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譽昌茶莊斑駁的老賬本中,林默發現了一筆異常的資金記錄。1957年夏天,陳錫明以個人名義向茶莊注入了五十萬銀元的投資。這在當時是一筆驚人的巨款,整整裝滿了三個銅製保險箱。
\"奇怪的是資金來源。\"張明對著電腦屏幕,反複核對著當年的交易明細,\"這筆錢是通過香港匯豐銀行轉入的,但匯款人欄赫然寫著一家早已倒閉的德國機械公司 - 施泰因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陳芸立即展開調查:\"施泰因...這不就是施泰因曼的公司嗎?1945年德國戰敗後就已經解散了,為什麽十二年後還能進行如此大額的匯款?\"
\"我在地下室發現了當時的收據。\"李明遠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張已經發黃的單據,\"收據上有一個特殊的鋼印,圖案是一個玫瑰花環繞著字母''t''。\"
林默接過收據仔細端詳:\"這個標記...我在哪裏見過。\"說著快步走向資料室,從最高的書架上取出一個布滿灰塵的文件夾。那是一份1930年代的歐洲銀行業調查報告。
\"找到了。\"林默指著報告中的一段描述,\"這是圖林根銀行的標記。這家銀行在戰爭期間與納粹高層關係密切,專門處理一些來曆不明的資金轉移。1945年被盟軍查封,但據說在戰爭結束前,銀行的主要資產就已經被秘密轉移到了瑞士。\"
\"所以這筆投資背後......\"張明若有所思。
\"很可能是納粹轉移的資金。\"陳芸說,\"但問題是,為什麽要通過陳錫明注入譽昌茶莊?他們圖的是什麽?\"
李明遠的量子探測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等等,這張收據不太對勁。探測儀顯示紙張中含有某種特殊的金屬成分,而且...它似乎儲存著量子信息。\"
將收據放在特製的掃描儀下,一連串加密的數據躍然紙上。這是一份用德語寫就的秘密協議,規定了資金使用的具體方向 - 必須全部用於\"時空傳送裝置\"的研究。
\"這下說得通了。\"林默說,\"他們需要一個合法的資金運作平台,而茶莊的商業網絡正好滿足這個需求。陳錫明很可能就是他們在遠東布局的重要棋子。\"
但事情遠不止於此。在其他賬本中,團隊又發現了多筆類似的可疑轉賬。這些資金像一張大網,將譽昌茶莊與歐洲多個隱秘的金融機構聯係在一起。
\"你們看這個。\"張明指著一份電報底單,\"1958年春節前夕,陳錫明曾密集發出十幾封電報,收件人都是一些看似普通的歐洲商行。但如果把這些商行的名字首字母連起來......\"
\"是一串坐標!\"陳芸恍然大悟,\"指向青藏高原的某個位置。正好是陳錫明最後出現的地方。\"
就在團隊深入調查的時候,一個意外的訪客來到了茶莊。那是一位年過八旬的德國老人,自稱是施泰因曼的學生。
\"老師臨終前讓我轉交這個。\"老人從破舊的皮箱中取出一本筆記本,\"說時機到了,自然會有人來找。\"
筆記本的扉頁上寫著\"永恒之門計劃\",下麵是施泰因曼龍飛鳳舞的簽名。翻開內頁,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夾雜著大量複雜的計算公式和工程圖紙。
\"這是...時空穿梭裝置的設計方案?\"李明遠難以置信地盯著那些超越時代的技術構想,\"他們那時候就掌握了這種技術?\"
\"不,還不完整。\"老人說,\"他們缺少最關鍵的一環 - 足夠強大的能量源。這就是為什麽要在全球布局,尋找那些神秘的能量節點。\"
\"所以陳錫明......\"
\"他自願成為了第一個試驗者。\"老人歎了口氣,\"1962年8月15日,在青藏高原的實驗基地,他踏入了那扇還不完善的''永恒之門''。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林默沉默片刻:\"那些資金的真相呢?\"
\"這是最諷刺的部分。\"老人苦笑,\"他們用戰爭掠奪來的財富,試圖創造一個跨越時空的奇跡。但或許正是這些血腥的起源,注定了實驗的失敗。\"
檔案室裏,那些斑駁的賬本、發黃的收據、神秘的電報,共同編織出一個跨越半個世紀的驚天秘密。而今天,隨著施泰因曼筆記本的出現,這個秘密終於浮出水麵。
但還有更多謎題等待解開。那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納粹資金,如今又去向何處?陳錫明當年到底經曆了什麽?那個未完成的\"永恒之門\",是否還有重啟的可能?
\"奇怪的是資金來源。\"張明對著電腦屏幕,反複核對著當年的交易明細,\"這筆錢是通過香港匯豐銀行轉入的,但匯款人欄赫然寫著一家早已倒閉的德國機械公司 - 施泰因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陳芸立即展開調查:\"施泰因...這不就是施泰因曼的公司嗎?1945年德國戰敗後就已經解散了,為什麽十二年後還能進行如此大額的匯款?\"
\"我在地下室發現了當時的收據。\"李明遠戴著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張已經發黃的單據,\"收據上有一個特殊的鋼印,圖案是一個玫瑰花環繞著字母''t''。\"
林默接過收據仔細端詳:\"這個標記...我在哪裏見過。\"說著快步走向資料室,從最高的書架上取出一個布滿灰塵的文件夾。那是一份1930年代的歐洲銀行業調查報告。
\"找到了。\"林默指著報告中的一段描述,\"這是圖林根銀行的標記。這家銀行在戰爭期間與納粹高層關係密切,專門處理一些來曆不明的資金轉移。1945年被盟軍查封,但據說在戰爭結束前,銀行的主要資產就已經被秘密轉移到了瑞士。\"
\"所以這筆投資背後......\"張明若有所思。
\"很可能是納粹轉移的資金。\"陳芸說,\"但問題是,為什麽要通過陳錫明注入譽昌茶莊?他們圖的是什麽?\"
李明遠的量子探測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等等,這張收據不太對勁。探測儀顯示紙張中含有某種特殊的金屬成分,而且...它似乎儲存著量子信息。\"
將收據放在特製的掃描儀下,一連串加密的數據躍然紙上。這是一份用德語寫就的秘密協議,規定了資金使用的具體方向 - 必須全部用於\"時空傳送裝置\"的研究。
\"這下說得通了。\"林默說,\"他們需要一個合法的資金運作平台,而茶莊的商業網絡正好滿足這個需求。陳錫明很可能就是他們在遠東布局的重要棋子。\"
但事情遠不止於此。在其他賬本中,團隊又發現了多筆類似的可疑轉賬。這些資金像一張大網,將譽昌茶莊與歐洲多個隱秘的金融機構聯係在一起。
\"你們看這個。\"張明指著一份電報底單,\"1958年春節前夕,陳錫明曾密集發出十幾封電報,收件人都是一些看似普通的歐洲商行。但如果把這些商行的名字首字母連起來......\"
\"是一串坐標!\"陳芸恍然大悟,\"指向青藏高原的某個位置。正好是陳錫明最後出現的地方。\"
就在團隊深入調查的時候,一個意外的訪客來到了茶莊。那是一位年過八旬的德國老人,自稱是施泰因曼的學生。
\"老師臨終前讓我轉交這個。\"老人從破舊的皮箱中取出一本筆記本,\"說時機到了,自然會有人來找。\"
筆記本的扉頁上寫著\"永恒之門計劃\",下麵是施泰因曼龍飛鳳舞的簽名。翻開內頁,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夾雜著大量複雜的計算公式和工程圖紙。
\"這是...時空穿梭裝置的設計方案?\"李明遠難以置信地盯著那些超越時代的技術構想,\"他們那時候就掌握了這種技術?\"
\"不,還不完整。\"老人說,\"他們缺少最關鍵的一環 - 足夠強大的能量源。這就是為什麽要在全球布局,尋找那些神秘的能量節點。\"
\"所以陳錫明......\"
\"他自願成為了第一個試驗者。\"老人歎了口氣,\"1962年8月15日,在青藏高原的實驗基地,他踏入了那扇還不完善的''永恒之門''。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林默沉默片刻:\"那些資金的真相呢?\"
\"這是最諷刺的部分。\"老人苦笑,\"他們用戰爭掠奪來的財富,試圖創造一個跨越時空的奇跡。但或許正是這些血腥的起源,注定了實驗的失敗。\"
檔案室裏,那些斑駁的賬本、發黃的收據、神秘的電報,共同編織出一個跨越半個世紀的驚天秘密。而今天,隨著施泰因曼筆記本的出現,這個秘密終於浮出水麵。
但還有更多謎題等待解開。那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納粹資金,如今又去向何處?陳錫明當年到底經曆了什麽?那個未完成的\"永恒之門\",是否還有重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