平台。


    \"漂亮。\"mike說,\"這樣既獲得了核心資產,又避免了市場對激進並購的質疑。\"


    三井財團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他們的股價因為環保醜聞而大跌,不得不暫停在亞洲市場的擴張計劃。


    \"林總。\"陳芸發來捷報,\"德國的認證報告提前通過了。專家組對我們整合鬆本技術力量的舉動非常支持。\"


    \"好。\"林默說,\"讓新的研發中心立即啟動。記住,要在最短時間內展現實力。\"


    東京方麵也傳來好消息。鬆本的研究團隊對新的合作模式充滿期待。他們已經開始籌劃聯合實驗室的具體方案。


    正說著,李明遠突然發來一份緊急報告:\"林總,您得看看這個。在清理鬆本的實驗室時,我們發現了一個意外驚喜。\"


    那是一份塵封已久的筆記,記錄著項目主管當年在東京的研究思路。這些珍貴的資料,將為新的技術突破提供重要啟發。


    實驗室依然燈火通明。各地的研發團隊通過視頻連線,討論著整合後的新方案。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對未來的期待。


    陳芸在追蹤市場反應:\"分析師普遍看好這次合作。\"


    李明遠和鬆本的技術主管正在規劃聯合實驗室:\"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到。\"


    蘇曉月在和投行團隊商討後續計劃:\"這隻是個開始。\"


    一位年輕工程師匆匆走來:\"最新的測試數據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商界遊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豬不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豬不飛並收藏商界遊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