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房間的門突然傳來一陣有節奏的敲擊聲。
“李兄,不知你是否起身?”伴隨著敲門聲響起的,還有門外趙明軒那略帶焦慮的呼喊聲。
李百生聞聲快步上前,伸手拉開房門。
隻見趙明軒正一臉焦急地站在門外。
“李兄,我方才好似隱約聽到了國喪兩字?”趙明軒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道。
李百生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據我判斷,恐怕是老皇帝駕崩了。”
聽聞此言,趙明軒頓時瞪大了雙眼,滿臉驚愕與惶恐。
他不禁喃喃自語道:“若是如此,那京城豈不是即將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這……這可該如何是好?”
言語之間,盡是不安與憂慮。
“秀才,別急,讓大家夥兒抓緊采買物品,待用過午膳後,咱們便即刻動身前往京城。”李百生安慰道。
虎子和小川也聽到了外麵的動靜,紛紛走出房門。
李百生見狀,連忙轉頭對他們二人囑咐道:“你們通知大家,收拾家當、補充物品,午飯過後準時出發。”
虎子和小川齊聲應”是“,隨後便迅速轉身離去,開始傳達李百生的指示。
一時間,眾人都忙碌了起來。
~~~~
李百生和傅紋收拾妥當後,一同下樓來到了客棧大堂,看到趙明軒夫妻正滿臉愁容地端坐在桌旁。
趙明軒看到兩人,起身拱手行禮,道:“李兄。”
一旁的傅紋調侃道:“哎呀,秀才公,你就是愛這般客氣。”
說罷,她與李百生也相繼落座。
林婉動作輕柔地為他們二人各自斟一杯茶水。
傅紋微笑著接過茶杯,向林婉輕聲道謝。
待眾人稍作安頓,李百生率先開口問道:“秀才,待到抵達京城以後,不知你們接下來可有何安排?”
趙明軒微微頷首,緩聲道:“我與婉娘在路上已經商議過了,等我們到了京城,接上家人同你們一道前往燕地。”
李百生聽後,沉默片刻,又追問道:“可若是未能如願見到親人,屆時你們又該如何應對?”
此話一出,猶如一道驚雷劈落在趙明軒夫妻兩人心中,這是他們不願去想的。
原本強忍著悲傷的林婉再也無法抑製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嚶嚶啜泣起來。
而趙明軒亦是麵色慘白,悲痛之情溢於言表。
見此情形,傅紋急忙出言寬慰道:“不要聽信他胡言亂語,說不定親人們此刻正在京城翹首以盼,等待著與你們團聚呢!”
然而,林婉卻隻是搖著頭,淚如泉湧般哭訴道:“嫂子,您就不必再安慰我們了……如今這世道……他們又都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其聲悲切,令人聞之動容。
“秀才,這世道,每人每家心中都藏著難以言說的傷痛,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親人最大的慰藉了。”李百生語重心長地說道。
“是啊,說了這麽多,一切還要等到了京城,親眼瞧見才能知道結果。”一旁的傅紋點頭勸說道。
此時,外出采買物品的幾人皆已歸來。
眾人簡單用過午飯後,結清了住店所需的銀兩,把整理的家當套馬裝車,就朝著城外疾馳而去。
一路之上,但見沿途各家商鋪紛紛開始取下那喜慶的紅燈籠,轉而換上了素淨的白燈籠,路上的行人,也都是身著素服,一些娛樂場所已經停業。這般景象,眾人都心情分外沉重,仿佛感覺整個世界都被一層未知的惶恐所籠罩。
就這樣,一行人風餐露宿,又連續行駛了四五日。
這日未時時分,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上京城,極目遠眺,那巍峨高聳的城牆佇立在前方,城門前有條二十米寬的護城河,堅固的守衛著這座古老的城池。
眾人離的老遠,就看到城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城門處進出之人正接受著極為嚴苛的盤查。
看此情形,為了防止招惹一些無謂的麻煩,李百生與趙明軒商議,他帶領眾人前往距離城外二十裏之處的驛站休整,趙明軒一家人進城查看情況。
臨分別前,趙明軒把前期李百生交給他的賬冊拿了出來,說道:“李兄,這本賬冊我已梳理完畢,賬目所呈現出來的應當是從各地收繳上來的糧食數量。”
李百生接過賬冊,略微翻閱之後,便交給身旁的傅紋示意她收起來。
又轉頭對著趙明軒道:“明軒,我們會在前方的驛站再等候你們兩日。若是兩日之後仍不見你們前來會合,那麽我們便先行啟程前往燕地了。”
“多謝李兄,此等恩情,小弟沒齒難忘。”趙明軒麵帶感激之色,雙手抱拳,朝著李百生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謝意。
“好了,去吧,一路多加小心。”李百生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眾人目送著趙明軒的馬車緩緩駛向城門口,直到那身影消失在視線之中方才收回目光。
李百生也翻身上馬,揮手示意眾人向二十裏外的驛站駛去。
沒過多久,眾人便抵達了驛站。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驛站內早已是人滿為患,根本沒有多餘的房間可供他們歇息。
無奈之下,眾人隻好在驛站旁邊的一片茂密樹林裏安營紮寨。
現在已經進入五月,這幾個月大家夥兒一路都在逃亡的路上奔波。
現如今,過了伊川河,又到了京城,眼看距離燕地越來越近,大家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輕鬆起來,平日裏緊繃的神經此刻也得到了舒緩。
傅紋見此情形便讓劉嬸子幾人今天做頓好的,好好犒勞一下大家。
幾個小的一聽到這話,頓時都興奮起來,紛紛爭先恐後地跑去幫忙。
有的忙著打水,有的則四處撿拾幹柴,還有的蹲在地上開始挖坑埋鍋準備生火做飯。
李大爺和李大山幾人則牽著馬匹去附近吃草,而虎子和其他幾個年輕人則手腳麻利地支起了帳篷,搭建起臨時的休息之處。
一時間,整個營地充滿了生機,好不熱鬧。
“李兄,不知你是否起身?”伴隨著敲門聲響起的,還有門外趙明軒那略帶焦慮的呼喊聲。
李百生聞聲快步上前,伸手拉開房門。
隻見趙明軒正一臉焦急地站在門外。
“李兄,我方才好似隱約聽到了國喪兩字?”趙明軒迫不及待地開口詢問道。
李百生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據我判斷,恐怕是老皇帝駕崩了。”
聽聞此言,趙明軒頓時瞪大了雙眼,滿臉驚愕與惶恐。
他不禁喃喃自語道:“若是如此,那京城豈不是即將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這……這可該如何是好?”
言語之間,盡是不安與憂慮。
“秀才,別急,讓大家夥兒抓緊采買物品,待用過午膳後,咱們便即刻動身前往京城。”李百生安慰道。
虎子和小川也聽到了外麵的動靜,紛紛走出房門。
李百生見狀,連忙轉頭對他們二人囑咐道:“你們通知大家,收拾家當、補充物品,午飯過後準時出發。”
虎子和小川齊聲應”是“,隨後便迅速轉身離去,開始傳達李百生的指示。
一時間,眾人都忙碌了起來。
~~~~
李百生和傅紋收拾妥當後,一同下樓來到了客棧大堂,看到趙明軒夫妻正滿臉愁容地端坐在桌旁。
趙明軒看到兩人,起身拱手行禮,道:“李兄。”
一旁的傅紋調侃道:“哎呀,秀才公,你就是愛這般客氣。”
說罷,她與李百生也相繼落座。
林婉動作輕柔地為他們二人各自斟一杯茶水。
傅紋微笑著接過茶杯,向林婉輕聲道謝。
待眾人稍作安頓,李百生率先開口問道:“秀才,待到抵達京城以後,不知你們接下來可有何安排?”
趙明軒微微頷首,緩聲道:“我與婉娘在路上已經商議過了,等我們到了京城,接上家人同你們一道前往燕地。”
李百生聽後,沉默片刻,又追問道:“可若是未能如願見到親人,屆時你們又該如何應對?”
此話一出,猶如一道驚雷劈落在趙明軒夫妻兩人心中,這是他們不願去想的。
原本強忍著悲傷的林婉再也無法抑製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嚶嚶啜泣起來。
而趙明軒亦是麵色慘白,悲痛之情溢於言表。
見此情形,傅紋急忙出言寬慰道:“不要聽信他胡言亂語,說不定親人們此刻正在京城翹首以盼,等待著與你們團聚呢!”
然而,林婉卻隻是搖著頭,淚如泉湧般哭訴道:“嫂子,您就不必再安慰我們了……如今這世道……他們又都是手無縛雞之力之人……”其聲悲切,令人聞之動容。
“秀才,這世道,每人每家心中都藏著難以言說的傷痛,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親人最大的慰藉了。”李百生語重心長地說道。
“是啊,說了這麽多,一切還要等到了京城,親眼瞧見才能知道結果。”一旁的傅紋點頭勸說道。
此時,外出采買物品的幾人皆已歸來。
眾人簡單用過午飯後,結清了住店所需的銀兩,把整理的家當套馬裝車,就朝著城外疾馳而去。
一路之上,但見沿途各家商鋪紛紛開始取下那喜慶的紅燈籠,轉而換上了素淨的白燈籠,路上的行人,也都是身著素服,一些娛樂場所已經停業。這般景象,眾人都心情分外沉重,仿佛感覺整個世界都被一層未知的惶恐所籠罩。
就這樣,一行人風餐露宿,又連續行駛了四五日。
這日未時時分,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上京城,極目遠眺,那巍峨高聳的城牆佇立在前方,城門前有條二十米寬的護城河,堅固的守衛著這座古老的城池。
眾人離的老遠,就看到城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城門處進出之人正接受著極為嚴苛的盤查。
看此情形,為了防止招惹一些無謂的麻煩,李百生與趙明軒商議,他帶領眾人前往距離城外二十裏之處的驛站休整,趙明軒一家人進城查看情況。
臨分別前,趙明軒把前期李百生交給他的賬冊拿了出來,說道:“李兄,這本賬冊我已梳理完畢,賬目所呈現出來的應當是從各地收繳上來的糧食數量。”
李百生接過賬冊,略微翻閱之後,便交給身旁的傅紋示意她收起來。
又轉頭對著趙明軒道:“明軒,我們會在前方的驛站再等候你們兩日。若是兩日之後仍不見你們前來會合,那麽我們便先行啟程前往燕地了。”
“多謝李兄,此等恩情,小弟沒齒難忘。”趙明軒麵帶感激之色,雙手抱拳,朝著李百生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謝意。
“好了,去吧,一路多加小心。”李百生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眾人目送著趙明軒的馬車緩緩駛向城門口,直到那身影消失在視線之中方才收回目光。
李百生也翻身上馬,揮手示意眾人向二十裏外的驛站駛去。
沒過多久,眾人便抵達了驛站。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驛站內早已是人滿為患,根本沒有多餘的房間可供他們歇息。
無奈之下,眾人隻好在驛站旁邊的一片茂密樹林裏安營紮寨。
現在已經進入五月,這幾個月大家夥兒一路都在逃亡的路上奔波。
現如今,過了伊川河,又到了京城,眼看距離燕地越來越近,大家的心情也隨之變得輕鬆起來,平日裏緊繃的神經此刻也得到了舒緩。
傅紋見此情形便讓劉嬸子幾人今天做頓好的,好好犒勞一下大家。
幾個小的一聽到這話,頓時都興奮起來,紛紛爭先恐後地跑去幫忙。
有的忙著打水,有的則四處撿拾幹柴,還有的蹲在地上開始挖坑埋鍋準備生火做飯。
李大爺和李大山幾人則牽著馬匹去附近吃草,而虎子和其他幾個年輕人則手腳麻利地支起了帳篷,搭建起臨時的休息之處。
一時間,整個營地充滿了生機,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