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內比較幹燥,牆壁上插有火把,李百生用火燭將它點燃。
借著火光,他開始打量起這間密室,隻見密室麵積並不大,但布置卻頗為講究。
正對著門的位置擺放著一張書桌,那桌麵光滑平整,一眼望去便能看出常常有人在此伏案的痕跡。桌麵上整齊地擺放著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旁邊還放置著幾本泛黃的書籍以及幾封信件。
李百生走上前去,先拿起那些書信,逐一打開查看。這些都是些生意往來的信函,並無特別之處。
他放下手中的信件,再次掃視了一遍桌上的物品,目光忽然被桌上的硯台給吸引住了。
他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想要拿起這個硯台仔細端詳一番。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硯台竟似與桌麵牢牢粘連在了一起,任憑他如何用力,都無法挪動分毫。李百生不禁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這硯台有古怪,一個小硯台怎麽會拿不起來?”
稍作思考後,他先是嚐試著向右轉動硯台,可依舊毫無動靜;接著,他又向左轉動,結果還是不行。
連續幾次嚐試失敗讓李百生越發覺得這個硯台不同尋常。他用手托住下巴,陷入沉思之中。片刻之後,似乎想到了什麽,他的眼睛猛地一亮。
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將右手按在硯台上,用力向下按壓。隻聽“哢嚓”一聲輕響,原本平滑的桌麵竟然微微凸起了一小塊。緊接著,一個隱藏在桌下的匣子緩緩顯露出來。
李百生見狀,心中一陣驚喜,連忙伸手取出匣子打開,一遝厚厚的信件映入眼簾。
他逐封查看,越看臉色越是凝重,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這些信件中的內容竟是涉及到寧王、鄰國蒙人、燕王側妃以及燕地部分官員之間的往來通信。
從字裏行間可以隱約察覺到,他們正在暗中策劃著一場驚天陰謀,彼此之間存在著某種見不得光的勾結關係……
就在李百生即將把這些重要的信件放進匣子準備帶走時,突然,他的目光被匣子底部一塊黃色的錦帛吸引住了。
這塊錦帛的模樣與之前上交給燕王的那塊極為相似,能夠被如此鄭重地放在這個匣子裏,想必絕非普通之物。李百生下意識地將其拿起,仔細端詳一番後,也一並放回匣子,收入懷中。
他走到房間角落處擺放著的幾個大箱子跟前。伸手打開其中一隻箱子,刹那間,一片耀眼的光芒閃爍而出——隻見箱內滿滿當當裝著的盡是金銀珠寶,各種珍珠、瑪瑙、翡翠等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當他再打開另一隻箱子時,展現在眼前的則是一幅幅精美的古董字畫,有的畫卷已經泛黃,但上麵所繪的山水人物依舊栩栩如生,承載著歲月的痕跡。
最後一隻箱子裏麵整齊地碼放著各種各樣珍貴的藥材,陣陣藥香隱隱散發出來。
李百生看著這些珍貴物品,想起為了救燕王,他媳婦把家底都掏空了,怎麽也得撈回本,就從裝有藥材的箱子裏挑選了幾株五十年以上的人參,又從裝著金銀珠寶的箱子裏取了幾張大額的銀票藏入懷中,拿回家補償媳婦的損失。
夜色褪去,天邊泛起了魚肚白。經過一夜的忙碌,李百生帶領著手下眾人幾乎將整個鄭家給翻了個底朝天。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他們搜羅一空,該抄走的全都抄得幹幹淨淨。
此刻,鄭家的人一個個都被五花大綁,押解在一旁,而那些被搜出來的各類物品,則正由專人逐一進行清點登記造冊,場麵雖有雜亂卻也透著一種塵埃落定的意味。
回去複命前,他叫來順子讓他先找到鄭三活動活動手腳,隻一點別弄死就成。
順子應“是”。
~~~~
李百生帶著密信和清點的賬冊,腳步匆匆地趕回了家中。他一路馬不停蹄,穿過庭院,直奔內院的東廂房而去。
進到房間,一眼便望見了早已歸來的蕭翌。見此情形,李百生心中暗忖,想必此次任務進展得頗為順利。
此時,燕王正端坐在炕桌前,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參湯,小口小口地啜飲著。盡管他的臉色看上去仍舊略顯蒼白,但那份與生俱來的威嚴之氣卻絲毫未減。
察覺到李百生的到來,燕王迅速將碗中的參湯一飲而盡。
站在一旁的周統領眼疾手快,趕忙上前接過空碗,貼心地遞上一杯溫水,伺候著燕王漱口。
李百生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快步走上前去,恭敬地向燕王行了一禮。
燕王微微抬起頭,目光如炬地注視著眼前的李百生,緩聲開口道:“說說吧。”
聽到燕王發話,李百生趕忙伸手入懷,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個藏著密信的匣子和經過仔細清點的賬冊,畢恭畢敬地呈到燕王麵前,說道:“王爺,這些便是從鄭家搜剿出來的密信與財物賬冊,請您過目。”
說罷,他垂首而立,靜靜地等待著燕王的指示。
周統領見狀,立刻跨步向前,從李百生手中接過匣子和賬冊,而後轉身輕輕放到燕王身前的炕桌上。
燕王麵沉似水,緩緩伸出右手,打開匣子,從中抽出一封密信。
他展開信紙,定睛看去,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變得愈發陰沉難看起來。
終於,燕王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好,好的很,真是狼子野心。”
話音未落,他突然用手捂住胸口,劇烈地咳嗽起來。
站在一旁的幾個人見狀,連忙上前扶住他,焦急地齊聲說道:“王爺息怒,您千萬不要動氣,身體要緊呀!”
燕王大口喘著粗氣,胸脯一起一伏的,過了好一會兒才稍稍平複下來。
他抬起頭,目光轉向站在不遠處的李百生,緩緩開口道:“李千戶,這次真是辛苦你了,前後忙碌了一整晚,先回房好好歇息。待養足了精神,後續還有諸多要事需要你出力。”
借著火光,他開始打量起這間密室,隻見密室麵積並不大,但布置卻頗為講究。
正對著門的位置擺放著一張書桌,那桌麵光滑平整,一眼望去便能看出常常有人在此伏案的痕跡。桌麵上整齊地擺放著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旁邊還放置著幾本泛黃的書籍以及幾封信件。
李百生走上前去,先拿起那些書信,逐一打開查看。這些都是些生意往來的信函,並無特別之處。
他放下手中的信件,再次掃視了一遍桌上的物品,目光忽然被桌上的硯台給吸引住了。
他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想要拿起這個硯台仔細端詳一番。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這個硯台竟似與桌麵牢牢粘連在了一起,任憑他如何用力,都無法挪動分毫。李百生不禁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這硯台有古怪,一個小硯台怎麽會拿不起來?”
稍作思考後,他先是嚐試著向右轉動硯台,可依舊毫無動靜;接著,他又向左轉動,結果還是不行。
連續幾次嚐試失敗讓李百生越發覺得這個硯台不同尋常。他用手托住下巴,陷入沉思之中。片刻之後,似乎想到了什麽,他的眼睛猛地一亮。
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將右手按在硯台上,用力向下按壓。隻聽“哢嚓”一聲輕響,原本平滑的桌麵竟然微微凸起了一小塊。緊接著,一個隱藏在桌下的匣子緩緩顯露出來。
李百生見狀,心中一陣驚喜,連忙伸手取出匣子打開,一遝厚厚的信件映入眼簾。
他逐封查看,越看臉色越是凝重,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這些信件中的內容竟是涉及到寧王、鄰國蒙人、燕王側妃以及燕地部分官員之間的往來通信。
從字裏行間可以隱約察覺到,他們正在暗中策劃著一場驚天陰謀,彼此之間存在著某種見不得光的勾結關係……
就在李百生即將把這些重要的信件放進匣子準備帶走時,突然,他的目光被匣子底部一塊黃色的錦帛吸引住了。
這塊錦帛的模樣與之前上交給燕王的那塊極為相似,能夠被如此鄭重地放在這個匣子裏,想必絕非普通之物。李百生下意識地將其拿起,仔細端詳一番後,也一並放回匣子,收入懷中。
他走到房間角落處擺放著的幾個大箱子跟前。伸手打開其中一隻箱子,刹那間,一片耀眼的光芒閃爍而出——隻見箱內滿滿當當裝著的盡是金銀珠寶,各種珍珠、瑪瑙、翡翠等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當他再打開另一隻箱子時,展現在眼前的則是一幅幅精美的古董字畫,有的畫卷已經泛黃,但上麵所繪的山水人物依舊栩栩如生,承載著歲月的痕跡。
最後一隻箱子裏麵整齊地碼放著各種各樣珍貴的藥材,陣陣藥香隱隱散發出來。
李百生看著這些珍貴物品,想起為了救燕王,他媳婦把家底都掏空了,怎麽也得撈回本,就從裝有藥材的箱子裏挑選了幾株五十年以上的人參,又從裝著金銀珠寶的箱子裏取了幾張大額的銀票藏入懷中,拿回家補償媳婦的損失。
夜色褪去,天邊泛起了魚肚白。經過一夜的忙碌,李百生帶領著手下眾人幾乎將整個鄭家給翻了個底朝天。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他們搜羅一空,該抄走的全都抄得幹幹淨淨。
此刻,鄭家的人一個個都被五花大綁,押解在一旁,而那些被搜出來的各類物品,則正由專人逐一進行清點登記造冊,場麵雖有雜亂卻也透著一種塵埃落定的意味。
回去複命前,他叫來順子讓他先找到鄭三活動活動手腳,隻一點別弄死就成。
順子應“是”。
~~~~
李百生帶著密信和清點的賬冊,腳步匆匆地趕回了家中。他一路馬不停蹄,穿過庭院,直奔內院的東廂房而去。
進到房間,一眼便望見了早已歸來的蕭翌。見此情形,李百生心中暗忖,想必此次任務進展得頗為順利。
此時,燕王正端坐在炕桌前,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參湯,小口小口地啜飲著。盡管他的臉色看上去仍舊略顯蒼白,但那份與生俱來的威嚴之氣卻絲毫未減。
察覺到李百生的到來,燕王迅速將碗中的參湯一飲而盡。
站在一旁的周統領眼疾手快,趕忙上前接過空碗,貼心地遞上一杯溫水,伺候著燕王漱口。
李百生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快步走上前去,恭敬地向燕王行了一禮。
燕王微微抬起頭,目光如炬地注視著眼前的李百生,緩聲開口道:“說說吧。”
聽到燕王發話,李百生趕忙伸手入懷,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個藏著密信的匣子和經過仔細清點的賬冊,畢恭畢敬地呈到燕王麵前,說道:“王爺,這些便是從鄭家搜剿出來的密信與財物賬冊,請您過目。”
說罷,他垂首而立,靜靜地等待著燕王的指示。
周統領見狀,立刻跨步向前,從李百生手中接過匣子和賬冊,而後轉身輕輕放到燕王身前的炕桌上。
燕王麵沉似水,緩緩伸出右手,打開匣子,從中抽出一封密信。
他展開信紙,定睛看去,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變得愈發陰沉難看起來。
終於,燕王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好,好的很,真是狼子野心。”
話音未落,他突然用手捂住胸口,劇烈地咳嗽起來。
站在一旁的幾個人見狀,連忙上前扶住他,焦急地齊聲說道:“王爺息怒,您千萬不要動氣,身體要緊呀!”
燕王大口喘著粗氣,胸脯一起一伏的,過了好一會兒才稍稍平複下來。
他抬起頭,目光轉向站在不遠處的李百生,緩緩開口道:“李千戶,這次真是辛苦你了,前後忙碌了一整晚,先回房好好歇息。待養足了精神,後續還有諸多要事需要你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