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就是我們的第一個中央廚房?\"蘇曉月看著麵前破舊的廠房,有些懷疑。
林默拿出鑰匙打開鏽跡斑斑的鐵門:\"地段好,價格合適,而且麵積夠大。最重要的是......\"他指著廠房旁邊的一座老建築,\"這裏以前是一家老字號醬園。\"
鐵門發出刺耳的聲響,灰塵在陽光下飛舞。廠房內部空間寬闊,但到處都是蜘蛛網和雜物。
\"確實夠大。\"陳雪踩著高跟鞋小心翼翼地走進來,\"但裝修成本不會低。\"
\"值得。\"林默說,\"這個位置離幾個主要商圈都很近,物流成本能省不少。\"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果然是你們!\"
三人回頭,看見一個身材魁梧的老人站在門口。他穿著一身樸素的中山裝,臉上布滿皺紋。
\"您是......\"林默覺得有些眼熟。
\"我是老顧,顧家醬園的。\"老人走進來,\"聽說有人租下這塊地方,就過來看看。沒想到是王家的後生。\"
陳雪眼前一亮:\"顧老!您的拌醬可是一絕,我小時候經常吃。\"
\"都是過去的事了。\"顧老歎了口氣,\"現在的年輕人,誰還記得這些老味道。\"
林默若有所思:\"顧老,您那些老配方還在嗎?\"
\"在倒是在......\"顧老說,\"不過現在誰還會用那麽複雜的工藝?光是泡製料頭就要一個月。\"
\"我們要!\"林默斬釘截鐵地說,\"顧老,我們正在做老字號品牌連鎖,您的拌醬如果能加入......\"
顧老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淡下來:\"年輕人,心意我領了。但這些老工藝,不是那麽好繼承的。\"
\"讓我猜猜。\"林默說,\"是不是原料越來越難找?品質不好控製?\"
顧老驚訝地看著他:\"你怎麽知道?\"
\"因為我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林默解釋道,\"所以我們決定從源頭抓起,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他指著廠房的一角:\"這邊準備建原料儲藏室,溫度濕度都嚴格控製。那邊是醃製區,用最傳統的陶缸......\"
聽著林默侃侃而談,顧老的眼神漸漸發生變化。
\"年輕人,你懂的不少啊。\"顧老說,\"要不要去我那裏坐坐?正好我還留著幾壇老醬。\"
半小時後,幾人來到顧家老宅。這是一座典型的老式宅院,後院有一排陶缸,陽光下泛著古銅色的光澤。
\"這些缸都有五十年了。\"顧老輕輕摸著陶缸,\"每個缸都有自己的脾氣,得摸透了才能做出好醬。\"
他打開一個缸蓋,香氣撲鼻而來。林默仔細觀察著醬料的色澤和層次,不時點頭。
\"顧老,我有個想法。\"林默說,\"您看這樣如何:我們投資建廠,您負責技術指導,利潤五五分成。\"
顧老愣住了:\"這......這也太慷慨了吧?\"
\"一點都不慷慨。\"林默認真地說,\"老字號的價值,不僅僅是配方,更重要的是幾十年的經驗和口碑。這些都是無價之寶。\"
蘇曉月也說:\"是啊,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找老字號合作,就是看中了這種無形資產。\"
顧老陷入沉思。過了好一會兒,他慢慢走到屋裏,搬出一個老箱子。
\"這是我爺爺留下的配方冊子。\"顧老輕輕打開箱子,\"裏麵不光有配方,還有各種心得筆記。我一直想找個傳人,但一直沒遇到合適的......\"
林默接過泛黃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跡:\"感謝顧老的信任。我向您保證,這些寶貴的經驗一定會得到傳承。\"
\"不過......\"顧老話鋒一轉,\"光有配方還不夠。醬料最講究火候和時令,這些可不是寫在紙上就能學會的。\"
\"所以我們需要您親自指導。\"林默說,\"請您擔任我們的技術總監,負責培訓新一代的傳承人。\"
正說著,陳雪的電話響了。她接完電話,興奮地說:\"林默!青龍餐飲那邊傳來好消息,第一批連鎖店的選址已經完成了!\"
林默點點頭:\"正好,我們的調味料和醬料配套也要跟上。顧老,您看什麽時候可以開始?\"
顧老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箱子裏又拿出一樣東西:\"這是我爺爺當年用的稱量器,現在看來很落後了。但有一點特別好——準確。\"
他小心翼翼地擦拭著銅製的天平:\"做老字號,最重要的就是''準''。準確的配方,準確的火候,準確的時機。年輕人,我看你就挺準的。\"
林默明白了老人的暗示:\"顧老的經驗之談,我記住了。\"
\"那就這麽定了!\"顧老突然變得幹脆,\"明天我就搬些工具過去,先把醃製區收拾出來。\"
就這樣,團隊又增添了一位重要成員。回去的路上,蘇曉月感歎道:\"今天真是意外收獲啊。\"
\"不是意外。\"林默說,\"我早就調查過這片區域的老字號。顧家的口碑一直很好,隻是苦於沒有繼承人。\"
\"你是說......\"陳雪恍然大悟,\"你租這個倉庫,就是衝著顧家來的?\"
林默笑而不答。他看著夕陽下的老廠房,腦海中已經浮現出改造後的場景:現代化的設備與傳統的工藝完美結合,老師傅們認真培訓年輕人,香氣四溢的美食從這裏源源不斷地送往各個連鎖店。
\"對了。\"他突然說,\"讓工程師把設計圖紙改一改,醃製區要用青磚鋪地,跟顧老那邊的風格一致。\"
\"為什麽?\"蘇曉月不解地問。
\"因為有些傳統,不僅要留在配方裏,更要留在環境裏。\"林默說,\"這樣老師傅們才會有熟悉的感覺。\"
夜幕降臨,幾人還在工地上忙碌。顧老也來了,拿著一本老筆記,認真地跟工程師討論每個細節。那本記載著幾代人心血的配方冊子,正式開始了新的篇章。
在不遠處的老宅子裏,幾十口老陶缸靜靜矗立,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它們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見證著傳統與現代的完美交融。
林默拿出鑰匙打開鏽跡斑斑的鐵門:\"地段好,價格合適,而且麵積夠大。最重要的是......\"他指著廠房旁邊的一座老建築,\"這裏以前是一家老字號醬園。\"
鐵門發出刺耳的聲響,灰塵在陽光下飛舞。廠房內部空間寬闊,但到處都是蜘蛛網和雜物。
\"確實夠大。\"陳雪踩著高跟鞋小心翼翼地走進來,\"但裝修成本不會低。\"
\"值得。\"林默說,\"這個位置離幾個主要商圈都很近,物流成本能省不少。\"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果然是你們!\"
三人回頭,看見一個身材魁梧的老人站在門口。他穿著一身樸素的中山裝,臉上布滿皺紋。
\"您是......\"林默覺得有些眼熟。
\"我是老顧,顧家醬園的。\"老人走進來,\"聽說有人租下這塊地方,就過來看看。沒想到是王家的後生。\"
陳雪眼前一亮:\"顧老!您的拌醬可是一絕,我小時候經常吃。\"
\"都是過去的事了。\"顧老歎了口氣,\"現在的年輕人,誰還記得這些老味道。\"
林默若有所思:\"顧老,您那些老配方還在嗎?\"
\"在倒是在......\"顧老說,\"不過現在誰還會用那麽複雜的工藝?光是泡製料頭就要一個月。\"
\"我們要!\"林默斬釘截鐵地說,\"顧老,我們正在做老字號品牌連鎖,您的拌醬如果能加入......\"
顧老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淡下來:\"年輕人,心意我領了。但這些老工藝,不是那麽好繼承的。\"
\"讓我猜猜。\"林默說,\"是不是原料越來越難找?品質不好控製?\"
顧老驚訝地看著他:\"你怎麽知道?\"
\"因為我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林默解釋道,\"所以我們決定從源頭抓起,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他指著廠房的一角:\"這邊準備建原料儲藏室,溫度濕度都嚴格控製。那邊是醃製區,用最傳統的陶缸......\"
聽著林默侃侃而談,顧老的眼神漸漸發生變化。
\"年輕人,你懂的不少啊。\"顧老說,\"要不要去我那裏坐坐?正好我還留著幾壇老醬。\"
半小時後,幾人來到顧家老宅。這是一座典型的老式宅院,後院有一排陶缸,陽光下泛著古銅色的光澤。
\"這些缸都有五十年了。\"顧老輕輕摸著陶缸,\"每個缸都有自己的脾氣,得摸透了才能做出好醬。\"
他打開一個缸蓋,香氣撲鼻而來。林默仔細觀察著醬料的色澤和層次,不時點頭。
\"顧老,我有個想法。\"林默說,\"您看這樣如何:我們投資建廠,您負責技術指導,利潤五五分成。\"
顧老愣住了:\"這......這也太慷慨了吧?\"
\"一點都不慷慨。\"林默認真地說,\"老字號的價值,不僅僅是配方,更重要的是幾十年的經驗和口碑。這些都是無價之寶。\"
蘇曉月也說:\"是啊,現在很多企業都在找老字號合作,就是看中了這種無形資產。\"
顧老陷入沉思。過了好一會兒,他慢慢走到屋裏,搬出一個老箱子。
\"這是我爺爺留下的配方冊子。\"顧老輕輕打開箱子,\"裏麵不光有配方,還有各種心得筆記。我一直想找個傳人,但一直沒遇到合適的......\"
林默接過泛黃的筆記本,翻開第一頁,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跡:\"感謝顧老的信任。我向您保證,這些寶貴的經驗一定會得到傳承。\"
\"不過......\"顧老話鋒一轉,\"光有配方還不夠。醬料最講究火候和時令,這些可不是寫在紙上就能學會的。\"
\"所以我們需要您親自指導。\"林默說,\"請您擔任我們的技術總監,負責培訓新一代的傳承人。\"
正說著,陳雪的電話響了。她接完電話,興奮地說:\"林默!青龍餐飲那邊傳來好消息,第一批連鎖店的選址已經完成了!\"
林默點點頭:\"正好,我們的調味料和醬料配套也要跟上。顧老,您看什麽時候可以開始?\"
顧老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箱子裏又拿出一樣東西:\"這是我爺爺當年用的稱量器,現在看來很落後了。但有一點特別好——準確。\"
他小心翼翼地擦拭著銅製的天平:\"做老字號,最重要的就是''準''。準確的配方,準確的火候,準確的時機。年輕人,我看你就挺準的。\"
林默明白了老人的暗示:\"顧老的經驗之談,我記住了。\"
\"那就這麽定了!\"顧老突然變得幹脆,\"明天我就搬些工具過去,先把醃製區收拾出來。\"
就這樣,團隊又增添了一位重要成員。回去的路上,蘇曉月感歎道:\"今天真是意外收獲啊。\"
\"不是意外。\"林默說,\"我早就調查過這片區域的老字號。顧家的口碑一直很好,隻是苦於沒有繼承人。\"
\"你是說......\"陳雪恍然大悟,\"你租這個倉庫,就是衝著顧家來的?\"
林默笑而不答。他看著夕陽下的老廠房,腦海中已經浮現出改造後的場景:現代化的設備與傳統的工藝完美結合,老師傅們認真培訓年輕人,香氣四溢的美食從這裏源源不斷地送往各個連鎖店。
\"對了。\"他突然說,\"讓工程師把設計圖紙改一改,醃製區要用青磚鋪地,跟顧老那邊的風格一致。\"
\"為什麽?\"蘇曉月不解地問。
\"因為有些傳統,不僅要留在配方裏,更要留在環境裏。\"林默說,\"這樣老師傅們才會有熟悉的感覺。\"
夜幕降臨,幾人還在工地上忙碌。顧老也來了,拿著一本老筆記,認真地跟工程師討論每個細節。那本記載著幾代人心血的配方冊子,正式開始了新的篇章。
在不遠處的老宅子裏,幾十口老陶缸靜靜矗立,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它們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見證著傳統與現代的完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