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深處,禦花園的假山旁,一名小太監匆匆跑過,他的腳步急促而慌亂,仿佛身後有無數鬼魅在追趕。他的臉上掛著冷汗,眼神中透著驚恐。終於,他跑到了禦書房外,猛地推開門,跪倒在地,聲音顫抖著喊道:“陛下,陛下!”


    禦書房內,皇帝正坐在龍椅上,麵前擺著一盞剛剛熬好的銀耳羹。他的麵容略顯疲憊,眼神中卻透著一絲威嚴。聽到小太監的喊聲,他微微皺眉,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何事如此驚慌?”


    “陛下,陛下突然暈倒了!”小太監的聲音幾乎帶著哭腔,他的身體劇烈地顫抖著,“禦醫們正在搶救,情況十分危急!”


    皇帝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猛地站起身,手中的銀耳羹灑了一地。他來不及多問,大步衝出禦書房,直奔禦醫館而去。


    禦醫館內,燈火通明,禦醫們正圍著皇帝緊張地搶救。皇帝的臉色蒼白如紙,身體微微抽搐,眼神中透著一絲迷茫。禦醫們麵色凝重,額頭上滿是冷汗,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陛下,陛下這是怎麽了?”皇帝的聲音虛弱而急切,他努力睜開眼睛,試圖看清周圍的一切。


    禦醫們對視一眼,其中一名年長的禦醫跪倒在地,聲音顫抖著說道:“陛下,陛下這是心悸之症,來勢洶洶,恐怕……”


    “恐怕什麽?”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怒意,他的眼神中透著不甘心,“朕還能撐多久?”


    禦醫們麵麵相覷,最終還是那名年長的禦醫硬著頭皮說道:“陛下,陛下時日無多,恐怕……”


    “夠了!”皇帝猛地打斷他,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朕不需要聽這些喪氣話!”


    然而,他的身體卻再也無法支撐,緩緩閉上了眼睛。禦醫們跪倒在地,不敢抬頭,整個禦醫館內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


    皇帝的病情就好似一場毫無征兆且來勢洶洶的風暴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席卷了整個龐大的大周朝堂。原本還沉浸在歌舞升平、國泰民安景象中的眾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得措手不及。而誰也沒有想到,那一碗外表看起來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銀耳羹,竟然成為了壓垮這位至高無上的帝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仿佛命運之神早已悄然布下天羅地網,隻等這致命一擊的到來。


    消息就像一顆重磅炸彈一樣,在皇宮內迅速傳播開來,所到之處,一片死寂。原本熱鬧非凡、人聲鼎沸的皇宮,仿佛時間突然凝固,一切都停滯不前,隻剩下令人心悸的沉默籠罩著每一個角落。


    然而,這死一般的寂靜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便被一股洶湧澎湃的暗流所打破。大皇子和二皇子結成同盟,他們的勢力猶如一頭凶猛的巨獸,張牙舞爪地向著權力的巔峰邁進;而另一邊,三皇子則獨樹一幟,他麾下的勢力雖然相對較弱,但卻有著無比堅定的決心和果敢的行動力。


    隨著各方勢力的蠢蠢欲動,朝堂之上的明爭暗鬥也驟然升溫。大臣們紛紛選擇陣營,或是阿諛奉承,或是暗中較勁,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拉開帷幕。原本莊重肅穆的朝堂,如今已淪為各方勢力角逐的舞台,權謀算計充斥其中,讓人眼花繚亂。


    與此同時,江湖之中也是風起雲湧。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門派、幫會以及各路豪傑,皆被卷入這場皇室紛爭的漩渦之中。他們或為利益所驅,或為義氣所使,紛紛投身於這場驚心動魄的較量之中。一時間,刀光劍影交錯,陰謀詭計橫行,整個江湖都沉浸在一片緊張刺激的氛圍之中。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諸位大臣們皆麵麵相覷,目光交匯間流露出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原本那看似穩定、實則暗藏玄機的權力格局,此時猶如被投入了一顆巨石的湖麵一般,激起層層漣漪,變得愈發撲朔迷離起來。


    大皇子與二皇子所組成的聯合陣營,宛如一座隱藏於深海之下的冰山。其表麵雖然維持著一種令人驚歎的克製與冷靜,但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卻是暗潮湧動,洶湧澎湃。他們二人私下裏頻繁會麵,密議不斷,精心策劃著每一步棋路,妄圖在這場激烈的權力爭奪之中搶占先手,一舉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寶座。因為他們心裏都很清楚,一旦皇位易主,新皇登基之後必然會對現有的勢力分布進行重新洗牌。到那時,他們苦心經營多年的龐大勢力恐怕將會麵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變數和挑戰。


    相較於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明爭暗鬥,三皇子一方則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他宛如一頭蟄伏於黑暗中的獵豹,表麵上看似風平浪靜、不動聲色,但實際上卻在暗地裏積極地聯絡各方勢力,巧妙周旋於各大派係之間。他以過人的智慧和深沉的心機,耐心等待著最佳時機的到來。三皇子堅信,隻有在這混沌不堪的局勢當中準確地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才能為自己在這片波譎雲詭的政治舞台上覓得一處穩固的立足之地,並最終實現自己君臨天下的宏偉抱負。


    第二天清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齊聚,氣氛緊張得令人窒息。大殿內,百官們竊竊私語,眼神中透著驚恐與不安。皇帝病重的消息已經傳開,朝堂之上,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大皇子站在朝堂的一側,他的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一絲決絕。他的身後,站著一眾心腹大臣,個個麵露憂色,卻又帶著一絲隱隱的期待。三皇子則站在對麵,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冷酷,嘴角微微上揚,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刻的到來。


    “諸位大臣,皇上病重,朝堂之事該如何處理?”大皇子率先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三皇子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一絲玩味:“皇上的病情,自有禦醫們操心。朝堂之事,自然還是按照祖製來辦。大皇兄何必如此著急?”


    大皇子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冷意:“三皇弟,此時不是爭權奪利的時候。皇上病重,朝堂動蕩,我們應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三皇子冷笑一聲,眼神中透著一絲不屑:“齊心協力?大皇兄未免太天真了。朝堂之上,從來都是弱肉強食。誰掌握了權力,誰就能掌控大局。”


    大皇子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深知二皇子的野心,也知道此時絕不能讓他得逞。他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一絲從容:“三皇弟,朝堂之事,自有公論。誰若妄圖篡位,便是對皇上的大不敬。”


    三皇子微微一笑,眼神中透著一絲冷酷:“大皇兄,這話可真是說得好聽。不過,朝堂之上,實力才是硬道理。誰有實力,誰就能掌控大局。”


    雙方你來我往,言語之間劍拔弩張,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文武百官們站在一旁,個個麵露憂色,卻又不敢輕易開口。


    就在此時,二皇子宛如一座雕塑般靜靜地佇立著,他那低垂的頭顱仿佛承載了千斤重擔一般沉重,始終保持著沉默不語的狀態。周圍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其他兩位皇子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無比的唇槍舌戰,他們言辭犀利、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然而這一切似乎都與二皇子毫無關係。他就那樣孤零零地站在一旁,對這場激烈的爭吵視若無睹,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他自己和內心深處的思緒。


    江湖之畔,風雲詭譎,各方勢力在暗影中蠢蠢欲動,似潛伏的凶獸,覬覦著局勢變動帶來的機遇。


    漕幫總舵,那座氣勢恢宏卻又透著肅殺之氣的大堂內,氣氛凝重得仿若實質。一位長老神色沉鬱,坐在大堂中央,眼神中難掩焦慮。賬簿之事,已然如燎原之火,在江湖與朝堂間蔓延,鬧得沸沸揚揚。而皇帝重病的消息,更是讓本就錯綜複雜的局勢,變得如墜迷霧,愈發撲朔迷離。


    “長老,該如何是好?” 一名心腹湊近,低聲問詢,眼中滿是擔憂。


    長老嘴角泛起一絲冷酷笑意,眼神中透著決絕:“皇上病重,朝堂大亂,此乃天賜良機。賬簿之事雖棘手,可我們留有後手。咱並非拘泥於江湖道義之輩,緊跟勝利者,方能盡享榮華。”


    言畢,長老起身,踱步至窗前。窗外夜色深沉,如水月光灑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清冷輪廓。他凝視著夜幕,眼神堅定:“江湖路遙,朝堂權重。這場權力博弈,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與此同時,京城中六公主的宅邸,靜謐書房內燭火搖曳。六公主獨坐桌前,手中緊握著那本賬簿,麵容清冷,眼神深邃如淵。她深知,皇帝重病,恰似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讓局勢愈發複雜。而她手中的賬簿,儼然成為攪動風雲的關鍵,足以引發一場驚天動地的權力紛爭。


    經過深思熟慮,六公主決定將偽造的賬簿內容公之於眾,意圖挑起皇子間的矛盾。不僅如此,她還暗中派人刺殺大皇子和二皇子的關鍵手下,試圖讓局勢更加混亂。“江湖路遠,朝堂更高。” 六公主低聲自語,聲音冷峻,“這場遊戲,勝負未定。”


    京城之中,大皇子與二皇子本為同盟,共同覬覦皇位。他們得知手下遇刺,又看到偽造賬簿內容,認定是三皇子所為。怒不可遏之下,決定對三皇子的手下展開報複性刺殺。


    大皇子府邸內,氣氛緊張。大皇子麵色陰沉,在書房中來回踱步,身旁謀士們大氣都不敢出。“三弟太過囂張,竟敢先對我們下手,必須予以回擊!” 大皇子猛地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殿下,此事或許另有隱情,不可貿然行動。” 一位謀士壯著膽子進言。


    “哼!證據確鑿,還能有何隱情?二弟那邊已準備妥當,定要讓三弟付出代價!” 大皇子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哐當作響。


    另一邊,二皇子府中也是一片肅殺。二皇子坐在主位上,眼神冰冷:“大皇子那邊已商定,今夜便動手,讓老三知道我們的厲害。”


    “殿下,可要考慮周全,以免中了他人圈套。” 一名幕僚擔憂地說道。


    “無需多言,按計劃行事!” 二皇子一揮手,不容置疑。


    夜幕降臨,京城的街道被黑暗籠罩,寂靜得有些詭異。大皇子與二皇子派出的刺客,如鬼魅般穿梭在街巷間,朝著三皇子手下的宅邸潛行。


    三皇子的手下們毫無防備。當刺客們如惡狼般闖入宅邸時,頓時喊殺聲四起。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鮮血飛濺。三皇子的得力助手們在睡夢中驚醒,倉促應戰,卻因事出突然,陷入被動。


    這場刺殺行動,讓三皇子損失慘重。三皇子得知消息後,怒發衝冠:“大哥二哥欺人太甚,我定不會善罷甘休!” 他立刻召集自己的勢力,謀劃著反擊。


    朝堂之上,宗老聽聞皇子間的爭鬥,紛紛皺眉。他深知,此時若不加以控製,局勢將徹底失控。於是宗老進宮麵見太後,懇請太後出麵製止這場紛爭。


    太後在宮中也是心急如焚,她坐在鳳椅上,麵容憔悴:“哀家本想看他們兄弟鬥出一個最強的人,沒想到竟鬧到這般田地。”


    “太後,當務之急是讓三位皇子進宮,查明真相,製止爭鬥,否則國將不國啊。” 宗老憂心忡忡地說道。


    太後長歎一聲,點頭應允:“傳哀家旨意,宣三位皇子即刻進宮。”


    而此時的六公主,得知大皇子與二皇子對三皇子展開刺殺,心中暗自得意。她站在府邸的樓閣上,望著京城的方向,眼神中透著一絲狡黠:“這潭水,越攪越渾才好。”


    漕幫長老同樣密切關注著京城局勢的變化。他深知,皇子間的爭鬥越激烈,對漕幫越是有利。他一邊派人繼續收集各方情報,一邊整頓幫內事務,隨時準備在局勢明朗時,站對隊伍,獲取最大利益。


    三皇子接到太後旨意後,心中雖有不甘,但還是決定進宮。他深知,此時若違抗太後旨意,隻會讓自己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大皇子與二皇子也帶著複雜的心情,一同進宮。


    在宮中,三位皇子麵麵相覷,眼中滿是怒火。太後坐在上方,看著自己的孫子們,痛心疾首:“你們都是皇家血脈,為何要自相殘殺?”


    大皇子率先開口:“皇奶奶,三弟先派人刺殺我與二弟的手下,還散布那偽造的賬簿,實在欺人太甚!”


    三皇子一聽,急忙反駁:“大哥,二哥,你們聽信讒言,我根本沒有做過此事,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


    二皇子冷哼一聲:“事到如今,還想狡辯?證據確鑿,你還如何抵賴?”


    太後看著三個孫子爭吵不休,頭痛欲裂:“都住口!宗老已在徹查此事,在真相未明之前,你們都不許再輕舉妄動。若再敢私自爭鬥,哀家絕不輕饒!”


    三位皇子雖心有不服,但在太後的威嚴下,也隻能暫時應下,但某些事一旦開始就不是想停就能停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大佬是朝廷走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赫連二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赫連二苟並收藏江湖大佬是朝廷走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