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清晨,天還蒙蒙亮,傅紋一行人早早起來。眾人簡單用過早飯,開始有條不紊地收拾行李和要帶走的物品。
為了能夠盡快抵達燕地,之前一直陪伴他們一路的騾子以及李大爺家中那頭老牛也賣了,換成了更為快捷的馬匹。原本用作公用的兩匹馬,也被套上了車,這次采買的糧食物品和日常做飯用的鍋碗瓢盆等物事,都被放置到車上統一調配使用。
一切準備就緒,李百生騎在馬上大聲喊道:“出發。”
傅紋他們所乘坐的兩輛馬車位於最前方,緊接著是王嬸子家的一輛,然後依次是公用的兩輛、李大山家的一輛、李四水家的兩輛,一行整整八輛馬車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出城不需要盤查,馬車很快出了北城門,走上官道,朝著懷慶府的方向進發。
值得一提的是,傅紋所乘的那輛馬車車廂又經曆了一次的改良升級。不僅將車頂增高以增加內部空間,車尾部分增設了一扇可以靈活開關的門,平時不使用時隻要插上門栓,即便從外部也無法打開,大大增強了安全性和隱私性。
內部還專門打造了兩個設計巧妙的收納凳子,這兩個收納凳子可以靈活使用,往車尾一放和左右兩側凳子形成u字形都可以坐人,凳子下方空間還可以放置被褥衣物和日常用品。如果累了還準備了折疊板,把凳子中間加上板子就可以鋪上被褥休息。
馬車駕駛位置設計得更為巧妙,從車頂上方,一塊寬大的油布延伸而出,恰到好處地將整個駕駛位完全覆蓋起來,能給趕車人遮風擋雨。
駕駛位空間足夠寬綽,即使趕車人想要盤腿而坐,也絲毫不會感到局促。而且,駕駛位的下方還細心地鋪墊著一層厚厚的棉墊子,一點也不隔人。
因隊伍裏大多都是老弱婦孺,李百生和大家夥兒商議,在調整休息的那兩日不管男女老幼,統統安排讓李大爺、虎子還有小川來教授大家如何駕馭馬車。
他向眾人提出要求:所有人都務必掌握趕馬車這項本領。畢竟一旦遭遇突發狀況,年輕力壯者能夠手持兵刃奮勇迎敵;而婦女與孩子們則需熟練趕車,以免成為隊伍行進中的累贅。
~~~~~
“當家的,有了馬車真是不一樣,這可比平時快多了。”馬嬸子坐在車裏滿臉笑容地對著趕車的李四水說道。
李四水看著前方的馬車,咧嘴笑著應道:“哈哈哈,這次咱們跟百生當真是跟對人啦!不光躲過了災禍,而且如今吃得飽穿得暖,還有銀錢賺。”
聽到這話,馬嬸子點頭附和道:“那可不,你再看看咱家那大壯和二壯兄弟倆,經過這段日子以來的曆練,瞧著也比從前穩重多了。”說著,臉上不禁流露出欣慰之色。
接著她又感慨地道:“哎!我如今唯一的念想便是能夠盡早抵達燕地,然後替他們幾個小子娶上一房賢惠的媳婦。我這顆懸著的心呐,也就算是徹底落定嘍!”
“依我看呐,隻要跟著百生,別說是給孩子們娶媳婦了,大房子我們也能住上。到時候,咱老兩口就隻管帶帶孫兒、孫女,安心享受兒孫福吧!”說完,兩人相視一笑。
有了馬車之後,他們便無需再靠雙腳前行。坐在馬車上,感受著車輪滾滾向前帶來的震動,他們的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這種行進速度的大幅提升讓他們感到無比興奮,同時也對未來的行程充滿了更多期待。
~~~~~~~
顛簸搖晃的馬車裏,傅紋心中暗自思忖著安遠縣與懷慶府之間的距離,盤算著如何才能避開那些可能會再度被派遣前來追捕他們的人馬。畢竟,上次之所以能夠僥幸逃脫並給予對方一個猝不及防的打擊,完全是占了出其不意的優勢。而這一次,對方必定是有所防備,想要應對起來可絕非易事。
安遠縣到長清縣通常需要六七天的路程,長清縣到懷慶府則需要三四天的時間,去掉前期在長清縣休整耽擱的三天,這樣算下來,留給他們的時間僅僅隻剩下兩天之差而已。倘若對方選擇快馬加鞭地全力追趕,那麽這點兒時間差距將會變得愈發短暫,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追上。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懸在心頭,讓她不由得眉頭緊鎖。
“小月,快去將你百生哥叫到馬車這裏來,我有事情要與他一同商議。”傅紋神色凝重地對著身旁的小月吩咐道。
“好的,嫂子。”小月應道。
“小蘭,等會兒你和你小月姐一起去李大爺的馬車上待著。”傅紋轉頭對著小蘭又道。
“好,我這就去找小月姐。”小蘭乖巧地點點頭。
不多時,李百生掀起車簾子,一躍而上進入馬車之中。
“紋紋,你找我?”李百生對著傅紋道。
“李百生,我方才仔細算了一下時間,照這個速度,我們恐怕很快會被追捕的人馬追上,要提前想好應對之策才行。”傅紋眉頭緊蹙說道。
“預計還有幾天的時間差。”李百生沉聲道。
“最多還剩下兩天的時間,如果那些追兵選擇連夜快馬加鞭地追趕,那麽留給我們的時間也就隻有半天左右了。”傅紋接著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聽到這話,李百生掀開車簾,對著騎在馬上的虎子高聲喊道:“通知下去,讓所有人都加快行進速度。除了讓馬匹稍作休息以及大夥用餐休整之外,其餘時間全速前進。”
“是,大哥!”虎子應了一聲,馬頭調轉快速傳令去。
李百生坐回傅紋身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按照現在的腳程,三天後我們能夠到達懷慶府。”
“隻要我們一直走官道,過府城他們不敢那麽明目張膽的追殺我們。”李百生安慰道。
李百生讓傅紋取出輿圖,攤開在兩人麵前,指向輿圖上的一處說道:“你看,等我們過了懷慶府之後,再繼續往前走大約五十裏,這裏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峽穀。”
為了能夠盡快抵達燕地,之前一直陪伴他們一路的騾子以及李大爺家中那頭老牛也賣了,換成了更為快捷的馬匹。原本用作公用的兩匹馬,也被套上了車,這次采買的糧食物品和日常做飯用的鍋碗瓢盆等物事,都被放置到車上統一調配使用。
一切準備就緒,李百生騎在馬上大聲喊道:“出發。”
傅紋他們所乘坐的兩輛馬車位於最前方,緊接著是王嬸子家的一輛,然後依次是公用的兩輛、李大山家的一輛、李四水家的兩輛,一行整整八輛馬車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出城不需要盤查,馬車很快出了北城門,走上官道,朝著懷慶府的方向進發。
值得一提的是,傅紋所乘的那輛馬車車廂又經曆了一次的改良升級。不僅將車頂增高以增加內部空間,車尾部分增設了一扇可以靈活開關的門,平時不使用時隻要插上門栓,即便從外部也無法打開,大大增強了安全性和隱私性。
內部還專門打造了兩個設計巧妙的收納凳子,這兩個收納凳子可以靈活使用,往車尾一放和左右兩側凳子形成u字形都可以坐人,凳子下方空間還可以放置被褥衣物和日常用品。如果累了還準備了折疊板,把凳子中間加上板子就可以鋪上被褥休息。
馬車駕駛位置設計得更為巧妙,從車頂上方,一塊寬大的油布延伸而出,恰到好處地將整個駕駛位完全覆蓋起來,能給趕車人遮風擋雨。
駕駛位空間足夠寬綽,即使趕車人想要盤腿而坐,也絲毫不會感到局促。而且,駕駛位的下方還細心地鋪墊著一層厚厚的棉墊子,一點也不隔人。
因隊伍裏大多都是老弱婦孺,李百生和大家夥兒商議,在調整休息的那兩日不管男女老幼,統統安排讓李大爺、虎子還有小川來教授大家如何駕馭馬車。
他向眾人提出要求:所有人都務必掌握趕馬車這項本領。畢竟一旦遭遇突發狀況,年輕力壯者能夠手持兵刃奮勇迎敵;而婦女與孩子們則需熟練趕車,以免成為隊伍行進中的累贅。
~~~~~
“當家的,有了馬車真是不一樣,這可比平時快多了。”馬嬸子坐在車裏滿臉笑容地對著趕車的李四水說道。
李四水看著前方的馬車,咧嘴笑著應道:“哈哈哈,這次咱們跟百生當真是跟對人啦!不光躲過了災禍,而且如今吃得飽穿得暖,還有銀錢賺。”
聽到這話,馬嬸子點頭附和道:“那可不,你再看看咱家那大壯和二壯兄弟倆,經過這段日子以來的曆練,瞧著也比從前穩重多了。”說著,臉上不禁流露出欣慰之色。
接著她又感慨地道:“哎!我如今唯一的念想便是能夠盡早抵達燕地,然後替他們幾個小子娶上一房賢惠的媳婦。我這顆懸著的心呐,也就算是徹底落定嘍!”
“依我看呐,隻要跟著百生,別說是給孩子們娶媳婦了,大房子我們也能住上。到時候,咱老兩口就隻管帶帶孫兒、孫女,安心享受兒孫福吧!”說完,兩人相視一笑。
有了馬車之後,他們便無需再靠雙腳前行。坐在馬車上,感受著車輪滾滾向前帶來的震動,他們的心情也隨之愉悅起來。這種行進速度的大幅提升讓他們感到無比興奮,同時也對未來的行程充滿了更多期待。
~~~~~~~
顛簸搖晃的馬車裏,傅紋心中暗自思忖著安遠縣與懷慶府之間的距離,盤算著如何才能避開那些可能會再度被派遣前來追捕他們的人馬。畢竟,上次之所以能夠僥幸逃脫並給予對方一個猝不及防的打擊,完全是占了出其不意的優勢。而這一次,對方必定是有所防備,想要應對起來可絕非易事。
安遠縣到長清縣通常需要六七天的路程,長清縣到懷慶府則需要三四天的時間,去掉前期在長清縣休整耽擱的三天,這樣算下來,留給他們的時間僅僅隻剩下兩天之差而已。倘若對方選擇快馬加鞭地全力追趕,那麽這點兒時間差距將會變得愈發短暫,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追上。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懸在心頭,讓她不由得眉頭緊鎖。
“小月,快去將你百生哥叫到馬車這裏來,我有事情要與他一同商議。”傅紋神色凝重地對著身旁的小月吩咐道。
“好的,嫂子。”小月應道。
“小蘭,等會兒你和你小月姐一起去李大爺的馬車上待著。”傅紋轉頭對著小蘭又道。
“好,我這就去找小月姐。”小蘭乖巧地點點頭。
不多時,李百生掀起車簾子,一躍而上進入馬車之中。
“紋紋,你找我?”李百生對著傅紋道。
“李百生,我方才仔細算了一下時間,照這個速度,我們恐怕很快會被追捕的人馬追上,要提前想好應對之策才行。”傅紋眉頭緊蹙說道。
“預計還有幾天的時間差。”李百生沉聲道。
“最多還剩下兩天的時間,如果那些追兵選擇連夜快馬加鞭地追趕,那麽留給我們的時間也就隻有半天左右了。”傅紋接著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聽到這話,李百生掀開車簾,對著騎在馬上的虎子高聲喊道:“通知下去,讓所有人都加快行進速度。除了讓馬匹稍作休息以及大夥用餐休整之外,其餘時間全速前進。”
“是,大哥!”虎子應了一聲,馬頭調轉快速傳令去。
李百生坐回傅紋身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按照現在的腳程,三天後我們能夠到達懷慶府。”
“隻要我們一直走官道,過府城他們不敢那麽明目張膽的追殺我們。”李百生安慰道。
李百生讓傅紋取出輿圖,攤開在兩人麵前,指向輿圖上的一處說道:“你看,等我們過了懷慶府之後,再繼續往前走大約五十裏,這裏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峽穀。”